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精彩吉林

    王朝的衰亡絕不是一個兩個人的人頭落地能左右的。道理也很簡單,百姓不關心官員政府一頓幾菜幾湯,他們追求的是自己能吃幾菜幾湯,或者起碼不捱餓。清朝後期的衰落第一是自身腐敗和外患頻仍,但最關鍵的還是當時整個民族思想意識的落後,關門過日子咱們在行,開門做生意咱不行。生意做不明白還自高自大,自然就被列強一頓抽,然後等被列強瓜分了中國,再想做生意已經來不及瞭然後就淪為人家的殖民地了。

    其實清朝的皇帝還是很勤政的,但是不幸的是還在用老祖宗的東西老辦法的統治者卻趕上了日新月異 的工業革命,海外掠奪。不然就是清朝衰落也不至於如此

  • 2 # 張明揚不說話

    從本質上來說,嘉慶誅滅和珅,還是傳統的權力鬥爭,雖然在客觀上或許可以部分遏制當時大清官員貪腐的狂潮,但效果並不明顯。

    嘉慶在即位後,的確有心扭轉清王朝國運下滑的趨勢,打出了“鹹與維新”的旗號,將那個時代常規的內政革新手段也幾乎用了個遍:比如打擊前朝權臣集團,廣開言路下詔求治國直言,為乾隆朝有冤屈的官員平反,打擊官場粉飾太平及懶政怠惰之風,崇尚節儉。那些史書上記錄的傳統治國良方,那些充滿道德主義的對策,嘉慶都在努力嘗試,試圖扭轉乾坤,創出“嘉慶盛世”。

    但問題是,道理就是那些道理,如果你只是按著大道理辦,按照儒家那些道德說教辦就能治好國,那治國也太簡單了吧?

    你嘉慶不去犯那些顯而易見的錯誤,節制自己的物語,這當然是對的,但這隻能保證你的天下不會發生急速的墜落,不會驟然出現民不聊生的亂世之香,想依靠這些大道理和常規手段就想再創盛世,也太想當然了。

    打造盛世需要皇帝的才具。而偏偏嘉慶皇帝就是一個才具平庸的“好人”,他固然不是那種昏君更不是暴君,但你要指望嘉慶能夠以驚世之才來力挽狂瀾,就太難為嘉慶了。從個人才能上而言,嘉慶根本就是不是和康雍乾三代君主一個層次的。

    面對一籌莫展的國事,嘉慶曾在避暑山莊讀到父皇生前寫的那些洋溢著盛世範的御製詩云,不禁觸景生情的寫下兩句負能量的詩句: “瞻題蘊精奧,守位重仔肩”(父親的詩真是深奧,而我這個做兒子的卻實在覺得肩上的擔子太重了!)。

    除了個人才具之外,打造盛世更需要“天時”,偏偏這一點嘉慶運氣也很不好。從本質上而言,到了乾隆時代末期,盛世已經缺乏繼續執行下去的基本面了,乾隆時代人口劇增,成倍增長到了4億,人口眾多本來倒是也體現了一個時代的安穩繁盛,但大清朝缺乏足夠的土地來養活這些龐大的人口啊。在乾隆末期,即使大力鼓勵開墾荒地,但劇增的人口抵消了一切努力,據說人均土地佔有量已經達到了歷史新低,在那個農業為本的時代,沒有了土地,還談什麼盛世。

    在帝制時代,能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往往是充滿自然律的殘忍:大亂之後,人口大幅減少,方有下一次盛世的條件。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嘉慶能苦撐住國勢,將矛盾的爆發推遲到下一個時代,已經算是表現不錯了。個人才具的缺乏,註定了他難以找到一攬子解決的好辦法。但話說回來,這樣的局勢,拿給乾隆,他又能如何,他就一定能比嘉慶做得好很多麼?

