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條小小的毛毛蟲
-
2 # 歷史評說
本世紀初期的伊拉克戰爭,美華人就是採取了這樣的戰術。面對伊拉克的城市,美華人並沒有急著打進去,而是在短暫交火之後,留下小股部隊進行監視,主力部隊對這些城池棄之不顧,繼續深入直達巴格達,推倒了薩達姆的暴政。
但是我們要搞清楚的是美華人打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戰爭?美國入侵伊拉克,這是一場不對稱戰爭。美國留下來監視伊拉克城市的部隊也不是伊拉克守軍所能抵抗的。
更何況伊拉克守軍早已經沒有了鬥志,所以美軍才能夠一反軍事常理的,長驅猛進,無視一路上的伊拉克城市的守軍。而且美華人的後勤補給能力是非常強的,他們可以繞過這些城市,直接採用空投空運等方式為前線進行補給。
這在古代是做不到的。原因就在於古代的交債雙方實力差距並沒有達到美國伊拉克之間的距離。而且也不可能像美軍這樣完全不用顧及後勤的壓力。
當然在理論上,攻擊方完全可以繞過城池的防禦繼續深入,畢竟進攻的道路有千萬條。但是這樣做的風險很大。原因很簡單,你一旦繞過了敵人的城池,你就等於腹背受敵,身後城市裡的軍隊隨時隨地會出現在你部隊的後方,與前方的敵人行夾攻,對進攻方起造成巨大殺傷。
很有可能你在前方與敵人殺得正嗨,突然從後方冒出一股部隊來,一下子就出其不意地衝散了進攻方的陣型,古代作戰陣型一亂基本上就已經決定了勝負的走向。
當然這還不是最可怕的。這些繞過城市裡的隊伍可以化整為零,尾隨進攻方的部隊,不時的進行襲擾,使得攻擊方的部隊,不得安生,致使其戰鬥力下降。
再者,由於進攻方部隊的深入,後勤補給線勢必拉長,由於有一部分城市被繞過,後勤補給部隊也不得不繞路走,在無形之中加大了後勤壓力。
可是如果光繞路走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倒也就算了,最可怕的是那些被繞開城市的部隊可以肆無忌憚的對你的後勤部隊進行攻擊,這些軍隊可能打敵人的精銳部隊尚且不足,但是攻擊這些後勤補給部隊,我想應該綽綽有餘。畢竟打後勤部隊不求全殲,只要放一把火燒燬運送的輜重就算完成了任務。
後勤補給線被切斷,對於古代軍隊來說,打擊是致命的。尤其是這種繞開後方城市孤軍深入的軍隊,遇到這種情況,對於他們而言,要麼繼續前進,攻打下敵人的城池獲得補給,要麼就等著敵人的重兵集團前來圍剿,隨後灰飛煙滅。
當然,如果是以騎兵為主的古代遊牧民族軍隊確實能夠實施千里奔襲,快打快撤。但是他們在敵人後方的活動並不長久,或許有人會說他們可以透過劫掠來獲取物資。對於這一點小規模部隊自然可以,但是大部隊很明顯就不行。
大部隊所需要的給養物資不是一個小數字,光靠劫掠百姓很難養活這些部隊。所以只能是小部隊,能夠採取這樣的方法,快打快撤,幹一票就走。因為部隊的規模不大,很有可能遭到敵人的鐵壁合圍,屆時想逃都逃不掉了。
所以說我們古代的將領都會選擇老老實實的攻城,而不是投機取巧的讓開城池長驅直入。
-
3 # 淨月暖陽
古時打仗是為了什麼?是為了劫掠糧食、財寶和人口,這些在那裡?都在城市裡,城市為何築城牆?就是把這些都集中起來加以保護,否則花那麼多人力、物力、財力築城幹什麼?那進攻一方,不攻城把城外土地佔了,再開荒種糧食,等上一年讓糧食熟嗎?恐怕產的糧還不夠大軍幾個月吃的呢!城裡有現成的糧食儲備,打下來搶了就走,運回去夠幾年吃的,何況還有其它東西!
築城是農耕文明的產物,因為土地搬不走,糧食作物不長腳,只能固定下來,各類財富集中之地,築城以保護。遊牧民族就不築城,逐水草而居,他們的糧食是長腿的!
