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razy灬歷史

    明代廷杖制度的建立,可謂是流毒頗深,給明代的社會政治帶來了及其不好的影響。

    濫加使用,大臣受辱

    明一代的君主因為廷杖制度的存在,往往濫加使用。有這麼一個記載,明武宗南巡被諫,一次便廷杖“百四十六人”,杖死十一人,卻仍未改變其心意;憲宗朝施用廷杖 9 次,受杖人次 70 餘,受杖者均為科道官或翰林部曹。即使到明後期皇帝不再熱衷於廷杖,但大臣受刑一事仍屢見不鮮。這個時候所謂太祖朝“刑不上大夫,以勵廉恥”的不折辱大臣的刑法辦法已經徹底失去。

    祖宗之法,重刑治吏

    明一代自太祖始就頗喜“亂世用重典”,於是太祖在他的《皇明祖訓》中說:“凡我子孫,欽承朕命,勿作聰明,亂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即使他的後人對《皇明祖訓》這種“祖宗之法”多家違背,但所謂“重刑治吏”卻一直延續了下來。不可否認這種做法在建國初期對於整頓吏治,安撫民心等等具有一定的正面影響,但是這樣也造成了許多隱患,對官員的過多殺戮導致官僚隊伍的不穩定,官吏往往提心吊膽的上位,大部分人稱病不出或者隱居山林,為了“躲得法去”,“一齊委屈規避”,這樣的制度沉重打擊了明代士人出仕的熱情,同時也引發了君臣之間的猜疑和對立。

    摧毀了明代文人的精神

    最重要的是,廷杖制度摧毀了明代文人的精神,對於明代士林的精神走向是極其不利的。歷代王朝,臣子死於君王的手裡的不在少數,也有很多是枉死的,但在明代這一問題尤其突出,“朕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這句話便是崇禎亡國時對著臣子們說的,這句話也反應了明代皇帝不重視“待臣之道”。中國傳統文人是接受儒家教育成長的,儒士的人格精神是極為重要的,但在明一代,皇帝不重視官員的人格,將廷杖制度濫用,摧毀了文人官員的精神優越感,疏遠了君臣之間的精神聯絡,既然皇帝不能夠尊重臣子,那麼臣子自然不夠尊敬和信服皇帝,這樣便導致了君臣之間的裂痕越來越大。臣子們的心態也在逐漸改變,那份清高和儒家思想所秉承的“刑不上大夫”思想正在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受廷杖之刑是“氣節清譽”的表徵,這一點在前文中已經進行了闡釋,明代士大夫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對於廷杖制度淫威的感受史。

    破壞了封建社會的法制

    廷杖制度還破壞了封建社會的法制。本來中國封建社會的法制就是一種“禮法不分”的制度,而明代廷杖制度削弱了法律的威嚴和封建帝王的地位

    助長了宦官、廠衛的氣焰

    廷杖制度還助長了宦官、廠衛的氣焰。明代廠衛流毒以及宦官亂政問題已經達到了一個頂峰,而廷杖制度則是給了這些宦官們一個很好的懲戒大臣的辦法,“辱公卿猶可言也,王振、劉瑾、魏忠賢之徒疊起而得志,率由此。蓋監杖用內官,行杖用衛卒,士大夫既懸命其手,則欲小人不歸誠於彼,而君子之不觸其禍難也”。

    為何皇帝會熱衷於此

    朱元璋運用廷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威嚇鎮壓,折辱士氣,剝喪廉恥。”看到士大夫們在血肉淋漓之中,一個個俯首帖耳,如犬馬牛羊,他這才滿足。草莽皇帝式的報復狂、虐待狂,在朱元璋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和淋漓發揮。