    眼睜睜的看著無法逆轉的大亂,這既算是大清朝的悲劇,也算是嘉慶個人的悲劇吧。

  • 3 #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語

    因為和珅不是清朝走向沒落的根源,而是大清體制的產物。

    清朝走向沒落是由於高度的集權。別說普通大眾,就連知識分子,也只是大清的奴才。他們只要低眉順眼,聽皇帝一個人的就可以了。以天下為己任,再也不是知識分子階層的責任。明朝的大臣,寧可被打屁股也要堅持儒家傳統(不管對錯,文人士大夫還有自己的堅持),在清朝好像沒出現過幾個直言頂撞皇帝的大臣。都是瞄著皇帝的臉色,皇帝臉色和悅的時候就趕緊說點,皇帝臉色變了,就趕緊閉嘴。

    皇帝,一切都是皇帝一個人說的算。他制定的政策,他任用的官員……,只要他沒說不好,誰去觸那個黴頭。反正,天下是你皇帝一個人的天下。

    嘉慶滅和珅,只是殺了一個人而已,只不過這個人是個有錢人,其他的有什麼改變了?清朝依然實行著文字獄,依然是皇帝的家天下。大臣是不敢有任何越界行為的。

    文人士大夫階層尚且如此,平民老百姓更不被清朝政府所關心。他們想的就是如何盤剝。就是在康乾盛世的時候,馬戈爾尼看到的也是衣衫襤褸、神情麻木的百姓。官府任意驅使他們徭役,任意奴役他們。

    對於生活貧苦的大眾,被大清魚肉和被其他人魚肉,又有什麼區別?所以,能得到一點點錢,或一點點糧食,他們就直接給人家出力了,給帶路的,給出勞力的,都是大清的百姓。

    嘉慶帝也算仁愛,也算勤政,可惜,高度集權的封建制度已經走到了末路。一個人的頭,改變不了一個趨勢。

  • 4 # 江湖小曉生

    說到底和珅也不是清朝沒落的主要原因,他只是乾隆時期的一位寵臣,而且對乾隆忠心耿耿,所以完全沒有理由說和珅使得清王朝沒落。所以嘉慶就算是殺掉了和珅,其實也阻擋不了清王朝的沒落。

    清王朝到了乾隆時期,人口爆棚,已經完全養不起這麼多人了。

    乾隆時期,據初步統計已經打到了四億人口,在農業社會來說,這已經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字。因為四億人口都需要田地來養活,可是沒有這麼多田地,那該怎麼辦呢?如果單純還是依靠農業的話,那麼當然是沒有辦法的。

    而嘉慶時期包括後來的道光都是依靠農業為生,所以土地就成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全國可以耕種的土地就那麼多,現在一下子多了這麼多人出來,那該去哪兒找土地給多出來的人耕種呢?

    吏治腐敗已經打到了無法阻擋的地步。

    乾隆皇帝是一個相對來說還比較寬仁的皇帝,正是因為他的寬仁,所以直接導致了吏治腐敗。他認為自己的爺爺康熙皇帝是千古一帝,所以所有事情都要跟康熙學,康熙縱容手下的官員,所以乾隆也縱容手下的官員。

    可是時代根本就不同了,康熙時代的官員不僅需要治理地方,常常還需要跟隨康熙作戰,所以康熙籠絡這些人,自然是要他們幫助自己一起對付敵人的。而康熙末年出現吏治腐敗的現象,也是康熙本人深惡痛絕的。乾隆只看到了康熙縱容官員,卻沒有看到他對吏治腐敗的痛恨。

    所以他也按照康熙的模式去做,一味地放縱手底下的人。既然皇帝都不管了,那這些官員在太平時期還不瘋狂地貪腐嗎?等到嘉慶接盤的時候,發現全國都是這種情況,他就算有心也沒有這個本事去管理了。

    嘉慶本人的能力有限,空有抱負,卻無計可施。跟很多人一樣,嘉慶總是喜歡給自己喊口號,可是口號喊完了,他心裡的那點激情也就燃燒殆盡了。他發現自己完全沒有乾隆那種掌控乾坤的能力。乾隆將這麼大一個攤子交給嘉慶的時候,其實他還是戰戰兢兢的。因為嘉慶不知道能不能管理好這個國家,他常常私底下感嘆乾隆皇帝的能力太強,其實就是在諷刺自己的工作能力不強。這是一件比較尷尬的事情,嘉慶皇帝宣傳了很多口號,希望透過改革能夠解決國計民生的問題,可是他壓根就沒想過實施下去。就算他的命令釋出了下去,可是底下人陽奉陰違的舉動,讓他也比較無奈。他也沒有他爺爺雍正皇帝那種魄力,不敢在全國掀起徹底的改革,所以清朝在他手裡,沒落是註定的了。國庫收入銳減,嘉慶年間,清朝稅收機制出現了問題。

