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於虎
-
2 # 小牛同學在俄國
先說我的觀點:必須多看,沒有例外,即便是對於天才,我也只有這個答案。
有時候真的被反對多看作品的人氣笑了。一個人不看文獻,自己在家捯飭捯飭,搞出來“引力波”,我們都知道他是“民科”,是不靠譜的。但一個人不看文獻,不看別人的作品,一個人吭哧吭哧拍了照片,你有沒有覺得哪裡怪怪的?
我已經不止一次聽懂有人跟我介紹他的超級“創新”的理念,他想要拍出像“畫”一樣的寫真作品,有的還跟我說這是他本科指導老師給他想出來的“創新”理念。我真的覺得不止是他,連他老師都應該一起扔回大一重新上寫真史的課程,翻開寫真史,好好看看“畫意攝影”是什麼時候的概念了,這個概念又是什麼時候被攝影界所淘汰的,阿爾弗雷德的棺材板都怕是要壓不住了。
還有的人跟我說,他要逆其道而行,大家都在追求大光圈,強虛化,他要拍的是全實的畫面,把大家覺得要忽略的東西都拍進去,我問他你聽說過F64小組和愛德華·韋斯頓嗎?他反問我光圈還有F64這麼小的嗎?
前陣子知乎上還有一個問題,問中國為什麼沒有攝影師大師。我覺得郎靜山老爺子看到的話能被氣的活過來。
這些東西很難?很深奧?無法理解?不是的,一本中國攝影史,一本世界攝影史,都寫在裡面了。攝影史提到的作家,看一下他們的作品集,看看評論家怎麼評論他們的作品的,為什麼你覺得平平無奇的作品卻是世界名著,為什麼你覺得牛逼炸了的作品在評論家嚴重一文不值。
攝影是藝術還是技術我們先不去討論,但它畢竟是一門學問。你要說你就是自己拍著玩,沒想著要進步,那無所謂,這東西你開心就好,作為中老年人最熱愛的退休娛樂之一,攝影和廣場舞可是並駕齊驅,是退休界的雙子星,老年人的忠實伴侶,排解寂寞的不二法門,自我快樂的最好選擇。但是如果你是真的想要進步的,想要拍出被認可的作品,那你就是需要多看看,你不看,你總以為自己在創新,你一看,臥槽,原來都是別人玩剩下的東西。
再說反方的理由,你細細品品這句話,多自卑多自欺欺人。朋友,你居然覺得看了別人的作品是在限制的自己的思路?舉個簡單的例子,那個跟我說要“發明像繪畫一樣的寫真”的哥們,難道他不去看,“畫意攝影”就不存在嗎?你不覺得這個限制思路的想法是多麼的自欺欺人嗎?這個想法,本質上就是覺得自己拍的是垃圾,別人拍的都比自己好,所以一看別人拍的,自己拍的東西就可以不必存在了,於是不能看,只要不看,自己的東西就不垃圾,只要不看,就可以繼續這樣自欺欺人拍“垃圾”。你不覺得這個想法很可憐很自卑嗎?朋友!自信點!看看大師們的作品吧!開闊一下自己的思路,知道自己的不足,才知道差距在哪,怎麼進步,知道自己和經典的差距,才知道這條路走到極致是什麼樣的。
說句不好聽的,如果真的看了大師的作品就自卑到無法創作了,那說明你在這條路上不是呢麼有前途,要麼早日放棄,換一個有前途的道路去走,要麼就早日認命,拍拍糖水片,發發朋友圈,早認命,早解脫嘛。
最後,我多說一點。我是真心希望很多已經被稱為“大師”或者“攝影師”的人不要過分謙虛,謙虛有時候是一種美德,但更多時候真的會誤導都很多人。我也勸解很多朋友,“大師們”的很多話,真的只是謙虛,他們的“不看書”“不看作品”“不看展覽”,可能已經是普通人的經常“看書”“看作品”“看展覽”的好幾倍了。而且有的“大師”現在不用看了,是因為他年輕的時候看很多了,所以積累在心中,走在了歷史書的記載裡,他們看不看,其實已經意義不大了。他們很多是因為是大師,所以可以說“我現在已經不去看作品”了,而不是因為他們不去看別人的作品,所以成為了大師,開玩笑大打個比喻,魯迅寫的那叫通假字,你寫的,那就是錯別字,錢鍾書是因為文學成就進的清華,而不是因為他數學考了15分。
