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y墨香y
-
2 # 四川達州人
這是康熙自找的。
本來,胤礽資質、性格都還過得去。又是元后嫡長子,身份最高。滿清入關後一直在尋求正統,始終想得到漢族士紳認可,對於嫡長子繼承製當然是非常渴望,而赫舍裡又是康熙少年夫妻,共同應對鰲拜專權的困難時期,所以康熙對胤礽寄託了極大的希望。
康熙給予胤礽最好的一切,最好的老師,最高的政治經濟待遇,甚至默許索額圖擴張黨徒以拱衛胤礽。
然而,康熙教胤礽政爭、權術,唯沒有教胤礽應該如何做兒子做兄弟。伴隨索額圖集團的膨脹,太子黨不僅賣官鬻爵,黨同伐異,撈取錢財,最後發展到了試圖謀殺康熙令胤礽提前接班的地步。試想,一個沒有敵人的太子,會去找誰的麻煩?
恐懼的康熙不是想辦法如何拉胤礽回頭,而是放出大阿哥參與朝政,並對索額圖集團與明珠集團進行平衡,自己處於裁決者地位。胤礽當然就處於下風。此後又遭遇帳殿夜警與十八子死亡不哀事件,康熙立即廢除太子。
誰知廢除太子,同時廢除大阿哥並沒有令朝局向期望那樣發展。廢太子集團崩潰,但大阿哥集團被八阿哥接管,處於獨大局面。不想失去權柄的康熙再次以權術來化解難題,復立廢太子作為八阿哥集團的主要攻擊目標,同時以其他諸子的三、四、五等人平衡八阿哥。
所以,從頭到尾都是康熙在玩權術,以皇位繼承權作誘餌,先是打擊八阿哥,再捧十四,為的都是自己控制局面。
-
3 # 小測試在上海
康熙一生功勳卓著,八歲登基,十四歲除鰲拜,平三藩,收臺灣,親征葛爾丹,北與沙皇俄國簽訂尼布楚條約,六下江南視察,一生豐功偉績數不勝數,但是也有他苦惱的事情,這就是立儲。
康熙一生有三十多個兒子,二十多個女兒,長大成人的也有十幾個兒子,康熙的兒子教育良好,個個都是人才,其中太子胤仍,在剛出生的時候就被立為皇太子,當了四十多年的太子,康熙兩次立了廢,最後還是沒能成才,老大戰功卓著赫赫,但是政治能力不行,由於陷害太子被康熙圈禁起來,老三文學能力較高,喜歡編書後期主動退出奪嫡很,老四也就是雍正皇帝,奪嫡大戰勝出者,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簡稱八爺黨,最終也沒爭過雍正,最後被賜死,老十三是雍正的鐵哥們,被封為鐵帽子王,一生忠心輔佐雍正,活活累死。
奪嫡激烈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帝位知有一個,康熙兒子能力都不錯,都可以當皇帝,有人說康熙把能當皇帝的兒子都生了,完成後期皇帝都是小孩子。
-
4 # 巴顏鵠09
其實這種問題呀!很難回答的特別全面,我簡單的從幾個方面來解答一下吧!不足之處還望大家海涵。
一、清朝對皇子的教育體制不同。
清朝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開始,就特別注重對兒子們的教育,那時候他主要側重於武力方面的培養。你想呀,國家正是開疆擴土用人之際,隨著戰場縱身不斷地延長和擴大,軍中急需帶兵的將領,那麼培養兒子就是最直接最保險的梯隊建設方式。特別是世祖爺親政以後,總結了明朝滅亡的原因,其中有一條就是不重視對皇子的培養。可能是因為朱棣本身是篡位奪取天下的,他在這方面就特別敏感,只專注培養太子,其他皇子的學業並不如太子受到重視,而且皇子成年以後,就必須離開京城去所受封的領地上享福去了。這樣雖然其他皇子沒有了與太子競爭的權利,但是我們都知道一個道理,人一旦養尊處優慣了,也就不思進取、不求上進了。那麼隨著外派的皇子們一輩輩的失去了競爭皇帝的權利,也就背背的失去了進取心,特別是明朝還不允許太子以外的皇子參與政務,這就導致明朝末年皇室人口達到一百萬之多,但是這百萬之眾的皇室成員看著李自成等一眾叛亂,居然沒有任何辦法。這讓順治特別不恥,所以他規定皇子六歲就要進上書房讀書,所有皇子的啟蒙老師都是當時鴻儒。到了康熙年間就更不得了了,他不光是對皇子的文學上重視,對皇子得騎射武功方面也特別下功夫培養,所以康熙的皇子們文思才學和騎射武功都是出類拔萃的,而且成年以後的皇子們都授予政務的職位,這讓他們進取拼搏之心陡然增加,所以每個人都很優秀,這對康熙來說就很難取捨了,所以眾星逐鹿之勢也就在所難免了。
二、康熙兒子太多。
康熙一生三十五個的兒子,參加齒序的也有二十四個,去了幾個年紀小的參與不上爭寵奪儲的事兒,剩下的皇子個個優秀,哪個拿出來都能獨當一面,前文說了,優秀的人一多難免就一爭我奪,特別是太子在位年頭太多,關係錯綜複雜,那太子的位置就很尷尬了,說他是君,他上面還有皇帝;說他是臣,他又在眾臣之上。那麼就有全力支援的、還有面和心不和的、還有從面上就敵對的、更有甚者背後捅刀子的皇子和大臣們。原因很簡單呀,對於皇子來說我們同樣優秀,甚至有些皇子要比太子都優秀,你憑啥是太子呀?我比你還優秀,那我完全比你勝任太子的職位呀!所以,諸子奪嫡再所難免。
其實說白了,造成這種後果,也不能都怪皇子們,難道康熙不是這種局面的締造者之一嗎?你們說是不是?