因為城市是所有資源的集中地,也是各地域的政權中心,如果以爭奪天下為目的,不打下城池,那裡來的統治權?老政權還在城裡呢,怎麼能算得了天下?城不下,民心也無法歸順,佔一大片野地有何用?這點上,就是到了現代也是如此。
從軍事角度看,因為城裡集中了守衛城市的軍事力量,如果你繞城而過,城內的兵力就可以從你背後發起攻擊,使進攻方面臨腹背受敵的情況,這不是兵之大忌,取敗之道嗎?
不知這樣的答案,你滿意不?
-
4 #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古代打仗,攻城是重要的作戰組成部分之一,攻城往往意味著重大的人力、物力、精力和時間的投入,往往關鍵城池的得失會影響到戰役甚至整個戰爭的勝敗。那麼為什麼作戰雙方都要圍繞一座城市花費如此的代價攻防?按題主的問題,佔領城外不行嗎?
先來看為什麼要攻城:
1、重要的城池往往是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思想中心
比如一國的首都、省會和州府、甚至縣城都是當地最重要的位置,整個官僚體系、經濟體系、文化體系和思想體系都在此發揮作用,失去一個城市,這些就失去了作用,古代政權也失去了在當地的影響力和作用。古代政權往往隨著都城被攻佔,也就瓦解了,因為上述這些功能的轉移在古代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要這些功能無法發揮作用,古代政權也就意味著失去一縣、一州府、一省甚至整個國家的控制權。在古代的社會里,城頭變換大王旗,老百姓是不管天下是趙家的還是朱家的,只要有官家在就要納糧,這是老百姓的本份,往往換了一個政權,貼張安民告示,又是一片詳和的氣氛,老百姓要生存嘛,官家也要生存嘛。
2、重要的城往往是當地人口、兵力、財力和作戰物資的聚集地
古代的城往往也是當地經濟活動的屏障,城內往往是經濟的中心,也是主要人口聚集地,稅負(特別是錢糧)的集中地、作戰指揮中心和主要駐軍地(軍隊駐紮在城內,或城外重要位置)、作戰物資儲藏地。戰時城周邊會堅壁清野,人員和物資都進入城內,外邊毛都撈不到,敵人想吃糧,自己從後方運吧,或者搜刮周邊零星的小村鎮。想喝水,不好意思,井都埋上了,想喝自己挖吧,想找老百姓做點苦工,不好意思,人都進城了。
3、重要的城池往往是重點的交通運輸節點
古代的道路沒有現代發達,能走大車的官道屈指可數,不要以為地圖上廣袤的土地,都任你馳騁,往往一個地點到達另外一個地點就只有那幾條道,斷不會有繞過去的說法。即使是到了抗日戰爭時期,日軍也要不惜代價重點攻擊幾個主要城市,比如徐州(徐州,簡稱徐,古稱彭城,江蘇省地級市,地處江蘇省西北部、華北平原東南部,長江三角洲北翼,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隴海、京滬兩大鐵路幹線在徐州交匯,素有“五省通衢”之稱。)、武漢(九省通衢,是湖北武漢的別稱。古代,從武漢循長江水道行進,可西上巴蜀,東下吳越,向北溯漢水而至豫陝,經洞庭湖南達湘桂,故有“九省通衢”之稱。)、鄭州等城市。古代沒有高速公路,最快捷的運輸方式就是水運,所以京杭大運河連線的城市都比較關鍵。丟了一段就像高速公路封路一樣,此路不通!走省道,或縣鄉公路吧,這效率可想而知有多少受影響。陸路也是一樣,本來蜘蛛網一樣的道路網,中間有幾個節點丟了,馬上就成為破網,其他點與點的連線受到影響,往往運輸路線已經不是最優路線了。
4、或某一個區域的門戶,打不開大門,就進入不了某片區域
比如安慶、九江之於南京。比如東部函谷關、武關和關西蕭關、大散在之於西安。比如廣漢之於成都。城在整個地區固若金湯,城不在則門戶大開,主城危矣!【明末清初的地理學家顧祖禹說得非常清楚:“漢州與成都,就是唇齒關係,唇亡而齒寒。”】
5、重要的城池的佔領有利於佔領以後的穩固和為我所用。
