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閒擺歷史

    一、我們先來看看武則天之前的儒家、釋家、道家

    南北朝時期的陶弘景提出了"三教合流"的思想

    但大多學者普遍認為最早的融合是起於唐朝

    這也不難理解,唐朝初年,剛剛從隋末戰亂走出來,

    百廢待興,政策寬容,思想開放

    道家:因為老子本名姓李,唐朝一建國,

    就尊老子為始祖,道家地位在三家之首

    儒家:名義上老子的地位高,

    但由於政治需要,儒家一直處於主流思想

    釋家:由於隋朝崇信佛教,唐初,政策寬容,

    一直穩步發展,地位在三家末端

    二、武則天時代的儒家、釋家、道家

    說到武則天,我們估計都認為她是信仰佛教的,

    因為,他曾經在感業寺出家為尼

    個人認為,或許談不上什麼信仰,

    不過是有好感罷了,話說唐太宗死後

    武則天就去了感業寺當尼姑,

    殊不知,她是被迫的,當時沒有子女的妃嬪都要去,

    而且,當尼姑時她也“六根不淨”,和唐高宗李治眉來眼去的

    當她回宮之後,漸漸的走上權力巔峰,

    她想當皇帝,就要找一個理論思想

    來支援自己,而當時儒家肯定不行,因為反對女性參政,

    道家更不行,因為跟李唐淵源太深,

    他只能選著釋家,因為佛教強調眾生平等

    武則天登基之後,她自上而下,親自跪拜高僧,以彰顯釋家地位

    翻譯出大量佛經,最重要的就是《華嚴經》,四處宣傳

    全國各地建設寺院,推動發展

    佛教進入了一個全面繁盛的階段

    最後,大家一起交流,喜歡就關注一個唄!

  • 2 # 文史宴

    武則天稱帝前後,儒釋道三家的座次有大的變化。

    在魏晉南北朝,儒家其實已經退居次席了,自從兩漢的讖緯儒學崩潰以後,援引道家思想而創立的玄學就取代了儒學,成為主流的學問,後來比玄學體系更博大,但跟玄學旨趣有一定相似度的佛教又吞併了玄學,佛學成為主流價值觀,從佛教借用了大量內容產生的道教也成了顯學,而且關鍵在於皇帝害怕不信佛教和道教的懲罰,卻不害怕儒學的勸誡,所以佛道二教的地位都在儒學之上。

    唐朝建立後,為了加強皇室合法性,自稱是老子李耳的後代,從政治上大大的抬高道教的地位。武則天要篡唐朝的權,必須在神學身份上蓋過唐朝,於是她就自稱彌勒佛轉世,然後抬高佛教,打擊道教,來打擊唐朝的權威,完成篡唐建周的過程。

  • 3 # 無常的小跟班

    1,儒釋道三教當時社會的地位,李唐王朝取得天下之後,為了王朝正統的合法性,以李耳的後裔自居,李耳是道教的祖師爺。李唐王朝前提是非常推崇道教的。而且把道教定為國教。當時三教的地位是,道教為先,儒教次之,佛家最後。事實也確實如此,貞觀之治,文景之治,都和道家有秘不可分的關係。

    2,在那個封建社會,男人是社會時代的主角,女人是配角。在那個以儒家為理念而建立的社會條條框框下。一個女人想要走到權力的巔峰。就必須推翻一切舊的秩序,道德觀。價值觀。信仰觀……武則天做過尼姑,武則天拿到朝廷的權力後,開始大肆打壓道教,推崇佛教,遠離儒教,正所謂外來的和尚好辦事,和尚們投桃報李,武則天以彌勒佛轉世自居,開始大興土木,建立寺院等……四川的彌勒大佛就是以武則天的容貌鑿刻而成的。

    3,武則天達到權力的頂峰以後,私生活及其混亂,母女二人共淫一和尚,和和尚通姦……大肆寵幸和尚,有些和尚開始為禍一方。

    4,雖然武則天私生活比較髒亂,對但是國家管理的還是比較不錯。

    5,因為武則天大力支援佛教,為後來又一次皇權跟神權爭奪而埋下隱患。才有了後一次滅佛事件。

    6,歷史佛教不是現在看到的一副老好人的樣子。曾經數次神權與君權爭奪,幸虧君權勝利。要不然我們也是宗教國家!

    7,歷史上數次佛門大興以後就開始為禍國家,跟國家搶稅收,放高利貸,大肆兼併土地,有私人武裝,誘姦淫婦女,為禍一方!

