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劉興福
-
2 # 歷史笑春風
對於這個問題嗎,我個人的答案是,諸葛亮要更厲害一些。
關於郭嘉的傳說,主要來自《三國志》裡面曹操的誇獎。其實,這種誇獎是有所指的,也是有含義的。
首先,是郭嘉死的時候,曹操說郭嘉年輕,本來想託以後事。這番話裡面有著幾層意思。
一是曹操痛惜郭嘉的才華,惋惜他英年早逝,不能為自己繼續效力。
二是曹操要託以的後事,後事肯定不是漢朝的後事,而是他魏家的後事。也就是,自己不篡位,後代篡位的事。
最後一個意思是,讓那些還心懷漢室的人,比如荀彧之流,向郭嘉學習,全心全意的為曹魏的將來效命。
其次是在赤壁之戰後,曹操說,如果郭奉孝在此,絕不至孤如此。說的是郭嘉曾經獻計於曹操,讓遼東公孫氏和袁氏自相殘殺的往事。如果郭嘉還在,肯定會按照舊事來處理孫劉兩家的事情,就不會有赤壁之戰的慘敗了。
可是,我們從歷史上可以看到,並不是曹操的手下沒有勸說他,不要心急和孫劉聯軍決戰。可是,曹操過於自大,根本沒有采納。到戰役慘敗,曹操才追悔莫及。為了推卸責任,曹操才借郭嘉為名,掩蓋自己的失策和責任。
我們喜歡郭嘉,主要是他這個人年輕有為,而且料事如神。比如他說孫策必死,孫策就死了。他說袁紹要生變,袁紹手下許攸就投奔曹操,火燒了烏巢。這樣神奇的人,我們誰不喜歡?
但是,如果和諸葛亮相比,郭嘉就要差得多了。
諸葛亮是劉備手下的文官之首,他總管著劉備的所有行政事務。在劉備的手下,他就是丞相之才。到了白帝城託孤,諸葛亮實際上掌握了蜀漢的政權。他殫精竭慮,屢次北伐,扶保蜀漢政權。在諸葛亮活著的時候,劉禪不理政事,把所有的事務都交給了諸葛亮。
我們可以看到,郭嘉在曹操的手下,是一個高階謀士的角色,和諸葛亮對劉備的作用根本沒有可比性。如果說術業有專攻,郭嘉在奇謀上要比諸葛亮強。但是,如果郭嘉死了,曹操手下還有其他謀士可以替代他的作用,可如果是諸葛亮死了,他的作用則沒有人可以替代。
歷史也是這樣,諸葛亮一死,蜀漢就慢慢衰落,直至滅亡。
-
3 # 張小生讀史
郭嘉被喜歡的原因是他善於謀略,多次被曹操稱讚,只可惜英年早逝,給人一種惋惜的感覺。喜歡諸葛亮的原因多是因為,人們看了《三國演義》中被神話了的藝術形象所感染所致。比如說,被他的那種草船借箭,借東風,空城計般的才智所傾服。被他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所感動。被他壯志未酬身先死的同情。所以諸葛亮才會被大眾所喜愛。
那麼能表現出郭嘉善於謀略的事蹟有哪些呢?
