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沉的經遠
-
2 # 手機使用者7905388628鄒
首先,應該肯定1922年2月6日簽訂《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美英日法意五個海軍強國,在削減和限制其海軍軍備上是真誠負責的。該《條約》不但對各簽約國海軍主力艦總噸位及其比例數(即5:5:3:1.75:1.75)和主炮口徑(不超過16英吋)和航母噸位(不超過35000噸)及火炮口徑(不超過8英吋)等做出嚴格規定,還對其國內法立法程式及國際執行規則步驟等做出了細緻明確可相互監督核查的嚴格規定。在該《條約有效執行8年後的1930年4月22日又簽訂了一個帶有補充性的《倫敦海軍條約》,大大加強了其執行落實力度和效果。
其次,日本雖然發展自身海軍軍備的野心大動作快,但其經濟實力及其支撐能力有限。簽約前的既有艦炮維護和“八八"艦隊建造計劃已使日本的財政負擔接近50%,還要動員舉全國之力,給國民經濟造成巨大負擔。這就迫使當時的日本文官主導政府順勢執行《條約》中的艦炮廢棄和停建規定。
再次,該《條約》中關於日本海軍艦炮停建和廢棄的數額遠不及美國的多,日本頗有竊喜之感。這也是日本自覺履約的內驅力吧。
-
3 # 崎峻戰史
謝邀!這個問題我來談談!其實1922年《限制海軍軍備條約》能夠簽訂,首先在於參加華盛頓會議的五大海軍強國都有一個共同的利益訴求,那就是趕緊停止海軍軍備競賽,因為大家的錢包都撐不住了,而其中尤以日本最為迫切,因為與歐美列強相比,日本的底子還相當薄,龐大的造艦計劃給日本國家財政帶來的壓力更是遠超其他國家。實際上,早在華盛頓會議召開一年多前日本海軍高層中就有放棄八八艦隊案的想法,日本海軍在裁軍會議上糾結的關鍵在於對美國海軍的主力艦比例是七成還是六成。
1922年2月《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簽署的現場,參加華盛頓會議的五國代表透過這一條約達到了共同的目標:停止海軍軍備競賽。
所謂“艦隊七成論”是日俄戰爭後由日本海軍的兩位“戰略先驅”秋山真之和佐藤鐵太郎提出的,在將美國視為最大假想敵的情況下,日本海軍艦船噸位保持在美國海軍70%的水平是確保國防的最低標準,艦隊七成論、截擊作戰和艦隊決戰成為左右此後四十年間日本海軍太平洋戰略的核心信條。隨著日美矛盾的加劇,日本海軍開始實施雄心勃勃的八八艦隊案,即在和平時期保持16艘艦齡不滿8年的主力艦,包括8艘戰列艦和8艘裝甲巡洋艦(後為戰列巡洋艦),隨著日美矛盾的加劇,1918年八八艦隊案又進步一擴充至八八八艦隊案,新建主力艦數量增至24艘,相關預算於1920年透過,預計1927年完成。
日本海軍的八八艦隊案最終只有2艘長門級戰列艦得以完成,另有兩艘在建主力艦改裝為航空母艦,即“赤城”和“加賀”。
然而,隨著一戰結束,日本的戰爭紅利開始迅速消失,經濟陷入衰退,龐大造艦計劃給國民經濟帶來的沉重壓力日益顯現,海軍預算佔全國總預算的比例不斷攀升,1917年時為15%,1918年為20%,1919年為23.4%,1920年為26.5%,到1921年時更達到31.6%,短短五年間海軍預算比例翻了一倍,政界和經濟界人士均對此頗為擔憂,最終海軍內部也意識到八八艦隊案超出了日本的經濟能力,而最先明白這一點的就是從1915年開始連任海軍大臣的加藤友三郎海軍大將,而他恰恰是八八艦隊案的設計者之一。
加藤友三郎在日俄戰爭時曾以第一艦隊參謀長的身份跟隨東鄉平八郎參加了日本海大海戰,能力突出,目光敏銳,在海軍中深孚眾望。
加藤友三郎是日本海軍歷史上最具權威和最有政治頭腦的領導者,他懂得從國家整體戰略和國際外交角度考慮海軍軍備問題,而且在海軍內部極具威望,被政界認為是“唯一能夠控制海軍的人”。加藤意識到八八艦隊案實際上是難以實現的,早在1919年2月就在國會公開表示:“我的主張是建立一支在日本國力承受範圍內適當的防衛力量。”1920年底,加藤友三郎又召集海軍省各部首腦秘密開會,討論海軍預算問題,當時大藏省次官應邀出席,向海軍將領們說明國家財政的困境:“我們的財務狀況很快就陷於絕境,會不會破產完全取決於你們海軍,你們最好商量一下此事。”話說到這個份上,日本海軍也只能放棄八八艦隊案。
1921年參加華盛頓會議的加藤友三郎(中),在此次會議上他親手埋葬了自己設計的八八艦隊。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加藤在1921年初多次向美國媒體釋放出願意就裁軍問題進行談判的訊號,所以當美國邀請日本參加華盛頓會議時,對於深陷財政困境的日本來說是天賜良機,加藤對此更是持歡迎態度,而且他從一開始就準備接受對美六成的噸位比例。所以,無論最後的比例是七成,還是六成,日本都會接受《華盛頓條約》,因為其國力根本無法承受與英美進行海軍競賽而致破產的風險。