    朱元璋的子孫皇帝們繼承了他的基因和衣缽,大都殘忍、暴虐,沒有人性,視臣屬為糞土,這固然是明朝廷杖盛行的主要原因。

    總結來看,廷杖制度是明代酷刑中最被人詬病流毒最深的制度。有時後人談論明代滅亡原因,除了皇帝的昏庸無能、王陽明心學影響還應該加上廷杖的一干酷刑阻塞臣子言路和敗壞士人風氣,到了清代廷杖制度被廢除,但是這時候計程車人風氣已經大為損傷,折辱士大夫的場面屢見不鮮,這固然是封建統治的一大弊端,也可以說是明代廷杖制度的影響,無怪崇禎帝在煤山自縊時說出那番話,可謂失人心者失天下,明代皇帝一再打壓士人,必然導致最後士人的反叛。

  • 2 # 高郵的有史以來

    廷杖簡單來說其實就是一種皇帝專用的私刑,被廷杖的臣子並沒有觸犯律法,但是卻惹惱了皇帝,所以皇帝就下令執行廷杖。講理講不過,又不想被大臣牽制,只能用皇權壓人,以達到折辱臣子的目的,這就是廷杖的一般作用。

    當然廷杖並不是明朝的專用,早在隋唐之前就有廷杖出現,但是總起來說,廷杖出現的次數是比較少的,只能是偶爾有皇帝會用它,但是到了明朝時期,廷杖慢慢就發展成了一種制度。廷杖不受刑部職權範圍的約束,而由皇帝親自控制的特務機構錦衣衛直接偵捕審訊。因此,那些擅權的太監可以借皇帝之名擴大開殺機。

    皇帝意志被阻的時候往往就會使用廷杖,在一次次廷杖被執行的時候,它開始讓明朝的官員愛恨交加,官員們對於廷杖逐漸發展成三類態度:其一就是忠君愛國,不怕廷杖敢於直諫;其二就是害怕遭受屈辱般的廷杖,也怕丟了性命,於是學會了閉嘴;其三就是有些官員想要以“冒死直諫”的忠勇事蹟名垂青史,因此故意“拼死”直諫,換來廷杖,這類人往往真死的可能性非常小。無論如何,後兩類都算是廷杖的畸形病態發展,不該沉默的沉默,該沉默的不沉默,必然導致了言路受阻。而這也從另一方面反映出官員對於廷杖的害怕,由此,後世才弄出了一個“午門斬首”,實際在某種程度上,廷杖比斬首更可怕,影響更深遠,皇帝以為自己的意志得到了自由,實際上卻阻礙了官員說真話。

  • 3 # 天命與劍8341

    明代由於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本由皇權接收的相權由於後世皇帝精力不及甚至懶惰造成被文官集團逐漸滲透乃至部分掌握變相導致文官集團勢力空前膨脹,強大,嚴重威脅皇權。皇帝不得不扶植利用宦官勢力來制衡打壓文官集團勢力。本來“刑不上大夫”是文官集團的特權,皇帝特地用廷杖這種對人肉身和精神能產生雙重摧殘的特殊制度來對待文官集團,能更好地打壓文官的氣焰和勢力,並且特地讓宦官控制的廠衛去執行,以便兩派能互相爭鬥,好使皇帝能居中調節,控制政局,鞏固皇權

  • 4 # 歷史名將錄

    廷杖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創立的不人道、嚴酷的刑罰之一,主要用來對付不聽話的官員。大庭廣眾之下,讓校尉用棍子打屁股,這不僅是對肉體的傷害,也是對人格的侮辱。

    但事物總在不斷地變化,因為觸怒聖顏而被廷杖的多是耿直之士,往往獲得輿論的同情,有辱斯文的廷杖便演變成一種榮譽性標誌。黃仁宇評價道:“有的人卻正好把這危險看成表現自己剛毅正直的大好機會,即使因此而犧牲,也可以博得捨生取義的美名而流芳百世。”正德朝的王陽明說得很明白:“為名與為利,雖清濁不同,然其利心歸一。”

