嚮往江南南潯,
只是為小橋流水的潺潺之音,
只是為鶯喧燕鳴的耳鬢廝磨。
今天,當我走在青石小路上,
情感總會幽幽溯回,
溯回到歷史的源頭,
輕挽著髮髻浣紗的女子,
明眸皓齒,雪色肌膚,
長裙拖地,逶迤而來。
那是時光的記憶,
不一樣的風情傳遞出不一樣的雅緻,
草木含煙,眉黛含情,
我會想,是什麼樣的水土,
養育了這樣的溫婉纏綿?
——導讀
【第1句】粉牆黛瓦,清水穿城過;稻浪白鷗,人家盡枕河。嘉業書樓,深藏文化底蘊;絲竹陣陣,演繹詩畫江南;人文薈萃,巨賈雲集,江南好,最憶是南潯。身為江南水鄉六大古鎮之一,南潯或許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一個。周莊有陳逸飛畫過的方圓雙橋,甪直有葉聖陶寫過的萬盛米行,烏鎮有茅盾筆下的林家鋪子,南潯默默守望著濃厚的文化積澱,等待著不多的但是真正懂她的遊人們,毫無怨懟。
【第2句】南潯──曾經最富庶的江南古鎮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南潯是一個有近800年曆史的水鄉古鎮,名列江南六大水鄉古鎮之中。別看這只是一個小鎮,它卻是近代史上罕見的一個鉅富之鎮,在這個熙熙攘攘的古鎮上,有著號稱“四象”的江南四大首富,又有類似《紅樓夢》中寧國府、榮國府那樣八家公爵,號稱“八牯牛”的大富之戶,更有充滿了民間嘲諷意味,號稱“七十二隻黃金狗”的豪門、財主。作為水鄉古鎮的南潯,似乎連隨處可見的小橋也與別處不同,充滿了大氣與華貴。你知道這個小鎮富有的秘密嗎?因為“附近遍地皆桑,家家養蠶,戶戶繅絲織綢”,這在以農耕為主的封建和半封建社會,富庶也就不奇怪了。
【第3句】南潯古鎮坐落在湖州市南潯區。向來以為單靠兩個“糧倉”而造福九州百姓,實乃功德無量,故對南宋以來“蘇湖熟,天下足”的美譽心虔志誠。而南潯,則是地處江浙交界太湖地區富甲一方的商賈重鎮,歷史上有“四象”、“八牛”、“七十二小金狗”大小鉅商富賈,他們的財富是和象、牛、狗這些動物的體積掛鉤的。不過,南潯古鎮隱沒在漸次繁華的城市建設中,偏安一隅,卻如發著淡淡藍光的小石,散發著自己獨特的熒光靚影,拒絕融和與腐質。
【第4句】南潯,一方古鎮,這裡有太多的記憶可以去描述。唯一一層不變的,是小橋流水依然固守著千百年前的模樣,以不變的姿勢迎接著一天又一天的日升月落,而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似乎在日漸喧囂的旅遊熱潮中更加了解了自己家園的價值和地位。紛紛走出家門,以各式各樣的招數招攬著遊客,家園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似乎都成了可以淘金的無盡寶藏。我懷揣著一份矛盾在此流連徘徊,我想找尋的一份悠然與恬淡似乎是與這裡無緣的,而哪裡才會有一蓑煙雨的逍遙與灑脫,也許,只能在詩文中去尋覓。
【第5句】輕輕地翻開南潯塵封的歷史,古樸的氣息迎面而來,雕花的窗欞,高巍的牌坊,那些曾經流動的靈氣,如今已斑駁成影,靜靜的守著歲月的年輪。 秋高氣爽的節氣,帶著久違的心情,我走進南潯,傳說中她以一鎮之地,而擁有五園的氣魄,實在讓人神往。我執著的腳步,將要印在這片土地。都說南潯不單外美,而且內秀,還有著濃郁的文化氣息,所以我們千里迢迢慕名而來,為一睹水鄉詩畫一般的古鎮神韻。