    乾隆晚年的時候,其實國庫裡已經沒什麼錢了,這件事他也沒有想辦法解決,就留了一個和珅給自己兒子,其他事情都不管了。和珅就算是有很多錢,那也只能解嘉慶一時的燃眉之急,重要的是,當時的稅收機制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從地方上交給朝廷的錢,一層層盤剝下來,就沒剩多少了。你去查一下,還真的差不出個所以然來。所以嘉慶皇帝雖然殺掉和珅,富裕了一陣子,沒過多久就立刻窮困了起來,他發現朝廷收入壓根就沒多少錢,而且每年都在銳減。

    每年的官員在不斷增加,地方上所盤剝的銀兩也就越來越多,這是十分可怕的事情,嘉慶皇帝不懂得如何改革稅收制度,所以只能面臨窮困潦倒的局面了。

    總結:皇帝一個人節儉是沒什麼用的,他省不出多少錢來。當時的清朝是農業大國,人口太多,沒有這麼多耕地養活四億人口,所以社會矛盾十分尖銳,百姓日子都過不好。吏治腐敗的現象,在乾隆時期已經十分嚴重,到了嘉慶上位的時候,已經完全失控了。嘉慶本人的能力也很平庸,所以他壓根就管不了這些事情,想要改革也沒有魄力去改革,只能坐吃等死了。滿清收入每年都在遞減,嘉慶壓根就沒辦法解決當時的稅收機制問題,各層級一層層盤剝以後,交到朝廷那邊的就沒剩什麼了。

    跟他兒子道光皇帝一樣,嘉慶也是比較節儉的皇帝。因為貧窮,所以節儉,這句話確實在嘉慶身上用得很恰當。可惜光靠節儉是沒辦法致富的,這一點嘉慶卻完全不知道。

  • 5 # 如夢令7

    當然不能阻止。題主的想法我也是不贊成的。難道大清的沒落全是因為和珅的問題嗎?

    和珅有這麼大能力能導致大清朝沒落?

    誠然,和珅確實貪贓枉法,魚肉百姓,禍亂朝綱,確實在沒有幫助清王朝強大發展,但這不足以使清王朝沒落。

    清王朝沒落的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封建統治的侷限性

    我們知道,封建統治等級差距太大,高高在上的人都富可敵國,底層人們窮的連飯都吃不上,這樣不平等的差距會導致階級矛盾的惡化,反正被剝削也是死,不如反抗,人們越來越能辨別出封建統治的不合理性,讓人們過上跟民主的生活思想必然因運而生。

    2、閉關鎖國的盲目性

    封建統治者自我滿足並昏睡在這種自然的莊園中,認為其他民族都是蠻夷之國,殊不知,人家也會發展,中國封建統治著妄自尊大的心理. 中國的封建統治者向來具有“天朝上國”“四方皆蠻夷”“我天朝無所不有,焉用外求”的傳統自大思想,這就導致了他們無視西方的存在,認為閉關沒什麼大不了的,於我天朝毫無損傷。等到英國的戰炮打過來了,才慢慢覺醒。

    3、整個統治階層貪汙腐敗

    清朝我記得乾隆嘉慶時期就已經出現賣官買官,試想這個的父母官能為老闆姓著想嗎?滿清八旗的人一個個都庸庸碌碌,但還是佔據著高位。而漢人裡許多人為朝廷建了不世之功整個清王朝已經開始搖搖欲墜。

