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h凡夫俗子
-
2 # 白sir讀書
《論語》是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文集,它主要記述了孔子的言論。它的特點是言簡意賅,用詞含蓄雋永。
我們在讀《論語》時,能感覺到孔子老先生嚴謹而親切的存在,他循循善誘地教誨弟子,或發表言論,或簡單應答,他似乎一邊用手捊著長鬍須,一邊娓娓道來,侃侃而談。
《論語》的經典語錄,例舉如下: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意思是:複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憑藉這個,就可以做老師了。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意思是: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一味空想而不肯讀書,就會有疑惑。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意思是孔子說:“仲由啊,讓為師教導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是聰明的。”
我認為,讀過《論語》這樣的經典語錄,與之相補充的可以讀《孟子》。
《孟子》也是中國儒家典籍裡重要的一部著作,它記錄了思想家孟子的治國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記錄並整理而成。《孟子》為“四書”之一。
《孟子》一書,分為《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7篇,共計261章。《孟子》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具風格,它對後世散文的發展有極大影響。
先秦諸子中,有不少有才華之人,而孟子以辯論能力強而著稱,他在歷史上留下多次著名的辯論,比如對人性善惡問題曾展開過激烈爭論,這種爭論到今天也沒有停止過。
《孟子》不僅思想豐富,而且文采出眾。如今的學生,如果想寫出有氣勢的議論文,其實多讀讀《孟子》用處很大,因為其中的文章完全可以當作範文。
比如其中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中,就有我們中學時背誦過的,很熟悉的文字——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3 # 老虎他爹
恐怕要讀的就不是一本了。
1、《論語》地位原本不高
在唐代之前,它屬子書,在經史子集中排名靠後,並非比讀書。
一方面,《論語》前後邏輯不統一,體例凌亂,編目隨意,很難視為完整的著作。此外著作人也不太確定,孔子去世後,儒分為八(當然,不同人對此有不同看法),彼此之間學說頗有對立處,它們都彙集在《論語》中,彼此有衝突,讓人莫衷一是。
另一方面,《論語》可操作性不強,古代中國文化不太看重哲學,《論語》並無太多指導實踐的作用,所以被忽視。
2、《論語》的地位為何提升
佛教自漢代末期進入中原後,帶來超越界思維,這是古代華人比較缺乏的,即不滿足於今生,還要設想出一個更理想、更超然的神聖法則,用它來批判現實。這種形而上的思考在拼音文字中可能比較容易出現,是中原文化所缺乏的,因此帶來很大的衝擊。
為了迴應這種衝擊,《論語》和《四書》被提拔了出來,因為二者多少帶有一點本體論的意味,試圖回答“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向哪裡去”的問題。
這種迴應到宋儒手中才最終完成,即用佛教的思辨方式,迴歸儒家的道統。論證環節是外來的,但終極目的是儒家的,而《論語》就成了校正方向、釐清生命目的的著作,得以聖化。
3、《論語》的缺陷
首先,《論語》就其編目來說,不是一本完整的著作,它問世後,有不同版本,足以說明人們對其中真意是含混的,嚴格來說,這本書是一本格言集,比較好讀,但所謂更深的含義,往往是後人賦予的,並不是原作者的意思。
其次,缺乏定義意識,在《論語》中,多次提到“仁”,給出的定義多達30多種,非常模糊,這就很難進行更精緻的思考,這種似是而非的模糊思維,是人類思想幼稚時代的產物,不能和現代社會相契合。
其三,泛倫理主義情懷。《論語》中沒有定義意識,所以也沒有論證環節,“仁”為什麼是本體的,作者根本就沒有證明,只是我們在情感上覺得它是實在的,它就是實在的,所以唐君毅先生用“當下直覺”來解釋,是套用了伯格森的理論。可問題在於,“當下直覺”就是正確的嗎?比如一個人患病,感覺肚子痛,可很可能真正原因不在肚子上,人的感覺經常會犯錯,憑什麼我們覺得仁是實際存在的,它就是實際存在的呢?缺乏這個論證,整個理論體系大廈就站不住腳,就會有很多人根據自己的“直覺”謬解經典,反而覺得自己很神聖、很正確,沒有自我反省能力。
其四,將個體人格與整體需要結合起來。個體人格與整體需要常常是呈現矛盾狀態,遇到這種情況,又該如何呢?其實儒家自己也常感到糾結,孔子反對子告發父,此外還有忠孝不能兩全、忠義不能兩全的問題。
其五,缺乏平等意識。孔子主張差序化,給不同的人以不同的對待,不贊成從公平的角度看問題,這是熟人社會的偏見。
總之,《論語》是傳統時代的經典著作,閱讀它對了解歷史中人物的行為邏輯有一定幫助,但在現代社會中已無法落實。因為《論語》是思維不夠縝密時代的產物,其中邏輯缺環、漏洞太多,很容易被專制主義徵用。其實歷代專制者並不真心認同孔子,卻能拿《論語》做幌子,這就說明《論語》的文字被誤解、被徵用的空間太大,無法滿足建構一個精緻社會的需要。
-
4 # 閒看秋風999
李大釗說得好:“吾華之有孔子,吾華之幸,亦吾華之不幸也。”(《民彝與政治》)
同樣,中國有《論語》,中國之幸,也是中國之不幸也。
《論語》集孔子學說之大成,如果有興趣,有時間,當然可以讀一讀。畢竟華人的歷史,華人文學藝術都是和《論語》密不可分的。
不過只讀《論語》也不行。為什麼呢?因為《論語》過於“一本正經”。孔子在《論語》中板起臉來諄諄教導著他的弟子,誰受得了啊!