    廷杖通常由司禮監太監監督,行刑人和監督太監心有默契,看監督者站立姿勢決定下手的輕重。若監督太監靴尖朝外成八字型,就下手較輕,高高揚起,輕輕地拍一拍;若朝內成八字型,則下手較重,往死裡打。

    這番首輔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當然要往死裡打。掌管禮儀大事的禮部尚書馬自強(字型健,陝西同州人)、翰林院的長官王錫爵(字元馭,蘇州太倉人)兩大重量級人物前來求情都沒有用,連張居正兒子張嗣修的同年好友沈懋學(字君典,寧國府宣城人)拜託嗣修向父親求情,也被拒絕。這沈懋學和張家的關係不一般,張嗣修中進士前,張居正物色天下的才子陪自己兒子讀書,相互促進。沈欣然答應,後來中了狀元,另一位大才子、《牡丹亭》的作者湯顯祖(字若士,江西臨川人)拒絕了,直到張居正死後才考取進士。

    吳、趙兩人被打六十棍後,發回原籍為民。打完後,吳中行口鼻流血,奄奄一息。中書舍人秦柱(字汝立,常州府無錫人)很仗義,帶著醫官趕來治理才救了一命。這要擔很大的風險,親朋好友前來探視受傷的吳中行,看管計程車兵都要詢問記錄,朝廷要了解哪些人在同情他。趙用賢是個大胖子,廷杖時,一片片手掌大的肉脫落,他老婆乾脆將脫落的肉醃製起來收藏,留給子孫做傳家寶。現在想來這種方式真有些恐怖。

    艾穆、沈思孝罵張居正更厲害,因此他倆的刑罰更重。兩人被杖八十,三天後才甦醒,然後被髮配到邊疆充軍。

    被杖的四人一下子成為天下士大夫仰慕的楷模,當時皇帝經筵的講官許國(字維楨,徽州歙縣人)送給吳中行一隻玉杯,上刻詩曰:“斑斑者何?卞生淚。英英者何?蘭生氣。追之琢之,永成器。”送給趙用賢犀角杯一隻,上刻詩曰:“文羊一角,其理沉黝。不惜剖心,寧辭碎首。黃流在中,為君子壽。”對二人做出高度的評價和美好的祝福。可世事難料,張居正死後,吳、趙二人重新回朝廷做官,許國已做到內閣中僅次於首輔的二把手,和吳、趙成為政治上的對手,許國譴責二人,“意氣感激,偶成一二事,遂自負不世之節,號召浮薄喜事之人,黨同伐異,罔上行私,其風不可長。”真乃此一時,彼一時也。

    今天看來,張居正這種危機處理方式霸道殘酷,但在當時他能找到更好的辦法麼?不像一個民主社會里,可以到議會替自己辯護,又沒有一箇中立的仲裁機構。當時只可能一方不惜自己的生命博取輿論,另一方利用國家權利進行懲罰。上疏彈劾張居正不丁憂,既不是個純粹的道德問題,也不是個純粹的法理問題,而是各種因素攪和在一起的政治問題,對萬曆帝和張居正而言,不快刀斬亂麻將攪得沒完沒了。

  • 5 # 鐵錘文史

    中國評分最高的歷史神劇《大明王朝1566》裡面,開場就是錦衣衛廷杖打死了周雲逸。什麼是廷杖呢?通俗一點說,就是在朝廷之上,眾目睽睽之下,扒下朝廷命官的褲子,打屁股。

    而且打的還特別狠,一不小心就把大臣從陽間打落到陰曹地府。

    廷杖這個東西,並非明朝首創,最早這麼幹的是東漢的漢明帝,後來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也幹過這樣的二百五事情。

