回覆列表
  • 1 # SVIP患者

    慈禧太后其實是晚清時期的實際統治者,又叫西太后,在我們的印象中,一直都是”喪權辱國““賣國賊"等負面形象,隨著歷史的慢慢推移,在我們更多的瞭解慈禧的、瞭解晚清時期、瞭解歷史的時候,慈禧也因對權力的把控,是清朝續命了數十年。在看待歷史的問題上,我要以客觀的角度看問題,看看慈禧在執政期間到底都做了些什麼事。慈禧,葉赫那拉氏,在咸豐時期入宮,次年晉封懿嬪。一開始她的地位不高,但是她瞭解如果獲得皇帝的喜愛,一步步地位越來越高,深得咸豐皇帝的寵幸,後被升為懿貴妃,這是在後宮中,只有皇后的地位比她高,但是皇后性格平淡與世無爭,懿貴妃很自然的成為了後宮第一人,在咸豐皇帝駕崩後,懿貴妃被稱為慈禧皇太后,後聯合慈安太后、恭親王奪取政權,形成“二宮垂簾,親王議政”的政治格局。在慈禧執政的時期,政治手腕幹練,對權力的把控遊刃有餘,擅長操控親貴朝臣的權力平衡,用絕對的中央集權來維持朝廷的運作,在鴉片戰爭開始後,對於歐美列強的進入,慈禧重用李鴻章、張之洞等人,在地方開辦洋務運動,是中國發展近代化工業的開端,是中國只有少數的女性執政,但她的改革手段非常高明,將中國維繫了比較穩定的局面。但慈禧的政治手法過於殘忍,為了維護自身的絕對權力,架空皇帝,從大臣中奪得權力,即使是自己的兒子同治皇帝,也是絕對的控制。在阻止法國登陸臺灣後卻主動求和,簽訂了令清帝國喪失安南宗主權的中法天津條約。動用海軍軍費來為自己過生日,破壞戊戌變法,使晚清因常年的戰亂而垮臺。再大的功績也掩蓋不了是國家罪人的事實,作為掌權者,與一個朝代興亡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 2 # 大城公

    好人與壞人要看站在哪個立場看問題。站在清朝的立場,慈禧太后是功過參半。站在民間立場,她是割地賠款的大輸家,沒啥好頌揚的。

    看一個領導人的能力與操守,就看她用什麼人就知道大概了。

    一,慈禧聯合恭親王發動宮廷政變,奪權,這不影響老百姓生活,在民間看來“無關大雅”。

    二,慈禧挽救清王朝統治是有功的。

    她敢於提拔漢族有能力的官員,如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袁世凱等人,都是能文能武,很有能力,政績卓越的人。

    是她破除舊制和保守觀念,大膽起用曾國藩,授予他節制五省兵權財權,才把太平天國鎮壓下去!

    這就說明慈禧:敢作敢為,知人善用,目光獨到。

    三,辦洋務運動,救積貧積弱之國。

    慈禧也想富強強兵,她放權給李鴻章、張之洞等人辦洋務(引進西方先進工業和軍事裝備),也確實有成效。如果不是日本侵略,中國的工業化程序會提前很多。比起後來北洋軍閥割據的中國,晚清的洋務運動是一派興旺氣象,社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不管怎樣,她治理下的中國,內政是穩定的。

    四,慈禧的失策,是放手讓光緒帝“鍛鍊”。以至甲午戰敗,盛世變頹勢。

    很多人不看歷史典籍,但看電視劇《走向共和》,也知道一些內情:中日甲午戰爭,是年青沒經驗的光緒帝被翁同龢慫恿鼓吹,堅決要打的!責任在翁同龢和光緒帝!當時慈禧已經放權,讓他親政了(慈禧只保留三品以上官員任免過問權)。

    如果當時慈禧管事,就不會開戰!北洋艦隊就算正面打不過日本艦隊,可以撤回海軍基地防守嘛!總不至於被全殲!

    如今有些學者就提出觀點:說甲午戰爭無論中國如何防備都打不過日本!此論太片面了。日本真有這麼大的實力,還籤什麼馬關條約呢,直接攻入北京,佔領幾個省就得了!

    看看日本的侵略步伐:先吃下臺灣,拿到清朝鉅額賠款,再增添軍備;過了36年才敢發動九一八事變佔領瀋陽、東北全境;又過6年才全面發動侵華戰爭。

    日本天皇是有勾踐那顆堅強意志,勒緊褲帶,只吃一頓飯,節約錢購買軍艦。但當時日本的財力有多大?有沒江蘇、浙江、山東三個省的財力大?他還要慢慢來!說日本艦隊比北洋艦隊裝備先進好多,如何如何,那是過譽了!是有些先進炮火,但差距不是很大。

    如果當時慈禧管事,決定打仗,把錢省下來購買兩艘軍艦(不是很多錢,260萬兩銀子買兩艘,號召民間捐款也能買回來),那麼日本戰勝的步伐就要慢慢來了。

    日本為啥選在甲午年開戰?就是看準了慈禧辦六十大壽,中國不可能打仗!它是趁人家辦好事沒空搭理它,偷襲成功!

