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異星駭客
-
2 # A不會抓鼠的貓
擺脫孤單寂寞
酗酒常被形容為“一種孤獨的疾病”。
我們起初喝酒主要是為了交際應酬的原因,酒精灌入體內有助於我們瞬間表現得熱情開朗、左右逢源。
然而一旦酒精的作用消退之後,遺留下來的是更多的疏離感,不合群的感覺,也使我們的心情更加抑鬱難解。同時如果我們對自己喝醉酒或是酒後失態的行為感到內疚與羞愧不安, 這種糾結複雜的情緒很容易使我們有一種被拋棄、遭放逐的感覺——永無止盡的灰暗、難以言喻的錐心之痛。於是我們很快地又再度端起酒杯。
我們酗酒時也不時地與人接觸。然而大部分我們認為重要的對話幾乎都深藏在自己心裡,從不輕易出口。我們十分確定自己一直不被人理解,而且我們往往也不太在乎自己是否被其它任何人理解。
多年嗜酒生活使得我們對別人猜疑、不信任以及以自我為中心。我們習慣性地表現出偏狹、固執、冷漠的姿態,彷彿我們一向就是孤僻、難以相處的人。
當我們開始有機會能夠與別人發展正常的人際關係, 甚至接受他人的友誼時。多年來內心恐懼的負擔,往往使我們踟躕不前,因此我們開始感到落寞,抑鬱寡歡。過去陳舊的思維極易慫恿我們再去端起第一杯酒。
獨自一人面對酗酒問題的挑戰是多麼的危險,即使我們有極大的決心和願望,也幾乎沒有任何單憑自己個人的力量能夠戰勝酒精的例子。獨自一人時,想喝酒的念頭往往偷偷地、狡猾地出現在腦海中。當我們感到寂寞空虛時,想喝酒的衝動似乎總能更快速、更強勁的擊敗我們。
但現在我們能與其它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揚帆前進,我們康復的旅程將更安全、更有意義也更有保障。所以我們不再忌諱向別人求助,在康復過程中接受別人幫助並非膽小懦弱的表現,與他人共同合作、同心協力是極其有意義的,因為我們大家都需要互相幫助。
當然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些獨處的時間,用來整理自己的思緒,進行自我反省,或者處理某些私人事務,藉以釋放日常生活所累積的壓力。但是如果我們過度放縱自己,一味沉溺於離群索居狀態下,是相當危險的。特別是當我們的心態逐漸變得孤僻、抑鬱、自怨自艾時,有朋友的陪伴都好於單獨一人顧影自憐。
基於這些原因,我們對剛停酒的人建議“避免讓自己太孤單”。
在想喝酒的念頭浮現腦海之際,如果能夠暫停一下思考,儘快找人交談或者上網與人溝通, 至少能夠開始脫離那種孤立無助的危險狀態。
記住最後一次喝醉的經驗
一如字面上所示,我們指的是“喝醉”酒而非“喝酒”。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長久以來“喝一杯酒”意味著三五好友把盞言笑的歡樂時光。基於我們每個人不同的年齡以及第一次喝酒時周圍的環境,我們都有過各種回憶和期待(有時是焦慮)
使我們可能回想起一杯沁涼的啤酒、一杯雞尾酒、杜松子酒加奎寧水、威士忌加啤酒、一口紅酒或諸如此類的事物等等。
週而復始,在多數人早期喝酒的過程中,對於酒精的期待總是能夠符合實際需要喝下的酒量。
如果剛好每次都能恰如其分,我們自然認為“喝杯酒”是一件令人愉快的經驗,不僅滿足自己的需求,也不會逾越宗教習俗的規範。同時滿足渴望、迎合社交場合的禮儀,並有助於我們放鬆心情、振奮精神,達到我們各種不同的追求目標。例如以一位55歲的芬蘭人而言,當有人找他喝一杯時,不禁立即使他聯想到年輕時,在寒冷的天氣下喝下一兩杯白蘭地或伏特加烈酒後,所帶來的陣陣暖意。
若是一名年輕的女性,她腦海裡可能立即浮現,華麗水晶杯裝著香檳、衣香鬢影、耳鬢廝磨、情意綿綿羅曼蒂克的氣氛,或是搖滾音樂會中蓄鬍、長髮牛仔裝裝扮的年輕人,從滿袋瓶裝酒中取出一瓶豪飲,閃光燈不停閃爍,四處煙霧迷漫,每個人都尖聲狂叫,令人興奮不已的景象。有一位A.A.會員說:“喝一杯”幾乎等於是吃比薩、喝啤酒的代名詞。
還有一位78歲的寡婦說,她時常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在療養院時,很喜歡在就寢時來杯雪利酒的習慣。雖說我們腦海中這種對於喝酒的印象極為自然,然而就我們現在的情況而言,卻是一種誤導,這也是我們有些人開始喝酒的方式。
