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向陽電商
-
2 # 力挺正義保地球保和平
造成審美觀的不同原因有很多,本人認為主要有幾個方面:
首先時代不同。作為父母所處的時代相差20多年至40年以上不等。父母所處的時代人們思想受當時環境的影響,看法和認識比較傳統化,遵守當時社會風俗與生活習慣比較傳統,具有當時社會生活的為規範,非常認可和遵守當時的生活習慣和生活行為。作為年輕一代,因為生活在新的時代,新的環境,再加上社會的發展變化,各種新生事物不斷出現,致使思想認識深深打上的烙印,審美觀除繼承傳統的思想以外,思想認識也發生了質的飛越,從而造成審觀在原有的基礎上發生了轉移和變化,隨著時代有所前進。
其次,文化教育的程度不同。老一輩由於當時教育不夠普及,和家庭生活條件的不同,沒有受到較高程度的教育,認知、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仍處於當時的狀態,善於傳統化,風俗化。作為年輕一代處於改革開放的時代,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新時代新思想新現象層出不窮,又受到高水平的文化教育,認識、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變化日新月異,接受了新的思想,新的先進思潮的影響和教育。
第三,網際網路和資訊化時代的到來。以前由於沒有網際網路,沒有資訊化時代,思想和認識僅停留在靠書本,看電影等獲取,所以獲取資訊有限,知識和能力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如今由於網際網路時代、資訊科技時代的到來,知識和資訊呈爆炸性出現,人們視野大大開闊,知識、能力呈螺旋性上升等等,造成了當今時代的年輕人審觀觀也發生了巨大的發展和前進。
以上所述,就造成了兩代人思想與認識的差別,從而也造成了審美觀的不同。總之,審美觀更加開放與前進,有了質的進步。因此,有了差別和不同。這是正常現象,是時代前進的標誌。
-
3 # 正教線上
審美觀因人而異,就算是自己親生的。儘可能順其自然,適當地給予干預,畢竟小孩子對世界的認識面不夠廣,給予這方面知識補充,讓其健康發展!
-
4 # Ahaschool第二課堂
像往常一樣,家住靜安區的老張清早步行健身結束,都會拐個彎到常德路,吃一碗正宗的老上海黃魚面,開啟熱氣騰騰的一天。
可這一天,他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
常德路沿街店面的招牌,換成了一水兒的黑底白字,濃濃的“喪葬Style”撲面而來!
沿街店鋪統一招牌的操作早已屢見不鮮,可這樣莊嚴、肅穆的風格,還真是頭回見!
有網友戲稱:只要審美夠獨特,天天都是清明節!
也難怪美術教育家吳冠中先生,生前痛心感慨:“中國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卻很多。”
從小缺乏審美的人,或對藝術一無所知,或對生活缺乏美的追求,更對生活中所有美的東西缺乏感知力!
“美盲”是“心病”,這種“絕症”知識救不了、閱歷救不了、大把花錢救不了、速成班也救不了。
更可怕的是,“美盲”還會遺傳!
看一個的孩子的穿衣打扮,多半能看出他父母的審美;如果這個孩子自己對美也沒有感悟力,那就真要從小丑到大了!
中國,為什麼會批次誕生“美盲”?
在中國,有一種普遍的現象,越是從苦日子裡走過來的人,越是反對孩子學藝術!
大導演李安的父親,就曾明確表示過:自己此生最痛恨的職業一是船員,二是演員!所以他對李安選擇就讀藝術院校非常不滿,一度導致父子關係緊張!
同事小新,是個可愛嬌俏的女孩兒,小時候在電視上看到舞蹈演員優美的身姿,就羨慕極了!可是她的父母,卻極力反對她搞這些“華而不實”的東西,轉頭給她報了奧數班和作文班。
一句話,藝術不能當飯吃!
家庭和學校都在強調一個觀點:學“無用”的東西,就是不務正業!
除此之外,華人習慣形容家庭為“溫馨”,而不是“美”,可這兩者卻有著極大的區別:
家庭擺設齊全是“溫馨”;可風格統一的裝修、精心佈置的搭配,才是“美”;
每天回到家就能吃上熱飯熱菜是“溫馨”;但好看的餐盤、精緻的食物,那才是“美”;
衣服乾淨整潔保暖是“溫馨”;但顏色襯膚色,剪裁修飾身形,那才是“美”;
父母審美缺乏就罷了,他們還不準孩子愛好打扮!
黃磊的女兒多多小小年紀打耳洞、戴戒指,受到多少暴力語言攻擊?
知性女神董卿,每每提到從小父親就不讓她打扮,說她“馬鈴薯再打扮也是土豆”時,也抑制不住眼中的淚水。
父母對孩子從頭管到腳,多少孩子18歲以前,都沒有自己買過衣服?
而且爺爺奶奶給孩子買衣服依然還會堅持:孩子的衣服一定要買大一號!可以多穿一年!
美學家蔣勳說過:“美學基本規則——無用的,才是美。”
一萬年前,石器時代結束,人們將石器換成玉器,並在上面雕刻精美的花紋,將“藝術”超脫於“實用”之上,誕生了審美!
可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極大豐富、什麼都不缺的年代,卻在以“有用論”扼殺審美?
這真是一個極大的諷刺!
