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閒雲島

    有些人似乎對上古歷史不是很瞭解,總是認為“三皇”是不存在的。其實,“三皇”是的的確確存在的,據《呂氏春秋》載,羲皇(伏羲)、媧皇(女媧)、農皇(神農炎帝)為上古“三皇”。當然,上古歷史是存在爭議的,這種“排名爭議”似乎在可以理解的範疇。

    上古文明:“三皇文明”。

    追溯人類歷史,一百七十萬年就有了人類的祖先活動……到了人類“洪水大毀滅”時期,人文始祖伏羲與同母異父妹妹女媧相婚,再次締造人類——人類進入上古文明時期,距今至少有七千年曆史。伏羲乃中華有典籍記載的第一王,他開創了“三皇文明”——開始從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的過渡期。

    三皇(公元前 ? 年——公元前三O七七年),即羲皇(伏羲)、媧皇(女媧) 、農皇(神農)(《呂氏春秋》記載)。伏羲,三皇之首,中國典籍記載第一王,華夏、夷族(東夷、西夷、南夷,湖南瑤山古瑤歌中就有伏羲兄妹的典故)共同的人文始祖,生於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建有伏羲廟),農曆三月十八出生,風姓,《史記》中稱青帝,與女媧乃同母異父兄妹,相傳,洪水滔天,人全淹沒,兄妹躲在葫蘆中得救,為繁衍後代,兄妹相婚。羲皇稱帝一百一十一年,創立《易》(八卦)、文字,發明瑟、曲子,教民漁獵,締造人類、創立婚姻(對偶婚)制度;羲皇陵位於河南淮陽縣,佔地八百七十五畝,規模宏大,始建於春秋,與炎帝、黃帝同為華夏始祖地位……

    華夏“第一王”:伏羲 ‖ 就說有典籍記載的中華“第一王”吧,其實,也並非真正的“第一王”,因為之前,還有諸如神話故事中的“盤古”,盤古開天地,才會有之後的華胥氏與雷神相交而誕生伏羲。《山海經·內東經·郭注》:“華胥履大跡生伏羲”,“燧人之世有大跡,華胥履之而生庖羲氏”。 晉代皇甫謐《帝王世紀》說:“太昊帝庖犧氏,風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跡出於雷澤,華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於成紀”。唐司馬貞《補史記·三皇本紀》說:“太暤包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母曰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庖犧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古籍文獻多講“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伏羲”,雷澤中的大人是雷神,雷神就是龍神——雷之聲是龍的發音,和雷相伴的閃電是龍的形狀。因此,伏羲便是龍神的兒子,龍的兒子自然要生得“龍身而人面”,這就是“龍的傳人”的最早傳說。伏羲是有“龍祖”之稱的,那麼,龍祖的媽媽華胥氏就是“龍祖之祖”了,華胥也是祖中之祖了。所以說,遠古多奧秘、多玄幻。

    媧皇女媧 ‖ 伏羲與女媧乃同母異父兄妹,相傳,洪水滔天,人全淹沒,兄妹躲在葫蘆中得救,為繁衍後代,兄妹相婚。羲皇稱帝一百一十一年,死後,女媧代替丈夫伏羲管理天下,故稱之為媧皇,同時也被尊為中華民族始母。媧皇之後,禪位於農皇(神農)。

    農皇炎帝 ‖ 農皇——炎帝,三皇之末,出生於陝西寶雞。但據《普書》卷92《文苑傳.伏滔》說炎帝出於“黔中之地”,炎帝又號“連山氏”,炎帝出生於華陽之“常羊山”。炎帝葬於湖南株洲炎陵縣鹿原鎮鹿原陂。炎帝功績:制耒耜、種五穀;償百草、立市廛;織麻為布,削木為弓;作五絃琴,製作陶器;立歷日,立星辰,分晝夜,定日月(月為三十日,十一月為冬至)……炎帝乃農耕文明始祖,故號農皇。炎帝治國有方:他以德以義,不賞而民勤,不罰而邪正,不忿爭而財足,無制令而民從,威厲而不殺,法省而不煩,人民無不敬戴。

    “仰韶文化”印證了“三皇文明"——它以黃河中游為中心,東至魯翼、西至洮河(甘肅西部)、北起河套、南達漢水,最早發現於豫澠池仰韶村,故曰“仰韶文化"(此時期的遺址尚有“西安半坡村"、“臨潼姜寨"等),距今五千至七千年,出土文物主要以石器(石磨、石鏟等糧食生產加工工具)、骨器(骨箭頭、漁叉、漁鉤等等漁獵工具)、陶器(釜、鼎、罐、盆、碗、盤、杯、壺等用具,或印有動物圖案)、動物骨頭(豬、狗、馬、羊、牛等獸骨);在西安"半坡村"遺址中粟,在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中發現了稻穀……可見,原始農牧業得以發展;因此,神農文明,實際上就是原始農耕文明。