-
5 # 帝子乘風2
康熙自願的!生的多,還都參與朝政,給實權!而且自己還活的長!!可能對太子不放心吧!!兩廢太子!!!不出事才怪!
-
6 # 宋安之
康熙晚年為何會出現九子奪嫡的激烈皇位爭奪戰呢,其實歸根結底,原因不在於康熙帝本人,而是這屬於是清朝在由關外政權過渡為大一統政權以後的制度嘗試。
因為清朝前期對於權力的分配,其實一直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像在清朝開國過程中,大家很少聽過開國名將,開國諸王倒是很多,都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子嗣,大家熟悉的有諸如攝政王多爾袞,還有多爾袞的同母弟豫親王多鐸,及其禮親王代善等。
當時八旗是清朝的武力支柱,這些宗室成員各領一旗,為清朝開疆拓土。同時國家遇有大事,需要八旗旗主為首組成議政王大臣會議來商議,並且做出最終決定,皇帝並非可以大權獨攬。
也就是說當時的大權在於愛新覺羅家族,分散於統領八旗的諸王之中,所以清太宗皇太極才要集權,並且設立皇帝親領的上三旗。
像順治帝福臨在皇太極猝死,沒有確定繼承人的情況下,就是透過議政王大臣會議決定成為新皇帝的。
而正因為這種分散於宗室的制度之下,造就了多爾袞從睿親王到攝政王,並且大權獨攬的條件。
當然多爾袞大權獨攬以後,也開始打壓諸王,這無形中為後來親政的順治帝打下了不錯的基礎。順治帝親政以後,議政王大臣會議雖然依舊存在,但無疑已經起不了那麼大的作用。
順治帝身為清朝成為大一統王朝以後的第一位皇帝,面對權利分散的情況,也進行了很多嘗試,比如說採取明制中的內閣,甚至參考明朝的二十四衙門,在宮中建立了十三衙門,想要透過宦官集權。
當然雖然議政王大臣會議這種模式被削減了作用,但畢竟清朝是滿洲為根本的,於是各旗的大臣開始抬頭,所以就有了後來康熙繼位以後的四大輔臣。
順治帝想用宦官集權,四大輔臣當然不願意,所以康熙登基以後,他們就急匆匆的撤銷了十三衙門。這時候這個模式的弊端就開始出現了,出了一個欺主的權臣鰲拜,所幸康熙最智擒鰲拜,才避免事態進一步惡劣發展。
說到這裡大家也可以看出,清朝在前期其實是一直變化和嘗試的過程之中,宗室親王權力太大,結果出了一個攝政王多爾袞。打壓了宗室親王權力以後,又出了一個權臣鰲拜。
所以康熙時期,這位皇帝開始再次嘗試,康熙採取的是上陣父子兵的模式,就是想以自己的幾個親兒子來從這些八旗親王和大臣手中分權,方便自己集權。
可以看出順治和康熙兩位皇帝並沒有參考明制,進行分封藩王的制度,而是留這些以後的宗室親王於京城之中,來協助自己治理國政。
康熙為了集權,採取了嫡長子制度,在康熙十四年,立了嫡次子胤礽為儲君,直接自己指定繼承人。在康熙三十七年,又將那些陸續成年的兒子們授予爵位和八旗領民,共有六個兒子受封。
這六位受封的阿哥們都掌握了八旗一部分權力,自然方便了康熙的集權。但康熙始料不及的是,他同樣為了集權早立太子,與這件事起了衝突。
因為滿族自關外到康熙時期,就不是採取嫡長子制度立繼承人的,滿人當然接受不了以嫡長子制度選出的太子胤礽,或者說需要時間接受。但當康熙將八旗一部分權力給予自己六個兒子以後,這一切就得到了宣洩口,滿人認為這些阿哥們每個人都有繼承權,而阿哥們有權力,自然有野心,同是皇帝親子,他們自然不願意屈居於太子胤礽之下,於是一出九子奪嫡的好戲開始上演了。
所以說九子奪嫡其實根本原因不在於康熙,也不在於九位阿哥的野心,而是清朝入關以後制度不斷變化嘗試之下的結果,更是清朝本身的風俗與關內嫡長子制度風俗的衝突之下的衍生物。
現在大家看明白清朝九子奪嫡背後的真正歷史了吧?
