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橫店老大哥

    宰相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管仲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傑出的宰相。到了戰國時期,宰相的職位在各個諸侯國都建立了起來。 秦朝時,宰相的正式官名為丞相。有時分設左右,以右為上,稱為“右丞相”,“左丞相”。

    漢朝與秦朝相仿,只是如果稱為相國的話地位更高一些,並以御史大夫為副職。漢武帝時,起用了一批儒生當丞相,處理日常行政事務,而政務中心則轉到了內廷。宰相的職權逐漸轉移到了尚書檯長官的手中。漢哀帝改丞相為大司徒,東漢由司徒、司空、太尉共同執政。漢獻帝時,復置丞相,由曹操擔任。 魏晉南北朝時,丞相或相國多為權臣自命,成為了一種篡位奪權的手段。南北朝制度多變,皇帝所與議論政事或委以機密者,即是宰相,官名有中書監、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僕射或將軍。其位最尊、權最大者則為錄尚書事。 隋朝定三省制,三省長官內史省的內史令、門下省的納言、尚書省的尚書令都是宰相。 唐朝改內史省為中書省,內史令為中書令,納言為侍中。唐高宗後,只有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 五代的宰相制度基本上沿襲唐代,但是也有很多自己的特色。 五代基本都是以中書侍郎、門下侍郎、各部尚書、侍郎及他官加同平章事均為宰相。其中例外的,只有後唐和後周。 後唐明宗長興四年 ( 933年 )九月敕:“馮?有經邦之茂業,宜進位於公臺,但緣平章字犯其父名,不欲斥其家諱,可改同平章事為同中書門下二品”。後周顯德年間,樞密使吳廷祚曾加“同中書門下二品”的名號。 其他的宰相名號仍為“同平章事”。 五代時期中央集權進一步加大,宰相的權力被皇帝侵奪的同時,本身開始插手各部司的事務。宰相往往另判、領使、分管某一部門的工作,特別是一些重要的部司,幾乎都是由宰相領判。

    與唐代相比,五代時期宰相制度的一大變化是,宰相的品級得到統一固定和提高。 後晉天福五年(940年)二月,“升中書門下平章事為正二品”,同時規定“以中書門下侍郎為清望三品”。從此,宰相的品級提高和固定到正二品,而中書侍郎、門下侍郎一旦加同平章事為宰相,其官品也由正三品升為正二品。 後晉這一宰相制度的變革,徹底改變了唐以來宰相品級較為混亂和不盡合理的局面。 與唐代的宰相制度相比,最大的一個變化是,五代時期,宰相制度出現了首席宰相的制度,並被沿襲下來。後唐莊宗時,“豆盧革時為首相,故稱之為首座相公”被認為是有史可查的五代首相制度的開始。 宋朝以同平章事為宰相正式官名,以參知政事為副。從漢至唐,皇帝待宰相之禮,逐漸降級,至宋太祖廢“坐論”之禮,使宰相地位大降。元豐改制,設宰相二人,首相稱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次相稱尚書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另設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右丞為副相。政和時,改左僕射為太宰兼門下侍郎,右僕射為少宰兼中書侍郎。 宋太祖建國後,不斷加強皇權,分化、削弱相權。宰相併不是一個正式官名,它實際上在隋代就是一個群體,是除皇帝之外的最高領導層。宋初實行“二府三司制”,宰相職權被一分為三。中央雖設三省,但三省及六部長官不經特許不得管理本司事務,成為閒職。實際權力歸屬“中書門下”這一機構,又稱政事堂、都堂等,管理國家行政事務,以同平章事為長官,多由中書、門下兩省侍郎擔任,無定員。此外,以參知政事為副相,分割行政權。樞密院為中央最高軍事機構,長官為樞密使,與政事堂合稱東、西“二府”。“三司”(戶部、鹽鐵、度支)主管財政,號稱“計省”,長官為“三司使”,號稱“計相”,地位略低於“二府”。二府三司各自獨立,互不統屬,直接對皇帝負責,構成最高輔政機關。 宋神宗元豐改制,廢除二府三司制,以左、右僕射為宰相,左僕射兼任門下侍郎,右僕射兼任中書侍郎。

    南宋初,左、右僕射加同平章事,為正宰相,不再兼任二省侍郎,兩省侍郎改為參知政事。南宋孝宗以後,正宰相為左右丞相,副宰相仍復參知政事。此外宗、寧宗、理宗都曾設“平章軍國重事”和“同平章軍國重事”,由老臣或權臣擔任,處理軍國大事,位高宰相。 遼朝設立北南兩個官制 北面:北面又分北南兩樞密院,北院掌軍事,南院掌內政。 北、南樞密院分別下設北、南宰相府和宰相(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把“宰相”作為正式官名)。 南面:南面官多仿唐制,也有三省六部、各臺、院、寺、監、諸衛等官,地位與北院面一樣崇高,卻並無實權。是國家用來養士的崇高機構。 金朝以尚書省為全國最高行政機構,不設中書、門下二省。以尚書令為宰相。 元朝以中書省為政務中樞,主官中書令常由皇太子兼領,下為左右丞相,再下為平章政事,副職為左右丞及參知政事。 明朝初亦設中書省,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罷中書省,廢丞相,由皇帝親決國政。宰相制度遂廢。后皇帝以不勝庶政之繁,設內閣大學士協理文書。後閣職漸重,大學士成為事實上的宰相,稱輔臣,居首者為首輔。 清朝沿明制,雍正時設軍機處,內閣成為閒曹,軍機大臣成為事實上的宰相。明、清習慣上都稱授大學士為拜相,但無正式宰相名份。 在所有的官職中,宰相的變化最多,這是由於君主既需要宰相幫助辦理政事,又擔心宰相的權位過重,危及自身的權力。