-
4 # 軍武資料庫
首先來說,“海戰”是人類一直歷史久遠的戰爭行為,起初雙方的海軍以登到對方艦艇上廝殺或者乾脆撞沉對方為主要的戰鬥手段。但在火炮發明以後,海軍就走向了一條回不了頭的歧途野蠻發展了。
於是,從16世紀到19世紀,還都是帆船的時代,各種海軍戰艦就大量的出現。
這些船大多是上圖的樣子,每側裝有數十門大炮。起作戰目的就是在海面上轟沉對方的同類戰艦。於是,各種大炮就相繼的被搬上了船。
目的是轟沉對方戰艦就是歧途的核心要素。在戰爭中,其本質是權利擴大、資源掠奪,其手段是佔領對方土地、殺傷對方有生力量、摧毀對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那麼從戰艦的功績上看除了阻斷對方海上運輸線之外,所有的戰績其實都是戰役級的目標。
從1870年代開始,各個海軍強國還是奉行“鉅艦大炮”主義,力求在海面戰役級別上取得壓倒性優勢。這個時候鐵甲艦開始慢慢的替代了木質風帆戰艦成為新一代主力戰艦。
然而這個時候開始,各國被軍艦高昂的造價拖累。以大清帝國的定遠號和鎮遠號為例,各花費高達140萬兩白銀。如果說大清是被洋人坑了,那麼看下英國自己建造無畏艦的費用:
無畏級戰列艦178萬英鎊
虎級戰列巡洋艦259.3萬英鎊
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250萬英鎊
鐵公爵戰列艦189.1萬英
鎊凱撒級戰列艦240萬英鎊
塞德利茨級戰列巡洋艦226萬英鎊
拜恩級戰列艦258萬英鎊
……
……
而裝備一個師的陸軍費用大約才不到70萬英鎊,這其中會包括5000支李恩菲爾德步槍、200挺機槍、40門野炮和20門榴彈炮……
而一艘當時的戰艦在戰爭中發揮的作用遠遠比不上一個師的作用(別提戰艦大炮轟陸軍)。
200多萬英鎊看起來似乎是很少的錢,但別忘了通貨膨脹,當年的1萬英鎊大約等於現在的300多萬英鎊!而當年一艘250多萬英鎊的無畏艦放在現在造價等同於80億人民幣!放在一百年前亦或放在當下都不是一筆小錢。
而且當年是一造就造十幾艘!
有海權的國家為了鞏固海權不斷製造,沒有海權的國家為了爭奪海權也在不斷的製造,海軍這隻吞金獸就將所有的妄圖染指海洋國家拖到了一個財務的深淵中。
然而,以日德蘭海戰為例,英德雙方投入了多達250艘各型戰艦,而取得的戰果也僅僅是維持了北海的海權。英國即便是不打日德蘭海戰,讓德軍攻上英倫三島,損失掉戰艦的錢可以整出近百個步兵師將德軍扼殺在灘頭陣地上。
對於一戰及其前後海戰的反思各國發現造大船僅僅是財富的遊戲並無實際的戰爭意義(前面講了)。
於是各國開始從1922年簽訂了三個限制海軍軍備條約——對大家都有好處,從財務泥潭中抽身而退。
說回日本,日本造艦也是在騎虎難下的地步,如果造出7艘長門級戰列艦,那麼日本將面臨難以彌補的財政赤字。當年長門級戰列艦首艦計劃造價1500萬日元,實際造價高達4300萬日元(別忘了通貨膨脹),日本是負擔不起的。恰好限制海軍軍備條約也讓日本脫離了軍備競賽泥潭。這並不是約束力,而是日本就坡下驢。
其實,如果沒有各種限制海軍軍備條約,日本是根本騰不出手來在1937年進攻中國的。
-
5 # 漩渦鳴人yy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實際上各個國家之間的經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衰退,這一方面是由於殖民地經濟開始衰敗,過往的經濟形式已經不適合現如今的經濟發展模式,另外一個方面是當時各個國家發展大量的海軍,讓當時世界第一號強國英國感到十分的不安,對於以殖民地經濟作為最主要的資本的日不落帝國來講,各個海洋上面巨大的海上軍事力量的優勢是英國維持日不落帝國的一個最基本的條件,如果說。世界上某些國家在海洋力量方面的不斷加強,會導致英國或者說日不落帝國跟各大殖民地之間的聯絡不斷的摔絆。
這個時候呢,英國由於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跟參戰時間比較晚的日本和美國相比,這個時候發展軍事力量有些吃力不從心,但是面對其他國家的挑戰,作為英國日不落帝國的尊嚴,那必須得應戰呢。
所以英華人提出了一系列的建造作戰艦隻的計劃,但是英國的議會卻告訴他們沒錢跟我要錢,我沒有,但是日不落帝國的尊嚴必須要維護,所以打一個折中計劃,你們議會派其他的人到其他國家商定一下,大家一起放棄軍備競賽。
英國老大發話了,那自然手底下一幫小弟那也當然得賣老大一個面子,所以日本,美國,英國,義大利,法國五個國家坐在一起打架,一起商量一下這事兒該怎麼辦?