  • 4 # 歷史這樣說

    中國古代經歷多個王朝更迭,每個開國皇帝為了名正言順,都會找一些推翻舊朝建立新朝的依據,一代女皇武則天作為武周王朝的開國皇帝,這方面的工作也不少。

    而武則天稱帝前後對儒釋道三家的態度,悅史君認為很能說明問題。

    第一,李唐皇室對儒釋道態度

    唐朝建立後,李唐皇室將道教始祖老子李耳追認為自己的祖先,並以此將道教尊崇為國教,不少皇族成員成為道士或修行,朝野上下也紛紛效仿。

    唐朝繼承並完善了隋朝時開創的科舉制,大批飽學之士因此走上仕途,儒家經典也與道教經典一起,成為開科取士的重要依據。

    由於南北朝時期佛教太盛,隋唐兩代對佛教的態度並不積極,但在唐太宗李世民時期,也有高僧玄奘遠走天竺取經,翻譯了大量佛教經典。

    悅史君總結一點就是,唐朝初期對儒釋道三家的重視程度依次為道教、儒家、佛教。

    第二,武則天稱帝前對儒釋道態度

    唐朝貞觀十一年(637年),武則天第一次進宮,成為唐太宗李世民的五品才人。

    唐朝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駕崩,無子的武則天依例進入長安感業寺為尼。

    唐朝永徽二年(651年),武則天第二次進宮,並在幾年內成為唐高宗李治的昭儀、宸妃、皇后。

    唐朝顯慶五年(660年),唐高宗因身體不適,讓武則天處理朝政,兩人合稱“二聖”,後來唐高宗稱天皇,武則天稱天后。

    唐朝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駕崩,皇太子李顯即位,尊武則天為皇太后。

    唐朝嗣聖元年(684年),唐中宗李顯被武則天廢黜為廬陵王,他的弟弟豫王李旦被擁立為帝,武則天開始臨朝稱制,唐睿宗李旦成為傀儡。

    隨著李唐皇族的多次反叛被鎮壓,武則天的權力進一步鞏固,她開始為自己稱帝造勢。

    唐朝垂拱四年(688年),武則天的侄子魏王武承嗣命人在白石上鑿文:“聖母臨人,永昌帝業”,號稱是在洛水中發現獻給武則天,武則天為此加尊號為“聖母神皇”。

    唐朝載初元年(689年),僧人法明等人撰寫《大雲經》四卷,稱武則天是彌勒佛下凡,應該女主天下,武則天將佛教地位抬高。

    為了取得更多大臣和士人的支援,武則天還努力提高庶族地位,積極消除與士族的界限。

    在這一時期,悅史君認為,原來的道教、儒家、佛教的排序,逐步演變成佛教、儒家、道教。

    第三,武則天稱帝后對儒釋道態度

    唐朝載初元年(690年),武則天自立為帝,建立武周王朝。

    由於李唐皇室的支持者很多,武則天繼續對他們採取高壓態勢,道教的地位一落千丈。

    由於之前曾在感業寺出家,再加上佛教在武則天稱帝前後的關鍵作用,武則天繼續提高佛教地位,並在洛陽大肆修建龍門石窟,大修廟宇、佛像。

    除了對支援李唐皇室的大臣進行打擊,武則天還積極開科取士,拉攏支援自己計程車人,儒家地位沒有受到太多影響。

    因此,武則天在位期間,悅史君認為儒釋道三家的排序還是佛教、儒家、道教。

    說到底,武則天稱帝前後對儒釋道三家的態度,就是取決於自己的統治需要,只是一種手段。

    悅史君最後要說一句,武則天真是一代神女!

    寫有趣的歷史,講真實的傳奇……

    我是悅史君,2018我們一起努力!

  • 5 # 一個人的歷史

    在談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說一下盛唐的由來,中國歷史上的“漢唐”是公認的盛世,但凡盛世都有一些共性的特點,對文化的包容是盛世的特點之一。

    文化包容

    唐代的鼎盛得益於對於文化的包容,這不同於漢代所推崇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對於文化要麼包容要麼摧毀,漢代採取了相對極端的手段,不過所謂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不過是表象,外儒內法才是歷代王朝統治者的真實做法。

    三教並尊

    在李治統治時期,唐朝採取的的是“佛道儒”三教並尊的做法。武則天繼位成為女皇后,並沒有放棄這個做法,而是繼續沿襲,只不過佛教的地位相對於以前略顯突出罷了。這種現象的背後有其複雜的政治原因和個人的情感夾雜其中。

    立論有據

    作為外來宗教,佛教的發展和地位必須有強大的政治後盾做為保障。在武則天以前,作為本土宗教,道儒的地位一直在佛教之上。到了武則天成為女皇之後一切都發生了改變,因為做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所面臨的壓力和反對是前所未有的。武則天需要在各個方面為自己證明,尋求其成為女皇輿論支援和理論依據。

