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k並非感同身受
-
2 # 你不知道的這些歷史
人們常常在分封諸王的問題上非議晉武帝司馬炎,淚痕以為在進行這種非議之前,我們首先應該正視一個最基本的歷史事實,那就是在當時三四百年間,所有的帝國都是分封諸王的。我們在非議司馬炎分封諸王之時,最起碼應該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如果說分封諸王是錯誤的,為什麼那三四百年間出現的梟雄、英雄、政治強人都在重複這種錯誤?如果我們沒有正視這種歷史事實,如果我們沒有心存這種最起碼的疑問,那對於兩晉南北朝的歷史,我們就永遠只有象盲人摸象一樣的去看它;而永遠難以真正看清它的全貌。
即使孤立的去看司馬炎分封諸王;司馬炎分封諸王存在著眾多不得已的因素。首先司馬家族成員眾多、勢力巨大,那是既成事實。這絕不是司馬炎造成的,也不是司馬炎所能改變的。司馬炎幾個叔祖、叔父所代表的勢力都是巨大的,這種勢力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他是司馬家族可以凌駕於眾多豪門代表之上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他也會成為司馬炎當皇帝的阻力。
在曹魏帝國裡,因為司馬家族是帝國的執政家族,所以司馬炎幾個叔祖、叔父的家庭都擁有著巨大的軍事、政治資源。在這種背景下,司馬家族就是出了一個皇帝,也很難讓他們再擁有更多的利益了。換而言之,司馬炎除了給他封王之外,已實在不能給他們更多的利益了。從這層意義上,司馬炎想讓司馬家族支援自己當皇帝,就必須得分封諸王;因為只有大封同姓諸王,司馬炎祖父、父親的各枝成員才會能獲得在曹魏帝國中無法獲得的利益。否則,司馬炎的叔祖、叔叔們,實在沒有支援司馬炎當皇帝的理由。
而且從曹魏帝國滅亡的去看,皇族力量的衰弱是它滅亡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一個高階官員的兄弟、子侄都遍佈政府權力機構的年代裡,皇帝壓制自己家族成員的勢力的結果,通常就是會讓某個豪門家族能與皇族分庭抗禮,甚至凌駕於皇族之上。這種局面一旦出現,那皇帝再想讓那個豪門家族首腦臣服自己就變得越來越難了。在這種背景下,司馬家族自然不敢捨棄分封諸王的政策。
分封諸王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而且歷史也一再證實這種弊端是難以克服的。但司馬炎卻選擇了分封諸王,我們自然有理由嘲笑司馬炎的愚蠢。問題是,如果司馬炎因此值得我們嘲笑,那司馬炎之後的帝國皇帝呢?因為他們看著晉帝國在骨肉相殘中覆滅,但他們建立了帝國之後,卻顯然都在大封同姓諸王;當然了這些帝國普遍的命運也都是在骨肉相殘中走向滅亡。
我們回看歷史,總會覺得當事人很愚蠢;但如果我們處於其間,真能比他們做得更好嗎?顯然是很難的。
-
3 # 夕誓聽音樂
很多人沒認清一個看似悖論的現實——朝代建立之初的宗室分封是在加強中央集權而非相反。
一看到分封,就認定這是開歷史倒車,是開國之君犯蠢或自私自利,只能說歷史教條背的不錯,但缺乏分析能力。太多人預設了一個前提:把新朝建立當成大功告成的結局,如同童話中主人公結婚就是最終的幸福結局一樣。把新朝在全國建立威信和影響力,實現完整中央集權視為理所當然,一蹴而就的既成事實,然而現實中這是需要付出長期艱苦努力才會實現的。
