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赫赫有名佳佳樂

    可能有人和他說了一些關於死亡的事情,也可能孩子從電視手機上看到關於生死離別的劇情。

    六歲的孩子已經有了獨立的意識,理所當然的開始懼怕死亡,但他還沒有完全意識到死亡到底是個什麼概念,也許他認為的死亡就是永遠見不到爸爸媽媽等親人了。

    這個時候你可以撒一個善意的謊言,可以這樣給他解釋,世界上每天都有新生命誕生,當然就有人死去,可是死去的人並不會離開你,他們只是在另一個世界裡,他會天天看著你成長,陪伴著你,直到你懂事了才會明白,但是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如果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就永遠看不到親人了。

    生老病死,都是人之常情。就像每天我們喝水吃飯一樣稀鬆平常,孩子,你不要怕,爸爸媽媽現在都很年輕,你更年輕,我們會一直在一起。爸爸媽媽永遠陪著你的。

    還要引導孩子樂觀向上,不要總胡思亂想,給他培養個愛好。

  • 2 # 權衡之路

    對於孩子教育有的時候需要一些善意的謊言,不要把事情說的那麼冷血,孩子喜歡童話,可以用童話或者神明來解釋生死。

    比如,人是生物,而所有生物都會隨著時間的就是慢慢走向凋零,就像樹木,每到秋天葉落紛紛,冬天枯枝敗葉,只有到了春天才會萌生綠芽。樹木一年一輪迴,而人只是輪迴的時間比較長罷了。

  • 3 # UNIQUE文化

    能問出這樣的問題的孩子心地一定是非常善良的。有些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於童年的一些細節越來越模糊,但我卻清晰的記得我小時候也想過這個問題,那時候我特別粘我的父母每天挨著他們睡,自從有一次村裡死了人我才明白人原來是會死的。當我想到父母有一天也會離開我我就難過得要死,因為我害怕一個人會孤獨,我老爸是這樣安慰我的:你長大以後會有老婆陪你,會有很多好哥們。這些話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顯然太陌生了。不過我現在長大了,我想對曾經的自己說:人會慢慢長大,會慢慢變老,人一旦老了手腳就會不靈活了,有的老人甚至會生病啊,生活非常的不方便,甚至是非常痛苦的活著,那時候他們就會選擇去另一個地方活著。那就是西天,就是唐僧去取經的地方知道嗎?那裡沒有苦痛和折磨,每個人都活得開開心心的。所以你不用難過,反而應該替他們感到高興,知道不傻兒子! 用一種講故事的形式,再結合西遊記裡對西天的描畫,我相信小孩子更容易接受。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果大家有什麼新的意見和建議歡迎在評論下方留言

  • 4 # 斑馬電影BMF

    小孩子對於死亡恐懼不理解是很正常的一種情況,家長可以好好的開導一下。或者找一下這些方面的繪本給孩子讀一下。讓孩子理解死亡是一種正常的過程,每個人都會遇到這種情況的。

    當孩子的恐懼是更深層的情緒時,如害怕親人的死亡,就需要家長用另一種方式處理。爸爸媽媽要跟孩子承認自己對於死亡也是會恐懼,讓孩子知道某些情況下,這些事情是無法避免,採取行動也無法解決,只能等時間慢慢的消化。

    傷痛與苦難,和快樂與幸福一樣,是生命的一部分,沒有必要過分強調和追求生活中的無憂。災難和重創不是等你或你的孩子具備足夠的心理承受力了才會降臨,它會在生活的任何一個時刻,無論你是4歲還是40歲,猝不及防的驟然來襲。

    直面和接受傷痛需要很多勇氣,甚至連拿出這份勇氣都需要一個磕磕絆絆的過程。因此,我們何不將這份勇氣提前教給我們的孩子,讓他/她知道,不要羨慕別人的幸運,不用懊惱自己的遭遇,遇到什麼,就穩穩的接住,全力承受。選擇堅強,但不用逞強,要有直面的態度和尋求幫助的準備。這難道不是一份最好的禮物嗎?

