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姜老師大講堂
-
2 # 橫刀笑蒼穹
什麼是聽話呢?我認為是達成一種共識,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你為什麼會聽別人的話,可能是因為覺得對方說得有道理,亦或是為了升學、工作、事業等不得不聽。其實不管是什麼原因,都是達成了一種共識,要麼是精神上的共識,要麼是物質上的共識。
我是一名培訓機構的教師,分享一個例子。
A同學,男,初三,各科成績二三十分,孩子接受能力比較強,但是不願意學,不願意動腦,選擇題秒選,看到哪個順眼選哪個,家長特別苦惱。我負責孩子的物理,一開始孩子還有新鮮感,沒有超過一週,各種問題就又爆發出來了。我從和孩子聊天中發現,孩子對學習是一種無所謂的態度,我認為這是根本原因,原因找到了,但怎麼解決是非常複雜的,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厭學兒童了。我想,這個問題第一不能急,第二不能去直接灌輸大道理解決,要曲線救國。我和孩子家長了解了孩子的成長經歷和學習情況,由於是“老來得子”,全家人對孩子特別寵,小學時,家長也是抱著能考多少考多少,等上了初中再學也不遲的心態,瞭解到這些,我差點崩潰了!但我想與其每次上課時我和孩子都痛苦,倒不如試著改變他。我對他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包容和接受
孩子已經是這樣了,已經是你的學生了,你就要接受他的全部,只有完全的接納,他才會和你交心,否則,他就會認為,你就是來折磨他的。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沒有耐心和愛心是肯定做不到的。實在理解不了,可以想象自己戀愛那會,尤其是熱戀期,是不是耐心超足,愛心爆表。我通過了一段時間,終於接受了他五分鐘就走神,五分鐘就要插話,兩道題以後就要瞎寫等種種行為,感覺自己好偉大。
第二、不斷去鼓勵、獎勵
鼓勵是一門藝術,尤其是對於現在的初中生,你是真心在表揚呢?還是比較敷衍,他們一眼就區分出來了,所以,表揚一定要在真實的事件上,而且要細緻,越細越好。對於這個孩子,我第一次的表揚是關於學習時間,你可以專注學習8分鐘了,比起你媽媽所說的五分鐘就走神已經很棒了,相信你一定可以做的更好!現在獎勵你休息5分鐘。多次強化後,孩子現在可以15分鐘不走神了。經過三個月的時間,孩子物理成績可以達到40分,儘管路還很長,但我要陪孩子走完人生的第一個坎,我也相信孩子可以做好!
總結一下,我認為:
對於不同的孩子方法和手段是不一樣的,沒有一個萬能的辦法,能使每一個孩子都聽話。
孩子們需要的是被認可、被接納、被包容,不要一味地指責孩子,要在包容後再指責。
“唯利是圖”,孩子願意聽話,一開始肯定是趨利避害,所以一定要找到孩子最喜歡的,最致命的,然後設定規則,達成共識。其實即使是成人,又何嘗不是,舉個例子拿交朋友來說,有的人為的是某一天用的上,有的人是喜歡友誼這種感覺,其實,兩者有本質區別麼,沒有,都是“利”,只不過前者不被大多數認可,後者被大多數認可罷了。
從孩子角度出發,不要夾雜為了長面子、為了證明什麼等其他因素,迴歸孩子本身,設身處地為孩子考慮,如果能做到這一點,一般情況下,你已經有了答案!
