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酋知魚

    這是一種典型的情感錯位……不不不,我不是說螳螂出現了情感錯位,而是說人類,我們將愛的定義給擴大化了。動物的行為模式與我們並不相同,將人類的感情濫用在動物身上其實是一種不明智的行為。

    人類太自作多情

    首先我們得認識一下,公螳螂愛母螳螂嗎?

    不愛,動物間的交配行為是遵循本能的行為,用我們常見的詞語形容就是所謂“獸性”。

    那可能有人會說了,人類的愛情不也是遵循本能麼,我們的愛與動物的愛有什麼本質不同?

    不同之處就在於人類的愛是一種高度複雜化,抽象化的概念。我們不僅會遵循本能的呼喚,也會根據環境與同類的關係約束規範化這種本能。

    而在這樣的角度下看本能,你會發現動物們看上去就像是一種裝載著“本能程式”的機器,它們看上去根本就是為了生存下去而可以自動執行任務的機器!而且越是構造簡單的動物它們的本能就越單純,越直接。它們採取的任何一種行動,都根本沒有思想的存在,所以我說動物特別像是一臺機器。

    比如我們常常會在腦中上演這麼一齣劇情:

    公螳螂:親愛的,為了我們的孩子,為了種族的生生不息,你必需要吃了我!

    母螳螂:不……不親愛的,這實在是太殘忍,太可悲了!我們一定還有別的方法,你趕緊走吧,在我失去理智之前!

    但實際情況其實是這樣的:

    公螳螂:發現雌性——交配衝動vs逃生衝動——結論:上!

    母螳螂:發現雄性——交配衝動vs進食衝動——結論:交配——交配進行中……交配衝動vs進食衝動——結論:吃!——咔嚓!

    (公螳螂 卒)

    動物基本依靠本能活著

    為什麼要強調這一點,因為我們給動物錯誤代入的感情對於我們理解研究動物的行為會起到相反的效果,多數對動物不甚瞭解的人經常會發問——為什麼它們會這麼做?

    對,這個問題本身就已經是錯誤的了,它們並非有什麼考量或者是意願,只是在它的DNA中刻下的本能直接輸出了結果。

    在野生環境中,公螳螂與母螳螂的交配其其實是充滿著偶然性的,如果這隻母螳螂的在不久前已經美美地享用了一隻肥碩的螞蚱,那麼它是一定不會攻擊公螳螂的,因為它的進食衝動會非常低;而如果這隻母螳螂已經餓了好幾天了,那麼公螳螂可能插入交配器官都做不到,會被直接捕殺。

    對於公螳螂來說則是在“性衝動”與“逃生欲”之間來回搖擺,所以交配前公螳螂接近母螳螂時會表現的非常“謹慎”,不過這種“謹慎”只是在面對體型大出自己太多的捕食者時激發出的逃生本能而已。事實證明逃生本能還有一點效果的,公螳螂交配成功並逃出生天的機率大概是70%,能活多久純看臉。

    對於昆蟲這樣的動物來說,辨識同類是一個本能所管轄的,而什麼能吃是另一個本能管轄的,它們之間井水不犯河水,也就是說一個物件既可以是令母螳螂產生“性衝動”的,也可以是同時令其產生“進食衝動”的。因而有不少公螳螂是一邊進行著交配,一邊腦袋已經被啃掉了。但是沒有關係,昆蟲的腦袋就只是一個進食與收集環境資訊的器官,它們的神經元遍佈全身,所以沒了頭交配也可以繼續。

    如果你覺得難以接受也很正常,因為我們從小看的黑貓警長裡就將這一幕刻畫的感人淚下,而且幾乎沒有什麼途徑為我們這種不正確的方式糾錯。

    我們人類是擁有文明的特殊物種,我們可以傳承知識與經驗,而絕大多數動物不能——特別是親代與子代沒有撫養關係的(螳螂你又典型了)。它們能在殘酷激烈的環境中生存的唯一依靠就是本能,是自然選擇保留下來的最有效,最直接的行為模式。遇到體型大的就逃跑,看到可以動的小東西就去抓來吃,如果是顏色鮮豔的就避開,如果不餓就不動。

    還有很多人不願接受這個概念是因為他們不相信生物可以只憑本能就活下去。但現實就是這樣,物種為什麼會在人類的影響下大量滅絕?因為它們與生存環境的進化是長達數十萬年形成的本能關係,一但在百年之內發生劇變就只能坐以待斃。

    舉個例子——最著名的已滅絕物種渡渡鳥,它們的滅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隨著人類船隻帶來的老鼠,因為島上原本沒有渡渡鳥的天敵,所以它們從來不知道“偷家”是什麼——窩就直接造在地上,蛋一次就只下一個,而且每次都是大搖大擺地出去覓食,根本不知藏匿幼崽或蛋。於是每次回來都會看到窩中一片血跡。