-
7 # 江北陸遜
對於後金和清來說,圍繞著汗位(皇位)的爭奪,從來都不是和平的。
而大家之所以對康熙晚年的九王奪嫡印象深刻,跟這些年的幾部熱門電視劇《康熙大帝》和《雍正王朝》有關,更因為二月河的系列小說,和《宮心計》、《甄嬛傳》、《李衛當官》等電視劇和穿越小說有很大的關係。
透過這些小說,大家對康熙朝的“九王奪嫡”多多少少都有了瞭解,對於太子胤礽、四爺雍正、八爺胤禩、九爺胤瑭、十爺胤莪等人物更是耳熟能詳。
經過眾多小說和電視劇的演繹,這些人物和康熙朝的嫡位之爭更是深入人心。
但實際上,這種儲位爭奪一直以來都是遊牧和漁獵部落的特色。
比如,康熙的爺爺,皇太極的上位也一樣充滿了血雨腥風。
最早,努爾哈赤屬意於長子褚英,但褚英本人一方面功勳卓著,另一方面好酒貪杯,性格殘暴,與周邊大臣和兄弟關係都不佳。
皇太極與這位兄長一項不和,沒少給這位兄長下爛藥。最終,努爾哈赤廢除褚英,並處死,年僅36歲。
在這之後,皇太極其實和儲位也沒有關係。
在這之後,努爾哈赤屬意的是褚英的同母弟代善,四大貝勒之首。而代善因為虐待嶽託、碩託兩位前妻所生之子,並且搶奪嶽託的宅地,而與兒子交惡。代善還多次向努爾哈赤要求斬殺碩託。這徹底激怒了努爾哈赤,並廢黜了其儲位。
當然,這是清史的說法。自此以後,代善失寵,並在皇太極繼位之後,被閒置打壓,差點斃命。不過這些年的閒置,也讓代善徹底對帝位死心,隨後扶持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繼位,即順治帝。
而且在這之後,皇太極還逼死努爾哈赤遺孀,太妃阿巴亥,逼退阿巴亥愛子多爾袞,這才最終登上帝位。
而且即使皇太極登上帝位之後,他還受到了莽古爾泰和莽古濟兄妹的挑戰,魯莽的莽古爾泰由於皇太極不滿四大貝勒同時坐殿不利於集權開始削權,在暴怒之下在皇太極面前拔刀相向,被廢除貝勒之位,最終鬱悶而死。最終皇太極以謀反罪處死莽古濟,據說是凌遲處死的。這也是數千年來唯一被凌遲處死的公主。
這中間的血腥程度可一點都不比康熙朝的九王奪嫡差。
最終皇太極暴斃於宮中,死得不明不白。依靠孝莊太后的周旋和下嫁,多爾袞最終只做了個攝政王,保住了順治帝的帝位。
這其中的風雲變幻,血雨腥風,哪一點比康熙朝的九王奪嫡差?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其實原因還和滿清早期的軍事貴族共治的制度有關。
滿清早期的政治制度與漢地是有區別的,尤其是與明朝區別很大。
明朝在朱棣永樂之變之後,徹底把諸王變成了豬,圈養起來。不許干政,不許領軍,只允許領俸祿生孩子,不能回京城,不能出封地,最終在明覆滅的時候,除了任人宰割以外,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而滿清一開始只是個部落聯盟,各大貝勒、各大旗主之間本就是一種聯盟而不是絕對的上下級關係,所以才有了後世所稱的“八王議政”制度。這是一種原始的軍事民主制度。
努爾哈赤作為共主,只是具有較大的決策權,但並不具備絕對的獨裁權力。所以選擇繼承人也需要一個比較強勢的太子,而不是一個無能只能靠著禮教、名分垂拱而治的所謂太平天子。
這種制度下,清不可能採取明的太子制度,而只能依靠養蠱一樣的,給所有皇子以實權,或帶兵,或理政,寄希望於皇子在實戰中歷練,選擇最好的那一個作為繼承人。
這才是康熙朝嫡位之爭非常殘酷的真正原因。
但隨著雍正秘密建儲制度的實施,雖然避免了皇子之間的帝位爭奪,但選擇出來的繼承人也一個比一個更加平庸。這未嘗不是滿清衰落的原因之一。
回覆列表
1.皇帝的放任:皇帝不允許任何人威脅到至高無上的皇權,包括兒子,只有兒子間相互爭鬥才不會團結一致威脅皇權。
2.制度上不完善:康熙後期長期以來形成的立太子制已經不適用了,當太子久了威脅到皇權。
3.康熙的兒子都優秀:九個兒子都能聚集起一批朝臣、加上清朝特有的分封制,每個兒子周邊都形成了一個小團伙,在康熙這個Quattroporte判長沒有強力壓制的情況下各個團伙間的爭奪就表現出異常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