-
3 # 別敷衍涐
第一個秘訣:就是把自己也變成孩子 父母是否擁有一顆童心,是非常重要的。童心未泯,才能拋開“大人”、“父母”等身份。當你接納了孩子,孩子才有可能接納你。
第二個秘訣:和孩子密切相處 要了解孩子,要多跟孩第一個秘訣:就是把自己也變成孩子 父母是否擁有一顆童心,是非常重要的。童心未泯,才能拋開“大人”、“父母”等身份。當你接納了孩子,孩子才有可能接納你。
第三個秘訣:和孩子密切相處 要了解孩子,要多跟孩子接觸,從他們的語言及行為中瞭解他們的想法,喜好、內在需要。注意孩子的反應與態度 現代父母由於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說話時,常常會急著表示自己的意見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話做,最好不要有意見。所以,往往沒有很仔細地把孩子的話聽完,孩子感覺與父母溝通不舒服,代溝必然越來越深。
第四個秘訣:體會孩子的感受 當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與好朋友或心愛的寵物分離時,他細膩的小心靈會難過半天。父母卻只是一是一味地告訴他“沒關係,堅強一點”,“這沒什麼好難的”,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一點都不能體會他的感受,若父母說:“你很難過吧?我要是你也會有這種感受的。”相信會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第五個秘訣:瞭解孩子的發展程度 如果父母盡說些孩子無法理解的話,或提出一些孩子達不到的要示,相信不但孩子覺得辛苦、壓力大,親子間對話也勢必難以搭得上線。
第六個秘訣:回答孩子的問話 孩子提出問題時,應先了解其真正含意,並針對孩子的需要做回答。例如孩子問:“媽媽 ,你要不要去買菜?”這個問題的真正意義其實是:“媽媽,我想跟你一起去買菜。”假如你知道孩子的真正目的,就可以說:“是啊!你要不要一起去?”孩子聽了必定會很高興。 此外,對於孩子所提的知識性問題,父母也要慎重回答,或帶著孩子一起尋找答案,這樣,孩子以後不論碰到什麼問題,都會主動向父母詢問。
第七個秘訣:避免用負面意義的說話語氣 不能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趕快……”“限你在五秒鐘內……”、“我數到 一、 二、三……否則……”“你應該……”,“你真笨”、“你好環”、“你太讓我失望了”、“不可以……”等帶有指揮、命令、警告、威脅、責備、謾罵、拒絕等負面意義的說話語氣。
第八個秘訣:經常變換新鮮的話題 這樣能引起孩子的興趣,例如:“你猜猜看今天我發生了什麼事?”“你知不知道為什麼小孩子最喜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以身作則很重要,細心引導也很重要。養孩子任重道遠,一定要小心謹慎,相信您一定會成功
回覆列表
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這些類似情況,為什麼孩子總會這樣自動遮蔽掉家長說的話呢?明明聽到家長說話卻遲遲不行動,是假裝聽不見?還是一種無聲的反抗?
有人說,所有小孩的問題都是大人的問題,雖然這對於某些父母來說不是很公平。但不可否認的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大多數父母都是沒有經過培訓就上崗了,孩子出現問題了,父母首先應該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有不當之處。要想孩子可以接受自己的指令,高情商的父母應該這樣跟孩子交流:
一、說話簡潔清晰父母對同一件事情總是說完一遍又一遍,不斷重複、嘮叨。其實父母下指令的時候語言簡潔,指令清晰,更容易讓小孩接受。面對準備出門的小孩,大人可以說“我們要穿鞋子了!”
二、說話和善不抱怨父母在給孩子下達指令的時候,總喜歡噼裡啪啦一長段抱怨後,再說出自己的指令,孩子肯定不聽。
要想孩子接收到大人的指令,大人向著孩子說話時應該儘量用陳述事實的說法,有目光接觸,帶著和善友愛的目光和堅定的態度跟孩子交流,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
比如看到孩子在看電視,父母就會說,“你怎麼又在看電視?我說了多少遍別老是看電視,趕緊關掉做作業去!” 事實上,父母可以換種說法,“寶寶,我感到非常生氣,你把做作業的時間都花在做別的事情上了,我希望你可以把做作業放在優先位置,可以嗎?”
三、用動作代替說話對小朋友來說,有時候非語言所傳達的資訊更容易讓人接受,語言在此時傳達的資訊反而顯得不那麼重要。
比如父母可以牽著孩子的手,和善而堅定地帶他到自己的房間,讓他整理一下自己的房間。
把一張寫著大人需求的便利貼給小孩,讓小孩複述裡面的內容。
或者突然大聲叫小孩名字,然後低聲說話,或者沉默不說話,引起小孩的注意後再慢慢說出自己的要求。
四、傾聽孩子的想法隨著孩子越來越大,探索自我意識的慾望也越來越強烈,如果父母還想用自己的想法去左右孩子的行為就會越來越困難。
父母向孩子下達指令之前,先看看孩子這時候在做什麼,他可能在看電視,在畫畫,在拼樂高。但家長忽略孩子的感受,直接強調孩子馬上去完成自己下達的指令,如洗澡,睡覺等。
要孩子短時間內從自己專注的事情中抽離出來是很困難的,正如要正在寫文章的我停下雙手去陽臺收衣服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孩子正在處於一個很享受的過程自然不願意聽從,我們可以先傾聽孩子的想法後再去下達自己的指令。
五、尊重孩子的選擇父母透過吼叫或者下命令式的語氣來下達指令,是一種極其不尊重孩子的行為。
孩子會透過遮蔽來表示反抗。當孩子跟父母有不同的想法的時候,父母可以給孩子提供兩個雙方都願意承受範圍內的選擇。
看到孩子在公園玩的不肯離開,父母可以用商量的語氣:“你想再玩十分鐘還是現在就回家吃飯?”孩子覺得不用馬上接受就要回家的事實必然樂見其成,記得十分鐘後要堅定的執行約定好的內容。
六、言行要一致
表哥媽媽看到了馬上說了幾句,見小孩無動於衷,表哥媽媽生氣怒喝,一個小孩聽到了馬上停下來,一個不為所動繼續跑過來,結果兩個人撞到一起,一個還被筷子戳到了肚子。
這時表哥媽媽吼道,都說了這樣很危險,你們還不聽話。
為什麼說完以後,小孩遲遲不行動,一定要到家長失控才聽呢?