《論語》的伴侶應該是《道德經》。
讀了孔子的學而時習之,再去看看老子的“絕學棄智”;讀了孔子的“仁” 再去看看老子的“聖人不仁”。
孔子與老子猶如中華傳統文化在“陰陽”學說的最好體現。孔子陽剛十足,人生的目的就是“克己復禮”;老子陰柔,處事哲學是“上善若水”。
年輕發奮向上,多讀讀《論語》,明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受到挫折和打擊,多讀讀《道德經》,瞭解一下福禍相依的規律。
孔子和老子是中國哲學史、思想史、文學史、教育史上最偉大的兩位先哲。兩個人從不同的角度來詮釋什麼是人生,這是其它文化中難得一見的現象。
換句話說,孔子和老子是互補的。無論是陰虛火旺,還是陽虛畏冷,都可以從中找到你所需要的偏方。
-
5 # 楊朱學派
我建議《論語》讀三遍,做詳盡的讀書筆記。
下面是鄙人做的《論語》讀書筆記。
還有《論語》篇章內的讀書筆記。
讀完兩遍《論語》之後,再讀下列儒家經典《孟子》、《荀子》、《孔叢子》。《左傳》、《禮記》、《尚書》、《詩經》。
都讀三遍,做詳盡的讀書筆記。然後,再讀一遍《論語》,你的感覺就大不一樣。當初是霧裡看花,現在是撥開雲霧。
暫時不要讀《周易》。《周易》雖然是由孔子做傳的儒家經典,但讀《周易》前,一定要讀透《老子》。想讀透《老子》,又必須讀透《列子》。所以我建議暫時擱置《周易》。
在提問中,說讀完《論語》後,只想再讀一本書。你若不想研究透徹儒家經典,只是為娛樂,我建議讀《孔叢子》這一本書。
《論語》與《孔叢子》關係最為密切。前者記載了孔子與弟子們的言行,後者記載了孔子與子孫後代的言行。這兩本書互補性最強。
-
6 # 五福臨門141363815
如果要補充儒學,就讀《孟子》!如果要了解道教文化,就讀《道德經》也就是《老子》!如果進一步拓展視野,就讀《莊子》!其它如《墨子》等,有一句話叫做什麼“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意思就是書裡的智慧必須結合實踐變成自己的東西,以為讀了聖賢書就萬事大吉那就錯了!別忘了《論語》是記載孔子的言行書籍吧,可他老人家一生是那麼一帆風順嗎?
-
7 # danyboy
既然問的是“互補”,這個問題就很有意思了。
《論語》本身是語錄體,收錄的內容每一條都耐人尋味,每一條都有不同的詮釋和解讀,所以,要從整體上找一本和《論語》對標、互補的書,意義不大。不是說沒有,有很多,但意義不大。
什麼有意義呢?
