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吳說歷史

    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商鞅和張儀的結果,多半與他們自身的性格有關係。

    商鞅性格嫉惡如仇,做事激進。雖然變法使得秦國強大,但是變法出動了太多舊貴族的利益,貴族舊勢力反撲一下,是很正常的。而且,商鞅屬於激進的改革派,這種作風,很容易得罪大多數人,這裡也包括許多支援改革變法的人,也會對商鞅這個人有意見。因此,可以看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團結同事”的性格品質是很重要的。商君在朝堂之上,除了秦孝公,估計沒有多少人支援他,雖然百姓很相信商鞅,但是又能如何呢?百姓有沒有權利,不讓貴族殺商鞅。

    張儀是一個辯士,口舌伶俐,很會變通。這種人放到現在,也多半是成功人士。我們常說“禍從口出”,張儀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縱橫秦、魏、楚之間,遊刃有餘,而且也不吝惜錢財,因此這種人,能夠幫助他的朋友多。所以,張儀最後雖然離開了秦國,但是也善終了。

    有些事情,是需要特定的人去做的。商鞅要是有張儀的性格,秦國變法未必成功。張儀有商鞅的做事風格,九條命都不夠用。培養好的性格,適合社會的性格,有個性的性格,才是我們對商鞅、張儀結局的思考,對歷史的思考。

  • 2 # 輝梁娛樂

    最慘的是商鞅他為秦國改變政治得罪了整個秦國的人 贏渠梁死後贏證接位後秦華人全部多來反要把商鞅判死刑 結果商鞅自己求死的他說他不死秦國就要被推掉後來被五馬分屍這段我多看哭了 他本來不用死的 贏渠梁裝了不少能讓商鞅不死的還叫人在外地養了一堆兵 誰敢反他哪些兵就會收下贏政的頭 後來商鞅把他安下的兵全部歸贏政 自己願意死他說他死就太平了 一個快滅亡的秦國被他改證這麼強大的國 真搞不懂還要他死

  • 3 # 曙光即將來臨

    商鞅變法,張儀破壞六國合縱,他們都為秦統一六國作出巨大貢獻。

    商鞅變法針對的是國內,嚴刑酷法讓士大夫階級,貴族階級的許多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屈辱與不甘。

    秦孝公在位的時候,還沒人敢多說什麼,秦孝公一走,商鞅就被秦惠文王給殺了。一部分是因為受人挑撥,更多的則是商鞅的貢獻太大,讓秦惠文王感覺有點壓制不住。如果留著商鞅,秦惠文王無法大展拳腳。

    張儀主要的任務是外交,他透過遊說,賄賂,利誘,破壞了與秦對抗的六國合縱。為秦國的統一做出了巨大貢獻。

    然而,他在秦惠文王時期,已經官拜秦國丞相。秦惠文王死後,秦武王繼位,武王素來與張儀不合。張儀告病還鄉,武王卻沒有殺掉張儀。

    對比一下張儀與商鞅會發現,張儀貢獻雖然大,但是並沒有引起朝中貴族的不滿。知道避其鋒芒。也有可能是當時張儀有病在身,武王已經知道他時日無多,所以也就放了張儀一馬。

  • 4 # 戰史解碼

    首先我要說明一下,二者的結果基本一樣,只不過張儀更幸運些,沒有被處死而已。至於為什麼我這麼說,我們可以慢慢來分析。

    商鞅是戰國時代政治家、改革家,法家代表人物。因在河西之戰中立功獲封商於十五邑,號為商君,故稱之為商鞅。商鞅在秦孝公死後被公子虔等人告發“欲反”,秦惠王遂下令逮捕。逃跑失敗後,商鞅潛回封邑商,發動邑兵攻打鄭縣(今陝西省華縣)。兵敗,其屍身被帶回咸陽,處以車裂後示眾。

