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oo全球通oo
-
2 # 記憶紅色經典
轉型?洋務派,李鴻章等一些吃洋墨水或者咽洋墨水的人弄的 ,所謂洋務派就是搞新武器,培養國際化人才。但是呢清朝末年,已經是老嫗。用這些所謂的新東西跟別人打輸,也只能聽天由命,他們認為自己已經盡力了。要繼續活下去,別人又不整它,只能割地賠款。別人有好處了 自然不整它
-
3 # 氣球不是球
自近代以來,滿清政府對於發展海防還是陸防一直猶豫不決。中國在傳統意義上來講屬於大陸型國家,再加上明清兩朝實行的閉關鎖國政策,在國防戰略體系中,可以看到陸地防禦政策一直是佔有很大的比重,直到鴉片戰爭被西方的堅船利炮所敲開大門的中國,才逐漸意識的海防的重要性。清朝對於海防和陸防的戰略選擇
甲午戰爭之前,按照清朝所呈現的既定事實來看,應該屬於陸防和海防並重的局面。在西北方,有沙俄入侵新疆伊利佔領了大片土地,而同時期的日本則入侵了臺灣,讓清廷坐蓐針氈,不得已選用了海陸並重的方案。
甲午戰爭以後,清廷重點發展的北洋海軍在日軍的全力一擊下全軍覆沒,讓依託於北洋海軍建立起來的中國近代化海防體系幾乎全部崩潰。還同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帝國列強更是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清朝的戰略轉型迫不得已在經歷了近代史上一系列的戰爭和賠款以後,當時的國際形勢其實已經讓清廷認識到了海防的巨大重要性,並且在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以後,清廷仍然在努力準備再次籌建海軍防務,各地大臣紛紛上奏需要購買新式炮艦。
1909年7月,清廷設立的籌辦海軍事務處,1910年改為海軍部,並設立軍銜制。為了給以後的海軍發展打下一定基礎,清廷下令維修沿海的重要城市港口,由於具有戰略價值的港口已經被列強瓜分,如旅順等地。所以清廷維修這次動作實際作用並不大。
海量的賠款和甲午戰爭北洋水師的崩潰以及建立海軍的長期時間成本,讓北京的防護守衛工作非常急迫。而國際形勢的風雲變幻讓滿清王朝這艘巨輪已經不能自主選擇自己的航向了。這個時候的清廷已經只能被迫選擇更為實際和快速的陸軍防禦體系了。
新式陸軍建立的垂死掙扎1895年開始,清廷開始編練新軍,由袁世凱接管。全部按照德式操練。1898年訓練的新軍也已經初步具有成效。為了提高新軍的訓練效率,1906年兵部改為陸軍部,至此籌建新式陸軍終於有了正規的近代化性質的專屬機構。
新式陸軍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改良了滿清舊軍制的衰敗局面,也給老邁的清王朝續了命,但隨著新軍的編練,新思想的、新制度的衝擊也給當時的軍人埋下了推翻封建王朝的革命火種。
總結:晚清時前,財政的拮据讓滿清在選擇國防策略上猶豫不決,而陸地和海洋焦灼的戰事以及國際局面更讓滿清焦頭爛額,所以在國防策略上,滿清從海陸並重到甲午以後的重陸輕海,實際上都是無奈和被迫的選擇。
-
4 # 125878215蜂獾
謝謝邀請。說起甲午戰爭就讓人心痛,1894年戰爭爆發,當時是甲午年,所以稱甲午戰爭,其實中國和日本同時起步,但是大清洋務運動當時也是向西方學習,建立亞洲第一的強大海軍,但是一切努力不過是病危要死之人的迴光返照,中國和曰本命裡註定要和日本進行一場生死決戰,中國和日本必定無法避免生死大決戰,日本從1868年明治維新,全盤西化走向資本主義道路,1887年日本就制定要稱霸世界,共分五步戰略,笫一步攻佔臺灣,第二步吞併北韓,第三步進軍滿蒙,第四步滅亡中國,第五步征服亞洲,稱霸世界,甲午戰爭就是曰本前兩步戰略的實施,達到以戰養戰的策略實現自己戰略目標,當時西方列強採取默許縱容態度,成為日本實施侵略計劃得以實施,當時日本海軍實力遠超大清海軍,大清海軍總噸位270O0噸,日本海軍總排水量72000噸,軍艦32艘,魚雷快艇24艘,大清洋務運動,西方只想在貿易上佔些便宜,北洋海軍從1888年建軍,1891年北洋海軍水師槍炮彈藥都停止購買,戰敗是肯定的,海軍不行,陸軍更是慘敗,日本攻佔旅順,將旅順老百姓全部殺光,死難華人達2萬多人,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賠償曰本2