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百瑞源枸杞

    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今日大暑,24節氣之一,也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因為此時正值三伏天“中伏”前後。

    俗話說:小暑不見日頭,大暑曬開石頭。大暑的到來,意味著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蒸煮模式”天氣的開啟。

    大暑習俗知多少?

    1、吃“仙草”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民諺說“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仙草凍和燒仙草也是廈門人常見的消暑涼品。

    2、飲伏茶

    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藥煮成的茶水,有清涼祛暑的作用。

    3、送“大暑船”

    是浙江沿海地區特別是台州好多漁村都有的民間傳統習俗,“大暑船”寓意來年五穀豐登、生活安康。

    大暑過後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大暑究竟該如何養生?

    大暑至,自然界和機體陽氣最旺之時的千金一刻,“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機。“冬病夏治”究竟是什麼?

    正如 《黃帝內經•素問》 中所說的“春夏養陽”、“長夏勝冬”,即助長夏天的旺盛陽氣,來剋制和驅散冬天陰寒之邪,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復。

    大暑吃薑暖胃增食慾

    夏天雖熱,但陽氣在表,陰氣在裡,內臟反而是冷的,容易腹瀉,所以要吃暖胃的姜。姜具有增進食慾、祛風散寒、解毒殺菌的功效。

    大暑適宜“慢”運動

    要避開在悶熱天氣下的過度勞動,儘量少出門、少活動。為了讓體內的溼氣散發出來,儘量在早晚溫度較低的時候進行散步等強度適中的運動。

    大暑適合嚼一嚼

    常言道:“一年四季吃枸杞,人可與天地齊壽”,枸杞中富含枸杞多糖,能夠增強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還能抑制腫瘤生長和細胞突變,據研究表明,枸杞還具有降低血糖和抗脂肪肝的作用,對經常喝酒以及高血壓人群有很不錯的幫助。

    夏日天氣炎熱,人體肝火旺盛,吃枸杞可除肝火。而想美容抗衰的女性更應該常吃枸杞,因為枸杞中的-胡蘿蔔素含量比胡蘿蔔高,維生素C含量比橙子高,鐵含量比牛肉高。天然的胡蘿蔔素抗衰老、抗癌及預防日照面板損傷,長期食用,能發揮很好的效果。

    正如 《黃帝內經•素問》 中所說的“春夏養陽”、“長夏勝冬”,大家在一年中最熱的季節裡尤其應該細心調養,重點防治;利用足夠的時間扶正固本,從根本上治療病痛,提高肌體的免疫能力,將健康狀況調至最佳!

  • 2 # 山下居民

    平常喝熱水,即使沒有熱水,也堅決不喝冰水。冰箱裡所有水,飲料,水果,拿出來放到正常溫度再喝再吃。拒絕啤酒,啤酒雖說解暑,尤其冰啤酒,入口爽。但是很不利於祛溼排毒。真想喝,可以小酌白酒,有益健康

  • 3 # 果堂

    暑天祛溼正當時,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麼是“溼氣”。

    溼氣是我們攝入的水分,身體因為某些原因,無法全部運化,無法排出,結果瀦留在體內,成為了影響氣血執行的障礙,這叫內生的溼邪。外面天氣潮溼,那是外部的溼邪。兩者結合,那就更嚴重了。

    入夏以來,總會有朋友問我祛溼的問題。身體存在溼氣,表現還是很明顯的,比如從舌苔,精神狀態,體能精力,身體感覺等方面都能所有感知。溼氣的壞處大家也是多少都有了解的。

    三伏天是祛溼除寒的好時機,在這個階段我們如何祛溼排寒冬病夏治呢?

    一、曬太陽

    三伏天,讓我們藉助太陽的力量排出身體的寒溼吧。

    中醫認為後背屬陽,胸腹屬陰,我們的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主要循行經過我們的背部。三伏天曬背,讓太陽的陽氣和我們背部的督脈相接,相當於利用了自然的陽氣,為我們提供強大而充足的能量。

    溫馨提示:一定要做好防曬,防暑,以及曬後的修復哦。

    二、飲用健脾祛溼茶

    前邊說到,溼氣重的人自然會有脾虛的問題,脾為後天之本,傷了脾會在身體上出現很多症狀,最常見的就是過敏症。脾虛溼重的人往往也跟肥胖分不開。

    藥食同源的草本食物很多可以健脾祛溼,但比較講究配伍和用量。這也是中醫藥的精髓之一。

    我們的祛溼減脂茶經過專家精心調配,擁有健脾,祛溼,減脂三大功效,好喝有效不貴三大特點。

    三、泡腳祛溼排寒

    雙腳是我們人體穴位最密集的部位之一,存在著與各臟腑相對應的反射區,經常泡腳,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我們特別針對三伏天特點特配祛溼排寒泡腳粉,適合體溼體寒人群,最好能在三伏天這段時間每天晚上用泡腳粉煮水,涼到40℃左右泡腳15~20分鐘,水最好超過腳踝到達小腿(以按摩到三陰交穴),有散寒除溼、引火下行的效果。