-
3 # PeppermintCUI
好照片是沒有標準的,比如我們之前說的好照片那3句話,但是你發現你讀了這個3句話,一樣出不了好照片。因為藝術審美太細化了,所以我個人主張的是大眾審美。
目前攝影愛好者中是佔中國攝影人群最多的一塊,所以滿足大眾審美,基本也是我教學的一個主導方向。
但是要提高攝影審美,懂得看出好照片,可以說不是一兩週就可以提高,如果你喜歡攝影,也許就是活到老,學到老。
最近我在點評作業的時候,最大的感受就是很多學員在提交作業,有一些基本問題看不出來。所以我才想著,跟大家分享一些系列的我看照片的思路。
我們常常發現有些經驗豐富的醫生,往往快藥到病除,就是因為醫生積累的臨床太豐富了。
攝影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
沙龍的,風光,概念,私攝影,建築,人物,等等。
創業之後,因為每次帶隊我都是要提前做跟多功課,所以我們教學工作之一,也就是將當時比較有名的攝影師,然後每個時期的風格都收藏起來一起研究,日久天長,圖片積累越來越多
雖然很多,但是每次我們知識是流動的,好照片你會發現越積累越多的。
所以你說我跟學員一起打一個遊戲,你發現為什麼我可以通關很快,其實在你跟我打遊戲之前,我已經在這裡死過
很多次,我積累了很多通關技巧。
如果我在東川紅土地或者經常在外帶隊,我遇到玉米的時候,我的腦海往往是出現大面積的玉米,然後出現一個小孩或者動物雞鴨鵝等作為對比。
比如下面這張照片,其實我一直收藏著,那我在看學員發類似玉米的照片的時候,我就會以這個作為基本對比,就是我心中已經有一把尺了,而不是說我亂點評學員的照片。兩支筆比較就有長短,所以有依據就有說服力。
基本都會有個參照物,只是有些參照物是以前看過,一下子找不到圖片,所以我現在隨著這個資料庫的建立,就會越來越豐富。
比如下面這個照片,其實我們沒有看之前,可能不一定可以想到可以想到黃與藍對比,但是我們看過類似的照片,我們以後在遇到場景的時候,就會想到,哦,夜晚,夜晚是可以通過冷暖調的白色。
那冷調是如何營造呢?如果這個時候你不懂後期,也不懂白平衡,或者是初學者基本很難實現這樣的畫面,因為你不懂,好了如果老師當時在旁邊指點一下,你知道了這個方法,下次你再去拍夜景的時候,你會想到這樣的方法嗎?如果你不學以致用,那就說明你在對待攝影這個事情少了一點認真!
比如你去了歐美一些小鎮,或者在一些旅遊景區,到了夜晚,攝影師總是用發現眼光在思考,這個地方我是不是可以採取冷暖調
同樣如果不懂攝影的人,沒有看過我們前面古鎮的那個照片,那麼這個人就不知道怎麼拍,你知道怎麼拍是因為你實踐過類似的問題,而我也一樣。
我們發現了一個原理,就是照片可能已經不一致,而且這個場景當然是跟古鎮的場景沒得比,但是在發現一個場景中,你用到了攝影手法,就會在你的照片中加分,往藝術作品這邊靠了。但是如果你不懂,那就不懂了
這就是我為什麼一直說點評作業,還有就是要學攝影的原因了
現在我們身邊都丟擲了一個終身學習的要求,其實這個也是真的,就像我,我也不在學習,無論是教學,後期,還是在為人處世路上,等等,不學習就落後,這個道理我深刻懂得。
還有就是我永遠相信,像優秀的人學習,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比如我們很多時候,很多人會覺得,這個照片,感覺很美,說實話,我拍出這樣的照片,以今天的這樣的技術不難了,但是我沒有拍到,是什麼原因呢?