億兩白銀,又增加三千萬兩贖遼費,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島以及所有附屬島嶼包括鉤魚島,還有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甲午戰爭失敗,刺激西方列強瓜分中國的浪潮,為了巨大賠款,中國只能向西方列強借外債,致使西方列強陷住控制中國經濟命脈,日本開始和俄國爭奪中國東三省,可以收聽單田芳先生播講評書,亂世梟雄,甲午戰爭失敗充分證明大清洋務運動徹底失敗,割地賠款,主權淪喪,喪權辱國,掀起瓜分中國浪潮,致使中國進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中國在國際上地位一落千丈,從1840年鴉片戰爭,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就沒有停止過,曰本極具擴張性和掠奪性,侵略並戰勝中國,是近代日本既定國策,午戰爭失敗對中國社會產生極大震動,而且前所未有,民族自信心損失殆盡,大清苦心獨立財政從此破產,只能向西方列強大舉借債度日,日本作夢都沒有想到戰爭能獲得三億五千萬兩白銀,而且還佔領控制北韓,臺灣以及附屬列島,直接威脅中國東北,華東。成為進攻中國的跳板。還說什麼中國甲午戰爭失敗,大清國防戰略轉型,黃花菜都涼了,中國己經沒有機會翻身,也沒有時間翻身,1900年八國聯軍又侵略中國,從1868年洋務運動,給大清發展機會,可是中國痛失30發展機遇最隹時機,如果我們不奮發圖強,積極擴軍奮戰,富國強軍,歷史的悲劇還會重演。
-
5 # 折緣
甲午戰後的清朝海軍建設
在大多數人眼中,似乎自甲午一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政府的海軍就在歷史上完全消失匿跡了,其實不然,戰後清廷是有在重建海軍的。
甲午戰爭後,清政府對海軍的政策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的變化。
從甲午戰敗到《辛丑條約》簽訂之前為第一個階段。早在1895年3月,清政府在派遣李鴻章赴日求和的同時,就確定了重建海軍的政策。1895年3月12日,清政府明令:“島艦失陷落,時局艱危,......非廣購戰艦巨炮不足以備戰守;非合南北洋通籌不足以字控馭;非特派總管海軍大臣不足以專責成。”
在戊戌變法高潮中的1898年7月,光緒皇帝更指出:“國家講求武備,非添設海軍籌造兵輪,無以為自強之計......”從1895年到1898年,清政府一方面大力購買外國艦船,另一方面則整頓處於奄奄一息的國內第一大造船廠——福州船政局,自造兵船,出現了甲午後第一個重建海軍的高潮。
《辛丑條約》的簽訂到1907年海軍處建立之前為第二階段。在這五年中,清政府對海軍幾乎採取了不聞不問的態度。最突出的表現就是五年之間未購進一艦,未造成一船。更有甚者,清政府京在《辛丑條約》簽訂之後,打算將原訂購於英德兩國的海天、海圻、海容、海籌、海琛五艘巡洋艦“退還英德兩國,表示中國無對外備戰態度”。後來是由於“輿論激憤”,有識之士“據理力爭”,“退艦一節,始獲罷議”。
清政府此消極的海軍政策,與義和團運動後它對帝國主義的態度是一致的。此時它與帝國主義舊怨盡消,甘心充當列強的看家奴僕,列強也願意扶植這一忠實的走狗。因此,清政府就務必要興辦保衛海疆的海軍,而是竭力發展鎮壓人民最得力的新式陸軍。
1904年有官員奏請造魚雷艇,認為好處有以下幾項:一是經費少,二是可多造艇;三世隨處可停泊,無需建港;四是行駛靈敏。但清政府認為:“逡巡內港,籍消內匪,則各省現有炮船及小火輪已足追逐,不必添造雷艇,徒滋靡費”,而予以拒絕。當時的人們是在這樣評價的:“舉外禍陵籍,岌岌不可終日之大戚,置若罔聞。”
當時的清政府根本不想發展海軍來防禦外敵自海上的入侵。
第三階段就是從1907年清政府設立海軍出一直到清王朝垮臺。1907年9月,清政府於陸軍部內設海軍處(級別都要比陸軍低一級,可見清政府是多麼不待見海軍),負責籌劃海軍事宜,表明它一改忽視海軍建設的態度。
隨後的時間裡,它一再調整海軍機構,並於1909年訂立了龐大的發展海軍的七年計劃;與此同時,還大量訂購外國艦船,並自造多艘各類軍用船隻。
