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巫毒師

    草原經過元朝時期大量人口外遷,在明末達到一個低點。之後明朝崛起了,然後一直壓制蒙古,但也沒辦法根本性的滅亡草原政權,北元滅亡,實際也是內訌所致。後來隨著蒙古力量恢復了 明朝基本感覺撈不到什麼便宜了,另一方面一直拉鋸明朝本身也吃不消了。所以肯定是要收縮防禦。並不是什麼明朝突然決定收縮,明和蒙古就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關係。從朱元璋一路推著元朝勢力退縮,到永樂並沒多大實際效果的所謂勝利(實際就是拉鋸中佔優勢)最後土木堡,本土防禦都被擒了皇帝。實際就是一個漸變的過程……

  • 2 # 多臻貴

    明朝從明太祖朱元璋北伐,到明成祖朱棣北伐,取得輝煌戰果,但也損兵折將,使得國庫空虛!

    等到明英宗時候,蒙古雖然處於分裂狀態,依然能在土木堡,給與明軍致命一擊,導致明朝數十年難復元氣!

    再到萬曆年間三次征伐都是以防禦為主,將叛亂和外敵扼殺於萌芽,因此還導致遼東軍事衰減!和女真努爾哈赤的崛起!

    因此,不是明朝不想徹底解除蒙古邊患,實在是國力不允許,藩王負擔,農民起義,拖累明王朝的財政,使得軍事實力銳減!

    若不能夠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倒不如做個保守的守成之君,以免落人口實,被史書當成暴虐之人!

  • 3 # 靜怡御花園

    蒙古勢力好比是老虎,明朝好比是羊,敵強我弱,明知打不過人家,只好“消極防禦”修長城了。估計當時也做過“評估”,去剿蒙豈不是“狼入虎口”?

  • 4 # 崑崙139100429

    1、一個民族滅絕另一個佔有較大地域的民族不可能;2、遊牧民族是居住點不固定的,你進我退、你退我進,可以靈活轉移、縱深也大、可聚可散難以聚殲;3、可以暫時削落、養息壯大、歷史上多次反覆;4、即使奪佔其地盤,漢習農耕、不善遊牧又加北地嚴寒、居住、食物供應十分困難、無法久居;5、北部少高山自然屏障不足、不可長期大量屯兵萬里邊界,為長遠計,不僅明、上追歷朝至秦冷兵器時代、長城對長期防禦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 5 # 一偷修羅

    遊牧民族你能消滅的完啊?蒙古辣麼大,遊牧民族到哪不是家,你挨個找需要花費巨大財力人力物力,而且還是遠征軍,這誰受得了啊!

  • 6 # 鄭說豫見

    首先明朝並不是沒出兵進剿蒙古勢力。朱元璋時期,大將徐達、藍玉多次出塞進攻北元,尤其是藍玉直接俘虜了北元除元主及太子以下的所有王室、官僚及軍民七萬餘人,蒙古草原已無北元汗庭。明成祖時也多次親征蒙古,掃除殘餘勢力。

    明朝的戰略目的是扶植非黃金家族勢力,持續打擊成吉思汗後裔黃金家族,在持續的打擊之下,北元汗庭消亡,蒙古重新進入四分五裂的部落狀態,已經沒必要再繼續進剿了。

    明朝中後期,成吉思汗後裔黃金家族的其他成員(非忽必烈的後代)重新崛起,建立以察哈爾為核心的韃靼政權。明朝繼續扶植綽羅斯家族的瓦剌政權,與瓦剌對抗。綽羅斯家族曾世代與黃金家族聯姻,並長期擔任蒙古大汗的丞相、太師之職,但後來與黃金家族成為仇敵。

