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綠野行者666

    在殷墟甲骨文和西周金文中,“中”和“原”都是作為單音節詞出現的。“中原”作為一個雙音節詞出現,最早見於《詩經》,《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採之”和《小雅•吉日》“瞻彼中原,其祁孔有”之句中的“中原”,意為原野之中。後來,“中原”逐漸演變為一個固定的名詞,成為一個區域地理概念和歷史文化概念,其內在意義也因此而更為豐富。

      

      一、“中原”的區域地理意義

      

      作為一個區域地理概念,“中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中原”指黃河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區。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位居天下之中,素有“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的說法。西周時期,周公輔成王,以洛邑居天下之中,營建東都洛邑,進一步強化了河洛地區乃天下之中的地位。同時由於中華文明起源於中原,最早的國家出現於中原,所以有時“中原”的意義約略與古代的“中國”、“中華”相近。但在通常意義上,廣義的“中原”主要指以古豫州為主的黃河中下游地區。《尚書•禹貢》分中國為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等九州,豫州因居於九州之中而稱“中州”。其境東接兗、徐、揚,西以荊山與雍、梁接界,南以荊山和荊州分界,北至黃河與冀、兗分界,今河南全境、山東西部、湖北北部,皆古豫州之地,面積約40萬平方公里。東漢時期,豫州成為一級行政區域,所轄區域較《禹貢》之豫州縮小了很多,約略相當於今河南淮河以北、黃河以南、伏牛山以東的廣大地區,向東至安徽北部、江蘇西北部和山東西南部,向西至晉南部分地區。由此可見,中原的地理涵蓋較廣,與周邊地區,尤其是與安徽北部、江蘇西北部、山東西南部、湖北北部淵源甚深,政治、經濟聯絡一直比較緊密。

      一般說來,中原大約由三塊平原組成。一是河洛地區。即以黃河與洛河交匯處和以伊洛平原為中心的豫西一帶,南為外方山、伏牛山,北臨黃河,西接秦嶺和關中平原,東達豫東大平原。這裡是中華文明的肇始之地,也是夏商周等九朝的京畿之所。二是黃淮平原。鄭州北郊的桃花峪,是黃河中游和下游的分界處,這裡是黃土高原的終點、黃淮沖積扇平原的頂點,由此向東,便是黃淮平原,這是中原的主幹,為華北大平原的西南部分,由黃河、淮河沖積而成,故可細分為黃河平原和淮河平原兩塊,沃野千里,廣袤無垠,黃土深厚,水源充足,多為宜耕的良田。三是南陽盆地。位於河南的西南,為唐河、白河沖積而成,面積2.6萬平方公里,土地肥沃,和黃淮平原一樣,為重要的糧倉。“豫州”所以被稱為“中原”,除了其地理位置居於天下之中,還由於這裡擁有這三塊平原沃土。

      廣義的中原地域範圍比較模糊,《辭源》說“指黃河中下游地區或整個黃河流域”;《辭海》說“或指黃河中、下游地區,或指整個黃河流域。”然而,以文化地理分之,和中原文化對舉的周邊文化有:北面的燕趙文化,東面的齊魯文化,東南的吳越文化,南面的楚文化,西面的秦晉文化。由此可見,中原向西不能超過華山以西,因為那裡屬於秦文化,向東不能越過泰山,因為那裡屬於齊魯文化和吳越文化,因此廣義的中原概念並非整個黃河流域,或者黃河中下游,而是指今河南及其與周邊省份交匯之處,地跨黃河中游和下游的一段。

      依據戰國習稱,參照兩漢政區劃分,結合漢晉文化歸屬,可以從政區和文化上對中州即中原的四界做出大致界定:西臨華山,北至太行山-漳河一線,南界沔水-淮河一線,東達泰山-泗水一線,即以今河南為主體,包括河北南部、山西南部、山東西部、安徽西北部、湖北北部、陝西東部部分地區。

      狹義的“中原”即今河南省行政區劃所屬之地。河南第一次設省是在元代,當時稱河南江北等處行省,簡稱河南行省,治汴梁(今開封市),領汴梁等12路和南陽等7府,轄境相當於今河南黃河以南、長江以北與今河南接壤的江蘇、安徽、湖北部分地區,以及黃河以北延津、原武,湖北長江以南的石首和長陽等地。黃河以北的大名、彰德、衛輝、懷慶等路和濮州則直屬中書省。明初改為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原直屬中書省的彰德、衛輝、懷慶劃歸河南,河南省的行政區劃從此基本形成。如今,人們習慣上稱河南為“中原”,使用的就是“中原”的狹義概念。