    一個王朝的沒落是一個錯綜複雜的過程,任何事物不符合客觀規律的發展,都會走向滅亡。

  • 6 # 前進19278

    因為清王朝的沒落是歷史的趨勢,不是某個皇帝或者某位大臣就能改變,清朝乾隆時期,國力已經達到了頂峰,100多年的康乾盛世已經走向了最後的時光,這時的清王朝以向落日餘暉明日黃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的命運,特別是嘉慶初年,由於乾隆晚期倦於政事,貪汙腐敗嚴重,民眾生活水平嚴重下降,最終,在嘉慶初年,也就是乾隆帝當太上皇時期爆發了白蓮教起義,這場起義,最終擴充套件是數個省,清朝花了幾億兩白銀的軍費,最終才平這場暴亂。這僅僅是清朝衰敗的一個開始和表象。

    由於白蓮教起義越鬧越大,在乾隆去世之後,嘉慶皇帝掌握實際權力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除掉了貪官和紳,嘉慶皇帝查抄了貪官和紳的府邸,查獲了眾多的金銀財寶,有了和紳跌倒,嘉慶吃飽之說,但是不得不承認,嘉慶之後的清朝江河日下,經濟逐漸凋敝,政治逐漸佛宿,民眾生活日益不滿,整個封建王朝走向最後的時光。

    之所以查辦了貪官和紳,卻沒有阻擋清朝失敗的命運的原因,首先是清王朝政治的腐朽,當時整個世界的大事已經是曹哲民主化的政治制度方向發展,而清朝卻閉關自守,保持高度專治的君主專政政體腐朽的政治,使清政府衰敗的首要和最重要的原因。

    然後是長期的小農經濟阻礙了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當時世界範圍內的商品經濟已經相當繁榮,資本主義萌芽已經產生,而腐朽的專制統治,遏制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商品經濟的發展,使得清朝的經濟水平長期停滯,民眾生活長期不能夠得到改善。

    而且當時對外貿易屬於順差國際白銀大量流入中國,白銀增多引起國內通貨膨脹物價的上漲,使得民眾的物質生活水平嚴重下降,而且,隨著人口的激增,但民眾收入長期得不到提高,導致了國內矛盾逐漸強化,產生了一系列發展中的問題。

    世界大勢,浩浩湯湯,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清朝的衰敗是違背了世界發展大勢所造成,並不是由某個人所能改變和決定,所以說,即使嘉慶皇帝剷除了貪官和紳,也不能夠阻止清朝衰敗的命運。不能夠敞開國門,不能夠進行積極國內改革,所以清政府的滅亡,整個封建帝制的終結是時代所向,大勢所趨。

  • 7 # 阿珍說史

    清王朝的衰敗跟和珅真沒有什麼關係,他只是一個臣子而已,雖然貴為宰相又是皇帝的寵臣,但終究只是一個一朝宰相。宰相又不能世襲罔替,而且乾隆一朝有權利的宰相不止他一個,這賬怎麼也算不到他頭上。其實清朝的沒落乾隆有很大的責任,再加上嘉慶能力一般,魄力不足。

    乾隆皇帝是個有個性的皇帝,運氣也好,有個好父親。雍正在位的時候乾隆基本沒有參與政事,早期有他十三叔幫忙治理國家,後來又有十七叔等長輩幫忙。所以雍正一朝乾隆基本沒做什麼貢獻,但他的智商是絕對不低。尤其是經歷了“九子奪嫡”的慘烈程度,從中也學到權謀之術。乾隆登基之後對權利的掌控欲極強,早些年還能分出一些權利,越到後來越不讓人染指權利。

    乾隆最防備的就是宗室,首先是他弟弟弘晝,但凡有點過界就打壓,幸好弘晝看透了大哥裝瘋賣傻。其次是那個過繼給皇室的小弟弘贍,他從小嬌生慣養不知分寸,後來被乾隆罵了一頓又奪爵,一氣之下就病死了。還有雍正留給他兩位皇叔,能力不凡,被乾隆整得半死。就連他母親皇太后都不能染指權利,其他大臣就更別想染指權利。

