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萬學武
-
2 # 追記歷史
歷史都是已經發生過的事情,而且都已經有了定局,所以在歷史題材裡問這樣的問題,一是沒有好的答案,二是也不合適。
我感覺您提問這個問題沒有錯,很新穎,也開發人的智力。但老感覺發錯地方了,哈哈!
-
3 # 一夢醉西樓
秦國滅亡是註定的,秦法嚴苛,老百姓被剝削的厲害,國強民弱,老百姓忍受不了了,總要起來反抗。沒有陳勝,吳廣,也還有劉邦,項羽。如果你當皇帝敢改國家法律嗎?首先大臣就得反對你,祖宗之法不可改。當然了,如果你是一位強人君主,非要改,也行,商鞅不就改了。如果改完了,老百姓有錢了,有時間了,不聽君主的話怎麼辦啊?時間一長,國家還得設立議會保障公民權,那還怎麼君主專制?
-
4 # 戰漢古玉
謝謝邀請!個人感覺這個問題很有趣,雖然只是假設,但不妨談幾點淺見。筆者認為,秦之所以二世而亡,並且一亡就很徹底,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六國復辟勢力陰魂不散、新徵服區域百姓未能歸心、戰時法律體系未能及時轉變、天下需要休養生息而秦國苛捐徭役過重等等。針對這些原因,阻止秦國滅亡需要做以下工作。
一是剪滅分化六國復辟勢力。對六國貴族、官員殺一批、用一批、廢一批。秦國在秦孝公、商鞅時代就已經推行法治,而法治講究後發制人,誅行不誅心。所以,應該在對其它諸侯國進行滅國之戰時,將其王族、貴族等勢力盡可能地予以消滅。對一些服從秦國統治、有能力有品性的官員全部交流使用、異地提升,比如,把魏國原有堪用官員交流到齊國、把齊國堪用官員交流到楚國等等。對一些德、能都不佳的官員,予以裁汰,對有民憤的公佈罪行、明正典刑,讓各國老百姓看到,他們歷經多少代人的苦日子都是原有的王朝、官員造成的,秦國一統天下結束紛爭、替天行道,將帶給大家好日子。
二是用好用足儒家子弟力量。由皇帝親面出面,高規格召開天下儒學大師代表座談會,講清分封制是幾百年紛爭戰亂的根源,講清大秦一統天下、結束紛爭,順應了老百姓對和平幸福生活的嚮往和追求,是為天下萬民謀福利之壯舉,對突出的儒學大師封以國師之尊,將為周天子、六國修史的重任委託給品學兼優的儒生,讓他們客觀公正地記下週和六國王室父子、兄弟自相殘殺,為了擴張領土連年征伐搞得天下民不聊生,當權者不顧百姓死活窮奢極欲等史事,大力宣揚秦一統天下的合法性。
三是認真規劃好對匈奴作戰。綜合運用和親、封賞、備戰等手段,處理好與匈奴的關係,做到鬥而不破,為與民生息、整軍備戰贏得時間。積極適應主要作戰物件由中原、南方各國轉向匈奴的現實需求,改革軍隊編制體制和編成形態,創新軍事理論,做好與匈奴大規模戰爭準備。在長城修建上,只對各國舊長城進行適度改造,建立若干邊防駐軍、屯墾基地,這項建設就地徵召飽受匈奴侵擾之苦的當地人完成即可,沒有必要從中原、南方調集人員去做。
四是改革戰時法制體系。適應國家工作重心轉入和平建設的新形勢,對原有的秦法體系進行梳理改革,使之富有一定的彈性。對新併入版圖的地區,允許有一個適應過程,利用這個適應過程做好做足法制宣傳教育、官員選配培訓、輿論營造等工作,逐步將其納入秦法治理軌道。
五是輕徭減負與民生息。對國防建設、皇陵建設、道路水利等各項建設,認真鋪排,統籌使用人力財力,切實減輕老百姓負擔,真正讓老百姓得到實惠和幸福,自覺做新制度、新國家的堅定擁護者和利益一致人。
六是改革中央政府機構。在最大限度地集中皇權的同時,一定要最大限度地分散臣權,尤其要將相邦的權利分拆開,從法律和人員配置等方面入手,在中央機構培養勢力大體均衡、職能相互牽制的幾個部門。對貼身工作人員,也要適當分權。
-
5 # 愛睡懶覺的書蟲
第一,不搞徹底的郡縣制,搞郡縣分封混合制。
關中地區和主要險關要塞實行郡縣制,中央直轄,其它地區實行分封制,讓自己的子孫當各國君主。
第二,變更軍國大計,由“對外擴張”改為“對內威懾”。
蒙恬北擊匈奴,任囂南平嶺南後,調回帝國大軍,駐紮守衛各險關要道,再組織關中子弟重建藍田大營,作為戰略機動部隊。
第三,打散原有各國政治結構,瓦解摧毀反抗勢力。
原各國王室遷往咸陽,原各國貴族士族及其家屬全部遷往邊塞,屯田墾邊,抵禦異族,遠離原有統治區域。
第四,大興官學,法儒結合,開設科舉制。
強制黔首(平民)就讀,主修法學,儒學,灌輸忠君愛國,令行禁止的理念,透過考試選拔優秀者入朝為官。