      

      二、“中原”的歷史文化意義

      

      中原不僅是一個區域地理概念,也是一個歷史文化概念。隨著時代的變化,“中原”一詞不斷被賦予不同的歷史文化意義,成為國家正統、先進文明和精神家園的象徵。

      中原是國家正統的象徵。中原居天下之中,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又是多個王朝的都城所在地,所以,中原自古以來就是國家正統的象徵,尤其是在國家處於分裂狀態之時,中原作為國家正統的象徵意義就更加為人們所認同了。三國時期,魏、蜀、吳三足鼎立,雖然有人主張以劉備為代表的蜀漢為正統,但人們真正認可的還是曹魏,重要的原因就是曹魏據有中原。所以,自陳壽以來的史學家都把曹魏作為這一時期的國家正統。東晉、南朝和南宋時期,漢族雖然迫於形勢在江南建立政權,但始終不免有偏安心理,實際上也是把中原作為國家正統的象徵。

      中原是先進文明的象徵。中原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中華文化的核心區。在中華文化的發展程序中,中原文化至少在北宋之前一直處於領風氣之先的地位,是中華文化的典型代表。所以,一提起中原,人們不僅會想到它處於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更會想到它的文明和文化。戰國時期出現的“夷夏之辯”,以及後來鴻儒大賢對中原文化的推崇,都強化了人們對中原文化的認同。唐朝大文豪韓愈在稱讚南嶽衡山的時候,不忘突出中原文化的滋潤與影響:“衡山之神既靈,而郴之為州,又當中州清淑之氣,蜿蜒扶輿,磅礴而鬱積。”(《送廖道士序》)中原作為先進文明的象徵,已經深深植根於人們的文化意識中。

      中原是精神家園的象徵。中原一直是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象徵,在國家分裂或南北分治的時候,這種精神家園的象徵意義就更為明顯。自三國時期開始,中國曾經出現過幾次南北分治的局面。每當這個時候,那些被迫南渡的中原人士身在異鄉,心繫中土,把中原作為精神家園,始終放不下那一份眷戀。翻一翻《晉書》,就會不時看到“中原淪沒”、“中原亂離”、“中原覆沒”、“中原喪亂”、“中原大亂”、“克復中原”等詞彙,看到南渡士人北望神州、感慨萬端、新亭對泣的場景。至於南宋著名詩人陸游“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詩句,更是寄託了一代詩人對故國的情思與眷戀,對祖國統一的強烈渴望。

      

      三、中原的歷史興衰

      

      中原居天下之中,北以黃河與太行山為依託,南以桐柏山與大別山為拱衛,西以伏牛山為鎖鑰,連線秦嶺,東面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可謂是“八荒爭湊,萬國鹹通”。許多王朝看重中原的地理優勢,選擇在中原建都,中原自然而然地長期處於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位。然而,這樣一種獨特的地位,也使中原成為四戰之地,中國曆代發生的大規模戰爭,有許多都與中原相聯絡。在中華民族長達5000年的發展歷程中,中原有過曾經的輝煌,也有不堪回首的敗落。

      三皇五帝時期,中原代表著文明。黃帝建都在今天的新鄭,其後裔顓頊、帝嚳主要活動在今濮陽一帶。《顓頊歷》是當時自然科學研究成果的代表作,一直沿用到西漢武帝時期,因誤差積累太大,才推出新曆。中原是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的核心區域,農耕文明的發軔地,科技文明的開闢地。

      夏商周時期,中原代表著國家。中華文明在這裡閃現出第一道曙光,中國的國家雛形在這裡形成。三代都城多選址在中原,自此開始,中原長期處於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位。這一時期,中原思想文化熠熠生輝,作為元典思想文化代表的《周易》成書於中原,“道”、“儒”兩大思想流派的創始人――老子與孔子的主要活動在中原,許多先賢名家在中原文化的哺育下著書立說,沾溉百代。

      東漢和魏晉時期,中原代表著融合。這一時期,中華民族開始了大流動與大融合。在中華民族的流動與融合中,儒學深入人心,佛教傳入中土,玄學盛行於時,初步形成了儒家、道家和佛教在思想文化領域三分天下的局面,而道教在中原地區的興盛及其對道家文化的皈依,也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形成。