    “失落的上古文明——“神農文明”。

    據《史記》記載——“黃帝時,神農氏世衰”。可見,黃帝之前尚有神農文明——相傳,伏羲禪讓帝位給神農氏,傳位七十(又說十七)世代,傳承了約二千年,但有典籍記載的,神農文明的確傳承了九世代(即神農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榆罔——炎帝),傳承了五三O年。農皇——炎帝,三皇之末,出生於陝西寶雞。但據《普書》卷92《文苑傳.伏滔》說炎帝出於“黔中之地”,炎帝又號“連山氏”,炎帝出生於華陽之“常羊山”,而湖南會同縣內的確有連山,連山境內有常羊山,與連山一山之隔的馬鞍鄉境內有“神農山”和“神農廟”,連山至今還完整儲存一個“茶亭庵”——炎帝發明了“茶飲”,因此,有學者考證炎帝故里在湖南會同縣連山,確有依據。但不管怎樣,炎帝存於湘葬於湘,葬於湖南株洲炎陵縣鹿原鎮鹿原陂。

  • 2 # 地丁老師的情感世界

    請大家分享一下真實的觀點和經驗吧!

    據我所閱讀的古書籍記載,三皇,分上中下三任三皇。 上三皇分別有天皇、地皇丶人皇。 天皇 , 天靈天皇, 盤古大神的接班人,姓望,名獲,字子潤,道號天靈。人面龍身。生在雍州崑崙山下的落鳳村。今天的青海一帶。資歷,羅薩國王子,三清的小師弟 ,後來的【玉皇大帝】。 他曾經帶領十三兄妹和天兵天將,箭射九個魔日,並且造天降雨,造福人類。被宇宙大帝(上帝)封為【玉皇大帝】。 地皇, 天皇的接班人,姓岳,名鏗。字子元。女面蛇身。生在熊耳龍門山,今天的河南省廬氏縣。 他帶領天兵天將幹過治地魔,制曆法,疏通地下水道這些好事。 人皇, 地皇的接班人。姓愷吉,名湖洮,字文生,道號榮兗。人面龍身。生在刑馬山提地國,今天的西藏一帶。 他曾經帶領天兵天將降妖除魔 ,平定八十一國。劃天下為九州。 中三皇有,有巢氏。燧人氏。史皇 氏,倉頡。 有巢氏,因提紀時期的部落共主。他曾經教當時的人們在樹上建巢,以避虎狼猛獸。又發明了刻木結繩記事。 燧人氏, 因提紀時期的部落共主。他發明了鑽木取火,讓人類吃上熟食。讓人類文明邁出了一大步。 史皇倉頡。姓候岡,名倉頡。天帝之子,下凡豫州皇宮。因提紀時期的部落共主。父親史桑,母親候罔。 他的傳說是創造文字,消滅【女丑】,建立部落聯盟。 下三皇有 太昊伏羲, 女皇女媧。炎皇神農。 太昊伏羲,姓風,名羲。父親上蒼雷司王風龍的兒子【雷神】,母親華胥。因提紀時期的部落共主。生地不定,有人說山東,有人說河南,還有人說陝西,山西的,甘肅的,湖北的等等不一。 他一生中做過很多驚天地泣鬼神好事,比如畫八卦,制婚嫁,造琴瑟,定四時,作甲歷、造書契等等。 女皇女媧,造人女媧。是補天女媧的轉世化身。姓雲,名希。母親華胥,父親雲哥。因提紀時期的部落共主。伏羲氏的接班人。(出生地和伏羲一樣) 她對人類主要的貢獻是,造人類,治洪水,定婚嫁,斬康風,殺康 回,消滅了北方共工之國,統一了中華。 炎帝神農 炎帝神農。 姓姜,名農。生在荊州烈山,今天的湖北省隨縣西北一帶。因提紀時期的部落共主。父親姜興,母親安登。(女媧娘娘的外甥女) 農耕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種五穀,栽百果,嘗百草丶制中藥,冶煉青銅。上三皇的存在不存在,我不敢肯定。據種種古書記載,中三皇至 有巢氏以後的這幾位老祖宗,應該是真實存在過地。他們只不過對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被後來的人們神話了罷了!他們長得也應該和今天的人類是一個樣子滴!

