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的文化,我們應該是非常有信心的,非常開朗的,非常開放的,向全世界學習優秀文化,同時也向全世界傳播我們的優秀文化。
關於全球化的背景。我要說明一個觀點,一個命題,即全球化與現代化是一致的,現代化的結果必然導致全球化。根據馬克思的觀點,生產力是社會發展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任何事物都擋不住它的發展,這個道理很淺顯,卻經得住考驗,是顛撲不破的。儘管對全球化有那麼多的批評、質疑、抗議,但是誰也擋不住。全球化給中國這樣的一些發展中國家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引起了文化的焦慮。
如果不吸收現代技術,我們無法設想有一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的、而且是不斷向前發展的偉大祖國。
講到全球化與現代化的一致性,我們能看到,凡是有利於生產力發展的東西,很容易被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吸收。比如說,飛機,相對來說是最迅捷也是相當安全的交通工具,可以被各個國家所吸收。一種技術,比如說電力、電腦,尤其是資訊科技,會被不同語言、不同國家吸收,你擋不住。中華民族有非常輝煌的歷史、輝煌的文化,但有今天的生活,我們從全世界吸收了多少現代的科學技術?比如說,電燈是現代技術,電腦投影、幻燈片是現代技術,我的眼鏡也是現代技術,等等。如果不吸收現代技術,我們就無法設想有一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的、而且是不斷向前發展的偉大祖國。
數碼化、電腦的發明使全球化的程序大大加速了,所謂的資訊高速公路已經實現了。數碼化逼著你學英語,這是一件非常無奈的事情,但也提供了很大機遇。如果你想使用電腦,不管中文軟體做得多麼好,仍然擺脫不了以英語形式出現的說明、選單、可供選擇的選項。這說明一個問題,目前,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都離不開世界。不論一個國家多偉大,你都不能脫離開這個程序。全球化給中國帶來了發展機遇,中國能有今天的發展,離不開全世界經濟發展的勢頭。
全球化引起文化的焦慮,是指全球化使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文化感到有一種被融化、被改變的危險。
全球化引起文化的焦慮,是指全球化使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文化感到有一種被融化、被改變的危險。所謂認同危機,就是學來學去都是英美的東西,主要是美國的,可是你學完了,又不是美華人。這種危機在許多國家,包括法國、中國等都存在。法國採取很多措施,限制英語的運用。我們在幻燈片上,在機場高速路牌上寫上英語。我們還開辦英語頻道,有大量英語教學節目。現在國際上客觀上使用的就是英語,這在理論上無法講清楚,是不是英語就最好,就科學,那不見得。但是你講英語就能講得通,你參加國際討論會、生意談判,做外交辭令,用英語能讓很多人聽得好。按道理說,世界上各國語言文字都是平等的,但是英語有這麼一個優勢的地位。
但確實存在另一面,就是我們中文的水準,給人的感覺是現在有所降低,講究不夠。比如說,很受歡迎的電視劇《漢武大帝》喜歡用一個成語“守株待兔”:敵人來了,我們不能守株待兔,要進攻。它認為守株待兔,就是守,就是採取防禦性的戰略。電視劇老是這麼講,說得我也糊塗了,這“守株待兔”是防禦的意思嗎?不對呀,應該是企圖、僥倖的意思,是等著天上掉餡餅的意思。