    佛門子弟

    首先武則天也算是佛門弟子,在感業寺的剃度修行讓武則天和佛門結下了不解之緣。可以說武則天在離開感業寺之後才真正開始了“鳳凰逆磐、浴火重生”的逆襲之路,並一步步走向了唐朝權力的最高峰,成為中國歷史上的一代女皇。

    家族傳承

    武則天的母親楊氏是隋朝楊氏宗親,隋朝楊氏對於佛教有不解之緣,其創立大隋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復佛教。楊氏一門都是虔誠的佛教徒,武則天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對她有很大的影響。

    引經據典

    武則天成為女皇名不正言不順,在儒家經典裡不可能找到支援,因此需要另闢蹊徑找到理論依據,找到女人可以為皇的依據。武則天在佛教的經典中找到了依據,為自己的政治地位的合法性進行了證明。同時為了打擊李唐的反對勢力,武則天透過尊崇佛教打擊道教達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

    雙贏思維

    武則天對佛教利用多於信仰,做為統治者要鞏固自己的地位,作為要傳播自己的理念和價值,二者的結合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從某種意義上說,武則天也是具備雙贏思維的人,既成就了自己又弘揚了佛法。實現了一次雙贏,統治階級和宗教的結合,也是最完美的政教合一。武則天對“佛道儒”持有的態度,對佛法的弘揚,根本原因還是利益使然。因為她需要利用宗教來加強對於自己為皇合法性的證明,利用宗教來打擊政治對手,利用宗教來鞏固自己的統治。

  • 6 # 卍玅發

    武則天在中國古代能稱帝在位幾十年,說明她很有政治頭腦的。不管歷史怎麼評價這個人,其在位期間對於國家治理和唐朝的社會發展,還是有一定功勞的。也說明了,得到了國家上下民眾的擁護和其對治國方針的一致認可。她可以說是女中一個奇才,同時來講還是一個偉才。如果換一個人可能達不到她這種效果。在歷史上干政的女人也不少,除了蕭綽蕭太后還有一些理政頭腦,其她的都不值得一提!真正的政治家不會編執哪一種學說學派,或者干預宗教的自身正常發展。當然按照西方學術概念的理解,儒家不算是一種宗教。而且儒家是各各朝代的立國之本。那麼剩下的也就是佛和道兩家。道教創始人又是李唐本姓。得到了皇家的尊崇。而佛教由於武則天之前曾經出過一段家,與她也是有很大因緣。又傳說她曾為經文開頭寫過一個非常好的偈頌。因此傳唱並且留傳了下來。最有名的就是“開經偈”。我認為做為一個有著高瞻遠矚的領袖(君主)是不會因於自身的喜好,而干預文化和宗教發展的。除非文化和宗教影響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對於施政措施而不能夠正常實行。此如,宗教發展太過,影響了稅收、徵兵,以及國策的正常實施。其中,梁武帝時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杜牧的詩“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很好的說明了這一問題。中國有一句古話“過猶不及”,什麼事情都不能太過了。過了就會向反方向發展了。

  • 7 # 仁勇校尉

    儒釋道三家,在武則天稱帝前後,主要的變化是佛教地位上升超越道教,儒家地位基本無變化。

    (武則天)

    唐朝建國後,李唐皇室為自抬身份,自稱老子李耳之後。道教的地位自然也非常高,受到官方尊崇。李世民曾經專門下詔:“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官方政策明確了道教地位高於佛教。

    武則天稱帝過程中,佛教進行政治投機幫武則天製造輿論,為武則天稱帝起到了重要作用。僧人法明等人編造了《大雲經》四卷,稱武則天是彌勒下凡,應當取代李唐稱帝。《大雲經》中有“即以女身當王國土”之句,為武則天稱帝提供了理論依據。編造《大雲經》有功的十個和尚,在武則天稱帝后都被封為縣公,包括武則天的男寵薛懷義。

    (武則天男寵薛懷義)

    和尚們為武則天稱帝做出了巨大貢獻,而道士們則沒有什麼功勞。李家皇室自稱老子李耳之後,也將道教和唐朝捆綁在一起,自然不受武則天待見。

    武則天稱帝建立武周後,宣佈“釋教開革命之階,升於道教之上”,官方政策宣佈佛教地位高於道教。

    武則天在位期間,佛教勢力得到極大發展,武則天也尊崇佛教來宣揚自己稱帝的合法性。道教也在武則天時代收到限制打壓,勢力被削弱,甚至有道士放棄道教轉而去做和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製作醫學PPT模板?有哪些製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