  • 3 # 陝安漢大同鎮陳長東

    存在但有六種說法:

    1,天皇 地皇 泰皇, 2,人皇 地皇 天皇

    3,伏義 神農 祝融, 4,伏莪 女媧 神農

    5,伏戢 神農 黃帝, 6,燧人 伏義 神農 這六種說法帶有神化性,然而點化到人類。大體上就這樣吧!我不可能加敘加議。

  • 4 # 開新說事

    三皇五帝名稱的出現,大約在戰國後期,當時人們憑著自己現有的科學知識和對人類社會的認識,去探索遠古研究祖先,由於社會觀,自然觀的不同,人們對此有很多種解釋。 三皇共有7種說法。第一,天皇地皇太皇。第二,天皇地皇人皇。第三,伏羲女媧神農。第四,伏羲神龍祝融,第五,伏羲神農共工。第六,伏羲神農黃帝。第七,燧人,伏羲,神農。 以上幾種說法中共出現了11個人,為什麼只能稱三皇呢?原因是三具有增加發展的意思,當時就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說法,三這個數字,既表示增多,又說明為萬物之始,用來說明人類之祖頗為貼切,三用法也很多,比如天地人為三才,日月星為三光,夏商周為三代,三既可解釋自然又能概括人類社會,是一個高尚的字眼,因此人類用來標示神聖的皇的數量。 在第七種解釋中燧人的名字,反映了原始人的學會用火,伏羲反映了原始人的肉食屠宰,神農則反映了原始人農作採擷,這正是當時的生活寫照,客觀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社會經濟狀況。因此也可以說燧人就是天皇,伏羲氏是人皇,神農氏是地皇,這三個名稱正好與當時流行的三才相附。

  • 5 # V盟文史

    我是小七,一個喜歡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個沉迷於扯淡的萌妹子。這篇稿子來自於老包雜談。

    對於三皇的人選問題歷來都是各執一詞的,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

    一、天皇、地皇、人皇;

    二、天皇、地皇、泰皇;

    三、伏羲、女媧、神農;

    四、伏羲、神農、黃帝;

    五、燧人、伏羲、神農;

    六、伏羲、神農、祝融;

    七、伏羲、神農、共工。

    這七種說法的影響力都是相當大的,而且也從不同的角度解讀了當時的部落族群情況和不同文明的交替順序。說法如此之多我們到底應該採取哪一種說法來講述更為合理更為恰當呢?毫無疑問,應該選取其中最有代表性且不影響其他大神的說法。(那到底什麼才叫有代表性呢,人家古人能排出來就都有代表性,自圓其說就好)

    首先說明一個問題,第一二兩種說法其實可以併為一種,因為許多地方已經註明人皇和泰皇其實就是同一個人。暫且撇下被合併的前兩種不說,先排除一下後五種說法有沒有具備這樣的特點。

    伏羲、女媧、神農這一組來看似乎很合理,也具有代表性,因為它絕對是按著神話發展的順序組合的,但是如果選這一組的話就對後面幾組裡的其他成員不公平。

    伏羲、神農兩位絕對是功勳卓著的,因為這五組裡面每一組都有他們二位的名字。所以他倆不存在公平不公平的問題。現在問題就出在燧人、女媧、祝融、共工、黃帝這五個人身上了,刷掉他們其中任何一個人都不好。

    燧人是老前輩了,勤勤懇懇幹了一輩子工作,為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伏羲還是接他的班才走馬上任的,把他刷掉不合情理(這是《帝王世紀》上的說法,和《路史》的記載有很大出入。)

    女媧是伏羲的妹妹兼夫人,地位尊崇無比,還有她那比天高比地厚的功勞,她也絕對不應該被刷;

    我們再祝融、共工兩位先生雖然比不上前面兩個競爭對手那麼有實力,但是也絕對不是偶像派的,以後的好多大事都等著他倆去做,也不能刷掉;

    最後輪到黃帝了,在我看來就是把前面四個全刷了也得把黃帝留下,人文初祖,這麼一個頭銜就足以把他的地位提升到頂級高度。

    現在說來說去一個都不能少,那咱回過頭來看看天皇、地皇、人皇這一組。

    第一、這一組合和前面的任何一個人物都不會發生衝突。

    第二、本組是離盤古最為接近的一組,在前面的那個道教故事裡就說盤古真人和太元玉女生了個兒子,這個兒子就叫天皇,《三五歷記》中也說盤古之後就是三皇接班管理人間,如果選後面其它任何一組,其中的許多大神都將失去出場機會。

    第三、這一組的資歷輩分比前面任何一個競選對手都高,功勞也足夠大。

    基於這三點原因,三皇的的故事還是應該從天皇、地皇、人皇這裡說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關心過你的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