    蒙古高原成了瓦剌和韃靼的角鬥場,瓦剌在西,韃靼在東,長期爭鬥。明朝以開放貿易為誘餌,建立封貢體系,以貨易貨,大明還吃些虧,瓦剌基本上臣服大明,多年來相安無事。

    後來韃靼也臣服大明,也進行封貢。韃靼的汗王成為了封貢貿易的代理人,為爭取貿易的利益,甚至集結軍隊進行寇邊掠奪,如果大明答應繼續貿易則主動約束部落,也成為大明可以影響和約束的政權。

    瓦剌強盛時,其首領也先帶領十多萬軍隊從大同進關,明英宗帶領二十萬大軍親征,在土木堡被殲滅,明英宗也被俘,這是著名的土木堡之變。

    但大臣于謙應對得當,另立新君,並組織北京保衛戰。也先無計可施,又害怕長期在長城無法出去,只好劫掠一番撤軍。後又主動送回英宗,條件就是要求獨享貿易權,竟然要臣服於大明。

    大明中後期,逐漸趨於保守,主要透過修建長城來防禦蒙古部落,並沿著長城建立了大同、居庸等邊關重鎮,早起長城外面還建有衛所,後來撤銷。而瓦剌敗退到更遠的新疆西域,並分裂成四部,黃金家族控制的蒙古重新崛起,但也未對大明造成致命威脅,只是要求繼續壟斷對明的貿易。

    大明所以不出關進剿,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蒙古高原經濟條件太差,蒙古大汗居無定所,身邊也沒有多少常備軍隊,無法集中殲滅。有戰鬥任務時,蒙古大汗也是臨時大軍,任務結束就分散,大明若去進剿,蒙古即撤退,明朝無意佔領草原,撤退後,蒙古人又回來,時不時騷擾,邊患一直伴隨著明朝的始終。

  • 7 # 盛夏一抹清涼

    感謝提問。

    明朝不出兵去剿滅蒙古的殘餘勢力,而只是修長城是因為關係到一個性價比的問題。

    經過朱元璋與朱棣大規模的出擊北元,蒙古的主力幾乎都被消滅了,剩下的都是小魚小蝦三兩隻,分散在茫茫草原,找也找不到。

    修長城僅僅是把破損的地方重新修補,或者是部分地方加高加厚,花費比較小。與之相比出兵剿滅蒙古殘餘勢力就不同了,先不說大軍出動耗費多少糧食,單是你走到草原上辨明不了方位,很有可能會迷路,即便沒有迷路,也不一定能找得到人,白白花費銀兩。

    建國之後的北伐

    朱元璋建立明朝前後,一共發動了九次北伐,直接將北元打回了老巢,重新過上了逐水而居的遊牧生活。

    1367年,朱元璋派麾下大將徐達與常遇春揮師北伐,此次北伐收復了宋朝渴望許久的燕雲十六州,元順帝倉惶逃離北京。

    其後,徐達、常遇春以及其他將領如馮勝、傅友德、李文忠等人相繼出兵,對蒙古的殘餘勢力進行一輪又一輪的打擊,直到蒙古人開始躲避明朝的兵鋒,不與之硬碰硬。

    朱棣的北伐

    經過朱元璋的不懈努力,龐大的蒙古帝國開始分裂,最終形成了三大部分,分別是韃靼、瓦剌以及兀良哈三衛。

    朱棣時期,韃靼再度蠢蠢欲動,朱棣決定一次性解決問題,第一次的出征因為統帥的問題全軍覆沒,第二次朱棣本人直接親自披掛上陣。這次直接擊潰韃靼。

    此時瓦剌又跳了出來,二話不說,朱棣再次領兵出征。而這一次瓦剌也被打敗了,明朝北方邊境終於恢復了和平。

    事實上,明軍出兵主要針對的是蒙古部落漸漸強大,且又不聽話的時候,一般情況下從不主動出擊。

    第一,大軍出動耗費的物資不是一個小數目。

    自朱元璋時起,明朝出擊北元的軍隊數量最少都是十萬,甚至朱棣時期的兩次遠征都達到了五十萬。這麼多的軍隊光吃飯以及沿途消耗就是一個恐怖的數字,還要加上戰後賞賜,這麼算下來,每次作戰對明朝而言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第二,國內都是初定,不宜長時間進行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朱元璋是天下初定,朱棣也是靖難成功,不能保證暗中沒有人對皇位覬覦已久,一旦失利情況很難保證。