再比如說生活方式。一個聖誕節,一個情人節,市場上都有熱度,相反,對元宵節、中秋節,開掘得就不夠。在基本溫飽沒有解決的時候,春節吃餃子是一件大事,還有就是元宵節吃元宵,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現在我們很幸運,溫飽問題解決了,我們的子女根本就不知道飢餓是什麼,讓他吃餃子,在生活中不算是太好的東西。有人還嘲笑月餅太硬,主要是送禮。要知道這是咱們很美好的節日啊。
在全球化的過程中,我們還有一個新的憂慮,就是文化越來越大眾化、批次化。由此便產生一個問題,就是那種有一點小眾的、一些高雅的東西,感覺有被衝擊的危險。
在全球化的過程中,我們還有一個新的憂慮,就是文化越來越大眾化、批次化。這種大眾化、批次化有很大的好處,是一種文化的民主,有利於實現文化的共享、文化的平等——你看得懂,他也看得懂。比如,電視裡趙本山出來了,你學問高的人可以看,文盲也可以看。大眾化、批次化,可以實現大量地生產。由此便產生一個問題,文化中高精尖的東西,並不是人人都有條件去生產、去創造、去製作的,甚至不是人人都能看得懂、看得明白的。就是那種有一點小眾的、一些高雅的東西,感覺有被衝擊的危險。
我有時候也自己跟自己鬧彆扭。春節聯歡晚會,電視小品已經在擔綱了,因為它的效果非常好,讓人笑。這樣的節目,我也喜歡看,但有時候會想,除了這種通俗的娛樂節目之外,我們是否還需要一些能提高文化品位、文化素質,滿足智慧要求的作品。
寫作也是一樣。華人過去對寫字是非常敬仰的,寫起字來,有一種精神貴族的感覺。他要明窗淨几,沐浴焚香,書童研墨,紅袖添香……因為字本身就非常優美,寫的時候,吟哦再三:“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寫起來,又是對仗又是成語,又有出處。這有它不好的一點:大眾讀不懂,說你“戇”。本來明白的話,讓你一寫,人家不太明白了。但是也有好處,它非常優雅,有一種風度,有一種格調,有一種品位。相反,如果都是大白話,都用群眾語言,在獲得大量受眾的同時,有沒有影響它的智慧含量、文化含量的危險,影響它的深度和格調?
這種全球化的程序,從另一方面來說,使得精英文化越來越邊緣化。這種全球化帶來的對文化的衝擊和挑戰,是一個新的時代命題,你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它都會來。
這種全球化的程序,從另一方面來說,使得精英文化越來越邊緣化。不論是中國,還是法國、德國這樣一些歐洲古老的國家,他們的交談當中,常常對美國的文化抱有一種不屑的態度。
全球化帶來的對文化的衝擊和挑戰,是一個新的時代命題,你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它都會來。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全球性的文化交流,也使很多傳統的道德和精神生活遇到了新的挑戰、新的問題。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視道德的國家。我有時候看《東周列國志》,最感動我的是那時候人們的道德觀念,重義輕生。荊軻刺秦王,找到逃到燕國的秦人樊於期說:“我現在要刺秦王,秦王不信任我。”樊於期一聽就明白了,說:“你要提著我的頭去見秦王,秦王就會接見你。”當時一劍把自己的腦袋割下來了。你們看,這就是古人為了完成他們認為正義的事業不惜犧牲一切的精神。
又比如京劇《春秋筆》裡的故事:晉國有一個人篡位,於是史官寫“某年某月,誰誰弒其君”,王一聽非常生氣,就把他殺了。史官的弟弟來了,他還是寫“誰誰弒其君”,又被殺了。然後又一個弟弟來了,還是寫“某年某月,誰誰弒其君”。這種史官秉筆直書的精神,一看很驚人。因為在古代的時候,相當一段時期,道德觀念是一種信仰,是形而上的,就是“義”“忠”,這比一切都重要。