    乾隆一朝有好幾個寵臣,傅恆和福康安父子最得寵,首先富傅恆是乾隆嫡妻富察皇后的親弟弟。乾隆深愛髮妻,自然對小舅子另眼相看。傅恆能力強,能文能武,堅決支援乾隆的政策,又不表現的對權利的慾望,所以乾隆對他十分信任,也極為寵愛。其次是福康安,從小被養在宮中,這個膏粱子弟一點都不嬌氣,反倒是個能人,二十歲不到就帶兵打仗,而且特別爭氣。死的時候才三十出頭,一輩子都在打仗,哪裡有難他就在哪裡,簡直就是乾隆的救火隊長,乾隆本身就寵愛他,立有戰功之後就更加得寵。生前封貝子,有死後封王的殊榮。雖然父子倆都極為得寵,也位極人臣,但他倆從來不過界,傅恆不貪戀權利,福康安天天在位打仗,沒時間想朝廷的事。

    還有軍功世家阿桂,真正的滿清貴族,但他基本也在外面領兵打仗,一旦有點想法就被調出去了。剩下的就和珅了,他是真的權傾朝野,但和珅聰明,從來不跟乾隆對著幹。乾隆往東他絕不往西,言聽計從,極力討好。和珅是個人才,尤其是財政方面,乾隆喜歡花錢,和珅從來不叫苦,乾隆什麼時候要,和珅隨時能弄來錢。就算和珅要打擊政敵也是乾隆點了頭,或者是乾隆不喜歡的人,所以和珅是乾隆最後辦事的人。

    像嘉靖的老師王傑非常剛直,連乾隆都敢懟,但他只是漢臣,終究接觸不到權利核心。還有劉墉雖然也是宰相,也能力突出,比起滿族宰相來還是不夠看。總之,乾隆的權利慾望幾乎達到變態的地步,這就導致只要乾隆不肯做的事情就沒人能提意見。

    還有就是閉關鎖國,十八世紀的世界是花樣的世界,西方國家已經大刀闊斧的改革,乾隆卻驕傲自大,認為上國天朝地大物博,其他國家都是蠻夷之輩,來個閉關鎖國,跟世界脫軌。

    其次是接班人的問題,乾隆的兒子不少,活下來的就幾個。嫡妻富察皇后所生的永璜早逝,兒子裡面最出色的永琪又在二十多歲就病死了。像大書法家永瑆他又看不上,永基因為母親那拉皇后不廢而廢之後也被踢出接班人的名單。乾隆也沒什麼人也挑了,剩下的就是令妃的兩個兒子了,十五阿哥永炎被乾隆看好。永炎懂事聽話,又不忤逆,還挺孝順,乾隆也只能在矮個子裡挑高個了,沒得選,就永炎了。

    乾隆退位為太上皇之後永炎登基為嘉慶皇帝,雖然嘉慶已經登基,但乾隆就是不放權,嘉慶就是個傀儡。好不容易熬到乾隆駕崩,嘉慶也想一番作為,但發現自己怎麼都做不好。他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清算和珅,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結果大貪官和珅雖然跌倒,但朝廷貪汙腐敗之風一直都在,嘉慶也沒有其他辦法遏制。

    嘉慶老師王傑是個剛直的大臣,當乾隆把嘉慶交給他的時候,他就想把嘉慶教成聖君。和珅那麼大的權勢也不敢過分得罪王傑,連乾隆自己都有點忌憚他。有一次有人告狀說王傑打嘉慶板子,氣的乾隆氣勢洶洶的去學校罵王傑。王傑看到怒氣衝衝的乾隆絲毫不怕,就一句話把乾隆懟回去了。他問乾隆是要培養墉君還是聖君?乾隆一句話也說不上來,氣也消了,從此再不過問學業的事情。

    王傑作為帝師連死之前都在苦口婆心的勸自己的學生嘉慶一定要改革,要整飭吏治。嘉慶雖然滿口答應,但就是不付諸行動,不是他不想,而是做不到。嘉慶也想學他爺爺雍正一樣,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也想打擊貪官汙吏,但他嘗試多次都做不到。他的幾個兄弟沒一個聽他的,尤其是永瑆,根本不鳥他,嘉慶又不夠心狠,對自己的兄弟都沒辦法,其他人也有樣學樣。

    其實清朝的沒落是多方面造成的,首先乾隆有責任,他沒有跟上大時代的步伐,閉門造車,自滿自大。其次是嘉慶能力太平庸了,管不了朝廷,更駕馭不了龐大又走下坡路的大清帝國。和珅只是一個臣子而已,再大的權勢,再貪汙腐敗也只是一個大臣而已。關鍵在於國家的制度毀壞了,又拉不回正軌,而且越走越偏,長久下去衰敗甚至滅亡是遲早的事情。