佔領城池以後,我方可以屯兵修養、在當地徵集糧草物資、建立官僚組織,進而組織勞動力參與生產和建設,甚至直接參與作戰,也可以聚集錢財物為下一步作戰進行儲備。城池的一得一失,影響了我方與對方的平衡,有利於我方對於敵方形成作戰優勢,更利於取得最終勝利。以戰養戰,取糧於敵,可比千里運糧合算多了。
為什麼不能只佔領城外:
1、耗費力人物力眾多,影響下一步我方的作戰自由度
《孫子兵法說》:...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人一個城就需要我方十倍的兵力和作戰補給,從作戰來說,這樣奢侈的打法,不是一般作戰指揮員能夠享有的待遇。兵力受到限制,也是影響下一步的作戰自由度,敵人用一份兵力牽制我方十倍兵力,再加上人吃馬嚼,需要後方長途運輸,怎麼看都是我方虧大了。
2、敵方城市不破,有生力量、政治影響、作戰物資和作戰意志都保持,
我方即便是將對方城池圍起來,我方也未獲得任何有利於我方的好處,敵人體系和建制都在,那麼敵方百姓的抵抗意識就沒有被擊破,我方無法獲得一丁點好處。如果情況有變化,敵人內外合擊,我方反而容易受制於人。
3、不攻佔重要城池,不利於下一步的兵力展開和作戰物資的運輸(道路節點的影響)
即使跳過敵方的城,對以後自己的運輸、兵力調配等影響很大。就像上面說過的,官道就那幾個,佔不下來,只有從旁邊繞,耽誤時間不說,風險也大,即使能夠立即修路,這個就更加拖延時間,不利於我方的作戰效率。特別是水運某個節點被卡住,可能對整體運輸的影響更大。
4、有些重要城池不能夠佔領,往往無法進入另一個作戰區域。
本條對應的是上述的重點城市、關隘、江河渡口等。
5、無法達到我方作戰目的。
作戰目的無非就是摧毀敵方的抵抗意識,你把他圍起來,他還在,還能抵抗,還能時不時騷擾你一下,甚至越打越強,他的管理體系、資源和抵抗意識還在,那麼,對於作戰目的來說,我們沒有達到。就像宋太祖打太原,把周邊老百姓都搶光了,太原一個孤零零的城還在,哪怕城裡窮得都沒褲子穿,他老劉家還在,還敢和你大宋叫板,存在即威脅,不把他拍死,大宋的北方邊境就不得安寧,不知道哪天遼國的大軍就攻過來咬你一口。就像太平天國,不把南京城攻破,不把洪秀全抓往,圍上幾年又如何,說不定還可能死灰復燃,徒子徒孫又在其他地方拉起拜上帝教的大旗。
所以以上能夠說明本題。
當然也有不計較一城一地得失,最終取得勝利的,也有圍城就取得對方投降,我方速勝的,舉幾個例子:
1、明成祖朱棣繞開濟南,進軍南京,最終取得明朝政權。
2、蒙古大軍取道大理,進攻南宋,最終南北夾擊,導致南宋滅亡。
3、金軍連續兩次直接進攻宋朝都城東京汴梁,北宋由強勝的頂點到滅亡只用了不到短短的三年時間。
4、南宋滅南唐之戰,最終到達南京城下,曹彬大軍強力之下圍城不到15天南唐後主李煜就投降了。
以上就是在下的一點見識,供參考,因為非專業回答,您如果能夠指出錯誤,在下將不勝感激!
回覆列表
喜歡的小夥伴可以點下關注!
為何古代戰爭必須要攻佔城池?
首先,古代戰爭,將軍的戰功一部分就是根據所佔城池數量來決定的。所以打仗佔領的城池越多戰功就越顯赫。
其次,古代通訊落後,都是靠驛站來傳遞的。而驛站都是建在人口密集的城池內,如果不佔領城池,就很容易成為資訊孤島與外界隔絕。
再次,如果佔領周圍區域或者繞過城池,那就會使得後方不穩,很容易遭到偷襲。而且城池也是一個區域的象徵,如果沒能佔領區域內的城池,那麼區域內的村鄉都不會那麼容易屈服。
還有,就是物資補給的問題,城池都會囤積糧草,如果佔領城池就可以繼承大量糧草,城池人口聚集,也可以迅速徵集到足夠數量計程車兵。
最後,古代士兵很多都是戰前聚集的,這樣就需要一個聚集點,而城池就是最好的聚集地。
總的來說,古代基本都是生活在平原,而佔有城池,既可以抵禦外敵,又可以對內交流。城池在一個區域裡是異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