科學和技術的發達把很多東西解構了。許多偉大的事情,你用科學技術一衡量,並不是那麼偉大。所以人的精神生活在受到挑戰,人的道德觀念、美德觀念、俠義、崇高、詩情,都在受到挑戰。
然而,科學和技術的發達把很多東西解構了,許多偉大的事情你用科學技術一衡量,並不是那麼偉大。比如說月亮,月亮在多少個民族的精神生活中,是一種幻想,一個永遠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幻想。可是美華人在20世紀60年代上去了,發現月亮是一個死寂的星球,沒有吳剛,沒有嫦娥,沒有兔兒爺,沒有桂花樹,人的這些幻想沒有了。大量的科學和技術、透視的技術,把人解構了。不管多麼美麗的人,你給她做一個CT掃描,把掃描圖拿出來,你不會覺得有太多的美感,不管她是王嬙、西施,還是貂蟬。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中國文化很有價值,它消滅不了。中國文化有它靈活的、開放的,能夠吸納、適應、自我調節、獲取新的生命力的一面。
一個古老的民族而且是一個大國,對自己的文化持開放的態度,這在歷史上是少見的,我們要充分肯定其進步意義。如果“五四”時期沒有那些先知先覺,沒有那些人發出振聾發聵、醍醐灌頂、春雷震響般的語言,沒有那樣的激情,哪有我們中國的後來?說不定現在我們還停留在“子曰”“詩云”的階段,因為中國這個古老的文化力量太大了。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中國文化很有價值,它消滅不了。中國文化有它靈活的、開放的,能夠吸納、適應、自我調節、獲取新的生命力的一面。比如漢字,漢字稍微難學一點,但它有它的規律。拼音文字就那二三十個字母,每一個字母代表一個聲音,這個聲音沒有任何意義。而漢字的形狀就包含了聲音,包含了形象,包含了邏輯關係,包含了一種美的畫面。尤其是漢字輸入電腦的方法解決以後,要求消滅漢字的聲音幾乎響不起來了。大量資料顯示,現在的中國文化又重新活起來了,又重新熱起來了。中國文化顯示了自己的再生能力,顯示自己完全能夠與時俱進,完全能夠跟得上現代化、全球化的步伐,同時又保持自己文化的性格、特色、身份、魅力。這讓我們對中國文化充滿了信心和自豪。
中國的傳統文化還包括我們的飲食、生活、醫藥,很多是直觀的,是感覺的,是混合的和深加工的。
中國的傳統文化,各種文物,各種經典,我們都不一一說了。傳統文化還包括我們的飲食、生活、醫藥,很多是直觀的,是感覺的,是混合的和深加工的。比如中醫,中醫裡的很多東西是一種直觀的,這和外國的方法確實是不太一樣。
我們對待宗教問題往往採取一種非常靈活的態度,我們的思維和全世界哪兒的人都不一樣。我們說“六合之外存而不論”。六合就是三維空間,三維空間的每一維是相對的兩面,所以是六合。六合之外存而不論,就是屬於終極性的東西我們不討論,但是也不反對,叫做存而不論,它是一種以我為主的靈活的多神論。灶王爺你給我看灶,門神爺你替我看門,送子觀音你替我解決生育問題,花娘娘替我出天花、出麻疹,財神爺幫助我賺錢,媽祖幫助我航行。魯迅也說過:“孔子敬神如神在。”智商太高了!“敬神如神在”,全世界沒有一個虔誠的信徒能如此的說話,但是他又不宣傳無神論。所以華人的思維方式是很有意思的,我們的思維非常靈活。我們可以比較一下,過去亞洲那麼多地方變成殖民地,而沒有任何人能使中華民族屈服,因為中國有自己的文化,你想讓中國屈服太困難了。反過來說,我們的文化能使我們渡過難關。
我們應該把國家建設成文化大國,而實際上我們國家已經是一個文化大國。
我們生活在一個偉大的國家,對人類有我們獨特的貢獻,因為我們有中華文化,我們的文化還要有新的發展。我們的文化是立國之本,是安身立命之本,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的光榮。