對於這件事情,日本人當然是不服啦!一方面在會議上面盡力的拖延,另一個方面加緊了當時日本海軍長門級戰列艦二號艦的建造,在建造途中,盟國發現日本人偷偷建造戰艦斥責日本,說你們這是違反盟約,日本人說這不行啊,這艘戰列艦裡面有小學生的捐款,所以必須得把這艘戰列艦給造出來。我不能對不起孩子!
所以有人就會覺得奇怪了,說日本人自從接收了英華人的金剛級戰列艦以後,事實上已經擁有了獨立建造大型戰艦的能力,為什麼這個時候還要聽其他的國家呢?
這一方面是日本的經濟問題。日本本身的經濟十分孱弱,建造這些大型的軍艦,那簡直就是把金錢扔到了一個無底洞裡,所以說,華盛頓海軍條約很大程度上是緩解了當時已經入不敷出的日本經濟。
而且在建造這些大型的設施,大型的軍艦上面很大一部分還是要依賴西方的。這種物資,比如說大塊兒的軋製鋼板,或者是軍艦所需要的石油等等物資都是需要從西方進口,西方完全可以利用這些條件掐斷日本人見造大型軍艦的美夢。
當然最重要的一條,對於當時日本人來講不能夠得罪英華人和美華人,畢竟英華人和美華人還是當時世界的主體力量,得罪了這兩個國家,萬一這兩個國家不支援自己了,自己在亞洲,那就是過節老鼠人人喊打。不說其他的,正面的中國一旦得到了英國和美華人的援助,分分鐘吊打自己,那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英華人和美華人完全有能力把日本人之前吃進去的一切都行,全給打的吐出來。
所以,當時日本人停止建造自己的大型作戰艦隻,一方面自身條件不允許,另一個方面也是因為西方人對他逼得太急,而且西方人完全有能力閹割他的造艦能力,所以,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也就同意了英華人和美華人的建議。
回覆列表
最大的約束力是沒有能力和美英展開軍備競賽。
一戰結束以後,原來的英德海軍變成了美、英、日三國海軍競賽。在1919年,日本海軍大臣加藤友三郎提出了包括4艘戰列艦、4艘戰列巡洋艦在內的造艦計劃,並且在次年得到透過。英國則提出了建造4艘48000噸、裝備9門420毫米火炮的G3型戰列巡洋艦。而美國的計劃更為宏大,計劃建造4艘科羅拉多級戰列艦、6艘南達科塔級戰列艦和6艘列剋星敦級戰列巡洋艦。
然而一戰以後各國經濟都出現了衰退,而且民間普遍厭戰情緒嚴重,戰列艦的建造和維護費用都極其高昂,大規模的軍備競賽不僅對財政是極大的負擔,輿論上也壓力很大。所以最終由美國提出,美國、英國、日本、法國和義大利五個海軍強國達成協議,簽署了簽訂了《限制海軍軍備條約》,也就是《華盛頓海軍條約》,透過限制戰列艦數量、規模的方式,讓大家終止軍備競賽。
對於日本來說,這一條約其實並不全是壞事。日本相比美英,在工業和經濟上都相差甚遠,根本沒有實力和美英展開軍備競賽。雖然根據《華盛頓海軍條約》,日本需要解體10艘主力艦,取消6艘建造中的主力艦,但是美國需要解體15艘主力艦,取消建造13艘,英國是解體20艘,終止建造4艘,相比起來,日本的損失最小。
既然競爭不過,而條約又可以實現原本日本海軍希望達成的目標,那麼自然就願意簽訂並執行《華盛頓海軍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