    四、按摩

    在這段時間裡,很多人會選擇三伏貼來進行冬病夏治,三伏貼是很好的中醫治療方法,但對於很多面板敏感的人,對膠布會產生一些發紅發癢的反應,介於這種情況,我們的幾位專家聯合推出了的三伏天祛溼排寒套裝中,除了健脾祛溼減脂茶,祛溼排寒泡腳粉外,還有專門用CPTG調理級精油調配的按摩油。

    可以在泡腳後搓腳心湧泉穴100下,點按,揉搓肺腧,腎俞,三陰交,等人體保健要穴。

    五、食療

    日常可以一週喝1-2次三豆湯,赤小豆綠豆黑豆和少量冰糖,祛溼解暑。

    生民康健工作室

  • 4 # 自律人生2021

    大暑時節,天氣變化無常,雷雨頻繁,人們會感到潮溼悶熱,渾身上下總是有溼漉漉的汗水,大暑的溼氣和炎熱對人體的生理和心理都會帶來不利的影響。

    什麼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治未病”的預防醫學思想。是中醫防病治病的特色療法,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冬病夏治,是對一些冬季容易發作或加重的疾病,在病情相對緩解的夏季進行適當的調治和補養,以預防或減少發作,乃至根治的特殊療法。

    人體的陽氣與自然界一樣,生於春天,盛於夏天,收於秋天,藏於冬天。

    如果人體陽氣不足,在寒冷的日子裡就容易受到風寒襲擊,導致一些慢性病症頻繁發作或加重。比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阻塞性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等。寒冷還可以引起血管收縮,導致人體免疫功能下降。所以冬季也是心腦血管疾病、胃腸道疾病、風溼性關節疾病的高發季節。

    夏季是全年氣溫最高、陽氣最為旺盛的時候。此時機體各種機能條達、經絡通暢,正是扶正培本、滋養陽氣的有利時機。到了冬天就可以少發病或不發病。因此,冬病夏治屬於預防性的治本之法。

    冬病夏治該怎麼做?

    夏天三伏時段,是全年氣溫最高的時候,是人體陽氣最為旺盛、氣血充盈、各種機能條達、經絡通暢未發病時,正是扶正培本、滋蕎陽氣的有利時機。此時不失時機地培本調理以扶助正氣,可使得人體正氣旺盛,“正氣記憶體,邪不可幹”,抵抗力增強。

    冬病夏治療法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即選擇冬天易發或加重的病症,在夏令三伏天進行調治。因寒冷刺激而誘發或加重的病症,主要包括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阻塞性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胃與十二指腸潰瘍、心絞痛、心肌梗死、腦血管意外(中風)、風溼與類風溼性關節炎等。

    冬病夏治的四個要點:

    外治與內治相結合。對於冬季易於發作的慢性病,單靠藥物內治是不夠的。冬病夏治突出外治方法,旨在充分調動人體自身的康復能力,培補元氣、調整臟腑功能。在內治方面,首重食補,然後藥治,食藥並舉。食治包括食療、食補、食養等,有針對性地選擇曰常生活中的食品或調製藥膳。其優點是便於長期服用,在不知不覺中得到調養。 是綜合調治。冬病夏治療法的調治物件絕大多數為慢性病。調治方法:主要包括食療藥膳、起居運動、針灸推拿、藥物內服與穴位外貼等多種療法和途徑。 是內服藥食補,內服方法中的茶療、食療,外治方法中的穴位敷,大多簡便易學。冬病夏治的方法取材於大自然。

    溼毒是怎麼來的?

    溼和熱原本都是自然界正常的氣,適宜情況下對於人體只會有益,而沒有任何傷害,不過如果它們超出了人體的適應能力,那麼就成了誘發疾病的邪氣。 暑天酷熱難耐,人們想盡辦法防暑降溫,可是普通百姓則很少能想到要除溼的,只有那些懂些養生知識的人才會這麼做。

    暑天雖熱,但卻是溼熱當令的時候,這是一種很傷人外邪,“熱為天之氣,溼為地之氣,溼熱兩合,其病重而速”。

    這說明了在暑天,暑熱致病的嚴重性。 因為暑夏季節天氣悶熱,雨量也較多、土地潮溼、東西容易發黴,“桑拿天”頻現,在這個階段,如果不注意防暑降溫除溼邪,極易導致溼氣停滯體內而患病,比如誘發溼疹、溼熱感冒等病症。所以溼氣是存在於我們生存的自然界每一個地方。我們想要做到不被溼氣藏身,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在良好的居住環境。