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蓬勃發展,我們今天仍然很幸福地在這裡討論文化問題,討論中國文化的根。中國的文化是有兩下子的。這不光是我們的看法,許多外國政要和學者都有這樣的說法,認為中國的文化太厲害了,能“逢凶化吉、遇難成祥”。該堅持的時候,比誰都能堅持;該靈活的時候,怎麼都靈活,怎麼都能找到出路,找到自己前進的方向,這就是中國文化的生命力。
中國文化,我們不是關起門來搞,我們是一個開放的態度,而且學來以後,這個東西就是我們自己的。
中國文化,我們不是關起門來搞,我多次講過這一點。我在參加某文化高峰論壇的時候,媒體亂炒,說王蒙提出要開展“漢語保衛戰”,我根本沒說過那個話。漢語不是保衛戰的問題,只要好好學習就可以了,你保衛戰幹什麼啊?而且我認為學習漢語和學習英語並不矛盾,漢語學好了,也就是母語學好了,才能學好其他的外語;外語學好了,也能反過來比較一下,認識自己語言的美好和特色。
我常常舉這個例子:華人外語最好的是辜鴻銘。他英文好到什麼程度?有一次他在英國倫敦坐地鐵,看《泰晤士報》的時候倒著看,還留著一個辮子,旁邊的英國青年咯咯地笑了,說:“帶著豬尾巴的這個華人,他字倒著看。”結果辜鴻銘回過頭來,用標準的牛津音英語告訴他們:“小夥子,你們的英文太簡單啦,我要是正著看,對我的智力是一個侮辱。我倒著看還算是一個遊戲。”他的中文好不好?他用中文講學妙語連珠。還有就是錢鍾書,他的外語好不好?他七八種語言都是過關的,英語、德語、西班牙語、法語、義大利語、葡萄牙語等他都懂,但是他的中文呢,他的舊體詩寫得何等的美妙。林語堂的《京華煙雲》和《蘇東坡傳》都是用英語寫的,但是他的中文呢?他寫的中文小品也很好。所以如果我們的中文不好,就是中文不好,不是由於學習了英文。反過來說,你的英文不好,也不是由於你的中文太好了,而是你沒有好好地學習英文。既然中文那麼好,你好好地再學些英文,豈不學得更好
對中國的文化,我們應該是非常有信心的,非常開朗的,非常開放的,向全世界學習優秀文化,同時也向全世界傳播我們的優秀文化。
關於全球化的背景。我要說明一個觀點,一個命題,即全球化與現代化是一致的,現代化的結果必然導致全球化。根據馬克思的觀點,生產力是社會發展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任何事物都擋不住它的發展,這個道理很淺顯,卻經得住考驗,是顛撲不破的。儘管對全球化有那麼多的批評、質疑、抗議,但是誰也擋不住。全球化給中國這樣的一些發展中國家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引起了文化的焦慮。
如果不吸收現代技術,我們無法設想有一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的、而且是不斷向前發展的偉大祖國。
講到全球化與現代化的一致性,我們能看到,凡是有利於生產力發展的東西,很容易被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吸收。比如說,飛機,相對來說是最迅捷也是相當安全的交通工具,可以被各個國家所吸收。一種技術,比如說電力、電腦,尤其是資訊科技,會被不同語言、不同國家吸收,你擋不住。中華民族有非常輝煌的歷史、輝煌的文化,但有今天的生活,我們從全世界吸收了多少現代的科學技術?比如說,電燈是現代技術,電腦投影、幻燈片是現代技術,我的眼鏡也是現代技術,等等。如果不吸收現代技術,我們就無法設想有一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的、而且是不斷向前發展的偉大祖國。