  • 5 # 天才發掘機

    在中國,死亡一直是諱莫如深的話題,成人之間忌諱談論,更別說跟孩子談。

    這其中自然就缺乏一種教育,“死亡教育”,或者是“生命教育”。

    “如果這些話說出來會讓爸爸媽媽不高興,那我最好不要說也不要問,它一定是壞的……”

    把禁忌當成秘密,只會加劇孩子們對它的恐懼感和壓力感。

    但其實,他們很早就已經開始慢慢體會死亡的含義,雖然我們不說。

    死去的昆蟲、枯萎的植物、童話、漫畫裡暗藏的死亡氣息、家裡寵物的死亡,甚至親人的離世。如此種種都讓孩子對死亡有了些模糊的概念。

    以生活引入,便是“死亡教育”最好的開始。

    死亡是絢麗多彩的溫情,前段時間火熱的電影《尋夢環遊記》便是一場有關死亡的很好的教育。

    故事以墨西哥的亡靈節為背景,劇情並不新鮮,甚至有些老套,但很多人愛上的,是那個虛擬的絢麗多彩的亡靈世界,以及故事背後直擊人心的如何對待死亡的這個終極命題。

    類似於墨西哥的亡靈節,在中國也有——清明節和鬼節,這兩個節日的標誌是各家各戶都會買一些香燭紙錢,要去墓地或者是就近的十字路口燒上一些,以饗亡靈。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和coco亡靈節中供奉照片導引亡靈來家過節,是異曲同工的。

    紐澤西學院的心理學博士 James Graham 說,孩子對死亡的理解取決於兩大因素——生活經驗與發展水平。

    5歲之前的孩子,大多認為死亡只是臨時的,就像是在睡覺。在他們的想象中,死去的人或動物可以藉助藥水或者魔法、念一串咒語,死而復生。據研究統計,只有約10%的3歲左右兒童能理解死亡的不可逆。

    5-9歲的孩子,開始相信他們所看到的,所有的生物都會死亡。會把骷髏和死亡聯絡起來,有時會做噩夢……這時,他們傾向於不把死亡和自己聯絡起來,認為自己可以逃脫。9歲-青春期,他們開始明白地認識到,死是不可逆,是所有功能的衰竭,並且他們也會死於未來的某一天……

    成長就是這樣,慢慢地脫離幻想,慢慢地認清現實,它從來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我為什麼願意和女兒聊死亡?那是因為,既然,她終有一天會明白這些略有點恐怖的事實,那麼我希望,由我來說。

    因為在恐懼的陰影下,我會幫她加入一些愛與希望,幫她正視這些我們很難改變的命運。

    我想讓她明白,無論未來經歷怎樣的大風大浪,家人已經教會她掌握了好好活下去的力量。

    我想讓她在沒有我們庇護的時候,也能夠堅強地,用自己的雙腳,站立在這片土地上。

    面對孩子關於死亡的疑問,你可以逃避、可以糊弄、可以說你長大了就明白了,但我還是建議:

    1. 誠實回答,但避免潛在的創傷

    還記得夏克立是如何跟夏天聊起這個話題的嗎?

    大草原的夜晚,他們躺在草垛上,吹著涼涼的微風。

    夏克立引出了家裡狗狗,吉魯巴的健康狀況。它經常背痛,走路也變慢了,夏天立馬就明白了狗狗要死了……

    夏克立:吉魯巴去了狗狗的天堂。夏天:狗狗的天堂是什麼樣的呢?夏克立:那裡有很多很漂亮的雲。然後老夏輕描淡寫的引出:有一天我也會死去。夏天哭著說:如果你走了,我會跟你去。夏克立:不不不,你不必太早,我也不想太早。

    夏克立在講死亡前,先拿家中的狗狗做了個鋪墊,描繪了天堂的模樣,讓死亡這個話題顯得沒有那麼突然、那麼可怕。

    他很誠實,甚至說到自己也會死去,沒有欺騙也沒有偷換概念。

    事實上,諸如“Ta 睡著了”,“我們永遠失去了Ta”這樣的說法會讓學齡前的孩子感到困惑,甚至不敢晚上一個人睡覺(怕自己也一覺不醒)。David Fassler,佛蒙特大學醫學院博士如是說。

    每個孩子都有Ta自己的發展軌跡,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性格的孩子,家長都應該給出一套適合他們的說法。

    大的方向,下面給出了一些參考,但箇中度的把握,還需家長自己去拿捏。

    2. 對於0-4歲的孩子,結合現象+比喻

    新生的孩子是完全沒有死亡的概念的。但隨著他們慢慢會說話,接觸到更多的自然現象,他們開始對死亡有了最初的印象。

    如果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問及了死亡,注意是他們主動問起,而不是我們刻意去教授,可以先從現象講起。

    比如,狗狗死亡後,他們不再吠或奔跑了;小鳥死亡後,它們靜靜地不動,也不會再飛起來;植物的凋謝,意味著它不會再繁茂、生長;

    當人們死亡後,他們不會呼吸,吃飯,說話,思考或感覺更多,他們的身體停止工作,就像玩具的電池耗盡一樣,但是電池不能替換。

    點到為止,先形成一個粗淺的認識就好。

    有宗教信仰的家庭,面對這些問題就會顯得更加遊刃有餘。

    無論是“主與我們同在”,還是佛說“西方自有一片極樂淨土”,都能給我們一些力量。

    但需注意的是,“天堂對很多人來講是一個重要的安慰,但不要太早和孩子描繪天堂這樣的地方,因為5歲之前,他們很難理解為何肉體消亡精神還能永存”,阿肯色州兒童醫院的醫生Greg Adams 說。