尤其是古代的交通和資訊傳遞條件下,新朝建立者根基太淺或反對勢力太強時,對皇族進行分封,是強化新朝威望,深化新朝中央對地方控制力,以及平衡其它政治勢力的必須手段。即便分封有其弊端,但兩害相權取其輕,分封宗室仍然是新王朝的最佳選擇。
分封失敗的案例,根源無一不是中央自己出了問題。八王之亂就是藩王被中央引入政治鬥爭引發的大亂,而不主要是分封本身的鍋。七國之亂,也是沒找好物件、時機和方法,貿然削藩導致的。
在負面之外,我們可以從成功案例認識分封的必要性。西漢初年的分封就是一例,劉邦以亭長出身而開創了中國平民而為天子的先河,但終其一生,劉邦都在與前期被迫分封的異姓王的鬥爭中度過,直至末期才完成了分封劉姓諸侯王。試想以劉邦缺乏家世背景,與功臣的君臣關係也只是第一代老闆和打工者,如果不是分封各地的劉姓諸侯王,一方面難以設想漢朝會迅速在全國範圍建立起自身的權威,另一方面功臣在中央發動政變,沒有在外的藩王勢力牽制,也難保漢朝真的會延續下來。明朝也是同樣的政治原理,而且朱元璋還特別只給藩王留下了軍隊戰時指揮權,而民政、財務等權力則被剝奪,這實際已經把藩王可能的危害降到最低,如果不是出了個奇葩建文帝可謂萬無一失。
只有經過一代時間讓新朝的根基鞏固後,隨著必要性的減退和親緣關係的疏遠,分封才會逐漸成為中央集權的障礙而非助力。在這種情況下,藩王自身也喪失了相當進取性,只要以給出路的方式削藩,其實本也輕鬆,漢武帝推恩令的效果就是例證。
-
4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司馬炎搞分封被認為是八王之亂禍端的根源,但是咱們就事論事,司馬炎並不能看到以後發生的事,他分封目的是為了解決眼前的問題。
第一,司馬炎手裡的江山是從哪來的他最清楚不過了,曹魏武帝文帝明帝何等英明,但是權柄還是落到司馬氏手裡了,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曹魏宗室力量太弱了,魏文帝時期打壓宗室,搞九平中正制,大力提拔士族,導致曹魏宗室權柄一落千丈,魏明帝死前留了個曹爽,但是曹爽實在敗家,只知道弄權攬權,搞得不論是曹魏宗室還是士族子弟,沒有一個不嫌棄他的,導致在皇權有難之時居然沒人有能力救援。
第二,鞏固政權。司馬炎滅吳一統,結束了自黃巾之亂歷時八十餘年的大動亂。但是國家分裂以久,變亂為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三國時期的各種叛亂,割據給他很大的影響,不說別的,司馬氏掌權之後,魏國經歷了多少場叛亂?當時的天下,也只有宗室可以信任,不是說他們有多忠誠,起碼就算亂了,這天下也是司馬氏的。(ԅ(¯ㅂ¯ԅ))
其三
司馬家是個大家族,光他爺爺輩就號稱司馬八達,繁衍到他這輩想想司馬家有多麼龐大,而且司馬氏從魏文帝后期就是士族首領,掌控朝政之後更是如日中天,現在司馬炎成皇帝了,但是司馬家其它人還是士族首領,如果不討好安撫他們,他們怎麼會認司馬炎這個皇帝。
司馬炎是個好皇帝,他在位期間仁以厚下,寬略大度,其治下出現了太康盛世,黑點可能就是司馬衷這個傻兒子,分封諸王咱們現在看起來是個蠢主意,但是咱們其實都是事後諸葛亮,當時怎麼做才能更好呢?