第一件事是,當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對峙時,孫策想要偷襲曹操的後方許縣,眾人得知這個訊息心裡都有些害怕,只有郭嘉站起來分析說,孫策這個人輕率而不善於防備,即使人多也不足為慮,在我看來,他必死於小人之手。結果不久,孫策獨自上山散步,就被許貢派出的刺客所殺。
第二件事,郭嘉隨從太祖打敗袁紹,袁紹死,又隨從太祖到黎陽討伐袁譚、袁尚,接連幾次戰鬥都打敗了對方。眾將領想乘勝攻擊,只有這個時候郭嘉說:“袁紹當初喜歡這兩個兒子,沒有確立誰是繼承人,如果我們這個時候進攻,他們肯定會一致對外,使他們更加團結,不如假裝南下攻擊劉表,等待他們之間的關係發生變化,我們再攻擊他們,一戰可成。”曹操聽取了他的意見。結果不久二袁果然互相離心,爭奪地盤,曹操趁機打敗了他們。
第三件事,曹操將要征討袁尚和遼西、上谷、右北平三郡的烏丸人,手下眾將領大多顧慮劉表支援劉備襲擊許縣以討太祖,郭嘉建議曹操應該趁敵人沒有防備,發動突然襲擊,不然遷延日久,袁尚得到烏丸人的資助,再想打敗他們就不容易了,分析劉表只是個坐談客罷了,即使有劉備輔助也沒多大作用。曹操採納他的計謀,果然大敗烏丸人,劉表也沒有出兵。
郭嘉也就是從討伐烏丸回來的途中病亡的。
諸葛亮之所以被神化,當然也是有他的過人之處,並不是胡言亂說的。
諸葛亮未出茅廬已三分天下,對天下形勢瞭然於心。輔佐劉備時,幾無立足之地,兵微將寡,然而最終能幫劉備建立帝業,這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嘛,所以他自比管仲樂毅完全是不誇張的。
諸葛亮最擅長於治國理政,劉備死後就等於是諸葛亮一個人治理蜀國,將蜀國治理的井井有條,日益強大。諸葛亮也善於帶兵,平定南方不毛之地,六次北伐,雖說沒有大勝,但也使敵人膽寒。至諸葛亮死後,蜀國便日漸衰敗,所以說蜀國就是諸葛亮一個人頂起來的。
要說誰更厲害,當然是諸葛亮,郭嘉只是以謀略顯名,充其量只是了有名的謀士,跟張良差不多。而諸葛亮就不一樣了,倶有經天緯地之才,建國立業之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忠,至於謀略就更不必說了,也善於治軍,只是沒有治國的能力強。
所以說真是沒得比。
-
4 # 歷史夜孤城
我是夜孤城,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郭嘉作為曹操早期最重要的謀士,在曹操心中佔有很高的地位,曾對荀彧等說過這樣的話:“諸公年齒皆與我相當,唯獨奉孝最少,欲託以後事”,可見曹操對郭嘉是相當器重,按照輔政大臣培養的,可惜天不假年。郭嘉之所以被那麼多人崇拜,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1 智謀超群,算無遺策。
郭嘉官職雖然不高只是個軍師祭酒,但卻絲毫不影響其在曹操心中的地位,在官渡之戰和北征烏桓之戰,都立下了汗馬功勞。北征烏桓,袁尚、袁熙率殘部逃至蹋頓處,郭嘉建議曹操兵貴神速,於是曹操親率輕騎兵奇襲,大獲全勝,俘虜20餘萬人。袁尚袁熙投靠遼東公孫康處,郭嘉建議退兵,讓他們互相猜忌,果然不出郭嘉所料,沒過多長時間二袁首級被公孫康送至賬下。這樣的能人向來都是被崇拜的物件。
2 慧眼識人 不同凡響
郭嘉二十幾歲曾投靠袁紹,袁紹當時被認為天下第一雄主,四世三公,手下能人眾多,但郭嘉看出來袁紹是個難成大事的人,於是辭官回家讀書,被荀彧舉薦給曹操,聊了一通發現這就是知音啊,這才是能成大事的人,才是值得我輔佐的人。當時的實力對比,袁紹不知比曹操強出多少,而郭嘉卻看出了袁紹是紙老虎,曹操才是真雄主。官渡之戰,曹操擔心孫策、劉表偷襲後方,郭嘉說:主公勿憂,孫策那人狂得很,仗著自己是小霸王,出門不帶保鏢,又在江東樹敵眾多,早晚出門被群毆。劉表那是個窩囊廢,自保都夠嗆,優柔寡斷,你打完仗他也反應不過來。果然,孫策被許貢門人射死,劉表稀裡糊塗的貽誤戰機。這樣一個有超能力的人,吸粉還在話下嗎?
