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谷哥聊天

    風氣最好的肯定不是東漢。東漢已經是漢朝進入衰敗時期了。經過王莽篡政、綠林赤眉大起義,社會陷入大亂,民不聊生。雖然東漢有光武中興,但很快就陷入新的社會衰敗,外戚干政、橫徵暴斂、賣官鬻爵,終於又爆發黃巾起義,社會再次陷於大亂,曹操詩曰: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這樣的社會大背景,風氣是不可能有多好的。

    要說古代社會風氣最好的,當屬唐初的貞觀之治。在政治體制上,實行分權行政,唐太宗從善如流、虛心納諫,選賢任能、整飭吏治,一系列的措施之後,出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好的時期,社會風氣也達到最好的狀態。一個很說明問題的例子,就是貞觀三年,全國只有29例死刑,這在古今中外也是少見的。不過還比不上冰島。冰島建國八百年,直到2005年,才有了第一個謀殺案。但冰島地僻人稀,峰值只有三十萬人,和唐朝的數千萬人口的龐大帝國不能相比。

    貞觀六年,死刑犯增至二百九十人。這一年的歲末,唐太宗准許他們回家辦理後事,第二年秋天再回來就死(古時秋天行刑)。次年九月,二百九十個囚犯全部回還,無一逃亡。那時的中國政治修明,官吏各司其職,人民安居樂業,不公平的現象少之又少,華人心中沒有多少怨氣。豐衣足食的人不會為生存鋌而走險;心氣平和的人也不易走極揣,因此犯罪的機率也就少之又少。

    所以說,東漢顯然不是中國歷史上社會風氣最好的時期,最起碼和唐朝初年不能相比,和新中國的五十年代政通人和、風氣清新,就更不能相比了。

  • 2 # 良人一品

    無論是中國國學,還是西方國家所謂的希臘羅馬文化,還是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它首先解決的都是個人理想和個人現實生存的問題,個人現實生存也就是其社會工作崗位的階層訴求,還有最終形成的社會制度。這三者相互制衡、相互促進,既可以分為精神和物質的兩大類,也可以分為個人和社會的兩大類,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個人理想。文化的意義,也就在於複製一個個個人理想相似的人。

    每一種文化流派,都有明顯的社會崗位特色。儒家代表的是妄圖復興周禮的東周士大夫階層的核心訴求,法家代表的是諸侯王、周天子的核心訴求,道家代表的是在野計程車大夫或文人的核心訴求,陰陽家代表的是古代巫師階層、古天文學家的核心訴求,兵家代表的是東周軍人的社會訴求,縱橫家代表的是外交家的核心訴求;希臘羅馬的多神論代表的是地中海國家貴族階層的核心訴求,基督教一神論代表的是古羅馬帝國沒有公民權的奴隸階層的訴求,文藝復興代表的是中世紀新興商人階層的核心訴求,馬克思主義代表的則是20世紀工人階層的核心訴求。社會崗位不同,他的個人理想、道德標準會完全不同,甚至是無法互通、完全相悖的。

    個人理想處理的無非是我是誰,我為了誰而活著,我怎麼活著,我怎麼去實現人生理想(方法論)這麼幾個問題。

    儒家說,我要保持貴族溫文爾雅的體面,我相信人性中的仁善,我不力圖改變社會結構,我首先維護的是貴族的利益和體面,其次是老百姓的利益,最後才是君王的利益。

    法家說,我維護的只是君王的利益,我要求的是速度,我認為人都是自私的,需要用利益去控制,法、術、勢不管黑貓白貓,只要抓住耗子就是好貓,甚至犧牲自我,但我卻認為死得其所。

    道家說,什麼權、錢、成就,都是扯淡,只要自己對得起別人,對得起自己,想哭就哭,想笑就笑,這才是文明人的最終追求。

    墨家說,我最看不慣的就是殺伐和奢侈,我追求的是天下太平,人心向善,生活簡樸。

    佛家說,慾念才是惡根之所在,拋棄所有慾念和社會關係,回到剛出生那時候的你,頓悟佛法,休往來生,人人皆可成佛,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

    基督教說,人來到世上就是邪惡的,我們要每天懺悔,糾正自我,祈求審判日那天有一個好結果。

    在人生理想實踐過程中,其實就是各社會階層相互試探、協商、對抗、默許的過程,最終形成不同的社會制度。

    希臘羅馬世界,先是貴族戰勝了國王,產生元老院,後是平民暴動、奴隸暴動,產生了平民大會。北方蠻族、東方蠻族入侵,基督教勢力強大,古羅馬社會體系瓦解,西方文化正式倒退。一千年後,文藝復興才重新復原原有社會制度,也就是後來的上議院、下議院,但多神教卻再也沒有信徒。

    中國最初是分封建國,貴族共治,相互平等,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君王。比如項羽,他的目標不是做皇帝,而是恢復周禮。

    從秦始皇開始,才出現了正式的君王,王權正式出現,並開始侵蝕貴族的權力,王權相權相愛相殺,最失衡的結果是明初廢除了宰相。

    漢武帝時獨尊儒術、舉孝廉,貴族階層可以藉助出身、儒家道德參政,貴族權力略漲。

    600多年,底層軍官家庭出身的武則天登基,中國科舉徹底改良,並正式發揮作用,門閥貴族——特別是關隴貴族集團受到徹底打擊,底層百姓可以透過讀書,參與政治,平民的權力第一次得到提升,從而開始了中國文化最波瀾壯闊的階段。

    其中,東漢被譽為中國各時代社會風氣最好的時代,到底是不是這樣呢?

