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猴子窩窩

    我現在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也曾經是從新手媽媽過來的,育兒經驗都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還有就是和身邊的寶媽分享得來的,今天在這裡說說我所知道的寶寶哭鬧的原因,以及自己是如何分辨處理的。

    1.寶寶餓了哭或者吃太飽了哭鬧

    寶寶餓了哭會有張嘴想吃奶的動作,或者是舔衣服,嘴巴會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媽媽抱著的話會使勁往懷裡拱。而寶寶吃飽了媽媽繼續餵奶的話,寶寶會抗拒,頭扭來扭去的不願意吃了,有的吃太飽也會因為肚子不舒服哭鬧。

    2.熱著了或者冷著了不舒服哭鬧

    這個情況就要根據天氣和溫度來判斷了,不要覺得自己冷就使勁給寶寶穿衣服,自己熱就給寶寶也脫衣服。判斷寶寶冷熱的標準是摸寶寶脖子後面,不是摸手。寶寶小神經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善,手腳的末梢神經不能正確的判斷寶寶熱冷的。如果寶寶手涼脖子後面不涼,那是正好的,如果寶寶手都很暖和了,那就有可能熱著寶寶了,要及時的摸摸寶寶後背看看有沒有出汗。

    3.寶寶鬧困的時候會哭鬧

    如何判斷寶寶是鬧困哭鬧呢,寶寶想睡覺的時候會揉眼睛,撓耳朵或者搖頭,哭鬧聲音比較大,媽媽抱起來明顯好轉,依賴媽媽。

    4.寶寶尿了或者拉了有時候也會哭

    寶寶尿了拉了會不舒服,寶寶也會哭鬧,媽媽只需要觀察尿不溼或者尿布及時更換就可以了。

    5.寶寶病了不舒服哭鬧

    新手媽媽可以觀察寶寶是否是感冒了,流鼻涕發高燒或者拉肚子等等,寶寶難受肯定會哭鬧的。

    下面重點講一下比較難判斷的寶寶肚子疼哭鬧。寶寶肚子疼的時候是一陣一陣的,哭得特別大聲,面部表情很難受,無論怎麼都哄不好。這個時候寶媽要鎮定下來,把寶寶抱起來拍拍隔,再把寶寶平放在床上做一個排氣操,讓寶寶放屁,寶寶放屁以後基本就不會哭了,這是最快速的讓寶寶不哭鬧的方式。我家小寶前兩天才經歷了肚子疼,我不到15分鐘就處理好了,老大以前哭鬧的時候沒有經驗,知道是肚子疼,但是沒有好的調理方式,只知道揉肚子,揉肚子排氣慢,她好幾次都哭兩三個小時,哭累了才睡的。

    (排氣的時候把寶寶腿如圖上那樣做,反覆多次,或者網上有排氣操的影片寶媽可以學一下,非常的有用)

    還有就是寶寶哭鬧得比較厲害的話,檢查一下寶寶所穿的衣服還有襪子和鞋,看看有沒有線頭擠著哪個地方。

  • 2 # 懶媽育兒路

    我記得有一篇文章曾詳細說明孩子的哪種哭聲代表了孩子的哪一種情況,但其實作為媽媽,根本不需要那麼麻煩。

    首先,自己的孩子自己最瞭解。所以孩子哭的時候,媽媽都有一種本能的和孩子的心理感應,會知道孩子究竟是餓了還是哭了,還是希望媽媽抱抱了。

    其次,孩子什麼時候吃奶,什麼時候尿尿了,媽媽還是比較瞭解的。比如,如果一個孩子三個小時候前吃過奶,那他的哭泣很可能就是因為餓了。這個根本不用分析孩子究竟怎麼哭的,媽媽根據當時情況就能判斷出來。

    第三,一般遇到孩子哭鬧,還可以使用排除法,餓了,尿了,拉了,衣服穿多了,家裡太熱了等等。對於小寶Bora說,只要滿足吃喝拉撒睡,一般都不會哭的。

    最後,如果孩子哭鬧不止,媽媽還找不到原因,無法安撫,就要考慮寶寶是不是生病了,及時就醫,讓醫生幫忙判斷,是正確的選擇。

  • 3 # 雙胞胎的爸爸

    孩子哭可別小瞧,能傳遞不少資訊。困了、餓了、不舒服了,都會哭。可是作為新手爸媽卻只知道寶寶哭了,卻不知道為啥哭了。

    作為一個全職奶爸,我覺得我可以說一下我理解的寶寶的哭聲代表的含義。一般寶寶哭的時候會配合有其他動作,如果你聽不懂寶寶為啥哭,看看他的動作也能猜個大概。

    寶寶困了:

    不耐煩的哭,並且通常時一邊哭一邊打哈欠,還會不停的揉鼻子或者眼睛。

    寶寶餓了:

    剛開始餓的時候,哭的不急不緩,挺有節奏,一般是哭一聲停一下;要是這時候不管他,那他就會使勁哭給你聽,放聲大哭,左右搖頭,意思就是找吃的。

    寶寶拉了尿了:

    寶寶拉了尿了不舒服了,他就會輕輕的啼哭,一般會配合來回扭動身子,蹬被子等。

    想讓抱了:

    似哭非哭,哼哼唧唧,一抱起來馬上見效。

    不舒服了:

    哭起來沒完,伴隨各種小動作,比如紙尿褲沒穿好,比如冷了熱了等。

    害怕:

    哭聲很刺耳,聲音很大,四肢伸張、拳頭張開、膝蓋拱起立即恢復等驚嚇動作。

    最後祝寶媽輕鬆快樂育兒!