有意義的是,就《論語》中的某一條語錄,來尋找對標或互補的文字,這樣的比較是有趣的。
下面簡單舉個例子,談不上互補,但足以說明“東海西海,心同理同”。
我們知道《論語 子路》篇有一個“親親相隱”的故事: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翻譯過來就是:
葉公對孔子說:“我們老家那邊有人做事很正義,他父親偷了羊,兒子去舉證告發了他。(大義滅親是高尚的行為)”。孔子說:“我們老家那邊可不是這樣,(如果也發生了類似的事情)父親要為兒子隱瞞,兒子要為父親隱瞞,這其中才是正義、正直。”
不瞭解儒家思想的人,一定會說:看,這就是儒家多麼自私、多麼不講究公平正義的證明!
我有同學當年就是如此,他是學西方哲學的,直到後來他讀到了柏拉圖寫的對話錄《遊序弗倫篇》。猛然發現,這篇蘇格拉底和遊序弗倫之間的對話,與孔子和葉公的對話非常相似。當然,也有學者對此有不同看法,這是學術爭議,我們這裡按下不論。只說為什麼春秋時期的語錄和古希臘時期的對話錄,具有“互補”或者說“相互印證”。
《遊序弗倫篇》講得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有一個叫做遊序弗倫的人,他的父親殺死了一個奴僕,遊序弗倫認為這是不對的。而如果對此無動於衷,則是對神的不虔敬,所以,遊序弗倫就去法院告父親的狀。
結果,在路上遇到了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就和他探討了“什麼是虔敬?”這個問題,透過一步步深入的對話,富有邏輯(也有詭辯)的言說,最終遊序弗倫發現自己即使去告發了父親,也無法證明自己是虔敬的。
說白了,“告發至親”這種行為,在儒家的倫理、法制系統裡,都是犯法的。古代中國對告發父親的兒子的懲罰,往往更重。漢代有個諸侯王謀反,他的兒子舉報了他,結果他們父子二人都被處死,前者是因為謀反,後者是因為告發父親。
同樣,在蘇格拉底的哲學論斷裡,告發至親也不是一種虔敬的行為。雖然西方的倫理和法制傳統裡沒有像中國“親親相隱”這麼明確,但在證人舉證方面,親屬是有迴避的。
所以,讀了《論語》,不如再多去讀讀西方哲學,你會發現有很多思想觀念和道理是想通的。
-
8 # 安意如
這個問題很大,需要解說的維度也很多,我以淺薄的知識勉強做一下回答。
從瞭解孔子生平、思想方面,我建議閱讀《孔子家語》、《孔子集語》。《孔子家語》千百年來被人們稱為偽書,不過最近也有學者和資料證明,他並非偽書。所以對了解孔子生平、言行、思想來說大有裨益。《孔子集語》是後儒從各種書籍中整理出來的記錄孔子言行的句子。另外,崔述的《洙泗考信錄》也是瞭解孔子生平的比較好的書籍
從瞭解《論語》本身來說,不同於《論語》體例的,我建議閱讀焦循的《論語通釋》,這是一本將《論語》的內容,按照“仁”“義”等類別重新彙總的書。另外,臺灣學者胡楚生也依照類似的體例,編寫了一本《新譯論語新編解義》。
從儒家文化的產生、傳承方面,我建議閱讀《十三經》,或者至少讀讀《孟子》,有能力可以讀讀《荀子》。
從百家爭鳴的角度,將《論語》放置諸子中的一種,將其看成是儒家學說來說,我建議讀讀道家的《老子》、《莊子》和墨家的《墨子》。畢竟在先秦,《墨子》也是一門顯學,其風靡程度和《論語》相當的。另外也可以讀讀法家、兵家、名家等等的作品。如果說華人的精神核心是儒釋道的混合體,那麼佛學的諸如《金剛經》《六祖壇經》也該讀一讀。
-
9 # 南山劉向雄
讀了《論語》之後,需要再讀的是生活這本大書,這就是最好的互補。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論語》不是知識,掌握了就行,它是一種睿智的經驗總結,是高度的道德追求,《論語》的每一則都可以在生活中體會和感悟,帶著這樣的態度去"學"《論語》,才是真正的學。
雖然《論語》是"老古董",但人性沒改、人心沒變,《論語》也就有了存在的理由。在生活中去體會孔子的話,一旦有所體會,不亦樂乎!
回覆列表
看個人的取向而定,一般來說,《論語》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偏重於道德的層面;再讀一本《韓非子》,補充一些法家思想就挺好。毛主席曾經在批註二十四史時指出:凡言孔孟者,其法必也申韓。 儒家揚善,法家抑惡。一手軟,一手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