    首先,東漢用人沿襲西漢舉孝廉制度。何謂舉孝廉?孝順父母是第一位,其次是忠於國家、忠於百姓、忠於兄弟、忠於夫妻,最後才是愛護子女。也就是符合儒家道德標準,儒家認為,忠君不是首位,忠於父母才是首位,忠於百姓是第二位,最後才是忠君。

    那麼,為什麼有人認為東漢社會風氣優於西漢呢?西漢建國,社會動盪多年,豪強、貴族被徹底粉碎,國家一窮二白,土地平分,相比之下,大家都是窮苦人,相對平等。經過社會發展,西漢土地兼併劇烈,大地主、大商人集中著大量土地、財源,甚至擁有私人武裝,社會結構鉅變。導致東漢初年社會結構只有豪族和貧民,東漢開國皇帝的雲臺二十八將、第二任皇后陰麗華基本都來自南陽豪族,另外,政治聯姻產生的首任皇后來自河北豪族,是其另一重要支援力量。這種社會結構極其穩定,導致豪族長期控制君權,權臣輩出,並一直持續到唐初。

    意思形態方面,漢初沒有提倡儒家的道德,先是提倡道家的無為和自由生長,後重視法家的功用,湧現出賈誼、晁錯、劉徹、桑弘羊等法家人物,以變革為主,以儒家為輔。用人制度——舉孝廉淪為面子工程,重點提拔的卻是有真才實幹的人。到了東漢,大大不同,首位皇帝劉秀是太學生出身,他不僅是開國皇帝中學歷最高的,也是登基年齡最年輕的,還是個人品德最出色的。用人上,東漢沿襲西漢舉孝廉,但是,此時的舉孝廉不僅是面子工程,而且還是裡子工程。所以,東漢社會風氣比西漢更接近儒家道德,甚至要求道德高於能力,只要你品德好,文化水平差也沒有關係。虛假、掩飾之風盛行,一味的隱退、假讓,非三顧茅廬而不出仕。舉秀才,不識書;舉孝廉,夫別居。最終造成有德無才、假君子真小人的人成了大多數,有才無德的人,有才而德不高的人很難脫穎而出。

    另外,舉孝廉的掌握權在舉薦人那裡,以舉薦人的主觀判斷為主,舉薦人大多是在位的地方大員,他們更容易舉薦自己的親屬,特別是阿諛奉承的人。另外,有錢有勢的人會花重金賄賂舉薦人,壟斷舉薦名額,最終,貧寒出身的人很難被舉薦。

    這種情況到了東漢末年十分突出,曹操多次釋出《求賢令》,用尖銳的語言向天下人表明了自己的態度,無德但有才的人照樣要重用。

    所以,歐美思國學認為,東漢儒風盛行,是因為士人急於出仕的功利心驅使,重德輕才的最終結果就是無才可用,但是更嚴重的卻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唐初。儒學在南北朝時期,加入了佛教的頓悟、道家的灑脫、法家的功用,成為新的儒學形態——玄學。宋朝,儒學轉向內斂,恪守先賢教條,存天理,滅人慾,不思進取,形成理學,為科舉必考科目,也是朝廷提倡的學問。明朝,儒學又加入了商人階層個性解放的元素,形成另一儒學形態——心學,並在民間戰勝了理學,但清朝入關後,打壓心學,理學重新佔據上風 。這就是中國儒學的幾個重要節點。