數碼化、電腦的發明使全球化的程序大大加速了,所謂的資訊高速公路已經實現了。數碼化逼著你學英語,這是一件非常無奈的事情,但也提供了很大機遇。如果你想使用電腦,不管中文軟體做得多麼好,仍然擺脫不了以英語形式出現的說明、選單、可供選擇的選項。這說明一個問題,目前,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都離不開世界。不論一個國家多偉大,你都不能脫離開這個程序。全球化給中國帶來了發展機遇,中國能有今天的發展,離不開全世界經濟發展的勢頭。
全球化引起文化的焦慮,是指全球化使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文化感到有一種被融化、被改變的危險。
全球化引起文化的焦慮,是指全球化使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文化感到有一種被融化、被改變的危險。所謂認同危機,就是學來學去都是英美的東西,主要是美國的,可是你學完了,又不是美華人。這種危機在許多國家,包括法國、中國等都存在。法國採取很多措施,限制英語的運用。我們在幻燈片上,在機場高速路牌上寫上英語。我們還開辦英語頻道,有大量英語教學節目。現在國際上客觀上使用的就是英語,這在理論上無法講清楚,是不是英語就最好,就科學,那不見得。但是你講英語就能講得通,你參加國際討論會、生意談判,做外交辭令,用英語能讓很多人聽得好。按道理說,世界上各國語言文字都是平等的,但是英語有這麼一個優勢的地位。
但確實存在另一面,就是我們中文的水準,給人的感覺是現在有所降低,講究不夠。比如說,很受歡迎的電視劇《漢武大帝》喜歡用一個成語“守株待兔”:敵人來了,我們不能守株待兔,要進攻。它認為守株待兔,就是守,就是採取防禦性的戰略。電視劇老是這麼講,說得我也糊塗了,這“守株待兔”是防禦的意思嗎?不對呀,應該是企圖、僥倖的意思,是等著天上掉餡餅的意思。
再比如說生活方式。一個聖誕節,一個情人節,市場上都有熱度,相反,對元宵節、中秋節,開掘得就不夠。在基本溫飽沒有解決的時候,春節吃餃子是一件大事,還有就是元宵節吃元宵,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現在我們很幸運,溫飽問題解決了,我們的子女根本就不知道飢餓是什麼,讓他吃餃子,在生活中不算是太好的東西。有人還嘲笑月餅太硬,主要是送禮。要知道這是咱們很美好的節日啊。
在全球化的過程中,我們還有一個新的憂慮,就是文化越來越大眾化、批次化。由此便產生一個問題,就是那種有一點小眾的、一些高雅的東西,感覺有被衝擊的危險。
在全球化的過程中,我們還有一個新的憂慮,就是文化越來越大眾化、批次化。這種大眾化、批次化有很大的好處,是一種文化的民主,有利於實現文化的共享、文化的平等——你看得懂,他也看得懂。比如,電視裡趙本山出來了,你學問高的人可以看,文盲也可以看。大眾化、批次化,可以實現大量地生產。由此便產生一個問題,文化中高精尖的東西,並不是人人都有條件去生產、去創造、去製作的,甚至不是人人都能看得懂、看得明白的。就是那種有一點小眾的、一些高雅的東西,感覺有被衝擊的危險。
我有時候也自己跟自己鬧彆扭。春節聯歡晚會,電視小品已經在擔綱了,因為它的效果非常好,讓人笑。這樣的節目,我也喜歡看,但有時候會想,除了這種通俗的娛樂節目之外,我們是否還需要一些能提高文化品位、文化素質,滿足智慧要求的作品。
寫作也是一樣。華人過去對寫字是非常敬仰的,寫起字來,有一種精神貴族的感覺。他要明窗淨几,沐浴焚香,書童研墨,紅袖添香……因為字本身就非常優美,寫的時候,吟哦再三:“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寫起來,又是對仗又是成語,又有出處。這有它不好的一點:大眾讀不懂,說你“戇”。本來明白的話,讓你一寫,人家不太明白了。但是也有好處,它非常優雅,有一種風度,有一種格調,有一種品位。相反,如果都是大白話,都用群眾語言,在獲得大量受眾的同時,有沒有影響它的智慧含量、文化含量的危險,影響它的深度和格調?