    張儀是戰國時著名的縱橫家,於魏惠王時入秦。秦惠文君以為客卿。惠文君十年,秦使張儀、公子華伐魏,魏割上郡(今陝西東部)於秦。當年,張儀為秦相。惠文君於十三年稱王,並改次年為更元元年。更元二年,張儀與齊、楚、魏之執政大臣在桑相會,隨即免相。次年,張儀相於魏,更元八年,又相於秦。十二年,張儀相於楚,後又歸秦。惠文王卒武王立,武王素與張儀有隙,儀於武王元年離秦去魏。據《竹書紀年》記載,張儀於此年五月卒於魏。

    商鞅和張儀都是在新君即位後都被迫出走,只不過張儀最終沒有被殺而已,所以二人結局基本相同。

    那麼為何二人會有如此結局呢?

    一: 商鞅最重要的身份是改革家,他幫著秦王對整個國家進行了從裡到外的改革,實現了秦國的富強。但是改革總會觸動一些舊勢力的利益,在秦國就是以公子虔為代表的舊貴族,由於利益關係商鞅與這些舊貴族之間的矛盾已經難以化解,但由於秦孝公全力支援商鞅,所以這些舊貴族選擇了隱忍。

    二: 商鞅與秦惠文王本就有矛盾。在秦孝公時期惠文王的老師曾觸犯刑法,商鞅不顧惠文王百般求情堅持處罰了惠文王的老師。

    三: 對於剛剛即位的惠文王而言,其影響遠不及其父,商鞅在秦國的威望過大,已經嚴重影響了君權。另外,新君即位根基尚淺,急需舊貴族的支援,為了獲取支援只能犧牲商鞅。

    因此無論商鞅是否真的反,惠文王都不能留其性命,因此商鞅只是政治犧牲品,這也是為什麼惠文王殺商鞅而不廢法的原因。

    至於張儀的被迫出走也有著相似的原因。首先,張儀與新君之間也存在著矛盾,新君即位難免會給他穿小鞋。其次,張儀的威望也不差,新君難免會擔心他不受自己控制,從這方面講張儀也不得不走。

    商鞅和張儀可以說都是政治博弈的犧牲品,可能張儀吸取了商鞅的教訓,看到苗頭不對就提前跑了也不是不可能。

  • 5 # 超哥說成語

    和他們所做的事情有關,商鞅做的是改變秦國的制度,改變秦國的根本,為秦國打基礎的事情,勢必會影響到老世族的利益,招到老世族的記恨,他的支持者秦孝公一死便被車裂而死。張儀做的事情主要是破壞抗秦聯盟,做的事情對秦國有利,對老世族的利益沒有影響,大臣們說他的壞話也基本上是出於嫉妒,秦武王也只是不喜歡他,才使張儀到魏國任相併於一年後死於魏國。

  • 6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守仁君認為,張儀和商鞅根本就沒辦法比。

    商君改革,廢井田,立軍功,重農桑,推廣縣制。這改變的是秦國的根本。秦孝公在位時,全力支援商君改革,當時的商鞅可以說是手握實權,權勢滔天。但是商鞅的做法卻極大地傷害了秦國舊貴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後,商鞅失去靠山。被秦國勳貴反噬,終於被殺。

    張儀聯橫,受秦惠王信任,遊說六國,一生為了秦國奔波。但是秦武王繼位後不喜張儀,張儀倉惶赴魏,一年後死於魏國。

    乍一看,商鞅和張儀都是為秦國打工,都受當時在位的皇帝信任,都受下一代國君排擠。但是商鞅和張儀卻有本質上的不同。

    商鞅是權臣,當時在秦國手握大權。甚至都能威脅到秦惠王地位。所以遭到反噬時就會非常猛烈,是不死不休的局面。而且商鞅掌權的時候,將三晉是得罪了個遍,因此商鞅逃亡時,居然無一人肯收留。

    而張儀是說客,換句話說只不過是秦惠王的一把匕首。張儀雖曾遊走六國,破壞合縱,但是從來都沒有什麼大的權力。也從來沒有威脅過秦國貴胄的利益,所憑一張利嘴而已。因此就算失寵,被放棄,也不會有性命之憂。