    3. 針對4-8歲的孩子,進行生命&安全教育

    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的一大重要意義還在於,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教會他們珍愛生命,珍惜時光。

    對於已經形成一些是非觀、稍微年長一點的孩子來說,或者對於那些不知如何開口、無從入手的家長,藉助繪本講解死亡,會是一個輕鬆的方法。

    關於這個題材的繪本有很多,《當鴨子遇見死神》、《奶奶的護身符》、《爺爺的天使》、《爺爺變成了幽靈》等,它們用溫和坦然的語言、畫面,教小朋友們面對親人、同伴、寵物的離開,不畏懼離別的黑暗。

    這些書中,不僅解釋了為什麼生命會消亡,也解釋了為什麼要活;不僅講述了生命的故事,更講述了活的意義。

    4. 個人推薦的電影方式

    首先是上述說到的《尋夢環遊記》,一個美國製作的發生在墨西哥的故事。而它所關注的,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命題:

    死者已矣,生者如何帶著對他們的懷念活下去。

    皮克斯用一個善意的謊言,亡靈的世界,製造了我們與死去親人的聯結,而這個世界的終點則是——當活著的所有人都消失的時候。

    人世間並沒有像笑對生死這件事,我們永遠不可能輕鬆地面對至親的離去。但看完這部片子,我忽然理解了,為什麼從佛教到基督教,從民間傳說到各地習俗,都認定有一個亡者的世界。

    那是對生者最大的安慰。死亡奪走的,我們用記憶來守護。

    動畫電影《生命之書》,同樣是基於墨西哥人對生死的見解,這也是迄今為止,和孩子談論死亡最完整、最有愛的方式——“只要我們記住,他們就永遠在我們身邊”(As long as we remember them, they are with us)。

    在墨西哥,每逢亡靈節之際,幾乎每家每戶,都會到戶外搭建私人祭壇,在周圍擺放上用糖做的骷髏、逝者生前喜愛的食物,地上鋪滿萬壽菊,用這些物品祭奠逝者。

    與我們不同的是,他們祭奠祖先的氣氛是歡樂的,色彩斑斕的。因為在這一天,活著的人可以和已故的親人可以再次團聚。

    墨西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Octavio Paz曾說:

    對於紐約、巴黎或是倫敦人來說,死亡是他們輕易不會提起的,因為這個詞會灼傷他們的嘴唇。然而墨西哥人卻常把死亡掛在嘴邊,他們調侃死亡、與死亡同寢、慶祝死亡。死亡是墨西哥人最鍾愛的玩具之一,是墨西哥人永恆的愛。

    也就是這樣的心態,“擊缶而歌”讓墨西哥人學了去。在他們的認知裡,死亡不是終點,不是灰飛煙滅,而是去往另一個銘記之地。在那裡,整日整日都會舉辦歡樂的慶典,在那裡,家人最終都會團聚。

    而動畫裡,銘記之地的死神是位善良、博愛,用糖果做成的女神,她的住所是下面這個華麗充滿想象的城堡,而不是令人聞風喪膽的陰曹地府。

    電影通篇講述著老子“死而不亡者壽”的觀點,以及真愛之火永不滅。看完後你或許會說,這是毫不實際的幻想。但死後的世界,誰又真的知道會是什麼樣呢?

    既然如此,我們可以選擇相信什麼,不信什麼。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相信,一閉眼,再一睜眼,已處於一個更好的世界。

    世人都說死亡冰冷殘酷,我卻想告訴女兒,沒有人知道死後究竟會如何。

    身為父母,不光是我們去教育孩子;同樣,孩子、生活也在教育著我們,給我們學習成長的機會。

    當我說,我希望女兒在面對打擊時,能直面痛苦和挑戰,其實也是在對自己說。畢竟,死亡是所有人都要面對的課題。

    某天,若我姑娘問起我,什麼是死亡時?

    願我能不驚慌,不尷尬,不逃避地回答她說:

    死亡本來就是生命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

    親人去世,是因為Ta老了,或者生病了,醫生也束手無策。

    在我們有生之年不會再與Ta相見,但,我們對Ta的愛將會永存。

    所以我們更要珍惜眼下與親人相聚的時光,分分秒秒。

    以上

    天才發動機團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時期的周杰倫、王力宏、吳克群,為什麼現在周杰倫會更活躍於觀眾眼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