這種全球化的程序,從另一方面來說,使得精英文化越來越邊緣化。這種全球化帶來的對文化的衝擊和挑戰,是一個新的時代命題,你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它都會來。
這種全球化的程序,從另一方面來說,使得精英文化越來越邊緣化。不論是中國,還是法國、德國這樣一些歐洲古老的國家,他們的交談當中,常常對美國的文化抱有一種不屑的態度。
全球化帶來的對文化的衝擊和挑戰,是一個新的時代命題,你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它都會來。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全球性的文化交流,也使很多傳統的道德和精神生活遇到了新的挑戰、新的問題。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視道德的國家。我有時候看《東周列國志》,最感動我的是那時候人們的道德觀念,重義輕生。荊軻刺秦王,找到逃到燕國的秦人樊於期說:“我現在要刺秦王,秦王不信任我。”樊於期一聽就明白了,說:“你要提著我的頭去見秦王,秦王就會接見你。”當時一劍把自己的腦袋割下來了。你們看,這就是古人為了完成他們認為正義的事業不惜犧牲一切的精神。
又比如京劇《春秋筆》裡的故事:晉國有一個人篡位,於是史官寫“某年某月,誰誰弒其君”,王一聽非常生氣,就把他殺了。史官的弟弟來了,他還是寫“誰誰弒其君”,又被殺了。然後又一個弟弟來了,還是寫“某年某月,誰誰弒其君”。這種史官秉筆直書的精神,一看很驚人。因為在古代的時候,相當一段時期,道德觀念是一種信仰,是形而上的,就是“義”“忠”,這比一切都重要。
科學和技術的發達把很多東西解構了。許多偉大的事情,你用科學技術一衡量,並不是那麼偉大。所以人的精神生活在受到挑戰,人的道德觀念、美德觀念、俠義、崇高、詩情,都在受到挑戰。
然而,科學和技術的發達把很多東西解構了,許多偉大的事情你用科學技術一衡量,並不是那麼偉大。比如說月亮,月亮在多少個民族的精神生活中,是一種幻想,一個永遠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幻想。可是美華人在20世紀60年代上去了,發現月亮是一個死寂的星球,沒有吳剛,沒有嫦娥,沒有兔兒爺,沒有桂花樹,人的這些幻想沒有了。大量的科學和技術、透視的技術,把人解構了。不管多麼美麗的人,你給她做一個CT掃描,把掃描圖拿出來,你不會覺得有太多的美感,不管她是王嬙、西施,還是貂蟬。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中國文化很有價值,它消滅不了。中國文化有它靈活的、開放的,能夠吸納、適應、自我調節、獲取新的生命力的一面。
一個古老的民族而且是一個大國,對自己的文化持開放的態度,這在歷史上是少見的,我們要充分肯定其進步意義。如果“五四”時期沒有那些先知先覺,沒有那些人發出振聾發聵、醍醐灌頂、春雷震響般的語言,沒有那樣的激情,哪有我們中國的後來?說不定現在我們還停留在“子曰”“詩云”的階段,因為中國這個古老的文化力量太大了。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中國文化很有價值,它消滅不了。中國文化有它靈活的、開放的,能夠吸納、適應、自我調節、獲取新的生命力的一面。比如漢字,漢字稍微難學一點,但它有它的規律。拼音文字就那二三十個字母,每一個字母代表一個聲音,這個聲音沒有任何意義。而漢字的形狀就包含了聲音,包含了形象,包含了邏輯關係,包含了一種美的畫面。尤其是漢字輸入電腦的方法解決以後,要求消滅漢字的聲音幾乎響不起來了。大量資料顯示,現在的中國文化又重新活起來了,又重新熱起來了。中國文化顯示了自己的再生能力,顯示自己完全能夠與時俱進,完全能夠跟得上現代化、全球化的步伐,同時又保持自己文化的性格、特色、身份、魅力。這讓我們對中國文化充滿了信心和自豪。