第五,輕徭薄賦,休養生息,恢復國力。
內外戰爭結束後,停止大規模戰爭,停建大型工程,重新劃分土地,廢除嚴刑峻法,用稅收,服役代替軍功制,農爵制,但不徹底廢除。
第六,稱皇帝,設定三公九卿,統一文字,度量衡,貨幣,鹽鐵專營等原有措施,原因不在贅述。
第七,設定三宮六院,建立嫡長子繼承製。
中央集權帝制,帝位即國本,帝位更替直接關係到國家政權的穩定。
在帝制時代,按血統明確繼承人清晰明瞭,按其它(能力,聲望,年齡)等,更容易造成派系爭鬥,甚至內戰。因此,必須建立嫡長子繼承製。
對後宮嬪妃劃分等級,則是嫡長子繼承製的前提條件。
第八,殺趙高,罷李斯,遠封胡亥。
雖然上述幾人是歷史的偶然因素,換個環境也許就不會有“沙丘之變”。但是,歷史本就是由無數的偶然組成,對於已知的禍患,還是儘早剷除。
第九,殺陳勝吳廣,殺項羽項伯,殺劉邦張良,招攬韓信,英布,龍且等將領,提拔蕭何,曹參等文臣。
歷史的偶然因素終究也是因素,要防患於未然。對於已知人才,能招攬的一定要招攬。
只能想到這些了,如果穿越後都能做到,千秋萬代不好說,續個兩三百年應該不成問題。
-
6 # 莉莉安楊女士
如果我穿越到秦國開元時代,性格使然的我會用清朝初定中原的那一套。很少看史書。對於成熟經驗文化啟用,並學習調整適用範圍。分封和郡制會根據情況使用。全國文字度量單位統一........剛翻了一下秦代初建的一些治國策略,有用的都會用。我會重視民眾的情感生活,會出臺人性化的婚姻法典、老人的贍養、孩子的教育、物權法、控制人口,基因最佳化、經濟戰略、文化輸出與軍事力量同為重要等等,鼓勵發明創造,並將其優點與危險告訴民眾。根據民眾發明的東西,調整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治國方略,如果你讓我一一羅列出來,對我來說太難了。可能普金更適合回答這個問題。如果我真的坐在秦始皇的位置上,秦昭王后期,會根據本人性格自然選擇生成普金的治國理念。肯定不會修阿房宮。若大臣們民眾發明出經濟共贏的思想,減少戰爭,併成功說服周邊國家就不修長城。如果他們不能做到說服別的國家,只能修長城了。這個要跟他們恐怕講不清楚。國家安全第一位,必須修,可以慢點修,隨時瞭解基層情況調整工作負荷。同時,與相應國家丟擲橄欖枝經濟牌,這時候他們應該會接受經濟交流比冷牆隔離更有吸引力。
-
7 # 不要打頭
可以 畢竟秦這段的歷史我深入研究過 秦滅亡最大原因是沒有明確繼承人問題 並且還好培養 那些說暴政導致王超覆滅的根本就是文人無稽之談
-
8 # 靜靜的河16
秦國亡國與秦始皇何干,是二世這個敗家子搞的,我耍是秦始皇,去全國各地調研考查,就讓扶蘇監國,確保政局平穩。
-
9 # 看點兒歷史
穿越時空回到秦國,能否阻止秦朝滅亡?我想不是能否阻止滅亡的問題,我們考慮的應該是能堅持當幾天的秦始皇。
如果以一個現代人的眼光去看歷史,大多數人未免有許多的高傲心理,認為換作已知的事情的話,自己做的一定更好。
但是事實真的會是如此麼?我看不一定。
尋秦記大家都看過或者聽說過吧,項少龍穿越的秦朝,雖然混的不錯,但是他也不敢改變歷史,最後也得乖乖隱居大漠
且不說改變歷史對我們現代是否有影響,就單論智商和計謀,現代人真的就比以前的人厲害麼,即便是你有上帝視角。
要知道以前古人們發明的很多東西我們至今都還搞不懂呢。奇門遁甲,易經風水懂得有幾個,權力謀略誰有理解多少?而這一切正是那個時代的主流。
歷史這個東西,牽一髮而動全身。你過去影響了一個事情,那麼接下來的發展必然脫離原有軌跡,你是否還把控的住,這是個問題。
這麼說吧,即便是穿越回去,我們還是好好的做一個看客就好了,不要妄圖改變什麼,因為那很不切實際。
-
10 # 森林在心中
在那個時代也只有一個秦始皇,在這個時代你也只有你一個,你都沒馬雲優秀,沒被中央選為特殊歷煉人才,談多都是做春秋的夢
回覆列表
秦始皇己經夠偉大了,當時制定的政治制度奠定和影響了二千多年了,求求你別再要求他老人家了。對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評價,只有毛主席才有真正意義上的評判資格。幹嗎出這麼大的題目,戲言娛樂一下,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