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華談人生
-
2 # 小樓碾玉成塵
汪洙,字德溫,北宋鄞(yin)縣(今浙江寧波)人。其幼穎異,九歲能詩,被佳稱為“汪神童”。時見上官,即作詩“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風。未去朝天子,先來竭相公”。可見其才華聰溢。在宋哲宗元符三年中進士,任明州府學教授。世人稱文“汪先生”。後官至觀文殿大學士。因其教授有方,聲聞朝廷。去世被追贈“正奉大夫”(正四品)銜。其詩作,文詞通俗易懂,善適兒童。當時塾師彙編詮補其詩成冊,即為《神童詩》。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將相本無種,男幾當自強”,”久旱逄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等婦孺皆知,傳世至今。
觀其一生,神童在世;聞其處世,教書先生。則不難理解《神童詩》中“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兩句真意。今人每每邪解為職業分層,惟讀書高,其他則低。此漏解也。雖時處封建皇朝年代,卻也未必是“獨抬讀書而低其他也”。當時年代所限,讀書確實為登堂入室,揮灑天下之捷徑。但不能獨解以此意。吾解之為,詩既然是教化學童,世故之意應少。而重於,讀書是站在前人肩上,學習知識,鍛鍊思維。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確立正確價值觀的捷徑。如果無學而從業,或許能成功。可能要經過十幾年或更長的時間,才能把握住對的方向。讀書屬於方法論的範疇,進而才可運籌帷幄。如果但憑運氣而成功一時,無學而不能守業也。當然只讀書肯定不行,不能只是紙上談兵,必須付諸實際。做到“知行合一”。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
3 # 新秦學開山人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出自元代進士汪誅之手。其人官至觀文殿大學士。幼年時聰慧無比,九歲時就能寫詩,號稱神童。
汪洙所寫的三十多首詩彙編成集名為《汪神童詩》。其文通俗易懂易誦易記,堪稱奇書,成為兒童訓蒙教材流傳甚廣。
我們在此只取相關前後幾句來共閱共賞: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詩解:皇家朝廷重視的是英雄豪傑,文章會教給你們如何博取天子看重的做法;無論做什麼行業都是下等,惟有讀書才是最高等級的行業;從小務必勤奮學習,讀好書寫好文章才可以立身立業;看看滿朝文武百官盡享榮華富貴,那一位不是讀書人啊,都是!
經濟飛速發展,時代突飛猛進的今天,知識依然極其重要,各行各業都離不開知識。然而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的提法比萬般皆下品更合乎時代脈象,更能跟上時代步代。
新時代需要的是德才兼備的新型優秀人才,而不是隻讀死書的酸腐書生。所以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已經不合今天社會發展的節拍了。
-
4 # 驚鴻游龍a
這句話的意思是除了讀書人或者是科舉取仕的人,其他的人都是低賤的。與"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含義類似。反應了封建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也表達了需要大批人才來維護封建統治。
-
5 # 劉睿中
規代版解釋:讀書學習最高明的選擇。
年輕人必須讀書學習,文化知識豐富的人,不論務農,務工,當兵,當老闆都不會低於沒有讀過書的人。即使賣豬肉,承包廁所當清潔工,只要他肯幹,都勝過文盲。
-
6 # 東方京川
意思就是,除了讀書入仕才是正途,其它都是低賤的。這個觀點在毛澤東時代是受批評的,不提倡的。讓勞動人民顏面何在?
-
7 # 月兮書記
對於讀書人來說,你可以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好;對於種地的,可以說,萬般皆下品,唯有種地高;對於木匠,可以說,萬般皆下品,唯有木匠高;對於當官的,可以說,萬般皆下品,唯有當官高!幹一行,愛一行,行行出狀元,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不是說別人,而是針對自己,看自己的特長!