【第6句】清晨,我一個人來到洪濟橋高高的拱頂上,靜靜佇立。遠處水邊,有年輕的女子在水邊浣衣,聽不見搗衣槌聲。窗臺上那盆纖小的春蘭開了幾朵花,淺黃色,淡淡的花影映在花窗上,有些寂寞。風吹過,幽香飄散,有的落入河裡,有的落入心裡。百間樓,層疊的樓影靜靜地在玻璃紙般的河面留下朦朧的完美的倒影。在這幽靜從容裡,我分明看到回憶如沙漏,一點一點流入心田。那些漸漸遠去的黑白回憶,在古橋老屋班駁的河面倒影中,慢慢歸於平靜,並夾在花香和溼潤的河風中,氤氳在我眼前。
【第7句】沿著南西街徐徐向南,望衡對宇的街衢較之烏鎮更為開闊和寧靜,遊人寥寥無幾,連店鋪都是懶洋洋的,最為逍遙自在的照舊是溪畔的垂柳和噪蟬。在南潯史館,讓人歎為觀止的是江南小鎮個個都擁有文脈興盛的背景,無數的進士、秀才誕生於此,南潯亦不例外。鎮史館不僅有南潯鎮的歷代沿革介紹和豐富的方誌文獻,還專廳記載了血腥的清代第一宗文字獄——莊氏明史案的來龍去脈,“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就是其中一典,讓人有時代興衰、滄海一粟的感慨。過廣惠橋進入劉氏梯號,走過幾進傳統的中式建築,後院竟隱匿了一處紅磚大樓:古羅馬式臺柱,法國琉光玻璃、還有油畫和壁爐,無不充滿西方哥特式美學況味。
【第8句】南潯古鎮位於浙江北部,毗鄰江蘇,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距今已有三、四千年的歷史。遊覽此古鎮,能體驗到濃郁的古代文化和古老的建築藝術。走進南潯古鎮,你會看到古蹟眾多,充滿著濃郁的歷史文化底蘊。最具代表性的景點有小蓮莊、嘉業堂藏書樓、獨具江南風情的明清古建築群。真可謂石橋粉牆烏瓦,小橋流水人家;中西合璧佳景,綺麗風光俱佳。
【第9句】南潯,河岸上,行人不多。Sunny懶懶地斜斜地踏水而來,踩碎了平靜的河面,漾起片片金光。廊下,南潯人用竹竿架在兩邊廊柱上,掛起紅紅綠綠的衣服,細看,似乎還有水,一滴一滴落下。偶有輕風,滑下潔白的馬頭牆,繞了個圈,拂動了那邊曬乾了的衣,又繞了個圈,拂動了這邊高高掛起的兩串紅燈籠,衣服和紅燈籠便飄飄然起來,像水般輕柔。你若在旁邊的小凳坐下,邊品嚐麵條,邊回望這飽經滄桑的古橋,重溫那已逝去的遙遠的風雨歲月,也別有一番風味。
【第10句】穿過一條“野渡無人舟自橫”的溪澗,溪邊點綴著幾隻鵜鶘。走入小蓮莊的大門,是水光瀲灩、荷風送爽的池塘,七、八月份荷花開得正旺:“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很少沒有被荷葉籠罩的水面,則覆蓋著銅紅的浮萍和烏綠的水草。莊園的東南端有一凱旋門風格的磚門掩映在綠叢中,轉過百年紫藤,便走到曲徑,起伏連綿的太湖石堆疊出藝術的形態,正有“小園新開西南角,環抱唯應風月知”的雅趣,園區移步換景,頗得江南園林的精巧之髓。
【第11句】南潯,地處杭嘉湖平原腹地,北瀕太湖,東與江蘇吳江升交界。是馳名中外的"輯裡湖絲”的故鄉,隨著蠶絲業的興起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成為中國近代罕見的鉅富之鎮。南潯老街上一條小河貫穿整個街區,十字型的水系,蜿蜿蜒蜒,密如蛛網,“水市千家聚,商漁自結鄰”.兩岸商戶林立,間或名園隱身其間,連線兩岸的大小橋樑無數,眾多各具風姿的小橋構成了典型江南水鄉的特色.