    後來楊堅手下大臣勸說他,大概意思就是士可殺不可辱,士大夫是朝廷的臉面和門面,你這樣幹,不但折煞了臣子的臉面,也撓花了朝廷的面子,划不來。

    隋文帝這個人肯聽勸,就沒有繼續250下去。

    明朝的廷杖制度起源於開國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創立大明朝,把元朝很多制度都給扔進了後院茅坑裡面,但是對於廷杖這玩意,喜歡的不得了,當寶貝一下帶回了自家廟堂。

    元朝人愛用廷杖,那是有原因的,本來就是一批草原上面的土匪當家做主當了皇帝,大家坐在一塊兒開會,土匪皇帝看見哪個手下不順眼了或者犯了錯誤了,當場就嗶哩嗶哩一通廷杖,打完之後提起褲子繼續商量國家大事。

    為啥?因為那些當官的也是沙場秋點兵出來的莽夫軍漢,打幾棍子權當舒筋活血,咋滴沒咋滴。

    所以元朝的廷杖,不傷人。

    可是朱元璋把廷杖用到漢族文官身上,這個不得不說,有點居心叵測了。曾經有學者寫論文專門寫老朱使用廷杖的心理因素,這裡不單獨說。

    總起來講,從朱元璋開始,明朝政府使用廷杖對付朝中大臣,有一下幾點因素。

    第一點,從觸及皮肉到觸及靈魂,讓這些文弱書生對於皇帝產生更大敬畏之心。羅斯柴爾德家族有一句名言很有道理,如果你不能讓別人愛你,那麼就讓他怕你。

    朱明王朝深諳此道。想要大臣真心愛皇帝,那是上墳燒報紙糊弄鬼,所以無論是廷杖也好,錦衣衛也好,剝皮楦草也好,都是要大臣們產生深深的恐懼。

    第二點,踩踏讀書人的尊嚴,讓他們徹底滅掉君臣共治天下的妄念。讓他們明白,所有大臣臣子,在皇帝面前就是一個個毫無尊嚴可言的狗奴才,老子想你活你就活想你死你就死,殺了你,還要你臨死之前跪在地上謝主隆恩。天底下還有這麼操蛋的事兒吧,就是有。封建王朝就是這麼操蛋,還把這股奴才基因一代一代的流傳下去,流毒深遠。

    好了,廷杖制度,把硬骨頭的知識分子通通消滅了,留下來的是什麼人呢,一幫軟骨頭的狗奴才嘛。皇帝看來這場仗是打贏了,可是真的笑到了最後了嗎?

    從崇禎皇帝的悲慘結局來看,恐怕是沒有。

    廷杖制度讓朝廷官員明哲保身,萬馬齊喑。無論朝政多麼黑暗最後都沒有人願意站出來說公道話。最嚴重的後果是,廷杖制度讓明明的官員和皇帝一家離心離德,沒有誰真心願意為這個家天下服務,所以在崇禎皇帝山窮水盡的時候,沒有任何一個大臣願意和皇帝一起“共赴國難”。

    當崇禎皇帝最後一天來到金鑾殿,沒有一個大臣前來上班早朝,當他命令太監瘋狂的敲響上工的銅鐘而無人出現的時候,恐怕此時他才知道,羞辱輕視自己的手下人是如何的錯誤。

    當然,也許崇禎壓根就沒有覺得他們朱家人有過什麼錯,如果說過有錯,那都是下面臣子們的錯。我朱由檢做事情勤奮著呢。

    所以他會在最後的遺書裡面,狠狠的說自己不是亡國的皇帝,而那些大臣卻是亡國之臣。

    當你們朱家皇帝那臣子當豬狗的時候,已經覺得了你們家滅亡的命運了。就連草民蟻民都可以像水一樣可載舟覆舟,何況那些手握權柄代表皇帝治理各方的大臣們了。

    善待大臣,就是善待自己的王朝。善待幹部員工,就是善待自己的企業單位。

    自古以來,道理相同。

    這個答案,你滿意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身為《海賊王》哥爾·D·羅傑,生前是否有能與之匹敵的對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