-
8 # 歷史小兵感悟未來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其字面的意思,不用過多解讀,指所有的行業都是低賤的,唯有讀書入仕是正途,是高貴的。這首詩一共45句,90行。後來的私塾一般都將該詩詞作為發矇的教材之一。
該詩是特定歷史時代及特定歷史人物的產物,本就用於勸學之用,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其觀點有失偏頗,現在看來是不被提倡的。雖然現在有的人試圖用“唯有讀書可以提高自身的品味和修養”等方面去試圖解釋和洗白這句話,但本人是不認同的,這就相當於我們常用的PS技術,硬生生的把醜的P成美的,沒意義,也沒必要。
這首詩的作者汪洙本來就是北宋年間的學霸和神童,早早的就考上了進士,進入了士大夫階層。你再看看詩詞裡面除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外,還有“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樣直白功利的語句。所以,他講的明明白白,就是隻有讀書入仕才是最高貴的,哪還有其他什麼意思。
在中國封建時代,社會階層按“士農工商”的等級被安排的很明白,而“士”位於社會頂層,託了科舉制的福,百姓可以透過考試合格來加入“士”的階層,以改變自己的命運,想要考過關,只能勤奮讀書和學習,所以讀書人就是“士”的後備力量,社會地位很高的。
北宋年間,趙家王朝因為“黃袍加身”的立身不正和對藩鎮亂國的恐懼,將文人地位抬高得無以復加。當然,北宋擁整個封建王朝中最為開明和寬鬆的政治環境,發達的商業,燦爛的文化遺產……除了汪洙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外,還有皇帝親自說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等等千古名句。一句話,在那個時代,讀書人可以橫行天下。宰輔韓琦那老貨甚至可以在國之柱石的狄青的面前高呼“東華門門外以狀元唱出者才是好男兒”,之後隨便就把為國征戰流血的大將給砍了,可見當時文人氣焰之盛。
遺憾的是,書讀得再多,身份再怎麼高貴,也不可能和異族的鐵騎講道理;書中雖然有千鍾粟、黃金屋和顏如玉,但在兵峰之下,都成了他人的戰利品……
讀書是好事,勸學更不錯,但無論何時,無論國家與個人,全面發展方為正途。
-
9 # 娛評前線
拋開功業聲名的因素來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實質上說的是對讀書的推崇,就像一句話說的,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
-
10 # 少禾君
這個問題真的很有意思,這句話的字面意思顯而易見,不過卻耐人尋味,我想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和汪洙本人談幾點看法,相信每個心中自會有自己的答案。
01、宋朝歷來崇文抑武
宋朝,那可是文人墨客獨領風騷的美好時代。 就是宋朝的歷代皇帝都是武文弄墨的好手:宋徽宗將瘦金體寫到極致,宋高宗、宋孝宗、宋仁宗的字雖比不上宋徽宗的瘦金體,但都寫得蒼勁有力,行雲如水,一氣呵成。
而且這些個皇帝還都飽讀詩書,空餘時間畫畫山水蟲鳥,怡情益智,自然對於文人是青睞有加了,所以在宋朝,你想要進入仕途,就只能讀書。
就好比,在春秋戰國時期,你要出人頭地,就要苦讀兵書計謀,到時可以遊說君主改革稱霸,自己也就可以功成名就了。
所以“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句話,放在宋朝來看,是非常應景的。
02、讀書成就了汪洙這個少年成大器的“神童”
汪洙年幼聰穎,天賦異稟,九歲能詩,號稱汪神童,小小的汪洙詩才橫溢,寫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五言絕句詩,塾師們將它們彙編詮補成集,汪洙的名聲也傳遍四方。
小小年紀有此成就,不免會有著輕裘躍馬的年少得意,所以便寫下了: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可是汪洙成年之後,多次考試均無果,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才得以考中進士,任明州府學教授, 也許此時的汪洙心中自會另有一番感慨。
黃景仁就在《雜感》中宣洩仕途不順的情緒。 百無一用是書生 所以汪洙這句話流露出了他當時年少得志的心境,如今讀來無需做太多遐想。
03、讀書是成就事業的基礎,但不是根本條件
放在如今社會來看,知識改變命運,讀書是基礎,但也許還需要更多的東西予以匹配,那樣才可以支撐起我們心中的雄心。
我們有時需要不忘初心,守得住寂寞和孤獨,也許夢想就會不期而遇。
對於汪洙的這句話,你有什麼感想呢?
回覆列表
這句話的意思是:除了讀書入仕才是正途,其他的行業都是低賤的。這是古聖先賢激勵後生勒學苦讀、求取功名的勵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