  • 4 # 元元媽聊育兒

    新手媽媽最怕寶寶哭了,可小嬰兒不能說話,主要就是透過“哭”來表達自己的需求或不舒服。哭有很多種,有的是因為冷了熱了餓了等,也有的可能只是為了獲得媽媽的注意,需要安撫。寶媽可以根據孩子哭聲的不同來識別。作為兩個娃的媽媽,我總結了一些寶寶“哭鬧”方面的表現和應對方式,供您參考!

    餓了、冷了、熱了、尿了等生理性需求的哭鬧

    這種哭鬧聲音比較洪亮,哭鬧間歇期間寶寶精神面色正常,並且一旦需求得到滿足後,哭聲就會中指,並且神情很愉悅。

    解決方法:就是滿足寶寶的需求,餓了餵奶。冷熱方面關注寶寶的鼻尖和後脖子位置,冷了鼻尖會冰涼的,熱了後脖子位置會出汗。尿了換尿布。

    對媽媽的依戀

    新生兒對環境不熟悉,會有不安全感,這個時候會用哭鬧的方式來表達害怕的感覺。

    解決方法:媽媽將寶貝抱著,讓他離你心臟最近的位置,聽著媽媽的心跳會有安全感。媽媽可以在寶貝耳朵邊輕哄,跟他說說話,畢竟在肚子裡他最熟悉的聲音就是媽媽的聲音了。切忌劇烈搖晃!此外,給寶寶做撫觸也有助於增強孩子的安全感,睡前或者洗澡後可以給寶寶做一做撫觸。

    腸痙攣

    3個月以內的寶寶一旦出現劇烈的哭聲,排除生理性需求之外,餵奶也無法緩解的大聲哭鬧,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是不是腸痙攣。我們家小寶小時候經常這樣,剖腹產的寶寶容易發生腸痙攣的現象,哭聲急且劇烈,要好幾分鐘才能自行停止。這個時候大人是最著急的!

    解決方法:寶媽經常給小寶寶揉揉肚子,圍繞肚臍周邊順時針轉動,輕輕用力,經常揉揉好好很多。主要是幫助他排氣,通常排氣後會有所緩解。此外,也可以用溫毛巾經常敷一敷小肚子。

    病理性哭鬧

    上述哭鬧都排除後,孩子依然哭鬧不止,且哭聲逐漸微弱,精神萎靡不振,那要考慮是不是病理性哭鬧。

    解決方法:儘快帶孩子就醫。

  • 5 # Nicer個人成長

    新手媽媽面對寶寶的哭聲經常會顯得手足無措,不知道孩子到底怎麼了,他為什麼哭,怎麼辦,我開始帶孩子的一段時間裡也是這樣,好在有老人幫忙,老人有經驗,知道孩子可能是餓了,困了,但也有些是老人不知道的情況,比如孩子缺乏安全感了,想要媽媽抱等。

    現在大家育兒都是用現代科學文明方式,結合老一輩的經驗來帶育孩子,我也就著自己帶孩子的經驗,總結了一些孩子哭鬧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1、寶寶肚肚餓了

    剛出生的寶寶很容易餓,每隔2-3小時就要吃奶,所以有時媽媽們可能沒及時給孩子餵奶,(或者孩子上一次餐就沒吃多少)孩子就會透過哇哇大哭來表達自己肚子餓了的需求。這時候只要給孩子餵奶,他就不再哭鬧。

    提醒:按需,按時給孩子餵奶,保證孩子正常的餵食需要。

    2、想要誰覺了

    有的小寶寶會鬧覺,在他疲憊想睡覺的時,一定要哭鬧一下,才能夠睡,其實他就是希望媽媽抱著他,能哄他睡覺,他會更容易安心睡著。(當然有的小孩比較安靜,說睡就睡了,我家那個小時候就得哄,真是討債的)

    提醒:這種情況下,媽媽可以抱起寶寶,輕輕拍著他,哼點輕音樂和催眠曲之類的。

    3、尿不溼滿了,不舒服

    現在大家基本給孩子用尿不溼,方便也實用,只是如果不及時給孩子更換的話,久了孩子的小屁股就會覺得不舒服,特別是如果他拉了粑粑的話,這時,他也會用哭來抗議,這個東西讓他不舒服了。

    提醒:定時檢查孩子的尿不溼,及時更換,拉了粑粑後一定要清新幹淨小屁股,這樣孩子才會覺得舒服。

    4、孩子熱著了

    我這裡沒有寫孩子冷著了會哭,因為我感覺孩子對與熱還是比一般冷的感覺反應會大一點,我家孩子就是這樣,一點點的手冷他不會有什麼反應,但是熱著了,他就會有點急躁,就會哭。