    但是它們會做什麼補救嗎?不會,因為本能沒有告訴它們要怎麼辦。數百萬年間從來沒有什麼動物會吃它們的後代,於是它們還是和什麼事沒發生一樣,蛋照下,血照流,最終走向滅絕……

    這就是本能與認知的區別,也是為什麼我們不可以將人類的思維照搬給動物的原因。

  • 2 # 科學黑洞

    首先來說公螳螂對於母螳螂那不叫愛,只是為了繁殖自己的後代而已,動物的天性有兩個一是填飽肚子、二是繁殖後代!母螳螂對於公螳螂也不叫愛,只是需要一半的基因而已,為了補充營養利用完了公螳螂還要吃掉它補補身體。

    一些動物在交配後甚至交配期間會吃掉自己的伴侶,這種現象被稱為“性食同類”,螳螂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大多數的蜘蛛也是如此。那麼這種吃掉配偶的動機是什麼?其實道理非常簡單,就是為了填飽肚子補充能量。

    公螳螂也知道靠近母螳螂有被吃掉的可能性,因此大多數的時候公螳螂都會小心翼翼的躲著母螳螂,交配的時候也會從遠處直接跳到母螳螂的背上。交配結束後會儘快的逃離,並且會繼續尋找母螳螂進行交配,這不就是典型的“花花公子”嗎?實際上大多數動物中的雄性都是如此,它們的目的就是希望儘可能的生下自己的後代,這就是雄性螳螂的“全面撒網,終點捕撈”的策略。直到在某一次交配中,被母螳螂吃掉結束自己的一生。因此說公螳螂不愛母螳螂,被吃掉也不是主動獻身,只是因為自己逃不掉而已。

    母螳螂成熟後會釋放外激素費洛蒙,這對於公螳螂來說是不可抵抗的,況且這也是自己急需的。公螳螂尋味而來,運氣好交配後可功成身退,運氣不好交配後魂歸西天。母螳螂要比公螳螂大的多,這主要還是因為母螳螂作為雙方中的主要方,需要生育後代,這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下邊圖片中就是螳螂的卵鞘,那麼大一坨,小螳螂需要在這裡邊出生。你說這個時候母螳螂不吃公螳螂,拿什麼去排下這麼大一坨卵鞘?

    因此某種意義上來說公螳螂也是為了自己的後代“被迫獻身”了,當然這並不是因為愛。是不是感覺雄性動物不太靠譜,實際上並不會,例如帝企鵝一生只有一個伴侶,並且都是雄帝企鵝負責孵蛋,在南極大陸上碰到極夜極寒的時候連續幾個月不吃不喝,在家裡等待雌帝企鵝。還例如海馬就是雄性有育兒袋負責生孩子,而雌性只提供卵細胞就可以了。

  • 3 # DarkTIGA

    動物繁衍是一種本能驅使,人類也一樣,原則上除人類只有少數的生物能有確切感情思想,但是昆蟲基本沒有。所以無論怕不怕,螳螂都會受本能驅使找異性交配。這並不是愛。怕它也會去的。而且不是一定被吃

  • 4 # 來看世界呀

    公螳螂的體型比雌螳螂小的多,就連交配都得小心翼翼的,不敢隨意接近雌螳螂,一旦雌螳螂買交配中比較累或者飢餓,公螳螂所處位置又不好,就可能被吃掉。螳螂是一種節肢動物,不像哺乳動物有這麼強大的神經系統,它們的神經系統僅形成了簡單的構造,沒有大腦就沒有高效處理外界資訊的能力,對他們來說繁殖只是依賴於刻印在基因中的本能,不需要過多的思考,它們也沒有“愛”這種複雜的情感體驗,一旦被雌螳螂釋放的資訊素所吸引,公螳螂就不得不去找雌性交配。低階神經系統的特徵也使螳螂比較好鬥,只要出現在它們眼前的物體或者動物,不管多大,一旦它們覺得自己難以逃脫或者處於劣勢,它們也是會拼命的,所以中國有個成語叫“螳臂當車”,就連車來了它們都要鬥上一鬥,儘管死亡的可能性非常大,卻也能夠提升一些存活的機率。螳螂的這種特性使得它們比較兇猛,不僅對獵物是這樣,對待交配物件也是這樣。在求偶的時候,雌螳螂回放出資訊素,吸引公螳螂前來,公螳螂之間先是經過一輪爭鬥,透過體型或者短暫的鬥毆決定出勝者,然後勝者才獲得交配權。然而螳螂的特性使得公螳螂不敢隨意接近雌性螳螂,通常是從後邊慢慢接近,或者出其不意飛起來直接跳到雌螳螂身上。如果公螳螂不小心從雌螳螂的正面過來,雌性螳螂的第一反應可能不是等待,而是一刀子剁下來,公螳螂的體型相比雌螳螂不佔優勢,一旦被這樣搞一下,結果只有死亡。近些年也有一些研究發現,雌性螳螂在交配時節,兇猛的性子會被部分抑制,給了公螳螂接近的機會,但公螳螂最終會不會被吃掉有三個前提,不能從正面過來,雌性螳螂在交配後不是非常飢餓,公螳螂的位置比較適合逃跑。據科學家研究,其實只有30%的公螳螂最終會被吃掉,大多數交配完都成功逃脫了。自然界具有同類相食行為的動物不少,大多數都是昆蟲,一般還都是雌性體型大於雄性的物種,蜘蛛也有類似的行為。這種行為發生於交配後,並不能對繁殖產生多大影響,基本上就是因為飢餓。