這個就是天氣,因為這個是冬天的拍攝,所以這個就涉及到我對攝影追求跟意志力的問題,就是我什麼時候冬天去這個地方,好了放鬆一點條件,我什麼時候其他季節去也可以。
有機會去到這裡,我會怎麼拍呢?
我跟地導說,這個起碼的人可以去這裡的嗎?他說可以,那我會創造這個條件實現這個畫面
如果說,這個地方本身就很多牧民在這裡的,那也許我就省了這個錢就得到這個畫面了。
中國再偉大的攝影師,內心都有過糖水沙龍的夢,關鍵詞就是你怎麼使用,說實話,旅行社,攝影團就是因為中國這幫愛好者得以生存,這些很多人沒有思考過。
所以我們不要對一些無意義的事情過多的拒絕或者鑽牛角尖,比如:是否PS,拒絕PS等,這些千年難題,意義不大。
在比如我去過龍脊,也拍到了自己滿意的畫面,但是今天我看到這個照片的時候,我發現這個場景我還沒有發現過,這樣我就有了拍攝衝動了,其實在龍脊這樣的場景是可以實現的,為什麼呢?因為很多當地阿姨就是幫我們這樣揹著籮筐的。
但是如果你沒有學過攝影,你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慢門,什麼是減光鏡,你基本不會怎麼拍,如果說你看的圖片少了,就算遇到場景你未必知道怎麼拍,但是因為我們多看圖片,收藏這樣的場景了,如果我到了現場,一看到瀑布,我就會想到怎麼拍攝了。
所以好照片,就是從看圖片,學會思考,然後提高攝影水平的。
這也是我自己為什麼在教攝影一直倡導的攝影指導,但是我完善這個資料庫,我覺得一兩年根本無法完整,所以我會花個10年以上去完善我的教學資料庫,也是這個道理。
好了,今天先分享到這裡,我們下次看到好的圖片,接著本文會繼續跟大家分享!
也非常期待,有需要系統學習攝影的同學,認真打一下基礎。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
-
4 # 時光攝影三華先生
系統學習攝影時的教材就是紐約攝影教材,第一章就是鍛鍊眼力,眼力是什麼?眼力就是用眼睛去發現,捕捉事和物的發展規律和特點。
所以初學者必須多看好的,特別是大師級別的作品。
淺談一下原因:
1,初學者,多看大師作品,學會欣賞和思考,為什麼這張照片好。從這些所思考的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
2,從所看的作品裡去一一印證對照各種攝影知識,可以快速入門攝影。
3,反覆多看好的作品,讓各類知識深刻腦海並運用。
4,反覆多看好作品,當初學者在日常生活中看到類似場景,就能浮現各類參考方法,並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模仿,從而提高攝影技術和加深各類攝影知識。
給初學者建議如下分階段:
1,接觸和學習
2,懂
3,運用
4,熟練
5,創新
多看多聽多想多實踐,菜鳥也會變鴻鵠。
-
5 # 光影匠
那麼,多看好的作品,優秀攝影師創作的新作品,是攝影創作和攝影學習的重要方法。
首先,多看優秀作品,瞭解攝影創作的空間這個空間,就是我們需要了解攝影創作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因為攝影創作狹義上就是拍攝照片,拍攝物件拍攝內容,來源於每一人的思考和觀察,這兩個結合拍攝出來的主題和內容千變萬化,豐富多彩。觀看照片就是拓寬眼界,就是啟發靈感。
其次,多看新作品,有利於突破界限
這個新作品,指的是在每一個細分攝影領域中的攝影師創作的新作和新的實力攝影師作品。這樣的照片會呈現出最新穎的內容狀態,最高的技術水平,最前衛的創意樣式,是攝影學習者的良好標杆。
還有,就是看片子,不能隨便看,要懂得取捨和選擇這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需要在選擇和過濾的基礎上進行選擇性的看,俗話說,“盡信書,不如無書”,說的就是不能饕餮一般什麼都吃,好的壞的統統吃進,這樣的是松鼠病,並不是愛好學習的表現,至少是不會學習。
為啥呢,因為看多了普通的,不好的照片,會降低眼界,甚至是被動的接受了錯誤的引導,反而得不償失。
正確的做法是,多看攝影史上公認的大師作品,然後嘗試學習瞭解攝影史。在攝影交流的各種網站和群體中,找到細分攝影領域的大牛或者優秀攝影同行,並且嘗試溝通平時看優秀作品的方式。
總而言之,攝影學習,攝影創作的過程中,觀看優秀的攝影師作品是一個必須做的功課,在合適的平臺和書籍或者展覽上觀看優秀作品和展覽,是提升自己創作水平的最佳方法。
-
6 # 祥子74651678
答案當然是要的,這個毫無疑問
其實攝影這一塊最難的是自身審美的提升,攝影師的審美及思想決定了攝影技術的上限.