      唐宋時期,中原代表著繁榮。唐朝以洛陽為東都,突出了中原的戰略地位。唐太宗貞觀時,河南道的戶籍在全國所佔比重已上升到9.47%,唐玄宗天寶期間上升為19.28%。中原科學文化得到了迅速發展,尤其是在文化方面,出現了以杜甫、白居易、韓愈、李賀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文學家,河南籍詩人約佔唐代詩人總數的一半以上。北宋建都汴梁(今開封市),稱東京,洛陽改稱西京,應天府(今商丘)為南京,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為北京,中原作為國家政治、經濟中心的規模空前擴充套件。北宋一朝,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經濟制度、教育制度、文官制度等多有建樹,從而促進了經濟、社會、文化、科技的快速發展。四大發明中的指北針、活字印刷、火藥均完成於北宋時期。北宋末年,全華人口已達一億,東京開封的常住人口超過百萬,為世界第一大都市。至此,中原文明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

      中國八大古都,中原有其四,即鄭州、安陽、洛陽、開封。作為政治經濟中心,中國歷史上有近20個王朝建都於中原,先後形成了洛陽和開封相互呼應的兩大中心。洛陽除了先秦的夏、商、東周外,秦漢以後又有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後晉9個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國建都最早、歷時最長、朝代最多的古都。隋唐時期,洛陽的繁榮達到高峰,所以,北宋史學家司馬光說:“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過洛陽故城》)開封號稱七朝古都,戰國時期的魏、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北宋和金均在此建都。特別是北宋,這裡歷經9帝168年,繁榮興旺達到鼎盛,不僅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大都市之一。此外,南陽、商丘作為區域性政治、經濟中心,在漢代以前就曾經輝煌過,漢代以後對周邊的經濟發展仍有一定的輻射能力。

      處於水陸交通要衝的中原土地肥美,經濟發達,人口繁盛,長期處於全國的經濟中心。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曾苦心經營洛陽,在洛陽以東、成皋關附近,修建了全國最大的糧倉――敖倉,儲備了沿黃河漕運而來的大批糧食,成為經營東方的軍糧重地。敖倉儲糧在楚漢戰爭期間以及西漢初年,仍繼續發揮著重要的經濟職能。秦漢時期,黃河和洛水水路交通十分繁忙,“大船萬艘,轉漕相過”,航運貿易遍於三江五湖,西漢每年從洛陽運往長安的糧食多達400萬石。東漢時期,洛陽城東太倉附近的碼頭,是當時全國最大的內河航運港口。隋大業元年(605),在洛陽城東北部建含嘉倉,用作儲存京都以東州縣所交租米。依託隋唐大運河航運的支撐,含嘉倉歷經隋、唐、北宋3個王朝,沿用500餘年。貫穿南北的隋唐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南達餘杭,北通涿郡,全長4000餘公里,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直到北宋,洛陽仍是京西、陝西、河東向汴京運送物資的樞紐。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中原的貿易和經濟輻射力西達中亞乃至歐洲地區。

      中原有過值得驕傲的輝煌,也經歷了不堪回首的衰落。北宋之前,中原的衰落是與戰爭聯絡在一起的。起自東漢桓靈之世的漢末大亂,對中原是一場浩劫,董卓焚燒洛陽宮,許多珍貴文獻付之一炬。曹操詩歌“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蒿里行》),描寫的就是經歷了漢末大亂之後的中原景象。西晉末年的“永嘉之亂”,使中原再遭劫難,士族南渡,十室九空,衰敗之象慘不忍睹。晚唐五代和北宋末年的戰亂,把中原經歷唐宋兩代呈現出來的輝煌損毀殆盡。“河南,古所稱四戰之地也。當取天下之日,河南在所必爭;及天下既定,而守在河南,則岌岌焉有必亡之勢矣。”(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河南方輿紀要序》)中原長期是全國政治、經濟中心,也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自古以來便兵連禍結,戰亂不斷,加之黃河水患不斷,興衰沉浮,令人感嘆!

      北宋以後,隨著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南下和北上,中原逐步走上衰落之路。南宋以後,曆元、明、清三代,中原衰落,一蹶不振。特別是在元朝,統治者極端的民族歧視政策,使曾經的政治中心――中原處於被邊緣化的狀態,而元末明初的長期戰亂,致使人民流離失所,沃土成為荒原,中原破敗不堪。再加上黃河氾濫頻繁,災害連綿不絕,自然環境日漸惡化,運河改道他行,迫使中原士民不斷外遷,中原日漸凋敝。再現輝煌,已經成為一代又一代中原人的夢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要古代結婚,新娘子的唯美描寫,還有服裝描寫,語言和動作的描寫,謝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