【第12句】你隨著微風不知不覺來到百間樓。一絲涼涼的水氣向你漫過來,溫潤如女子纖纖玉手,時光在這裡,也讓它撫摸得輕柔、潤滑。傳說明朝禮部尚書董份歸隱南潯後,其孫子與南潯白華樓主嘉靖進士茅坤的孫女結親,迎接親孃的時候,茅坤嫌棄董尚書家裡的房子不夠寬敞,於是便派媒人對董家人說,女方有一百個陪嫁的婢女,你家太小,住不下。老尚書立即迴應:不妨,馬上就造一百間樓,讓每位婢女住一間。於是就在很短的時間內依河建了百餘間立屋,故為“百間樓”。你佇立在百間樓的河邊,放眼望去,黛瓦如頭髮,白牆如臉龐,廊柱如手臂,一座樓恰似一位低頭垂手站立的婢女,一百座樓,一百位婢女,面對河水,盈盈立了幾百年。
【第13句】歷史的腳步如此輕悠,南潯那古老的石拱橋、夾河的小街水巷、依水而築的百間樓民居,蜿蜒逶迤的河道,相連的石橋,依然還是歷代文人的水墨畫裡的清秀模樣。烏瓦粉牆,河埠石階,木柱廊簷,小船來往,藍天白雲,水中倒影,都是那麼的清幽雅緻,彷彿進了仙境。穿過小巷,踱過古橋,四周的景色盡收眼底,河岸黛瓦粉牆綠柳拂水,與河水中的倒影融在一起,河邊洗衣的姑娘,映著俊俏的臉龐,潺潺的河水,在Sunny下形成了暖色調,河岸中西合壁的巨宅宏廈、還有高過牆頭的古松翠柏,依然無言的訴說著她千年滄桑的歲月。
【第14句】五月的南潯綠蔭濃密,兩岸翠綠的楊柳倒影在河上,加上其它古樹斜橫,河水顯得非常的靈泛鮮活,這種靈秀之氣同樣淌徉於古鎮的每一間屋宇每一塊青石板路上.河上烏蓬小船載著遊人不時穿梭前行,搖船的大都是同樣靈秀的年輕船孃,一搖一蕩中散發出千年古鎮的悠悠底蘊。
【第15句】步入了小蓮莊。便見園內綠枝繁茂,各類建築別樹一幟,內外兩園風貌各異。外園是一佔地十餘畝的荷花池,因其形似掛瓢,人們稱之為“掛瓢池”;漫步池畔,風荷嫋嫋,頓感覺心靜氣爽。沿池碑刻長廊曲徑蜿蜒,留有不少名人佳作。池畔掩映的西洋建築“東昇閣”,則給人一種異國風情之味。那“淨香詩窟”構思獨特,廳內房頂一呈升狀,一現鬥狀, 故稱“升斗廳”。隨後又來到扇亭、退修小榭、掩醉軒、養性德齋等景點,但見這些古建築不但設計獨特,且還各有出典。
【第16句】光聽名字,就知道南潯這個地方和水有關,潯,意為水邊,依水的事物,想必也浸了些水的靈氣。某個春天,我從夢中走出來,去尋找我夢裡的南潯。南潯是一座座千年古橋連線起來的古鎮,如織的河流是她流淌的血液,一座座清瘦的石拱橋則是她的骨骼。橋,讓她充滿了生氣,水,讓她充滿了靈氣。古橋,青灰色。青灰色也許就是歷史的顏色,厚重,古樸,讓人想起一位睿智的老者。
【第17句】南潯老街的便民橋以南,聚集了眾多的景點與酒肆,從早到晚遊人如織,喧譁鼎沸,駢肩累跡是個異常繁華熱鬧的所在.譽有"江南第一豪宅"的張石銘故居就坐落於此.張石銘舊宅風格奇特,工藝精湛尤其是眾多精美生動的木雕、磚雕、石雕以及從法國進口的玻璃刻花等,,都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民俗建築和文物價值,因而號稱江南第一巨宅。