如果我們喝酒的過程僅僅是這樣,那麼我們後來就不太可能會惡化成為嗜酒的問題。然而如果我們毫無畏懼的檢視從前喝酒的過程,就可以看出在我們最後幾年或幾個月的嗜酒期間,不論我們再如何努力的嘗試,未曾再出現如此完美、神奇的時光。
取而代之的是我們一再的發現自己的實際的酒量遠大於此,最後總是導致某種程度的麻煩。也許我們對自己飲酒過度單單隻有私下感到些許內疚。
但有時卻會演變為劇烈的爭吵,影響本身工作,甚至導致嚴重的疾病、意外,或法律和財務問題。所以,當一個“喝一杯”的建議出現時,現在我們嘗試著回想從開始喝酒到最後一次可憐的醉酒和宿醉的整個過程。
一般朋友對我們提議喝一杯酒的邀約,一般而言純粹指的是社交應酬、一兩杯淺嘗即止的方式。
但是如果我們認真仔細的回想上次喝醉所給我們帶來的痛苦的全部細節,我們就不會再被長久以來盤據在我們心頭對“喝一杯酒”的印象所矇蔽。
如今我們可以坦白地承認,就我們生理上的真實反應而言,我們相當確定一杯黃湯下肚,意味著我們遲早又會再喝醉酒,而帶來一連串的麻煩。
喝酒對我們來說已不再意味著音樂、歡樂,而是病痛和悔恨的記憶。有位A.A.會員曾經如此表示:“我知道現在如果去酒吧喝一杯酒,將絕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樣,只是用一點時間、花一些金錢而已。
這一杯酒將會耗盡我的銀行賬戶、我的家庭、我的房屋、汽車、工作、我的理智,甚至於我的人生。這實在是太大的代價太高的風險。”
他記住了他最後一次喝醉的情況,而不是第一次喝酒的經驗。
採取行動
我們越想要遠離酒精,想喝酒的念頭就越揮之不去。因此簡單地遠離酒(或不去想喝酒)是不夠的。
一旦停酒之後 ,那些空餘出來的時間要如何打發? 我們中大部分人都有正式工作要做,但仍然有許多空出的時間必須打發。所以我們必須培養新的愛好、安排豐富多彩的活動,以填補這些時光,同時也給原本一度沉迷於酒精之中的精力找到適當宣洩的渠道。
可以做的適合於我們並有意義的事有很多。
1.戒酒的初期,可以散步或者快走。尤其是去未曾到過的新地方。去公園或鄉間小道悠閒地漫步,但不是累人的急行軍。
2.閱讀。雖然我們有些人無法定下心來看書, 但是我們真的該好好看一些書籍,以此使自己開闊視野,增加生活的閱歷,同時更加專心。
3.逛博物館或畫廊,有些人選擇攝影也很不錯。
4.游泳、跑步、騎腳踏車、瑜珈或醫生建議的其它運動。
5.著手處理忽略已久的家庭雜務。整理衣櫃、梳妝檯、將檔案分門別類歸檔、或是處理我們拖延很久的事務。但我們在做這些事時,不要貪多,量力而行。不要一次清理整個廚房或是整理所有檔案, 而是一次清理一個抽屜或一個檔案夾,其它工作改天再做。
6.嘗試培養新的嗜好。選擇不會太昂貴或要求太高、純粹娛樂消遣、沒有競賽壓力卻令人耳目一新、振作精神的活動。例如歌唱、寫作、熱帶魚、木工、籃球、烹飪、賞鳥、業餘表演、木雕、園藝、吉他、電影、舞蹈、石雕、盆栽、收藏等。許多人發覺,自己現在真正喜愛的活動竟然是過去從未考慮嘗試的嗜好。
7.重拾往昔樂趣。一件你多年沒有潤色的水彩畫、桌球或圍棋、閱讀札記等,延續這些愛好。但如果覺得已不再適合你,就直接捨棄。
8.去上課。學習日語或是英語?喜愛歷史或數學?想了解考古學或人類學?或者烹飪、電腦操作,那就去參加函授課程、電視大學或成人教育(只為興趣,不一定要有學分證書)。還有很多地方都有每週只要上一天的課程,何不嘗試一下?上課不僅可以開闊視野,更可以拓寬生活領域。萬一你對上課內容感到厭倦,不要猶豫馬上退出。學會放棄對自己無益或是沒有正面、積極、健康意義的活動,我們才能夠鼓起勇氣重新面對,才有機會去領略喝酒之外嶄新的生活層面。
9.自願去做一些有用的服務。許多醫院、兒童服務機構、社會福利團體都非常需要志願者提供各項服務。我們可以有很多選擇,當我們能夠對他人有所貢獻時, 即使只是微不足道的服務 ,我們也會覺得特別受用,甚至在談論參與這些活動的過程及其相關訊息時,我們也會感覺非常有興趣而特別投入。
10.打扮自己。我們大部分人知道很多方式剪個新發型、穿件新衣服、換副眼鏡、甚至更新牙齒,都會有出乎意料、令人愉悅的效果。