-
5 # az2777
自打秦建立集權制之後,雖然總體趨勢是集權不斷加強,但封建經常反彈,呈現波浪線前進的態勢,既總體加強,小幅度反覆的趨勢。
歸根到底是因為封建仍有其優勢,雖然也有劣勢,兩張權衡之下作出決定,
秦集權漢封建,魏集權晉封建,
封建的優點在於在開拓期迅速加大政權影響力,避免君主家族被一鍋端。
劉邦正是看到秦二世而亡沒有同姓諸侯勤王才大封同姓王的。
但是到了曹魏,由於見識到藩王的危害以及曹丕對爭奪世子之位的勝利仍然心有餘悸,對宗室不信任,於是開始削弱宗室。
結果宗室太弱了,又被司馬家奪了天下,司馬家吸取教訓又開始封建了。
沒有最好的制度,只有最合適的,八王之亂其實是中央衰弱或者說是繼承人的鍋,怪不到封建上。
-
6 # 解讀歷史人物
綜合整理司馬炎統一三國的四點要素:
1、魏晉時期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是西晉統一最重要的原因。
2、司馬氏父子的戰略得當,先滅蜀再滅吳的規劃合理。
3、吳蜀的國力薄弱,政治腐敗。人民和軍隊離心離德。
4、王濬、張華、鄧艾、鍾會等人的策劃征戰之功。
公元266年,曹魏皇帝曹奐禪位於司馬炎,改元泰始,是為晉武帝。曹魏滅亡,西晉開始。
晉朝本身承接了東漢晚期至曹魏期間的割據局面,地方上世族影響力遠超帝王。如司馬氏本身就是世家門閥大族的支援下篡位的。
他防止門閥世家做大,就給皇室放權,解除了皇室王族成員的各種限制,以制衡門閥世家的力量。
-
7 # 臥家人
淮南三叛啊,難道司馬家還想著再來個五六七八叛?
這就牽扯到魏晉時期的都督制度和屯田制,以及九品中正制。往往中央會認命某人為都督某州諸軍事,假節鉞,加號某將軍銜,這樣這個人就變成地方上的軍事一把手。後期還出現都督兼任刺史的情況,這就成軍政一把抓了。
而且此時還有屯田制,也就是世兵制,部隊都是當地土生土長的,將領待久了容易形成人身依附。如果再配合地方士族的一頓支援和忽悠,很難保這些外軍將領會不會有二心。典型就是鍾會鄧艾伐蜀,差點就自立了。
還有一個我覺得算是小原因的原因,就是天下分裂久已,光三國時期就經歷了幾十年兩三代人,難保不會有地方士族想要取而代之。特別是司馬家得位不正,更是擔心這種事。
所以看西晉分封圖,基本就是繞著洛陽一圈一圈往外封,用意一個是鎮守地方監督各軍,一個是拱衛京師,必要的時候中央出事了還能救駕。
我有點不太理解為啥不分封江東,也很遠了,而且也能看出分封的機關算盡。整個分封基本都在關東和巴蜀,關內一個不封,同時河東及幷州也不封。所以正常情況下只要中央給力,依靠地形和經濟優勢足以打敗山東諸侯,事實也是如此。
這是簡單概述,等專家朋友來列依據和更詳細的解釋吧。
-
8 # 大白話說金融
司馬炎分封這主要是皇位來源不正,他篡奪了曹魏政權,奪取了政權,所以,為了保證各地反叛,分封天下,一是犒賞有功之臣,收買人心,另一個也是賦予兵權,為天子監督天下,但是,司馬炎的分封制卻是導致天下大亂的根源,他沒有吸取漢初分封制的教訓,漢初分封,導致吳楚七國亂,西晉分封天下,導致八王之亂,後來直接導致了五胡亂華的慘劇。
-
9 # 歷史菜鳥很低調
我認為司馬炎之所以實行分封制,是有以下兩點原因。
其一,司馬家族成員眾多,勢力巨大,都擁有著巨大的軍事、政治資源。這些勢力既能助他登上皇位,但同時也對他的皇權構成了威脅。司馬炎想讓司馬家族支援自己當皇帝,就必須得分封諸王,這樣才有支援司馬炎當皇帝的理由。