【第18句】夜幕低垂,我還是遲遲不願結束古鎮南潯之行,縈繞在眼前和腦海中的,依然是南潯的洪濟、通津、廣惠三座古風儼然的古拱橋,燈火明滅的百間樓民居,倒影在水中的點點漁火,不忍散去的戲臺小曲,不禁口吟心誦起陸游的《破陣子》:看破空花塵世,放輕昨夢浮名。蠟屐登山真率飲,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閒心太平。料峭餘寒猶力,廉纖細雨初晴。苔紙閒題溪上句,菱唱遙聞煙外聲。與君同醉醒。
【第19句】位於南潯鎮南西街萬古橋西的嘉業堂藏書樓,因清朝溥儀皇帝題贈“欽若嘉業”九龍金匾和賞賜“抗心希古”匾額而得名。藏書樓是一座迴廊式的兩層建築,中間有大天井.書樓與花園的外圍河道環繞,以一衣帶水替代圍牆,使書樓建築、花園景物與四周村野渾成一體.花園依水而建,花草遍地,藤蘿漫布,濃郁的花香與青草的芬芳撩撥著遊人.中間一個諾大的荷花池,四周用太湖石堆徹的假山,移步換景.園內亭臺樓榭錯落有秩,如能有幸能在這園內讀藏書樓的藏書,著說,即使終身不再邁出園子,也不失為一大快事.
【第20句】 眼前南潯就是一幅古樸、淡雅、怡然的詩意水墨畫。一直以為小蓮莊是一個莊園,沒想到原來是座私家花園。它位於鷓鴣溪畔,碧水環繞,幽深肅穆,是清光祿大夫劉鏞的莊園,以義莊、家廟和園林三部分組成,因慕元代大書畫家趙子昂建湖州“蓮花莊”之名,故日“小蓮莊”。一顆鬱鬱蔥蔥的大樹替小蓮莊的門樓遮著Sunny,歷史的餘韻在它古老的青灰瓦上婆娑了一道道年輪,它依然深情的眷守著這片土地,無言地訴說著過往。手指輕輕撫摸著微涼的門石,卻意外的觸碰了它靜默的滄桑美感。
【第21句】春秋幾度,歲月嫣然,一腳踏進名門大院心便隨之沉浮。張家大院曲徑通幽,典雅厚重。滿池的荷塘依舊飄香,蔥蔥的荷葉榮了又枯,枯了又榮,層層疊疊,黃綠交雜,盎然的綠意似乎仍在訴說著生命的不朽,曾幾何時,迴廊盡處,停滯著長袍馬褂的讀書人,手捧著泛黃的線裝書,搖頭晃腦,咿咿呀呀。跨過高高的門檻,雕樑畫棟的裝潢已經失去了當年的豔麗,但依見一種深沉和大氣,古樸中盡顯一種文化的氣息。穿堂過廊,幾經迂迴,我終於明白了庭院深深的內涵,古人為什麼要有“庭院深深深幾許”的詠歎,現代人沒有庭,更沒有院,所以沒有了“深深庭院”的感慨,而寂寞鎖深閨的幽怨也從此產生。
【第22句】與嘉業堂藏書樓毗鄰的便是小蓮莊,小蓮莊的亭子頗俱特色,有半圓亭、圓亭、六角亭、方亭等,數扇亭為最,造型如一把摺扇.相鄰的小姐樓外型半是中式半為西式,這也是一大特色.細心觀察不難發現在南潯這些名宅中不少都有這種中西合壁的設計建築,這也說明南潯在清末民初時以西風漸進,經濟與文化都糅取了當時先進的西方文化與思想.