  • 2 # 文史走馬燈

    秦朝

    這一時期而言,宰相的權力依舊是非常大的,宰相不僅要管理外朝的事務,同樣也需要管理內宮的事務,實際上就是“大管家”,朝政之事由丞相統籌,皇帝家的私事兒也需要丞相分理,是一個非常全面的職位,這一時期的相權實際上是高於皇權的,從功能性的角度講。

    漢朝

    漢朝的制度基本上是秦朝的繼承,沒有大的變動,所以說宰相制度沒有什麼變化。

    唐朝

    相權被稍稍削弱了,為什麼呢?主要有以下的兩點。

    ①丞相的數量變多了,唐朝實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主事官員一般都是宰相,但是在唐朝被認為是“真宰相”的一半是門下省和中書省的主事官員,而尚書省主要負責執行,所以地位稍微低一點。這一時期,宰相依舊可以對皇帝的詔敕進行封駁,也就是說,朝廷的政務處理許可權,依舊是在宰相的,而皇帝不能僭越。可是宰相變多了,實際上也是對相權的一種變相削弱。

    ②御史臺的出現,使得宰相對於皇帝的監察失去了一種手段,原先是御史大夫可以替丞相監管皇帝,現在御史大夫已經不歸丞相管了。

    宋朝

    宋朝時期,相權進一步被削弱,主要體現在兩點。

    ①只有中書門下省的長官才是宰相,尚書省直接降級

    ②諫諍之權,從相權當中剝離出來,從此相權當中沒有了監察皇帝的手段(只剩下一個不好用的封駁權),而且諫臣總是和丞相對著幹,幫著皇帝。

    明朝

    到了明朝更覺了,直接廢了宰相制度,皇帝主政。

    但是實際上,開始的幾個皇帝,朱元璋和朱棣都還是有著充足精力來主政的,但是到了後期,一個個的朱家子孫都是深宮內苑長大的,漸漸的沒了這種精力,所以就誕生了【內閣制度】以及【司禮監】,透過這兩個機構的協同合作來充當主政的功能,皇帝則躲進深宮裡去了,可見沒有宰相來專職管理朝政是不行的。

  • 3 # 劉坤忠120

    自秦朝一隋朝宰相制度是三公九卿制,唐朝三省六部十政事堂,宋朝二省六部十政事堂,元是中書省六部制,明太祖廢宰相制,設內閣加六部制,清內閣總理大臣兼外務省。。。歷史上的宰相有賢相、權相、奸相,著名的宰相有第一相管仲,秦相李斯,蜀相諸葛亮,東晉謝安,唐房玄齡,宋寇準,明張居正等。朝代最多宰相的是唐朝,289年有174位宰相,平場不到二十個月就換了一個宰相,從接手到離職除了辦交接手續還能辦什麼事,怎能協助皇帝處理政務工作。皇帝走馬燈似的更換,只是給宰相掛個名,沒有什麼實際價值。在相位不到十年的,難以做好自身的本職工作。。。清朝267年,宰相級別的也有160多人,比例踉唐朝一樣,又如何為民請命,如何能把國家治理好呢?宰相相當於現在的國務院總理,封建時代跟現代的法制體系完全不同,宰相是一家定製,總理是人民選舉。周恩來總理一干就是二十七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才把新中國共同建設好。