    溼氣來襲,身體會告訴你

    溼氣侵襲身體,會有一些跡象表露出來,而這些正是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根據這些訊號,及時揪出溼氣這一健康“毒瘤”,便有助於身體輕鬆健康。 嘴巴可以幫我們向外傳達想法、意圖,而我們的身體雖然不會像嘴巴一樣發聲,但是如果出現異常的話,也會向我們傳達一些資訊。這是因為不論是因為外在環境的改變,還是體內健康狀況的變化,身體都會做出相應的反應。 身體若受溼氣襲擾,會有哪些訊號發出呢?我們身體所發出的訊號遠不止以上幾條,這些是最直接、最容易被察覺的資訊。

    溼氣蘊結在體內,臟腑經絡執行受到阻礙,疾病就產生了。溼就是通常大家說的水溼,有外溼和內溼之分。外溼是由氣候潮溼、涉水淋雨、居室潮溼等侵襲人體而成;內溼則是一種病理產物,與體內臟腑功能有著直接關係。溼邪對人體構成傷害時,會令身體困重、黏滯,總之整個身體都不清爽。因為溼氣滯留的部位不同,所以又會誘發關節炎、黃疸、溼疹、紅斑病、蕁麻疹、膀胱炎、痢疾等疾病。

    袪溼排毒該怎麼做?

    溼氣的生成與外界的氣候以及我們日常的飲食、生活習慣等都有著直接的關係,因此預防溼氣除了要增強我們自身的抵抗力,以御外邪以外,還要注意起居環境、飲食習慣以及日常的生活習慣等。應儘量避免在溼熱較重的夏秋季節涉水、淋雨或久居陰暗潮溼之地;日常少熬夜、儘量多活動,盛暑時節不貪涼,隆冬季節不過暖;飲食有節制,少吃肥甘厚膩的食物,一日三餐每餐吃七八分飽等。

    還要提醒嗜好菸酒的朋友,菸酒都是生熱生溼之物,平時“煙不離手,酒不離口”的人,體內多有溼熱蘊結。因此,嗜好菸酒的朋友還是儘早戒掉為好。

    除溼排毒小偏方

    如果身體已經受到溼熱邪氣的侵襲,可以透過按揉合谷穴和太沖穴來輔助祛溼熱。合谷穴位於手背虎口處,於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間凹陷中。太沖穴位於足背側,第一、第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兩穴相配合,採取按揉的方法,每天2次,每次5~10分鐘,既有助於清大腸之熱,又能幫助瀉肝火,只要堅持,袪溼熱的效果會逐漸顯現出來。

    脾與溼相應,暑夏季節是健脾的重要時節,如果不注意保護脾胃,或是不注意防溼,很容易導致暑溼傷脾胃,而形成脾胃溼熱證。

    人體一旦在暑夏季節遭到溼熱的侵襲,則會導致溼熱相蒸,引起痤瘡、頭髮油膩、脫髮,中暑、熱痢等健康問題。久而久之,溼熱結伴,相互蒸騰,容易損傷五臟六腑,引起全身的不適。所以在暑夏季節,不僅要防暑降溫,還要健脾養胃、夏季除暑溼,日常養生應該做到一下幾點。

    防範內溼,從飲食中進行保健

    根據歷代醫家的經驗,赤小豆、薏米、綠豆、白扁豆、絲瓜、苦瓜、冬瓜等都是暑天防暑降溫、除溼熱的重要保健食材。可以將這些食材煮成湯、粥,或炒製成美味菜餚,適當吃一些,對防暑降溫和除溼有益。另外還要參考前面夏季所講的飲食養護知識,清淡飲食,多吃健脾益胃除溼熱的食物。

    防範外溼,從生活中加以注意

    不要居住在潮溼的房子裡,被褥臥具要勤晾曬,不要穿溼衣。

    還要注意不要坐在露天的木頭上。這是因為夏天氣溫高、溼度大,久置露天的木質椅凳,由於露打雨淋,含水分較多,雖然表面看上去是乾燥的,但經太陽一曬,便會向外散發潮氣,在上面坐久了,會誘發面板病、痔瘡、風溼病和關節炎等。所以,暑夏防溼要注意從生活中加以注意,避免可能招致溼熱傷身的情況出現。

    另外,也可以每天晚上堅持用熱水泡泡腳,這對避免溼熱纏身也有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我的筆記本開著不要怎麼用都會很熱,散熱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