3 英年早逝 天妒英才
郭嘉的死,讓曹操粉和魏國粉無不扼腕嘆息,赤壁兵敗之後,曹操說:“若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惜哉奉孝,哀哉奉孝。”說罷嚎啕大哭。歷史記載曹操很少哭,而哭郭嘉為後世傳頌,這也使得我們也在思考,假設郭奉孝在是否真的能助曹操一統天下?也都在為郭嘉感到惋惜,為曹操感到惋惜。
提起郭嘉就不得不提另一個人,那就是諸葛亮,兩位曠世奇才經常被拿來做比較,到底誰更強。而郭嘉去世的同一年諸葛亮出山,這也被後世傳出一句“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話,那到底是不是諸葛亮怕郭嘉呢?筆者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在謀略上二人旗鼓相當,但諸葛亮是全才,不光運籌帷幄行,帶兵出征,治理國家,涉及軍事、法律、經濟,甚至農業,都能行,這是丞相之才,郭嘉算軍師之才(也可能英年早逝其他技能包未被開發),總的來說諸葛亮要比郭嘉更全面一些。
-
5 # 如果說情感
郭嘉是曹操麾下第一謀士,但是非常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曹操赤壁之戰後,頓足大哭說,要是郭嘉還活著,絕對不會讓我犯這種錯誤,後人就由此引申聯想,如此郭嘉不是那麼早死,也許曹操很順利地統一天下,就不會有後面三國的故事了,諸葛亮也許就根本不會出山,兩人都是當世奇才,既生嘉何生亮?因此有了郭嘉不死,孔明不出的說法。後人由此在郭嘉身上引發諸多聯想。
郭嘉和諸葛亮誰更厲害?
這個問題無從得出結論,因為諸葛亮出山時郭嘉已經死了,兩人從未正面交手過,但是可以從功績側面做一個推測。
第一,論歷史功績,郭嘉輔佐曹操擊敗袁紹,成為北方最大的諸侯,基本上統一北方全境。諸葛亮輔佐劉備取荊州,奪益州,三分天下,但是勢力是遠遠不能跟坐擁四州的曹操抗衡的,所以從這一點看,郭嘉是勝過孔明的。
第二,從兩人所處的平臺看,曹操打天下是有一定的基礎的,雖然是宦官的後代,但是影響力和勢力還是非常大的,曹操豎起旗幟時,夏侯家和曹家的兄弟子侄們都聚到麾下鼎力協助,這是曹操成就大業的資本,而劉備出身貧寒,織蓆販履,起兵時只有關羽張飛兩兄弟,還投到劉焉帳下,其後很多年一直是顛沛流離,居無定所,沒有趁天下大亂之初分一杯羹,後面舉步維艱,在這種情況下,孔明隆中對給劉備制定戰略,幫助他建立蜀漢基業,基本上是從一無所有開始建起的江山。從這一點看孔明是更勝一籌的。
第三,還是得看累計貢獻值,郭嘉早死,而孔明一直活到曹操和劉備都死後,執掌大權,三國曆史後半段基本就是諸葛亮的獨角戲了,六出祁山,兩次北伐,雖然沒有實質性的功績,但是其才華展現得淋漓盡致,這段時間就有很很大的後人發揮想象的空間了,所以諸葛亮變得多智近妖。
郭嘉因為英年早逝,引起後人的感慨惋惜,故而有諸多猜想。但是個人認為,綜合各個角度看,諸葛亮還是更勝一籌的。
-
6 # 汐水柔情
郭嘉與諸葛亮兩個人沒有可比性,因兩人的角色不同,對歷史的影響也不同,兩人也不在一個層次,實在沒有可比性。
先說郭嘉,在演義中郭嘉被現代人奉為鬼才,在歷史上郭嘉就是個單純的謀士,有點像現代心理學家,在心裡預測方面非常的準備,分析問題也非常獨特,在曹操一統北方的過程中郭嘉在軍事上雖然沒有多大的建樹,但是在每一場戰役中都給曹操打了一個鎮定劑,官渡之戰郭嘉的作用就是為曹操分析了雙方的優劣勢,增加了曹操打敗袁紹的信心,遺計定遼東,也展現了郭嘉超前的心裡預測能力,為曹操解決顧慮之憂,這些都是一個謀士的作用,謀士分五類,郭嘉屬於謀取一場戰爭或一座城池的小謀士,還無法與荀彧、魯肅、諸葛亮這種戰略家相提並論。