【第23句】一路風景走過,親眼看著這些隨歷史歲月流逝的痕跡,任憑曉風垂柳拂面,心中不免波瀾起伏,我的腳步一直不曾停留,相機的鏡頭一直在閃,我的目光也一直在貪婪的觀賞,而我的心,也在一刻不停的思索著。這就是令人神往的
嚮往江南南潯,
只是為小橋流水的潺潺之音,
只是為鶯喧燕鳴的耳鬢廝磨。
今天,當我走在青石小路上,
情感總會幽幽溯回,
溯回到歷史的源頭,
輕挽著髮髻浣紗的女子,
明眸皓齒,雪色肌膚,
長裙拖地,逶迤而來。
那是時光的記憶,
不一樣的風情傳遞出不一樣的雅緻,
草木含煙,眉黛含情,
我會想,是什麼樣的水土,
養育了這樣的溫婉纏綿?
——導讀
【第1句】粉牆黛瓦,清水穿城過;稻浪白鷗,人家盡枕河。嘉業書樓,深藏文化底蘊;絲竹陣陣,演繹詩畫江南;人文薈萃,巨賈雲集,江南好,最憶是南潯。身為江南水鄉六大古鎮之一,南潯或許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一個。周莊有陳逸飛畫過的方圓雙橋,甪直有葉聖陶寫過的萬盛米行,烏鎮有茅盾筆下的林家鋪子,南潯默默守望著濃厚的文化積澱,等待著不多的但是真正懂她的遊人們,毫無怨懟。
【第2句】南潯──曾經最富庶的江南古鎮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南潯是一個有近800年曆史的水鄉古鎮,名列江南六大水鄉古鎮之中。別看這只是一個小鎮,它卻是近代史上罕見的一個鉅富之鎮,在這個熙熙攘攘的古鎮上,有著號稱“四象”的江南四大首富,又有類似《紅樓夢》中寧國府、榮國府那樣八家公爵,號稱“八牯牛”的大富之戶,更有充滿了民間嘲諷意味,號稱“七十二隻黃金狗”的豪門、財主。作為水鄉古鎮的南潯,似乎連隨處可見的小橋也與別處不同,充滿了大氣與華貴。你知道這個小鎮富有的秘密嗎?因為“附近遍地皆桑,家家養蠶,戶戶繅絲織綢”,這在以農耕為主的封建和半封建社會,富庶也就不奇怪了。
【第3句】南潯古鎮坐落在湖州市南潯區。向來以為單靠兩個“糧倉”而造福九州百姓,實乃功德無量,故對南宋以來“蘇湖熟,天下足”的美譽心虔志誠。而南潯,則是地處江浙交界太湖地區富甲一方的商賈重鎮,歷史上有“四象”、“八牛”、“七十二小金狗”大小鉅商富賈,他們的財富是和象、牛、狗這些動物的體積掛鉤的。不過,南潯古鎮隱沒在漸次繁華的城市建設中,偏安一隅,卻如發著淡淡藍光的小石,散發著自己獨特的熒光靚影,拒絕融和與腐質。
【第4句】南潯,一方古鎮,這裡有太多的記憶可以去描述。唯一一層不變的,是小橋流水依然固守著千百年前的模樣,以不變的姿勢迎接著一天又一天的日升月落,而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似乎在日漸喧囂的旅遊熱潮中更加了解了自己家園的價值和地位。紛紛走出家門,以各式各樣的招數招攬著遊客,家園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似乎都成了可以淘金的無盡寶藏。我懷揣著一份矛盾在此流連徘徊,我想找尋的一份悠然與恬淡似乎是與這裡無緣的,而哪裡才會有一蓑煙雨的逍遙與灑脫,也許,只能在詩文中去尋覓。
【第5句】輕輕地翻開南潯塵封的歷史,古樸的氣息迎面而來,雕花的窗欞,高巍的牌坊,那些曾經流動的靈氣,如今已斑駁成影,靜靜的守著歲月的年輪。 秋高氣爽的節氣,帶著久違的心情,我走進南潯,傳說中她以一鎮之地,而擁有五園的氣魄,實在讓人神往。我執著的腳步,將要印在這片土地。都說南潯不單外美,而且內秀,還有著濃郁的文化氣息,所以我們千里迢迢慕名而來,為一睹水鄉詩畫一般的古鎮神韻。