表哥媽媽要求兩個小男孩停止追逐打鬧,但她並沒有出手制止。如果她說了很危險,還親自拿走小孩手中的筷子。
這樣一來,孩子眼中的父母就能做到言行一致,小孩就會知道大人並不同意他們這樣追逐打鬧。
並且透過這個記錄卡來不斷調整、控制自己的情緒。
我們總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拼命想改變他們一些偏差行為。實際上,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線,孩子的教育,就是父母的教育。
情商高的父母應該先審視自己的行為,以身作則,和孩子進行高效的溝通,擴寬孩子未來發展的道路。
父母的思路就是孩子的出路,讓我們一起學習做更好的父母吧。各位爸爸媽媽,你們又是怎麼處理的呢?
首先,您能發現自己在過去對孩子的關注度太低,想要彌補,這樣的心是值得鼓勵的。我一直建議父母不要和孩子分離,但現實裡許多父母做不到。我們總說孩子0-3歲是最需要爸爸媽媽的,其實,何止是0-3歲,孩子在成年之前,都需要父母給予更多關懷和愛護,這是身為父母的責任。
和孩子分離了7年多,父母沒有經歷過如何成為父母的磨練和學習,孩子也因為分離不知道如何與自己的父母相處。你們習慣了沒有孩子的生活,孩子也習慣了沒有爸媽的管教。現在突然你們要照顧孩子,還是一個已經有了自我意識的孩子。他也要突然受到父母的管教,雙方其實都很難受。
Spyrus Papalucas b.1892, Greece
你說把孩子帶到工廠和你們在一起,但是孩子嫌工廠吵。事實上,工廠實在不是一個好的育兒環境。我們大人如果不是因為工作,誰都不願意在嘈雜的工廠裡待著,更何況是孩子呢?
我經常說的陪伴,不是“把孩子帶在身邊”而是“有效的陪伴”。有效的陪伴,不需要和孩子24小時呆在一個空間裡,需要的是每天用心地給孩子一些時間。
有效的陪伴,不是父母拿著手機玩,不是父母在工廠工作,而是父母放下所有的事情,去觀察和陪伴孩子。關注孩子和你說的每一句話,關注孩子的情緒,關注孩子的興趣,關注孩子的心情…去感同身受地陪他說話、陪他玩、陪他難過、陪他開心…
父母真正能好好陪孩子的時間真是很短,到了孩子進學校,我們要好好陪孩子的時間就更少了。想到這一點,哪怕再忙,擠出一點點時間,每天清晨醒來和孩子說一句“早上好”,給孩子一個擁抱,聽孩子說一說他這一天想做的事。晚上回家了,不要只拿著手機,和孩子一起看看他正在看的書,正在看的動畫片,和他聊聊這一天都發生了什麼,甚至是看一下他每天都在打的到底是什麼遊戲…這些陪伴,都不需要很多時間。
Spyrus Papalucas b.1892, Greece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世界,只有當父母走進孩子的世界,才能真正瞭解自己的孩子,和孩子產生對話。要讓孩子聽我們的話,我們首先要是好的大人啊。
Spyrus Papalucas b.1892, Greece
我們都想自己的孩子天生就能聽我們的話,最好還能不付出努力,但這樣的孩子大概是沒有的。和孩子之間7年的感情空缺,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彌補的,需要很努力,需要很用心,需要父母一起去下功夫,少批評少抱怨少指責,多陪伴。
當你被孩子惹生氣的時候,想一想那個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7年裡孤獨的日日夜夜,而這個孩子不是別人,他是你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