中國的傳統文化還包括我們的飲食、生活、醫藥,很多是直觀的,是感覺的,是混合的和深加工的。
中國的傳統文化,各種文物,各種經典,我們都不一一說了。傳統文化還包括我們的飲食、生活、醫藥,很多是直觀的,是感覺的,是混合的和深加工的。比如中醫,中醫裡的很多東西是一種直觀的,這和外國的方法確實是不太一樣。
我們對待宗教問題往往採取一種非常靈活的態度,我們的思維和全世界哪兒的人都不一樣。我們說“六合之外存而不論”。六合就是三維空間,三維空間的每一維是相對的兩面,所以是六合。六合之外存而不論,就是屬於終極性的東西我們不討論,但是也不反對,叫做存而不論,它是一種以我為主的靈活的多神論。灶王爺你給我看灶,門神爺你替我看門,送子觀音你替我解決生育問題,花娘娘替我出天花、出麻疹,財神爺幫助我賺錢,媽祖幫助我航行。魯迅也說過:“孔子敬神如神在。”智商太高了!“敬神如神在”,全世界沒有一個虔誠的信徒能如此的說話,但是他又不宣傳無神論。所以華人的思維方式是很有意思的,我們的思維非常靈活。我們可以比較一下,過去亞洲那麼多地方變成殖民地,而沒有任何人能使中華民族屈服,因為中國有自己的文化,你想讓中國屈服太困難了。反過來說,我們的文化能使我們渡過難關。
我們應該把國家建設成文化大國,而實際上我們國家已經是一個文化大國。
我們生活在一個偉大的國家,對人類有我們獨特的貢獻,因為我們有中華文化,我們的文化還要有新的發展。我們的文化是立國之本,是安身立命之本,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的光榮。
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蓬勃發展,我們今天仍然很幸福地在這裡討論文化問題,討論中國文化的根。中國的文化是有兩下子的。這不光是我們的看法,許多外國政要和學者都有這樣的說法,認為中國的文化太厲害了,能“逢凶化吉、遇難成祥”。該堅持的時候,比誰都能堅持;該靈活的時候,怎麼都靈活,怎麼都能找到出路,找到自己前進的方向,這就是中國文化的生命力。
中國文化,我們不是關起門來搞,我們是一個開放的態度,而且學來以後,這個東西就是我們自己的。
中國文化,我們不是關起門來搞,我多次講過這一點。我在參加某文化高峰論壇的時候,媒體亂炒,說王蒙提出要開展“漢語保衛戰”,我根本沒說過那個話。漢語不是保衛戰的問題,只要好好學習就可以了,你保衛戰幹什麼啊?而且我認為學習漢語和學習英語並不矛盾,漢語學好了,也就是母語學好了,才能學好其他的外語;外語學好了,也能反過來比較一下,認識自己語言的美好和特色。
我常常舉這個例子:華人外語最好的是辜鴻銘。他英文好到什麼程度?有一次他在英國倫敦坐地鐵,看《泰晤士報》的時候倒著看,還留著一個辮子,旁邊的英國青年咯咯地笑了,說:“帶著豬尾巴的這個華人,他字倒著看。”結果辜鴻銘回過頭來,用標準的牛津音英語告訴他們:“小夥子,你們的英文太簡單啦,我要是正著看,對我的智力是一個侮辱。我倒著看還算是一個遊戲。”他的中文好不好?他用中文講學妙語連珠。還有就是錢鍾書,他的外語好不好?他七八種語言都是過關的,英語、德語、西班牙語、法語、義大利語、葡萄牙語等他都懂,但是他的中文呢,他的舊體詩寫得何等的美妙。林語堂的《京華煙雲》和《蘇東坡傳》都是用英語寫的,但是他的中文呢?他寫的中文小品也很好。所以如果我們的中文不好,就是中文不好,不是由於學習了英文。反過來說,你的英文不好,也不是由於你的中文太好了,而是你沒有好好地學習英文。既然中文那麼好,你好好地再學些英文,豈不學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