攝影師的門檻是很低,任何人都可以拍,但學識,經歷,世界觀,價值觀卻高低起伏.所以,當如何提高攝影技術,其實就是綜合的講多渠道提高自身審美.而不是所謂的各種相機品牌鏡頭論.
單就相機本身來講僅僅只是拍攝工具,我們需要做的僅僅是熟練及合理的使用它.通過相機來實現我們審美觀裡面的事及物.
從這一點來講,多看其它作品,有助於提高自身的審美境界
-
7 # 天天平安616
我不懂攝影,說說我的看法。初學者或業餘愛好者甚至僅僅是拿手機拍著玩的,都需要多看作品,初期最好多看老師點評的有瑕疵的失敗作品,能避免攝影中的瑕疵,就等於入門了,提高就需要多看優秀作品了,不僅看,並且要弄明白閃亮點是啥。先模仿後創新不失為好路子。
-
8 # 蘇州三憶影像
攝影初學者要不要多看片子?
回答是肯定的。對攝影初學者來說,不僅僅要多看優秀的片子,還要多拍。
-
9 # 朱儁律師
初學者是需要看好片子的,但應該側重於看片子的構圖和技巧,因為初學者的裝置沒法與網上的大師比較。先鍛鍊基本功與構圖能力比較重要。推薦一邊看好片,一邊看《紐約攝影學院攝影教材》。
-
10 # Lisaoo
這個我覺得是一定的啦,而且不僅要看,重要的是要思考,光看不思考也是沒有什麼用的。
對於初學者來說,攝影水平的差異不僅僅體現在技巧上需要提高,審美也需要提高。多看一些好的片子,對比思考一下人家用的技巧和方法,自己的差距在哪,然後再多找些攝影方面的文章或帖子,多看、多想、多練,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另外,為什麼說要提高審美呢?攝影本身是一種藝術,沒有審美就談不了藝術。我們可以看看那些明星為什麼喜歡去看什麼秀之類的,這本質上也是提高審美的一種方法,同樣的,我們攝影初學者也需要多看看一些攝影作品,看的多了,慢慢就會有一些感覺,審美也會逐漸的提高,審美是出好片子的基礎。
總之,我認為對於初學者來說,多看、多想、多練,這是提高攝影水平的最基礎的方法。
回覆列表
攝影初學者不僅僅是要學習相機的使用以及構圖燈光等,最主要的是要理解攝影的目的以及借鑑參考,所以攝影初學者是必須看照片的。
建議攝影初學者應該是少用相機,多看照片,多修圖片,從別人的照片中學到一些經驗,從而讓自己還沒有拍攝就能注意到的問題,方便真正開始拍攝的時候,能夠從後期的角度考慮問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因為基礎的東西全部都是點貫通的。前期自己拍攝出來的作品,如果技術不好或者注意事項不到,等於白拍攝!浪費時間也浪費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