  • 5 # 鍾銘聊科學

    其實,不是所有的母螳螂都會吃公螳螂,據觀察,一般公螳螂在和母螳螂交配後,公螳螂如果來不及逃跑,會被母螳螂捉住並吃下去。

    對於這個現象的解釋,生物學有個專有名詞解釋——“性食同類”這些動物在交配前後或者交配過程中,雌性會把與自己交配的雄性吃掉。這種現象在蜘蛛、螳螂、海蛞蝓等物種上比較常見。

    目前為止,對於性食同類現象, 科學家對此的解釋是飢餓說

    飢餓說

    1984年,科學家就進行了一場關於性食同類科學實驗,科學家裡斯克和戴維斯認為母螳螂之所以吃掉公螳螂是因為飢餓。

    為了驗證他們的猜想,他們做了一個簡單的實驗:把所有的母螳螂都餵飽後,再讓它們與公螳螂交配,研究發現在所有的交配過程中,沒有一隻母螳螂吃掉自己的交配物件。

    但是,這個實驗並不是完整的科學實驗,因為一場較為嚴的科學實驗,除了設定實驗組外,還要設定觀察組,而且這兩個組的數量要足夠多,才能積累足夠多的資料,避免誤差,而這次試驗中,只設置了一個實驗組,顯然沒有說服力。

    不過,里斯克和戴維斯又進行了第二場實驗,在這次試驗中,他們設定了三組。

    第一組是餓了很多天的母螳螂,結果顯示,這一組的母螳螂幾乎在交配還未開始時,就選擇吃了同類,以至於最後都沒交配。第二組是吃的半飽的母螳螂,結果顯示,母螳螂在交配過程中或者交配完成後,一直試圖在吃公螳螂,不過仍有大多數公螳螂逃脫。第三組是吃的非常飽的母螳螂,結果顯示,它們對公螳螂沒有興趣,在交配完成後會放它們離開。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自然界中之所以選擇性食同類,最根本的理由是出於飢餓

    至於有人提出的,母螳螂吃同類是讓公螳螂分泌更多的精子,其實經不起推敲的,因為處於飢餓狀態的母螳螂會在交配之前就吃掉公螳螂,這樣公螳螂不會分泌精子與其交配。

    還有一種假說是公螳螂的蛋白可以為母螳螂提供更多的營養,以保證母螳螂更好的受孕,一些人還把這一行為理解為“愛的奉獻”,其實這種說法來經不起推敲,因為並不是公螳螂心甘情願的被母螳螂吃掉,它們是逃不掉才被母螳螂捕食的。而且一般母螳螂剛剛捕食完獵物後,並不會選擇吃掉公螳螂。

    公螳螂為什麼不跑?

    2008年《美國博物學家》雜誌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根據美國俄亥俄州邁阿密大學研究狼蜘蛛發現,體型較大的狼蜘蛛在交配完成後,從來不會被母蜘蛛吃掉;而體型較小的公蜘蛛有80%的機率,在交配過程中被母蜘蛛吃掉。

    研究論文稱:體型是性食同類發生的主要原因,如果雄性的體型相對於雌性較小,那麼發生性食同類的機率就大,如果雄性體型相對於雌性較大,那麼發生性食同類的機率就小。這一點,在螳螂身上也很明顯。

    我們透過公螳螂和母螳螂的體型對比發現,公螳螂體型明顯較小,因此從力氣上來講,母螳螂很容易捕獲公螳螂,並吃掉。而公螳螂想要避免被吃也很簡單,一些公螳螂會選擇母螳螂剛剛捕食結束後靠近,並與它交配;或者是小心翼翼地與它交配,在交配完成後選擇立即逃開。

    總之,公螳螂在交配時,都在竭力避免自己淪為同伴的食物。

  • 6 # jack鄭

    我好想逃 卻逃不掉

    放棄你是最痛苦的煎熬

    我好想逃 卻逃不掉

    想抱著你 哪怕只有一秒

  • 7 # 哇哈哈

    我養過兩隻螳螂,公螳螂被吃是交配時它把尾部彎曲插入對方,頭部正在母螳螂嘴下,吃時很方便,但母螳螂在不餓時會不去吃的,而且母螳螂也吃母螳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青椒豆腐粉條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