  • 7 # 歷史倪說

    經過對歷史資料的分析,商鞅對秦之“忠”是忠於為之傾注了畢生心血的“商君之法”,雖以車裂退出歷史舞臺,但“商君之法”得以延續,不失為對其最高的褒獎。

    張儀之“忠”,乃是忠於對其有知遇之恩的秦惠文王。所以,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稍有“不悅”,即想辦法離秦。

    “忠”之有異,導致了兩人對秦的態度不同,即一為秦而“死”,一以秦得活。

    一、商君死,新法存

    公元前338年,一代英主秦孝公離世。此事對商鞅的打擊之大,猶如五雷轟頂。秦孝公終其一生鼎力支援商鞅變法,甚至有時乾綱獨斷,以威權壓制反對變法的各方勢力。秦孝公離世的訊息一經傳開,立即引起秦國國內、國際社會極大的關注,並迅速做出反應。

    秦孝公去世,其子嬴駟即位為秦國國君,史稱秦惠文王。秦惠文王即位之初,公子嬴虔指使下屬告商鞅意圖謀反,秦惠文王下令拘捕商鞅。也許這就是改革家的宿命,當年的吳起即被射殺在楚悼王的屍體上而死。無奈之下,商鞅出逃。當商鞅逃至秦魏關卡的時候,天色已晚,關卡關閉。於是,商鞅想找了旅館住下,店家不知前來住店的是商鞅,在查驗留宿憑證無果的情況下,表示說:“商君之法,舍人無驗者坐之。”由此可見商鞅變法的嚴苛,已經深入到秦國的各個角落。此時的商鞅才忽然產生了一種作繭自縛的感覺。

    次日出關離秦,直奔魏國。魏國拒絕商鞅赴魏。其實,商鞅應該有自知之明。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兵指魏國,而且商鞅以欺詐之術生擒了魏國公子卬,魏國上下對商鞅的仇恨比之秦國更甚,魏國上下均以商鞅為秦賊。

    無奈之下,商鞅再次入秦,直奔封邑商於之地,糾集大批支持者,揮軍攻擊鄭縣,準備以武力反抗秦國朝廷的拘捕。結果,商鞅的勢力難以抵擋強大的秦國大軍。經此一役,商鞅被殺,且被車裂示眾,與其同時被處死的還有商鞅的家人。

    衛鞅在秦孝公釋出招賢令之初,為實現此生夢想,即懷揣著一腔熱血,“西入秦”。商鞅變法改變了秦國數百年來貧窮落後的局面,實現了秦國數代國君夢寐以求的富國強兵,並且使山東諸國由之前的卑秦轉而畏秦。秦孝公去世之後,商鞅即沒有了生存空間,原因如下:

    1、自古以來,凡改革必定要“侵犯”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在秦國國內,舊有貴族、宗親、貴戚因商鞅變法而利益損失者形成了一股勢力堅決反對商鞅變法。

    2、商鞅用法嚴苛也是原因之一。

    3、商鞅變法與當時的習俗、觀念有較大不同,時人視“商鞅新法”為“另類”。山東諸國大有將“另類”扼殺在萌芽之中的意味。他們無奈秦何,只能將商鞅視為元兇首惡。

    4、山東諸國深切感受到了商鞅變法令秦國強大所帶來的壓力,最有體會的要數魏國。商鞅落難之後,山東諸國不斷向秦國施加壓力,要求處死商鞅。面對國際社會的討伐聲浪,秦國國內反對新法的勢力,趁機推波助瀾。