    這裡面有李鴻章的判斷錯誤:認為日本不敢在北韓大規模用兵作戰!所以他派往日本駐防部隊就不夠力量!當時大清國又不是沒人,派8萬軍隊登陸北韓,日本人的氣焰立馬就短了(據史料顯示,中國在北韓兵力陸續增加到兩萬人,日軍投入兩萬人,兵力相當)。要知道,當時的武器裝備,雙方差不多的!是北韓先吃敗仗,清軍潰敗,一路逃回東北,被日軍一路追殺,所以佔領了遼東半島!

    而北洋艦隊在海上又戰敗,海防洞開,日本艦隊就可以橫行無忌馳騁海面!

    總之,甲午戰敗,是清朝走向亡國的訊號!列強就是看到一個小日本就能打敗中國,所以個個膽生毛,都群起攻之,欺負中國,八國聯軍攻入北京!

    五,一個馬關條約,是清朝變成頹勢;一個辛丑條約,把清朝趕入死亡衚衕。

    清朝要想翻身,很難。但是,如果慈禧繼續活上十年,清朝也不會亡國!因為袁世凱不會反叛慈禧。

    是載灃嫉賢妒能,想收回漢族大臣的權力,只讓滿蒙貴族掌權!這樣逼反袁世凱的!

    六,慈禧執政,有沒“德政”?

    慈禧是非常出色的政治家。其它不說,就說浙江那個轟動一時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案件,最後是誰處理的?就是慈禧!這樁案件牽扯到一百多名官吏,都被慈禧處分了!歷史上,有幾樁地方案件會驚動最高層?並且由最高層直接處理呢?可見慈禧也是體恤民生、懂得治理天下的能人。

    當然,慈禧生活奢侈,貴族排場十足。這是她貴族出身註定的。

    七,慈禧鎮壓維新變法,歷史上留下罵名。但是今天重新看待這件事,光緒帝和康有為的變法,也不實在。

    慈禧的悲劇,是她緊緊護著皇權不放!不肯搞君主立憲制!要等她死後,才能搞!這就使革命黨和維新派忍無可忍,革命黨率先造反!

    歷史煙塵已消,清末外強欺凌,慈禧註定是失敗者!她的寶貴字號也起錯了:吃屎太后。能不敗嗎?歷史能有好評嗎?

    在報刊發表文章原用筆名:東山尹,莊滿,鳴白,營種。

    1996~2005年在全國暢銷雜誌包括

    廣東省《共鳴》《家庭》《深圳青年》《佛山文藝》《江門文藝》《惠州文學》《同舟共進》《炎黃春秋》《家家樂》《金橋》

    河北省《文史精華》

    河南省《名人傳記》《人生與伴侶》《時代青年》

    湖北省《幸福》《治安縱橫》《知音》《警笛》《今古傳奇》

    湖南省《康樂園》

    廣西《西江月》《靈水》

    海南省《青年時代》

    四川省《龍門陣》《分憂》《成都商報》

    雲南省《女性大世界》

    陝西省《家庭之友》

    內蒙古《這一代》

    上海《青年一代》《文匯報》

    安徽省《戀愛婚姻家庭》

    北京《婚姻家庭》

    吉林省《演講與口才》《做人與處世》

    黑龍江省《家庭生活指南》,等等雜誌報紙發表各類文章160多篇;

    創作

    123萬字長篇歷史武俠小說《誰主天下》

    60萬字長篇歷史武俠小說《還我河山》

    39萬字名人傳記《北洋軍閥列傳》

    武俠小說在《江門文藝》連載;

    撰寫《科學發展觀》理論文章17篇;

    創作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本一部;

    深入研究中醫藥和腫瘤學科20年

  • 3 # 良人執戟2

    封建王朝的統治者,不能簡單用"好、壞"來作簡單評價,尤其是題主還耍加個疑問句:"到㡳"⋯

    在整個封建時代,無論怎樣改朝換代,始終是一姓之天下,什麼"天下人之天下",什麼"唯有德者居之"等等。那是哄只曉得埋頭種地,抬頭放牛的農夫的。

    天下老百姓唯一現實一點的,就是如何早點結束戰亂,有飯吃,有地方住而已,如果遇上"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老百姓就十分滿足了。

    慈禧的評價大致分為二個階段。

    1.同治年間(1862~1875)

    這個階段主要是太平天國和清軍的作戰,以及中國地主階級傑出人物進入領導層的階段。這時候的慈禧雖然大權獨攬,但是湘軍和淮軍的崛起延緩了清政權的垮臺,這時的慈禧尚不能完全獨斷專橫,肆意妄為。

    2.從光緒元年(公元1875)到1908年去世

    這時候的慈禧已經"修練"出山,從27歲誅滅顧命八大臣起,這個女人和女人是不一樣的,老佛爺這個女人有一股魔力,她讓你恨她,又怕她,又不想離開她。她的這個態度令擁兵十萬的曾國藩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半步。