其二,從曹魏帝國滅亡的去看,皇族力量的衰弱是它滅亡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一個高階官員的兄弟、子侄都遍佈政府權力機構的年代裡,皇帝壓制自己家族成員的勢力的結果,通常就是會讓某個豪門家族能與皇族分庭抗禮,甚至凌駕於皇族之上。這種局面一旦出現,那皇帝再想讓那個豪門家族首腦臣服自己就變得越來越難了。在這種背景下,司馬家族自然不敢捨棄分封諸王的政策。
-
10 # 淮上秋陽
這要從曹魏時期說起。我們說曹丕代漢建魏後,為了鞏固君權,一曾下詔禁止皇帝親族輔政,對曹氏宗室嚴加控制,不斷削除他們的封地和爵位,以致造成“王侯皆思布衣而不能得”。結果皇室勢力在大族掌政局面下顯得非常孤立,大族出身的司馬懿得以藉機壯大自己的勢力。曹丕死後,曹叡(明帝)繼位。他即位後便大興土木,營建洛陽宮殿,使百姓困於勞役,同時賦稅也很繁重。他的暴虐統治,不但使一般人民日益不滿,就是臣下也因受嚴刑峻法而心懷怨恨。而曹丕死後,司馬懿兩次受遺詔,先後輔佐曹叡和曹芳(齊王), 在西御諸葛亮和東滅遼東公孫淵的過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威信,並掌握了曹魏的大部分兵權。他利用了曹氏的不得人心,將大族拉在自己的周圍。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政變,曹魏政權實落司馬氏手中。甘露五年(公元260年)司馬昭殺死魏帝曹髦,立曹奐為帝。曹奐成為傀儡,司馬昭從此成了實際皇帝。公元266年,司馬炎代魏稱帝,建立晉朝,兵不血刃,實現了改朝換代。
所以司馬炎親眼看到魏國因禁錮諸王,導致帝室孤立,才給了他們家奪取曹氏政權的機會,因此,他違反秦漢以來虛封王侯的慣例,恢復周朝的分封制度,大封皇族為王,當時一下就封了27個同姓王。西晉時的諸侯王不僅是食封者,而且大量參與政治和軍事,他們以將軍、刺史、都督等身份出鎮地方,自選國中文武官員,收取封國租稅,既有了行政權,又有了數量可觀的軍隊,司馬炎希望藉此達到“外有強藩,內懾權臣”的效果,確保司馬家族江山永固。
但人算不如天算,隨著地方諸侯王勢力坐大,其政治野心也隨之膨脹。由於中央給予諸侯的權力過大,中央無力制衡諸侯的軍隊。尤其是晉惠帝即位後,由於其昏庸無能,無法平衡各方勢力,導致朝廷內派系傾軋。結果各個派系紛紛拉攏勢力強大的宗室諸侯王,而各個諸侯王之間又貌合神離、同床異夢,終於釀成了八王之亂。八王之亂期間,諸侯宗室之間相互混戰,勢力此消彼長,晉惠帝成了傀儡,任其他宗室擺佈,受盡凌辱。這次戰亂前後歷經16年之久,使中原地區生產遭到嚴重破壞,生靈塗炭,西晉北方少數民族趁機起兵,逐鹿中原,並由此開始了中原地區大規模的胡漢移民狂潮。西晉最終在內外交困中快速滅亡。
-
11 # 搞笑影片坊
這一個問題我在輔修歷史學的時候老師專門講過,主要原因是司馬炎認識曹魏之所以輕易被司馬懿奪權是因為魏文帝沒有分封宗族,為我鞏固政權所以才實行分封制,另外他也是受到西晉傳統分封制的一些影響。
回覆列表
首先,不得不說司馬炎充分吸取了曹魏失敗的經驗和教訓。
曹魏失敗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沒有維護宗族的勢力,本來應該是曹魏政權守護者的藩王卻被控制、不信任,這才讓司馬家族有了可乘之機。司馬炎為了保護司馬家的天下,必然會採取與曹魏截然相反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