    秦惠文王以高超的政治手段應“反對派”的要求,除掉眾矢之的商鞅,“車裂商君以徇”,並“遂滅商君之家”,成功地保留了“商君之法”。

    但從另一個角度,我們也能想象對商君而言,畢生為之努力的“商君之法”得以延續比活命更重要。秦惠文王此舉是否可以認為是對商鞅的最高褒獎。

    二、張儀走,洩秦謀

    張儀遊說列國,滿載而歸,但未至咸陽,即得到訊息秦惠文王去世。秦國繼位之君秦武王自太子時即對張儀不感冒,而更嚴重的是秦國群臣立即落井下石,張儀陷入困境。

    秦惠文王去世,恰好繼任之君秦武王“不悅張儀”且張儀廣為群臣詬病,張儀的危機頓時而至。大臣們也準備借秦國國君更替的機會置張儀於死地,於是日夜不停地在秦武王面前詆譭張儀。正當張儀在秦國危機四伏的時候,齊國派遣特使前來湊熱鬧,聲討張儀。此時的張儀失去了秦惠文王這個堅實的後盾,當年僅憑一副口舌便縱橫列國的豪氣蕩然無存,日夜生活在瀕臨死亡的邊沿,無奈獻計脫身離秦赴魏。

    當初張儀為了脫身離開秦國,才向秦武王獻計挑動齊、魏戰事,而今張儀已然離開秦國,身居魏國,為了將來的生計張儀願意為魏王排憂解難,將與秦武王的約定透漏給齊王,齊軍應聲而止,最終白忙活一場的是秦國,隨著齊國的罷兵而歸,秦國無法實現當初直取三川、挾天子王霸天下的設想。

    可憐的張儀,想當初窮困落魄,周遊列國無人賞識,是秦國,準確說是秦惠文王,為其提供了施展政治抱負的舞臺,令其縱橫諸侯列國。但是隨著秦惠文王的離世,張儀的時代立即落幕,迅速退出歷史舞臺。為了自身安全,張儀將自己聲稱的“利秦之策”變為“離秦之策”,令“不悅張儀”的秦武王空歡喜一場。

    商鞅對秦之“忠”是忠於為之傾注了畢生心血的“商君之法”,雖以車裂退出歷史舞臺,但“商君之法”得以延續,不失為對其最高的褒獎。

    張儀之“忠”,乃是忠於對其有知遇之恩的秦惠文王。所以,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稍有“不悅”,即想辦法離秦。

    “忠”之有異,導致了兩人對秦的態度不同,即一為秦而“死”,一以秦得活。

  • 8 # Jysnzhang

    1、首先,兩人所處環境不同:惠文王繼位時不僅有以商鞅為首的變革派,還有以甘龍為首的老世族,最主要的還有被施劓刑的公子虔。不管出於私怨或者外部壓力,惠文王都要殺商鞅來立威。但殺了後不僅沒廢除商鞅變法,反而剷除復辟勢力,重用車英、景監、樗裡疾等變法派,可見惠文王殺商鞅是不想為也不得不為的。但張儀就不同了,秦武王嬴蕩繼位時,秦國制度已漸漸完善,既無外部壓力,也無太大私人恩怨,所以也沒有殺掉張儀的必要。

    2、其次,兩人地位和影響力不同: 商鞅已被封為商君,政治地位和民心都比較高,對嬴駟威脅很大。而張儀當時只負責外交,於秦武王並沒有太大威脅。

  • 9 # 河東來

    因為他們的身份不同,對國家的影響不同,結局也當然不同。

    商鞅是道家法派的皇族,他的身份是秦嬴王國的嫡女婿,理論上也可以繼承嬴氏江山,但必須將江山再交與嬴氏子孫之手。

    後來雖然直接將江山移交給嬴駟,由於他可以對皇權產生威脅,加之秦嬴王國的嫡子贏虔對他有苦苦相逼的意願,所以被誅殺了,不然嬴駟的統治權不穩。

    張儀是道家的輔助流派縱橫家,他不管怎樣折騰,都不會危害秦嬴王國的統治,所以他不會輕易招致殺身之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兒大了,十四歲,感覺有點叛逆了,怎麼和叛逆期的孩子相處呢?大家有沒有好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