從現象上看,清政府的政策似乎比過去具有進步性,但實質上恰是它更加反動的表現。清政府實行新的海軍政策,首先要平息朝野人士對峙清政府忽視海軍的不滿情緒,畢竟當時呼籲請重建海軍的文章在報紙上發表的很多。顯然,清政府重建海軍,正是要給自己樹立勵精圖治,銳意進取的形象,以便收買人心,維持統治。
清政府實行新的海軍政策的另一重要目的,在於為鎮壓農民起義和資產階級革命提供有力工具。義和團運動後,農民自發反清鬥爭遍及全國,特別是1905年同盟會成立後,革命黨人的武裝起義也日趨高漲。清政府認識到,新式陸軍儘管是鎮壓革命的得力工具,但面對聲勢浩大的人民鬥爭,單靠陸軍而無海軍配合,還難以穩住搖搖欲墜的統治。尤其革命黨人京城在東南沿海和長江流域各省發動起義,水路鎮壓的需要,也使清政府乞求於海軍這個武器。
1910年,清廷頒諭:“立國之要,海陸兩軍並重”;而1908年的《民報》載文揭露清廷擴充海陸軍的目的稱:清廷“豈真恫於世界之大勢,非武裝不足以維持和平耶?不過以漢族之民氣,鬱鬱蔥蔥,大非往日比,中原豪傑日夜思甘虜之肉......計惟有鞏固已得之勢力,為走險負隅之舉,使其醜類皆著軍籍,一朝有警,自可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則無窮之隱患可以不作矣。”
顯然,清政府興辦海軍目的是對內而非對外的。總而言之,甲午戰後,清政府極力發展新式陸軍,目的不在於抵禦外敵侵略方面,而是在於鎮壓內亂,海軍的建設的主要目的也在於此。
-
6 # 鬼影問道化真身
甲午海戰後,北洋海軍全軍覆滅,清政府確實對國防戰略,進行了調整:
1,不再擴軍備戰,而是建立講武堂(軍校),展開對軍官的教育丶培養,灌輸現代戰爭理念。
這種舉措為中國培養了許多人才,以至於中國後來的軍官,戰術素養都不錯。講武堂後來改為軍校,培養了很多軍官。抗日戰爭中丶抗美援朝戰爭中,敵人各方面能力都極為出色,遠勝於我們,但是我們就是能扛住。這與中國軍官出色的指揮能力是分不開的。
2,著力發展重化工業丶重工業、軍工體系,開始自制軍事裝備如軍艦丶山炮、步槍。雖然所制裝備並不算世界一流水準,但是能用。例如漢陽造的槍丶山炮、江南造船廠的小軍艦。
同時清朝也大力建設工業教育體系丶發展民用工業,以民養軍,以軍輔民。
3,清朝開放邊疆,開始移民拓殖,建立軍民一體的塞防體系。
4,清朝放棄了大肆採購西方軍火,炫耀武力的國防政策,而是採取了低調穩妥的建軍方式,除了培養軍官外,也開始對士兵進行嚴格篩選、嚴格訓練。
只是經清朝培養訓練的新軍,不但素質高,而且革命覺悟更高。最後有不少人投入了辛亥革命,成為推翻清朝的一線主力。而且其中還有不少滿人也加入了革命者的行列。
綜上所述,清朝在甲午戰爭之後的軍事戰略調整,還是很有成效的。清朝之所以滅亡,主要是不順應歷史潮流,進行政治改革。還想千方百計的保留不合時宜的封建帝制,保留束縛生產力發展的落後的生產關係。
-
7 # 九品侍衛
在甲午海戰之後,清政府的北洋海軍全軍覆滅,作為戰敗方清政府被迫簽署了一系列的割地賠款的不平等條約,然而這次痛苦的犧牲是值得的,因為這場敗仗令清政府明白了,自己與鄰國日本已經有了那麼大的差距,所以改革則是迫在眉睫。
首先就是建立軍校,透過與日本的戰爭清政府明白,清政府的指揮人才是在太少,在戰爭到來的時候,腐朽的清流官員根本就無法指揮士兵去打現代戰爭,所以培養大批次的現代軍事人才,成為了迫在眉睫的日程。也正是因為如此,許多年輕人開始留學歐洲與日本,為然後的民國政府留下了大量的軍事人才。
其次就是開始大力發展工業能力,像是制鐵、造船、紡織都被提上了日程。另外清政府的槍炮局也開始引進歐洲步槍,開始研究消化吸收,直到清朝末期已經能夠製造現代步槍與小型火炮,雖然與列強相比還十分落後。
最後就是有限放開民用商貿,讓民間的商人與外國商人積極合作,畢竟接連的戰敗與賠款,國內的經濟已經相當的空虛,所以必須要儘快透過貿易來擴充國庫。另外就是向外國銀行貸款,用來修建國內的鐵路建設。畢竟運輸不暢通,貿易增長也會隨之緩慢。
直至清政府覆滅前夕,清政府在表面上已經恢復了元氣,作為建設最為簡單的陸軍,已經能摸到現代化陸軍的門檻。只可惜大廈將傾,腐朽的清王朝無論再怎麼掙扎,也擺脫不了革命步伐。
回覆列表
歷史課本已經告訴我們了,清政府國防直接轉型為割地賠款。他們發現與其花大筆的預算養一隻現代化軍隊,每年要花掉70%的財政收入。還不如割地賠款來得實際,這樣才只有30%-40%的財政收入,既能維持自己的統治,還能和氣生財。這是利益最大化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