【第6句】清晨,我一個人來到洪濟橋高高的拱頂上,靜靜佇立。遠處水邊,有年輕的女子在水邊浣衣,聽不見搗衣槌聲。窗臺上那盆纖小的春蘭開了幾朵花,淺黃色,淡淡的花影映在花窗上,有些寂寞。風吹過,幽香飄散,有的落入河裡,有的落入心裡。百間樓,層疊的樓影靜靜地在玻璃紙般的河面留下朦朧的完美的倒影。在這幽靜從容裡,我分明看到回憶如沙漏,一點一點流入心田。那些漸漸遠去的黑白回憶,在古橋老屋班駁的河面倒影中,慢慢歸於平靜,並夾在花香和溼潤的河風中,氤氳在我眼前。
【第7句】沿著南西街徐徐向南,望衡對宇的街衢較之烏鎮更為開闊和寧靜,遊人寥寥無幾,連店鋪都是懶洋洋的,最為逍遙自在的照舊是溪畔的垂柳和噪蟬。在南潯史館,讓人歎為觀止的是江南小鎮個個都擁有文脈興盛的背景,無數的進士、秀才誕生於此,南潯亦不例外。鎮史館不僅有南潯鎮的歷代沿革介紹和豐富的方誌文獻,還專廳記載了血腥的清代第一宗文字獄——莊氏明史案的來龍去脈,“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就是其中一典,讓人有時代興衰、滄海一粟的感慨。過廣惠橋進入劉氏梯號,走過幾進傳統的中式建築,後院竟隱匿了一處紅磚大樓:古羅馬式臺柱,法國琉光玻璃、還有油畫和壁爐,無不充滿西方哥特式美學況味。
【第8句】南潯古鎮位於浙江北部,毗鄰江蘇,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距今已有三、四千年的歷史。遊覽此古鎮,能體驗到濃郁的古代文化和古老的建築藝術。走進南潯古鎮,你會看到古蹟眾多,充滿著濃郁的歷史文化底蘊。最具代表性的景點有小蓮莊、嘉業堂藏書樓、獨具江南風情的明清古建築群。真可謂石橋粉牆烏瓦,小橋流水人家;中西合璧佳景,綺麗風光俱佳。
【第9句】南潯,河岸上,行人不多。Sunny懶懶地斜斜地踏水而來,踩碎了平靜的河面,漾起片片金光。廊下,南潯人用竹竿架在兩邊廊柱上,掛起紅紅綠綠的衣服,細看,似乎還有水,一滴一滴落下。偶有輕風,滑下潔白的馬頭牆,繞了個圈,拂動了那邊曬乾了的衣,又繞了個圈,拂動了這邊高高掛起的兩串紅燈籠,衣服和紅燈籠便飄飄然起來,像水般輕柔。你若在旁邊的小凳坐下,邊品嚐麵條,邊回望這飽經滄桑的古橋,重溫那已逝去的遙遠的風雨歲月,也別有一番風味。
【第10句】穿過一條“野渡無人舟自橫”的溪澗,溪邊點綴著幾隻鵜鶘。走入小蓮莊的大門,是水光瀲灩、荷風送爽的池塘,七、八月份荷花開得正旺:“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很少沒有被荷葉籠罩的水面,則覆蓋著銅紅的浮萍和烏綠的水草。莊園的東南端有一凱旋門風格的磚門掩映在綠叢中,轉過百年紫藤,便走到曲徑,起伏連綿的太湖石堆疊出藝術的形態,正有“小園新開西南角,環抱唯應風月知”的雅趣,園區移步換景,頗得江南園林的精巧之髓。
【第11句】南潯,地處杭嘉湖平原腹地,北瀕太湖,東與江蘇吳江升交界。是馳名中外的"輯裡湖絲”的故鄉,隨著蠶絲業的興起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成為中國近代罕見的鉅富之鎮。南潯老街上一條小河貫穿整個街區,十字型的水系,蜿蜿蜒蜒,密如蛛網,“水市千家聚,商漁自結鄰”.兩岸商戶林立,間或名園隱身其間,連線兩岸的大小橋樑無數,眾多各具風姿的小橋構成了典型江南水鄉的特色.