11.放鬆地玩!並非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作的每一件事都一定必須要積極進取、求新求變。我們也需要去做一些純粹只為了興趣的活動,諸如你喜歡的風箏、動物園、喜劇電影、靈魂音樂、偵探小說等等;都不喜歡的話,找其它一些好玩而又與喝酒無關的活動,純粹為了犒賞自己。
-
3 # A楊老二949
喝酒可以刺激人的大腦,讓人更加容易回憶和聯想,導致人會想到平時很多想不到的事情,這些事情對人來說,很多是虛無縹緲的。
2、喝酒可以使人短暫興奮,但在酒醒的階段,那種茫然若失的感覺,會讓人感到內心深處的空虛。
3、酒喝多了有時會斷片,當一個人在失去短暫記憶,突又清醒時,容易感到失落和空洞。
-
4 # 第三奇蹟
我們平時喝的酒含有酒精,我們也是受到酒精的吸引才飲酒。很多人誤解了酒精,它不是興奮劑,酒精是一種抑制大腦活動的藥物,是人類最早使用的精神藥物之一。服用酒精後人類會產生放鬆抑制的反應。乍一聽,這似乎有些矛盾,為何酒精是一種抑制劑卻能夠讓人興奮呢?事實是這樣的,酒精會抑制腦中用來對思維和行為進行自我監控的那部分迴路。
就是你理性的一面被抑制,或者說自我管理能力下降,帶來了你性格的完全自由,沒人管了嘛。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理性的大腦會要求自己做事必須符合社會規範,現在理性大腦休息了、不做事了,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愛幹什麼幹什麼。這也是很多人喜歡喝酒的原因,短時間的放飛自我。
因此,喝酒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取決於喝酒時的背景和飲酒者的性格。不同性格的人酒醉之後的反應不盡相同,有的滔滔不絕,有的一言不發,有的友善待人,而有的則鬱悶不已。
你可能真實內隱人格就是抑鬱型的。少喝酒,偽裝做人自己快樂別人也快了,人生無處不裝逼。快樂就好!
大劑量服用酒精,會損害協調能力和智力。酒精特別容易在體內聚集,大量飲用,人的思維、記憶和判斷能力都會出現故障,同時伴有情緒不穩定和協調問題。
-
5 # 文藝抖哥
這種感覺我也有,尤其是一群人喝酒完了後,自己一個人回到住處。莫名的趕到很空虛,很像給多年的朋友打個電話,問問近況。這樣的情況是否有許多人相似??
-
6 # 老虞同學
酒,有一些神奇的作用啊。
1、酒場,會讓人產生一種虛幻的熱鬧感,但是,這種熱鬧,畢竟是虛幻的,所以,回到家之後,反而更覺得內心的空虛。
2、有時候喝酒,會讓人把壓抑的部分,釋放出來,幾小時內,感覺很爽,但是,回到真實的生活裡,又回到被壓抑的狀態,所以,更感空虛。
所以,不是酒,造成了你的空虛,而是你本來就空虛。
那麼,怎麼辦呢?
首先,讓自己慢下來,節奏太快的工作和生活中,自己像個高速運轉的機器一樣,與自己內在的感受連線,都是斷開的,時間久了,連感覺都顧不上了,所以,偶爾酒後,午夜夢迴之際,才感覺到了空虛。
給到自己一些時間,讓自己和自己在一起,去做自己一些真正喜歡的而非功利性事情,如此,能讓自己慢慢的有一些充實感。
然後,可以去參加一些心靈療愈和成長的課程,轉化讓自己感到空虛的根源,讓自己的內在,從匱乏,轉向越來越滿足,富足。
這樣,空虛的感覺,就會一去不復返了,同時,你的人生,將會活得更有價值和有意義,更幸福和成功。
-
7 # 開心愛影視
喝酒以後,酒後吐真言,把真實自己的一面展現出來了,喝酒多了刺激精神力,所以會虛。一般喝差不多就行,多了就有害健康。了
-
8 # 天真的創傷
大家在酒桌上推杯換盞,一起聊天肯定是熱鬧非常氛圍也好。但到了家裡還是回味那種熱鬧的感覺對比之下就顯得寂寞空虛了。其實在家裡有家人的陪伴也是一種幸福的事啊
回覆列表
喝酒喝斷片就是佛教禪宗的斷念,各種私心雜念都拋腦後。能於無數個剎那間萬念不生就是空的基礎,在此基礎之上慢慢就能發現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