    第三,修長城花費比較小。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就將秦、趙、燕三國的長城連線在了一起,用以抵禦匈奴。後面的王朝都曾對長城加以修繕,而明朝則是在此基礎上將長城修築的更為牢固,在花費上自是比打仗小的多,價效比也更高。

    第四,朱棣之後的皇帝沒有了進取之心。

    朱棣之後,繼任的皇帝沒有朱元璋和朱棣的進取之心,唯一一個有點想法的還被人忽悠著去了戰場,結果還被俘虜了。自此以後,明朝甚少組織大規模的對外用兵作戰。

    結語

    與其在茫茫草原漫無目的的尋找蒙元殘餘勢力,還不一定找得到,顯然修好長城更容易見到收益,自然明朝君臣願意來修長城了。

  • 8 # 詩涵解史

    大家好,我是詩涵果果。

    歷史上的遊牧民族作為一個單獨存在的軍事團體,曾經無數次的侵襲過中原王朝,即便是由遊牧民族自己成立的國家,也會為了利益相互征伐,數不清的部族武裝更是冷兵器時代最讓皇帝大臣頭疼的存在!

    蒙古作為一個在歷史長河中擔當了重要角色的遊牧民族,其族人兇悍,戰馬成群,自小在馬背上長大的蒙古人尤其擅長奔襲和騎射,終然蒙古人中間也分佈著大大小小的部落,但是遇到戰事的時候,大多數部落首領還是會摒棄前嫌,共同禦敵!由成吉思汗統一後的蒙古帝國在入主中原以後,經過長達百年的統治,隨著一代天驕的死亡,不堪忍受壓迫的漢民揭竿而起,推翻了大元朝,蒙古人重新被趕回了關外,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雖然數次組織大軍對蒙古人進行殲滅,但是成效並不徹底!

    一、大明朝和蒙古人的優勢和劣勢

    1、劣勢對比

    明朝在開國之初,首都設立在了今天的南京,作為朱元璋的發跡之地,南京的地理位置和軍事意義都是經過了無數能人異士肯定的。就像歷史上歷任的皇帝對遊牧民族的忌憚一樣,朱元璋秉承著趁你病要你命的目的,在位期間,先後八次率領漢族士兵進攻到了蒙古草原的腹地,但是諾大的草原對於進攻方來說,猶如大河裡掉了一滴水,除了掃清了外圍的遊牧部落,對於蒙古貴族和統治機構來說,傷害微乎其微,並且隨著戰線的拉長,明軍對於後勤的補給也需要承擔非常大的壓力。所以每次明朝的征伐只能起到雷聲大雨點小的戰略目的!

    2、優勢對比

    大明朝是由漢人統一的王朝,習慣了農耕暮織的漢族人民依靠著堅厚的城池生活,商業的發達更離不開城池所居住的大批人口,坐落在中原大地上的無數座城池共同撐起了大明朝的基石!明朝在邊關構築了長城,以抵禦遊牧民族的入侵,以塢堡和城池為依託,建立了大大小小的火力據點,把這些據點連線起來,便構成了一整個的防禦體系!由於蒙古人逐草而居的生活習性,對於工事的瞭解缺乏以及缺少攻打這些堡壘的戰術手段,使得蒙古騎兵只能依靠機動力進行劫掠,而無法進攻到腹地!