【第12句】你隨著微風不知不覺來到百間樓。一絲涼涼的水氣向你漫過來,溫潤如女子纖纖玉手,時光在這裡,也讓它撫摸得輕柔、潤滑。傳說明朝禮部尚書董份歸隱南潯後,其孫子與南潯白華樓主嘉靖進士茅坤的孫女結親,迎接親孃的時候,茅坤嫌棄董尚書家裡的房子不夠寬敞,於是便派媒人對董家人說,女方有一百個陪嫁的婢女,你家太小,住不下。老尚書立即迴應:不妨,馬上就造一百間樓,讓每位婢女住一間。於是就在很短的時間內依河建了百餘間立屋,故為“百間樓”。你佇立在百間樓的河邊,放眼望去,黛瓦如頭髮,白牆如臉龐,廊柱如手臂,一座樓恰似一位低頭垂手站立的婢女,一百座樓,一百位婢女,面對河水,盈盈立了幾百年。
【第13句】歷史的腳步如此輕悠,南潯那古老的石拱橋、夾河的小街水巷、依水而築的百間樓民居,蜿蜒逶迤的河道,相連的石橋,依然還是歷代文人的水墨畫裡的清秀模樣。烏瓦粉牆,河埠石階,木柱廊簷,小船來往,藍天白雲,水中倒影,都是那麼的清幽雅緻,彷彿進了仙境。穿過小巷,踱過古橋,四周的景色盡收眼底,河岸黛瓦粉牆綠柳拂水,與河水中的倒影融在一起,河邊洗衣的姑娘,映著俊俏的臉龐,潺潺的河水,在Sunny下形成了暖色調,河岸中西合壁的巨宅宏廈、還有高過牆頭的古松翠柏,依然無言的訴說著她千年滄桑的歲月。
【第14句】五月的南潯綠蔭濃密,兩岸翠綠的楊柳倒影在河上,加上其它古樹斜橫,河水顯得非常的靈泛鮮活,這種靈秀之氣同樣淌徉於古鎮的每一間屋宇每一塊青石板路上.河上烏蓬小船載著遊人不時穿梭前行,搖船的大都是同樣靈秀的年輕船孃,一搖一蕩中散發出千年古鎮的悠悠底蘊。
【第15句】步入了小蓮莊。便見園內綠枝繁茂,各類建築別樹一幟,內外兩園風貌各異。外園是一佔地十餘畝的荷花池,因其形似掛瓢,人們稱之為“掛瓢池”;漫步池畔,風荷嫋嫋,頓感覺心靜氣爽。沿池碑刻長廊曲徑蜿蜒,留有不少名人佳作。池畔掩映的西洋建築“東昇閣”,則給人一種異國風情之味。那“淨香詩窟”構思獨特,廳內房頂一呈升狀,一現鬥狀, 故稱“升斗廳”。隨後又來到扇亭、退修小榭、掩醉軒、養性德齋等景點,但見這些古建築不但設計獨特,且還各有出典。
【第16句】光聽名字,就知道南潯這個地方和水有關,潯,意為水邊,依水的事物,想必也浸了些水的靈氣。某個春天,我從夢中走出來,去尋找我夢裡的南潯。南潯是一座座千年古橋連線起來的古鎮,如織的河流是她流淌的血液,一座座清瘦的石拱橋則是她的骨骼。橋,讓她充滿了生氣,水,讓她充滿了靈氣。古橋,青灰色。青灰色也許就是歷史的顏色,厚重,古樸,讓人想起一位睿智的老者。
【第17句】南潯老街的便民橋以南,聚集了眾多的景點與酒肆,從早到晚遊人如織,喧譁鼎沸,駢肩累跡是個異常繁華熱鬧的所在.譽有"江南第一豪宅"的張石銘故居就坐落於此.張石銘舊宅風格奇特,工藝精湛尤其是眾多精美生動的木雕、磚雕、石雕以及從法國進口的玻璃刻花等,,都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民俗建築和文物價值,因而號稱江南第一巨宅。