    垂簾聽政的階段,她也想有所作為,她在光緒初年下諭旨:"⋯現今皇帝繼承大統,年齡尚幼小,時事艱難,不得已垂簾聽政。綜理萬機,⋯有官事之責的官員,對於用人行政,凡是於國有益而又確能付諸實施的政事,都要祥細陳奏,清理論獄,勤於緝捕,辦賑積穀,命令有關官史實力奉行,還應整飭營伍,修眀武備,選仼賢能官史,罷黜總管內務府大臣貴寶⋯"。

    當時的慈禧並非甘於清王朝毀滅於她的手上,也想有所作為,發展經濟,重振國運。

    但是,積重難返的清王朝終於沒有如慈禧所願、走向富強,而瓜分豆剖之禍卻迫在眉睫。

    慈禧太后在中日甲午戰爭的前後,個人的獨裁淫威達到頂峰,她猶如一具穿著華麗喪衣的、萬眾膜拜的偶像,聲望日熾,她己經被封建腐朽模具鑄成一尊明亮高大的塑像,她的一切言行都是諭旨,必須謹尊,執行。

    她插手北洋海軍建設,透過白手套醇親王奕澴(六鬼子)自己的妹夫,小叔子,擔任海軍衙門總理,專門負責海軍艦艇和武器的購買,付款,而海軍的訓練、作戰全部由設在威海劉公島的"海軍公所"負責,設在北京的總理衙門卻是一個皮包公司,因為至今不曉得這個衙門在現在旳什麼地方。

    時值甲午戰爭風雲突變的當頭,黑雲壓城,老邁的李鴻章必須走路從紫禁城步行到頤和園為她六十大壽慶生。

    更要命的是挪用軍款修頤和園,當李鴻章提出這些問題時,老佛爺苦瓜臉頓時拉長三尺,破口大罵:"頤和園不修,誰也別想作官"。

    隆隆海上炮聲,頤和園慶典依舊,李鴻章"以北洋一師,拼日本全國之力"。

    這次海戰,丁汝昌、劉步蟾先後自殺,馬尾軍校的第一代培養出來的海軍將士,幾乎全軍覆沒。

    "馬關條約","中俄密約"、"辛丑條約"的簽訂,李鴻章在全國罵聲中死去,北洋將士的鮮血成為冰冷政治機器上的潤滑劑,成為清朝上至慈禧下至親王貝勒頂戴上的血珠。

    大清帝國巨大山體開始滑坡和崩塌的時代,雖然橫空出世了鄧世昌、林永升以及戍戊變法六君子,但是,在慈禧的腐敗和嚴酷鎮壓下,他們只有死!這是英雄的悲哀、更是封建王朝體制的哀歌!

    慈禧最大的惡劣就是對"百日維新"的殘酷扼殺,使中華民族陷入深深地災難中。

    慈禧,豈是一個"壞"字了得!

  • 4 # At橘子

    評價歷史人物,要站在歷史的客觀環境下去評價,慈禧太后有功有過,但我認為是攻大於過,首先說說她的功,1861年,咸豐皇帝病死熱河,託孤顧命八大臣,並且命兩宮太后分別執掌兩印,重大國事需兩宮太后共蓋此印,方可透過,過後不久,慈禧太后和恭親王發動辛酉政變,注意是政變,而非兵變,因為兵變會激化各大政治勢力矛盾,甚至發生內鬥,消耗國力,而後完成帝國最高權力的平穩過渡,隨後,慈禧太后執掌最高權力幾十年,雖然獨裁,限制發展,但起碼內政平穩,上通下行,沒有發生太大動亂,大膽重用能力強的漢族官員,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李鴻章,將太平天國運動鎮壓穩定內部,還支援洋務運動,建立了一大批近代工業,革新海軍,強大軍力,為近代工業打下堅實基礎,在重大國家決策上,也屢屢做出正確選擇,晚清海上邊疆,以英法為首的西方列強頻頻騷擾入侵,新疆地區的沙皇俄國,也暴露出了侵略的野心,生出爪牙,欲撕鮮肉,慈禧太后做出正確決策,支援左宗棠為首的塞防派,以武力收回新疆,防止沙俄勢力滲透(當然,這也有私心,海上邊疆入侵過來,慈禧起碼可以跑到西安躲一躲,新疆淪陷,大清的西北疆域便無險可守,會慢慢滲透,國無寧日,她慈禧太后也過不上好日子)並且敏銳算出,各國心中的小九九,英法發動戰爭只想讓清朝賠款,開放通商口岸,掠奪經濟,並不想滅亡大清,甚至他們為了維護自身利益,會到大清危難的時候,幫一把,而日俄兩國,他們則更傾向於直接佔領土地殖民掠奪,德奧美,距離較遠鞭長莫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最終會不會有哪個國家或人一統全球呢?那樣會不會就沒有戰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