  • 3 # 楚楚築夢

    1.東漢用人沿襲西漢舉孝廉制度。何謂舉孝廉?孝順父母是第一位,其次是忠於國家、忠於百姓、忠於兄弟、忠於夫妻,最後才是愛護子女。也就是符合儒家道德標準,儒家認為,忠君不是首位,忠於父母才是首位,忠於百姓是第二位,最後才是忠君。 那麼,為什麼有人認為東漢社會風氣優於西漢呢?西漢建國,社會動盪多年,豪強、貴族被徹底粉碎,國家一窮二白,土地平分,相比之下,大家都是窮苦人,相對平等。經過社會發展,西漢土地兼併劇烈,大地主、大商人集中著大量土地、財源,甚至擁有私人武裝,社會結構鉅變。導致東漢初年社會結構只有豪族和貧民,東漢開國皇帝的雲臺二十八將、第二任皇后陰麗華基本都來自南陽豪族,另外,政治聯姻產生的首任皇后來自河北豪族,是其另一重要支援力量。這種社會結構極其穩定,導致豪族長期控制君權,權臣輩出,並一直持續到唐初。 意思形態方面,漢初沒有提倡儒家的道德,先是提倡道家的無為和自由生長,後重視法家的功用,湧現出賈誼、晁錯、劉徹、桑弘羊等法家人物,以變革為主,以儒家為輔。用人制度——舉孝廉淪為面子工程,重點提拔的卻是有真才實幹的人。到了東漢,大大不同,首位皇帝劉秀是太學生出身,他不僅是開國皇帝中學歷最高的,也是登基年齡最年輕的,還是個人品德最出色的。用人上,東漢沿襲西漢舉孝廉,但是,此時的舉孝廉不僅是面子工程,而且還是裡子工程。所以,東漢社會風氣比西漢更接近儒家道德,甚至要求道德高於能力,只要你品德好,文化水平差也沒有關係。虛假、掩飾之風盛行,一味的隱退、假讓,非三顧茅廬而不出仕。舉秀才,不識書;舉孝廉,夫別居。最終造成有德無才、假君子真小人的人成了大多數,有才無德的人,有才而德不高的人很難脫穎而出。 另外,舉孝廉的掌握權在舉薦人那裡,以舉薦人的主觀判斷為主,舉薦人大多是在位的地方大員,他們更容易舉薦自己的親屬,特別是阿諛奉承的人。另外,有錢有勢的人會花重金賄賂舉薦人,壟斷舉薦名額,最終,貧寒出身的人很難被舉薦。 這種情況到了東漢末年十分突出,曹操多次釋出《求賢令》,用尖銳的語言向天下人表明了自己的態度,無德但有才的人照樣要重用。 所以,歐美思國學認為,東漢儒風盛行,是因為士人急於出仕的功利心驅使,重德輕才的最終結果就是無才可用,但是更嚴重的卻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唐初。

  • 4 # 關河南望

    提到“東漢末年”大家一定會隨口說出“分三國”三個字來。確實,大漢王朝四百多年江山之所以會到分裂的地步,中國之所以要經歷一個“合久必分”的過程與封建王朝的政治體制有著深入的淵源,由於有眾多專家已經指出原因了,這裡也就不加重複了,今天就單說說東漢末年的社會風氣問題。

    關於古代戰爭和王朝更迭的文獻現存的不少,不過,若是說起關於古代哪個王朝的社會風氣,就很少有文獻探討了。小子觀三國,除了對壯觀的戰爭場面大呼過癮外,對於幾個細節有些感觸,我認為這些細節對於瞭解東漢末年的社會生活狀況,特別是社會風氣問題,大有幫助。第一個細節就是董卓專權時,司徒王允借“壽宴”之名宴請群臣。席間,王允突然痛哭起來,眾官不解,忙問緣故。王允解釋說,今日本非他的生日,他只是借“做壽”之名想和大家相聚罷了,因怕董卓起疑心,故設此託辭。接著又說自己家世代食漢祿,受皇帝大恩久矣,現在年少的漢獻帝被董卓挾持,眼看江山不保,自己卻無能為力,故而痛哭。王允說到此,下面百官也都哭了起來。第二個細節,曹操冒著極大危險刺殺董卓,不想險些敗露,只得逃往別處,雖然董卓下令全國通緝,然而先是陳宮棄官相隨,後是呂伯奢大義容留,孟德竟安然逃回家鄉。從上面兩個細節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東漢末面雖然政治上亂得一塌糊塗,其社會風氣卻不失古風。

    雖然有不少人認為社會風氣是給人看的,換句話說有點“表面功夫”的意思,其實不然。社會風氣恰恰顯示了一個國家的國民整體素質水平和社會和諧程度。在曹操之前,也有個叫伍孚的官員想要在上朝時刺殺董卓,不幸事未成反被其所殺。為什麼有王允這樣的高階官員為大漢朝的江山落淚?為什麼伍孚、曹操前仆後繼地要刺殺董卓?很簡單,漢朝是十分尊崇儒家思想的,而儒家思想中的“忠孝”佔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所以我們才會看到,上至高階官員,下至普通百姓全都行“忠孝”,領導幹部帶頭,老百姓自然就會跟著做,像陳宮、呂伯奢等人無不認為曹操所做的是都是行大義的事,所以他們就要挺身而出保護行大義者。漢朝的封建統治者提倡“忠君”思想,當時的人這樣做完全可以理解。反觀今日,上到全球公司,下到中小企業,還有多少管理者能在企業面臨困境時能如此?上到一些領導幹部,下到普通百姓,還有什麼能恢復那樣的社會風氣的力量?我認為東漢的社會風氣確實是最好的朝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地區較為貧困且適合發展山林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