    提醒:如果天氣熱,給孩子穿的也多,一定要時不時摸摸寶寶的頸背部是否有汗,及時為寶寶減少衣物。

    5、腸脹氣

    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因為我家小夥子,小時候被這個折騰慘了,我也跟著不安寧。可能這一點,很多新生寶寶小時候都會有一點,因為嬰兒的消化功能弱,一不小心就很很容易造成腸脹氣,他肚子裡覺得不舒服了,整個人不好了,也就哇哇大哭。

    提醒:檢查孩子對奶粉是不是不適應,或者母乳最近媽媽有沒有吃一些刺激上火的食物,及時修改。另外就是在醫院學習小兒腹部按摩,幫助寶寶緩解脹氣。

    6、環境太吵,受到驚嚇

    嬰兒對新世界都很敏感,受不住大人能承受的驚嚇,比如聽到突然的鞭炮聲,就會驚嚇得哭,所以媽媽們要注意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環境。

    提醒:如果孩子已經受到驚嚇,要馬上抱起孩子,貼在胸前,輕聲地安慰他,讓他感到安全,他就會不會哭了。

    7、可能生病了,發燒、肚子痛

    生病是每個小孩長大畢竟的路,都會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出現一些問題,孩子發燒了,頭痛了,肚子痛都會哭,因為這麼小的他們,一切問題只能靠哭來引起大人的注意。

    提醒:這需要媽媽們及時注意到自己孩子的變化,摸摸額頭,發燒了一定要及時物理處理,隨時觀察到體溫,高燒的時候該去醫院就去醫院,不要耽誤。

    8、吃的太飽,肚子難受

    有的媽媽可能會擔心孩子吃不夠,使勁兒給孩子喂,結果孩子吃的太飽,腸胃消化又弱,脹著哭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孩子吃奶時吸了空氣進去,)

    提醒:不要過度餵養,按需哺乳。寶寶吃完奶後,將寶寶直扶在肩膀上,輕拍後背,讓寶寶透過打嗝將胃裡的空氣排出。

    9、找媽媽了

    這一點是每個嬰兒都會做的事,這是孩子的天性。在看見陌生面孔時會想找媽媽,在媽媽離開很久後,會找媽媽,看不到媽媽了,就會哭。

    提醒:這個問題,只要你有出現在寶寶面前,抱起他,慢慢他就會平靜下來,露出開心的微笑了。

  • 6 # 喬喬麻麻營養小生活

    敲黑板嘍:新手媽媽可以這麼判斷寶寶的哭聲呦

    新手媽媽最頭疼的事情就是寶寶的哭泣,看著他好心疼,卻完全get不到他的哭點。寶寶哭鬧其實是他向你“求助”的訊號,主要原因無非是以下幾點:

    1⃣️餓了

    這是最常見的原因,試探的方法,奶嘴或是乳頭接觸孩子嘴唇,可以觀察他的反應,如果迫不及待就咬住並猛烈地吮吸吞嚥,那這哭一定就是餓了的表現,此時的哭聲會很大聲且有些著急的感覺;

    2⃣️排了(尿或拉)

    當孩子排洩後,排洩物可能會沾到身上,讓孩子覺得不適,及時幫他清洗並更換乾爽、新的衣物和尿不溼,這時的哭聲有些厭煩的感覺;

    3⃣️溫度(冷或熱)

    當環境溫度和身體溫度適應度不相匹配的時候,即孩子覺得冷或是熱的時候也會出現扭動、哭泣,適時地為孩子增減衣服,可以減少不適感。

    4⃣️不舒服

    當孩子肚子疼或是消化不良時,他們不能用言語表達,只能用哭表示,這種哭聲會很突然,並持續較長。

    5⃣️尋求安慰感

    6⃣️睏倦

    當孩子特別困的時候,也就是常說的“困過了”,也會出現哭泣不止,這時的哭聲有些不耐煩,但是眼睛沒神,稍事安慰就會睡著,這個情況經常會和第1⃣️種情況交叉出現。

    好嘞,媽媽們,這下再也不會被寶寶們突然而至的哭聲打得措手不及了吧?

  • 7 # 貓度雲科

    1.要看寶寶是不是尿了、拉了等等。如果換了尿不溼寶寶有所緩解,就沒事。

    2.看一下寶寶是不是餓了。母乳餵養的看看寶寶是不是想喝奶,奶粉餵養的核算一下時間,是不是到了要喝奶的時候了。

    3.可以看一下身上是不是有汗(熱了),這時候記得把汗擦乾,減少衣物數量

    4.困了也會鬧哦,一般哄哄就能睡了

    5.如果上述方法還是不行,就要檢查一下是不是腸脹氣。可以透過往一個方向揉肚臍附近來看看寶寶有沒有排氣或者拉粑粑,一般腸脹氣會伴隨著排氣拉粑粑緩解

    6.如果還是沒用的話,就要量下體溫看看了。要是發燒了先物理降溫,物理降溫不行再就醫哦。

    希望小貓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奶水少怎麼辦,聽說可以透過飲食調整,也可以找催乳師按摩?真的嗎,具體怎麼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