    大明朝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以後,其邊疆防線更是重中之重,一旦有遊牧民族突破了防禦鏈,就可以順勢南下,圍困明朝首都,對於明朝來說,出現這種情況以後,對於明朝的軍心民心以及政治意義都具有重大影響!尤其是在中期以後,帝王開始沉溺於享受,上行下效,王公大臣更是貪奢成風,士兵戰力低下,類似於後世的溫水煮青蛙,在不知不覺間喪失了民族氣節!反觀蒙古人,在小王子的帶領下,時刻飽受惡劣環境的外部影響,對於先祖的宏圖偉業,蒙古人一直渴望著可以重返中原!戰鬥力得到了保證,野心和鬥志更是從來沒有減弱!

    當時的明朝和蒙古人之間,就好比現在的公雞和老鷹,除了用城牆堅守國土,失去了進取之心的明朝皇族再也沒有辦法阻止蒙古人的進攻,雖然小規模戰役在有識之士的帶領下,可以和蒙古人一較長短,但是對於總體戰役來講,可謂杯水車薪!蒙古人依靠戰馬的機動性,時刻都可以南下中原,明朝士兵面對呼嘯成風的蒙古騎兵部隊,一觸即潰!

    這也是為何明朝在中後期無法組織大規模的對蒙古人的進攻,只忙於修築長城,藉助工事抵抗蒙古騎兵!被動的防禦在遼闊的邊境線上,更加重了明朝的負擔,也為蒙古人選擇進攻防線提供了便利條件!

  • 9 # 坐看東南了

    明成祖朱棣去世前,曾經親自率大軍到蒙古腹地搜尋蒙古勢力,但是蒙古太大了,茫茫漠北,蒙古人又是遊牧生活,居無定所,所以沒找到目標,無功而返,明成祖朱棣最後去世在御駕親征回來的途中。以明成祖時期的國力和朱棣的雄才,尚且不能消滅蒙古人,何況後世的收成之君?

    當然,並不是明朝才修長城。戰國開始就修長城了,趙國的長城已經不是小規模了,後來秦朝統一六國,也修長城,孟姜女哭長城大家都知道;漢代、南北朝時期、隋唐、五代、北宋等等,都修長城。

    長城的存在是中原農耕政權和北方遊牧政權經濟軍事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真正沒有修長城的王朝是少數民族建立的元朝和清朝,因為這兩個朝代本身有北方少數民族建立,所以沒有北方之憂,透過朝廷的協調,南北經濟矛盾得以調劑,北方遊牧民族生活無憂,因此南北的軍事矛盾得以解決。

    北方遊牧民族生存環境惡劣,缺乏起碼的生活必需品,比如大米、茶葉、鹽、做菜刀和鍋的鐵。但這些物品中原王朝不會心甘情願提供,因為如果大量提供,把草原民族養的兵強馬壯,他們又可能會回過頭來侵略中原政權。這是中原政權的一貫思維模式。

    缺了這些必需品,北方遊牧民族生活艱難,中原政權的貿易封鎖,讓他們舉步維艱,為此他們就要冒著生命危險來漢人的地盤搶掠,少數民族騎兵優勢明顯,長途奔襲作戰比較容易,中原政權防不勝防,為此才採取笨辦法修長城,明朝長城修了幾千公里,主要是在明孝宗朱祐樘在位期間修好的。

    明朝中後期,少數民族騎兵長期冒險越過長城搶掠,明朝無可奈何,防禦都吃力,更別說主動出兵消滅他們。

    有人很疑惑,明朝為什麼不和少數民族交往?交往,就要給他們財物,長此以往,擔心把他們喂肥了不說,實際上明朝也沒有那麼多東西可以給他們,明朝要養數以萬計的養宗室藩王,朝廷財政總是拮据。不過,修長城,守長城的確也花了巨大的銀子,如果把這些銀子拿來孝敬蒙古人,估計也能養得起他們,但是,朝廷擔心把狼喂大了會來咬自己。

    清朝就很厲害,一方面和蒙古人聯姻,一方面養著他們,於是長城成了文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熟讀三國的大神們,曹操與夏侯家族的關係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