諸葛亮中國三國傑出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思想家、文學家、書法家、戰略家、發明家;中國武廟十哲之一;中國六大政治家之一;中華十大謀士之一;中國文廟大儒之一;中國歷史古代人物中真正家戶喻曉的人物,中國“智聖”,諸葛亮從三國起就是以神的身份存在,因為有了諸葛亮才有了後來的《三國演義》,諸葛亮成就了羅貫中,羅貫中也成就了中國四大名著。
人們總說演義過度美化諸葛亮,下面我們來看看在沒有演義之前歷朝歷代如何讚頌諸葛亮:
蜀國:諸葛亮輔佐劉備建立蜀漢,不斷吞噬強大的魏國,生前被封“武鄉侯”,死後諡號“忠武侯”;
晉朝:三國歸晉不久後,作為曾經蜀國的敵人,因為諸葛亮軍事才能突出,特追封諸葛亮為“武興王”,這是史上首次追封諸葛亮為王爵;
唐朝:因李靖精通諸葛亮兵法,輔佐李世明完成一統天下,唐朝追封其為“武靈王”,並賜廟,以武神靈供歷代兵家祭奠;
宋朝:因宋朝缺乏像諸葛亮這樣安邦定國的軍事人才,特封諸葛亮為“武安王”,供歷代兵家學習;後又在民間賜“英惠廟”,後又加號“仁濟”,供文人百姓學習諸葛亮仁政治國救濟天下;
元朝:蒙古元朝時期,基本取消原本存在的各種廟宇,正式封諸葛亮為神王,追封其為“威烈忠武顯靈仁濟王”。
明朝:明代朱元璋欽定“帝王廟”,選從祀名臣37名,“忠武侯與焉”。
觀上述,諸葛亮不是單純的謀士,是軍事家,郭嘉是單純的謀士,這兩人是不能相提並論,也沒有可比性。
-
7 # 奧特曼的秋褲
郭奉孝出現的時間短,造成的影響大,甚至死前給曹操獻,最後一計兵不血刃取二袁首級,更是妙筆之作,孔明縱使有三分天下之謀略,治國安邦之大才,全部表現在出茅廬之初,後來的政治軍事生涯基本好少有可圈可點的地方,所以給後人的感覺還是郭奉孝短暫而又輝煌
-
8 # 三葉草31415926
沒可比性吧!即使是身在晉朝陳壽,寫官方史書三國志,看看是否單獨列傳就明白了!蜀書單獨的只有諸葛亮!吳書單獨的只有陸遜!大家可以查查郭嘉在什麼地方,魏書第十四列傳七八個人在一起,郭嘉第二
-
9 # 歷史蒼穹
郭嘉主要功績在於計謀,識人,曹操收留劉備、下邳攻呂布、官渡戰袁術、遠征烏恆、定計遼東等等這些事件中,都有郭嘉很大功勞。大多兵行險著。
而諸葛亮最大的特點就是求穩,從開始的隆中對到後來的歷次大的戰役,國家方略計劃等的制定,更全面。
如果以軍隊形容,郭嘉更像兵種較為單一的軍隊,諸葛亮則更像多兵種叢集。
-
10 # 吳家阿郎
諸葛亮厲害!
你讓郭嘉寫詩歌漢賦散文去,你看他能不能寫出來?
你讓郭嘉即當宰相又當將軍帶兵打仗去,你看他能不能做出來?
你讓郭嘉不吸毒不淫亂,你看郭嘉能不能做出來?
諸葛亮是聖人,郭嘉最多算個陰謀家!
回覆列表
郭嘉和諸葛亮都是三國時代超一流謀士,兩個人的謀略應該是各有側重吧。郭嘉的強項是在軍事方面,特別是在敵對雙方實力分析、走向預測、戰術配合、時機把握等專案上高出一頭。曹魏治國理政方面主要的強手是荀彧兩叔侄,郭嘉應該稍遜一籌。諸葛亮屬於全才謀士,天文地理、審時度勢、戰略籌劃、數術演繹、養軍列陣、民心調控等方面都顯示出他的卓越非凡。有的人,包括陳壽,看低了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拿所謂“子午谷奇謀”、“五出祁山無功”說事,實在有違客觀背景,踩在理想與想象的漂浮物上說話。也有人說《三國演義》虛構“借東風”、“草船借箭”、“空城計”等情節抬高了諸葛亮,但去掉抬高部分也不可能否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的。還有人把《三國志》與《三國演義》混雜起來尋找諸葛亮的不是,一會兒拿演義剝蔥,一會兒拿陳壽敲雞蛋,這就令人啼笑皆非了啊。我以為諸葛亮在治國理政方面有勝於荀彧,在一身不事二主、鞠躬精粹、忠心瀝膽的德操上更勝於三國諸謀士,兩表一對、木牛流馬、八陣圖無人能及。他這個全才多方面的成就是郭嘉難於比肩的,如果要在郭嘉和諸葛亮當中論高下,我以為諸葛亮應該更強。附帶說一下易中天品三國,那是隻適合在嘴上擺龍門陣的,管你要錢不要錢,只要圈子扯得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