  • 4 # 高廣銀

    秦始皇以為只要下面有一批聽話、好使喚的小吏,就可以治理天下了。但是,秦朝二世而亡,讓漢朝的皇帝明白了,光有治理術不夠,還得解決統治的合法性問題。從漢武帝開始,開始重視儒家,興太學,實行五經博士制度。文官制度,成了皇權的行政支柱。文官政府的頭就是宰相。漢代以前,宰相是私臣,君主的家事和國事,公私不分,都是宰相這個大管家來打理。漢武帝之後就不一樣了,國事和家事分開了。家事主要是皇帝自己管。宰相率領文武百官執掌朝廷。重大決策由皇帝拍板,政府管理由宰相實施。這種劃分君權和相權的方式,有點像現代的企業管理。皇帝是董事長,有用人之權,宰相是總經理,執掌日常事務。宰相的權力很大,君主的命令必須經由宰相的副署方能生效。比如說,唐代的時候就有規定,軍國大事,哪怕是皇帝的命令,宰相有權決定是否同意頒佈,蓋上宰相印,皇帝的命令才生效。所以,歷史上常常發生宰相拒絕副署、退回皇帝詔書的故事。漢唐的皇帝為什麼不學學秦始皇,給自己留有更大的權力呢?非不欲也,乃不能也!為什麼?除了我剛才說的治理天下要有專門技藝之外,最重要的是,在漢唐兩朝,士大夫背後還有功臣家族和門閥勢力撐腰,君主對他們也有點奈何不得。到了北宋,雖然世家大族衰落了,但宋太祖為了防止藩鎮割據,杯酒釋兵權,要制約武將,就要重用文官,尊重士大夫。北宋的君主,大都開明大度,對讀書人禮讓三分。這要感謝宋太祖留下的好傳統。宋太祖當政的時候,宰相趙普要提拔某個人,太祖不喜歡他,拖著不批。趙普不高興了,批評皇帝說:“賞罰分明是古往今來的規矩,豈能以陛下個人好惡來定奪?”皇帝還是不理,走開了。趙普急了,追上去,不肯罷休。太祖自知理虧,竟然拗不過宰相,只能悻悻然批准了。宋太祖曾經立下一條規矩:“不殺大臣和言官!”宋代計程車大夫地位是很高的。宋朝的君臣關係,君像一個君,臣像一個臣,大都符合儒家的聖君賢相標準。前幾年有一個問題問歷史學家:假如時光可以倒流,你願意生活在哪個朝代?你猜到了嗎,許多歷史學家選擇的竟然都是宋代!

    元明清的絕對君主專制

    可惜的是,這種共治的局面,並沒有持續下去。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話,叫“崖山之後無中國”。崖山一戰,南宋的殘兵被蒙古大軍全部殲滅。很多人認為,中國文化從此斷絕。這個說法未必準確,因為元代以後,中華文明依然還在延續嘛。不過,如果換一種角度,宋朝滅亡之後,士大夫跟君主共治天下確實終結了。崖山之戰,確實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關鍵節點,這就是宋元之變。在元代以前,不管是功臣集團、世家大族還是士大夫,總有一種勢力可以跟皇權抗衡。但是,崖山之後,這種勢力不存在了。這當然跟蒙元的異族統治有關。元朝的統治者把臣民分為四等,蒙古人、中亞來的波斯人、阿拉伯人都是可靠放心的階級,而漢人即使做官,也不能擔任正職。至於宰相大臣,更是輪不上了。蒙元皇帝是說一不二的大可汗,是叢林世界的獅子王,臥榻之旁決不容他人酣睡,哪裡還容許有士大夫和大可汗共治天下?不過,元朝開創了絕對的君主專制卻不懂得如何把它制度化。真正讓它變成一套制度的是繼之而起的明朝。別看明朝回到了漢人當皇帝的時代,但朱元璋在政治上繼承的卻是元朝的絕對君主專制,而且將它制度化了。朱元璋廢除了宰相制,這是中國政治史上的大事變。士大夫能夠跟君主共治天下,制度上靠的就是相權。如今,宰相沒有了,六部尚書直接向皇帝報告,對君主負責。儒家士大夫的文官政府再也沒有能跟皇權相平衡的相權。明清的官員,不要說權力,連性命都捏在皇帝的手上。宋太祖曾經定下“不殺大臣”的祖訓,所以宋代士大夫有安全感。到了明朝,朱元璋把讀書人看成奴才和家畜。他稍不滿意,便在大庭廣眾之下,剝掉臣下的褲子,打得血肉橫飛,當場打死的也不在少數。回過頭來看秦漢到明清的歷史,非常令人感嘆。皇權越來越集中,文官的地位越來越低,成為秦始皇建立大一統之後的總趨勢。這一點,從君臣見面時所行之禮就可以看出來。漢代的丞相面聖,皇上必須起身相迎;唐代的三省長官去見君主,皇上還能請坐賞茶,君臣在一起坐而論道;到了宋代,宰相在君主面前,只能畢恭畢敬站在那裡,叫作“立奏”;明朝呢,從首輔到文武百官覲見皇上,就要行三跪九拜之禮了。皇帝這麼厲害,明朝計程車大夫是不是都給嚇壞了呢?錯了。我之前講過,到了明朝儒學發展出陽明心學,給士大夫很大的精神鼓舞。明朝士林當中,竟然形成了這樣一種風氣,誰給皇帝提意見,提得越尖銳,名氣就越大,如果因此而受到廷杖,那就是流芳百世了。於是前赴後繼,一個倒下了,另一個又站出來了。最出名的莫過於海瑞了。海瑞在奏疏中批評皇上虛榮、自私、多疑,氣得嘉靖皇帝大聲喝令:“抓住這個人,不要讓他跑了!”旁邊的宦官不慌不忙地跪奏:“萬歲不必動怒,這個海瑞向有痴名,聽說他已自知必死無疑,他在上奏之前,已經買好一口棺材,召集家人訣別。僕從早已嚇得統統逃散,這個人是不會逃跑的”。嘉靖最後命錦衣衛將海瑞抓到死牢,差點殺了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容新型建築模組那裡有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