白巖松曾在演講中說:我們從“生活”到“好生活”再到“美好生活”,追求審美水平的同時,卻沒有把“美育”擺在重要的位置。
一代孩子的審美缺失,就會造成下一代的惡性迴圈!讓“審醜”,變成主流!
特別讓人氣憤的是,現在很多影視劇也喜歡用深色衣服+大濃妝來暗示人物黑化,很多美妝博主也清一色整容成為錐子臉、大歐雙、高鼻樑,飽滿的蘋果肌……導致很多孩子形成“濃妝就是壞人”、“網紅臉就是美”的狹隘審美觀。
懂得正確的審美,已經成為這個時代不可多得的奢侈品!
美盲,為什麼可怕?
網路上有很多類似的悲劇:條件不錯的男生,因為相親時穿著過於隨意,被女方無情拒絕!
真是女生太矯情?我卻覺得女生的選擇有一定道理!
連相親這麼重要的展示自己的時刻,都不好好捯飭自己;說輕了是不懂審美,說重了,這類人對自己,對生活都沒有要求。
三觀不合,最是悲哀!如果勉強在一起,日後也必定會因為“陽臺上養花還是種蒜”、“喝紅酒為什麼不能用水杯”、“裝修到底要價效比還是高大上”而爭吵不休!
我有個做HR的朋友,她告訴我:“簡歷的美觀程度,可以決定她是一秒pass,還是逐條細看。”
蔣勳曾說:“一個人審美水平的高低,決定了他的競爭力水平,因為審美不僅代表著整體思維,也代表著細節思維。“
她不相信一個寫簡歷連字號、行距、標點都懶得調的人,會認真負責地對待工作!
古語有云:“人不可貌相!”
可在現實生活中,“貌相”識人,準確率真的很高。
打扮得體、穿著講究的人,更會待人接物彬彬有禮;而那些缺乏審美、缺乏自律的人,往往會“破罐破摔”,做出令人不齒的舉動。
蔡元培先生說,一個不懂審美的民族,是不知善惡的。
審美力的本質,其實就是對自己有所要求!
美學大師朱光潛曾經說過:
精於審美之人,往往有獨立的人格,他能看輕一般人所看重的,也能看重一般人所看輕的。 在看輕一件事物時,他知道擺脫;在看重一件事物時,他也知道執著。
我特別認同這句話!審美,是能讓人提升幸福感的強力武器!而且要從小培養!未來社會,審美真的能當飯吃!
2018年,中國設計師黃海大火!他設計的一系列電影海報,驚豔BBC,震驚好萊塢,重新定義了電影海報藝術的中國審美!
(黃海作品)
另一位曾把中國的奢華建築稱為“驢糞蛋表面光”工程的建築設計大師王澍,也用自己中西合璧的審美創新,為世界創作了很多優秀建築作品,從而獲獎無數!
(王澍作品)
喬布斯認為:好的設計,應該給人們把玩珠寶的感受,而不是那種擺弄技術產品的心情。
就連現在的美妝、美食博主,都必須大力提升自己的審美,拍出堪稱藝術品的照片,才能獲得大量粉絲關注!
馬雲曾在一次演講中說:未來,孩子不懂藝術將會沒飯吃!
李開復也說過:未來什麼都有可能被替代,唯獨藝術和娛樂不可能被替代!
未來是一個創造力與想象力當道的世界,擁有審美,孩子才會有強大的競爭力!
除此之外,審美,還具有強大的心靈引導作用!
著名的美術教育家、心理學家維克多·羅恩菲爾德認為:美術教育的意義,在於透過激發個體的創造潛能,培育“身心健全的人”。
哈佛大學也透過ProjectZero教育創新專案的研究證明:藝術思維(Artistic thinking)能讓孩子更聰明,各方面表現更優秀!
所以很多發達國家,都非常注重孩子從小的審美教育!
在日本,孩子的美術教育做得很細緻、很人性化。會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規定三歲學什麼、四歲學什麼……十歲學什麼,而且課程十分強調藝術與生活、自然的聯絡,注重引導孩子發現自然美。
在法國,學校教育就可以滿足孩子學習藝術的需要。孩子不僅可以跨年級選修音樂、美術類課程,學校還會經常與美術館、博物館合作,將課堂直接搬到那裡!
在美國,藝術教育的終身化被大力推廣。學校的藝術課非常豐富:視覺藝術、媒體藝術、音樂、舞蹈和戲劇,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選擇,並享受創作的快樂。
當我們的社會,全民藝術教育還處在起步階段時,作為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審美?
ahaschool給您幾個實用的小建議:
1、在家庭中營造美的氛圍:一塊漂亮的桌布、一束水靈的鮮花,都可以讓家變得更美
2、多欣賞經典藝術作品:多接觸美的事物,自然能夠提升發現美的能力
4、學習音樂、美術、表演等藝術類課程:學習藝術,並不是將來就要做藝術家!提升審美意識,才是我們這代孩子急需的能力。
回覆列表
大部分吧,時代年齡不同,審美也不同覺得拜金啊,穿得非主流啊,太成熟啊,不夠年輕有朝氣什麼的一些家長不認同孩子審美,但是能夠彼此尊重,不各種挑刺兒我覺得就OK啊,畢竟人人審美總是有點差別是吧。但一些控制慾強的,無論你怎麼調整,就是達不到他心中那個度的,我想可能家長還是無法接受孩子已經長大,有主觀思想和獨立審美這個事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