  • 8 # 祝朋友快樂

    這個問題與嘉慶毅然誅滅和砷沒有直接的關係。因為到了這個時候,清朝已經遍地是貪官了。再說了,嘉慶以後沒有出現多麼能有能力的皇帝。如果想阻擋清王朝走向沒落的命運,至少出現兩個像雍正那樣有能力的皇帝才可以的。

  • 9 # 老郭講政治

    嘉慶處死和珅從根本上看,依然是地主階級內部權力鬥爭的一種表現。他沒有變革落後的封建制的生產關係,因而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那個時代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所以說他沒有辦法改變清朝走向沒落的趨勢。

  • 10 # 就當沒說工作室

    有秦以降,縱觀中國歷史上兩千五百年封建社會,其改朝換代、城頭變幻大王旗,無非官逼民反和外敵入侵兩大宿命。而這兩大宿命,是封建制度閉環社會必然導致的結果,都不是出兩個明君或殺幾個權臣所能改變的。

  • 11 # 龍在a九天

    嘉慶帝雖然誅滅了河神,但舊的封建清政府各種制度已經腐朽,不是嘉慶帝一個人可以解決的。雖然他也主張變法,但變法損害了整個封建集團的利益,所以說最後胎死腹中。

  • 12 # 聰慧的各不打擾

    為了遏制瀰漫朝連的貪汙腐敗之風,整肅朝綱,整頓吏治:為了維護皇權的尊嚴,穩定王朝的統治,親政後的嘉慶皇帝,決定把清除和珅及其黨羽作為革新朝政的第一件大事。 嘉慶誅和珅,從鞏固,確立自己的統治地位來說是必要的:從整飭內政、整肅綱紀來說也不失為行之有效的辦法。然而,在封建社會走問沒落,清王朝的統治已走向衰敗時,誅滅一個和珅,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整個社會和清王朝的統治危機。

  • 13 # 厚德品福

    因為大清王朝還是沿用的封建帝制,其腐敗情況是系統性的腐敗,是其體制造成的整個系統皆為腐敗毒瘤,剷除其中的一顆,起不到根本性作用。

    內因一、大清王朝吏治腐敗,捐官、買官、賣官情況嚴重。造成買官者設法搜刮民脂民膏。造成朝廷腐敗,民不廖生。

    內因二、盲目自大,閉關鎖國,不思進取,不重視科技,真正的人才得不到重用,如魏源寫的《海國圖志》,慈禧太后將其列為禁書,日本將該書視為珍寶,人手一冊。

    原因三、大清帝國把精力和心思用在了奴役漢人、改變漢人的生活習慣,著裝打扮,意識形態等。典型的奴化方式是讓漢人也留長辮子。對內嚴酷,對外無能,內王外聖,處處讓步。

  • 14 # 甘祥君

    嘉慶是一位好皇帝,但不是一位有作為的君主。嘉慶廢除了雍正以來殘酷的文字獄:乾隆交給嘉慶的是一個爛攤子,封建社會的弊端已經暴露出來,這不是守城之主嘉慶能解決的問題。

  • 15 # 愛之育之

    封建皇朝統治階級的體制機制未變

    一切為統制者服務的模式未變

    腐朽沒落管理方式未變

    視人民為草芥的觀念未變

    防民勝於防川的態度末變

    誅滅和珅之行為

    乃是統治階層內部狗咬狗的行為

    為了利益最大化的爭鬥

    於國家發展、人民幸福

    沒有半毛錢關係

    故,在封建皇朝統治下

    百姓苦

    #上海常青教育凌遠長著#

  • 16 # 高階葉子mm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乾隆後期的大清帝國,己是朝政腐敗,民不聊生,內憂外患,外敵虎視端端。己是百孔千瘡,病入膏肓。因此嘉慶即位後,僅靠處置和珅,實難得護大夏於將傾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人也有追星的行為嗎,也像我們一樣那麼瘋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