【第18句】夜幕低垂,我還是遲遲不願結束古鎮南潯之行,縈繞在眼前和腦海中的,依然是南潯的洪濟、通津、廣惠三座古風儼然的古拱橋,燈火明滅的百間樓民居,倒影在水中的點點漁火,不忍散去的戲臺小曲,不禁口吟心誦起陸游的《破陣子》:看破空花塵世,放輕昨夢浮名。蠟屐登山真率飲,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閒心太平。料峭餘寒猶力,廉纖細雨初晴。苔紙閒題溪上句,菱唱遙聞煙外聲。與君同醉醒。
【第19句】位於南潯鎮南西街萬古橋西的嘉業堂藏書樓,因清朝溥儀皇帝題贈“欽若嘉業”九龍金匾和賞賜“抗心希古”匾額而得名。藏書樓是一座迴廊式的兩層建築,中間有大天井.書樓與花園的外圍河道環繞,以一衣帶水替代圍牆,使書樓建築、花園景物與四周村野渾成一體.花園依水而建,花草遍地,藤蘿漫布,濃郁的花香與青草的芬芳撩撥著遊人.中間一個諾大的荷花池,四周用太湖石堆徹的假山,移步換景.園內亭臺樓榭錯落有秩,如能有幸能在這園內讀藏書樓的藏書,著說,即使終身不再邁出園子,也不失為一大快事.
【第20句】 眼前南潯就是一幅古樸、淡雅、怡然的詩意水墨畫。一直以為小蓮莊是一個莊園,沒想到原來是座私家花園。它位於鷓鴣溪畔,碧水環繞,幽深肅穆,是清光祿大夫劉鏞的莊園,以義莊、家廟和園林三部分組成,因慕元代大書畫家趙子昂建湖州“蓮花莊”之名,故日“小蓮莊”。一顆鬱鬱蔥蔥的大樹替小蓮莊的門樓遮著Sunny,歷史的餘韻在它古老的青灰瓦上婆娑了一道道年輪,它依然深情的眷守著這片土地,無言地訴說著過往。手指輕輕撫摸著微涼的門石,卻意外的觸碰了它靜默的滄桑美感。
【第21句】春秋幾度,歲月嫣然,一腳踏進名門大院心便隨之沉浮。張家大院曲徑通幽,典雅厚重。滿池的荷塘依舊飄香,蔥蔥的荷葉榮了又枯,枯了又榮,層層疊疊,黃綠交雜,盎然的綠意似乎仍在訴說著生命的不朽,曾幾何時,迴廊盡處,停滯著長袍馬褂的讀書人,手捧著泛黃的線裝書,搖頭晃腦,咿咿呀呀。跨過高高的門檻,雕樑畫棟的裝潢已經失去了當年的豔麗,但依見一種深沉和大氣,古樸中盡顯一種文化的氣息。穿堂過廊,幾經迂迴,我終於明白了庭院深深的內涵,古人為什麼要有“庭院深深深幾許”的詠歎,現代人沒有庭,更沒有院,所以沒有了“深深庭院”的感慨,而寂寞鎖深閨的幽怨也從此產生。
【第22句】與嘉業堂藏書樓毗鄰的便是小蓮莊,小蓮莊的亭子頗俱特色,有半圓亭、圓亭、六角亭、方亭等,數扇亭為最,造型如一把摺扇.相鄰的小姐樓外型半是中式半為西式,這也是一大特色.細心觀察不難發現在南潯這些名宅中不少都有這種中西合壁的設計建築,這也說明南潯在清末民初時以西風漸進,經濟與文化都糅取了當時先進的西方文化與思想.
【第23句】一路風景走過,親眼看著這些隨歷史歲月流逝的痕跡,任憑曉風垂柳拂面,心中不免波瀾起伏,我的腳步一直不曾停留,相機的鏡頭一直在閃,我的目光也一直在貪婪的觀賞,而我的心,也在一刻不停的思索著。這就是令人神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