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滁州林曦裝飾設計

    元朝只有90幾年的歷史。

    所有得了政權的君王第一時間就是修上個朝代的歷史,朱元璋推翻元朝後並未修史,直到明成祖朱棣時期才正式修元史。

    元朝對漢人及漢文化的摧殘助長了漢人對元朝的仇恨,且元朝視漢人為下等人,元朝得了政權後歷代君主昏聵無能,民不聊生,怨聲載道,中後期各地農民軍揭竿而起。

    最終漢人又重得政權,因元朝時期君主昏庸無能,受害最深的是農民,且又是農民軍取得的政權,所以對元朝仇恨太深,朱元璋本身就有小農思想,格局不大,因此就未休元史。

    朱棣定都在北京,也就是前朝的元大都,才開始重修元史。

  • 2 # 終不見鯨鹿

    初來乍到,不請自來,大家笑看。

    第一:元朝由遊牧名族建立,遊牧名族跟定居民族比較,文化上沒有什麼優勢,他們也沒有記錄歷史的習慣。

    第二:元朝建立後,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執行四等人制度,蒙人第一,然後是色目族,第三才是漢人,第四是南人,權力都握在蒙人手裡。歷史是要人寫的,蒙人顧著打仗,漢人被你放在倒數第二,那願意記錄歷史的人就少了。

    第三,元朝統治時間是 公元1271年~1368年。這才多少年,雖然說經歷了11位皇帝,但是這麼短的時間內,根本不可能吸收和平復漢人。從開始到結束都沒有吸收漢文化的精髓,儒生更是反抗元朝統治。留下的史實自然就少了。

  • 3 # 卷舒風雲潤天地

    中國歷史悠久,傳承中經歷了許多王朝,其中不乏有代表性的幾個大一統政權,唐宋元明清是我們說的最多,也最順的一句。那麼,關於在唐宋元明清中,元朝的歷史我們瞭解最少,而且很多人幾乎不瞭解這個問題,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一、元朝當時的民族認同感,民族融合度不夠

    現在蒙古族當然是祖國大家庭中的一員,而在蒙古興起之初,蒙古和中原宋王朝、遼王朝、金王朝同時存在。對中原的宋來說,北部的蒙古不論弱小還是強大,定性都是威脅農耕文明的遊牧民族,是繼唐朝北方的突厥後興起的又一股力量。那時的蒙古習俗、語言都和中原有較大差異,即使在蒙古建立元朝,甚至快要退回到漠北的元順帝時期,還存在王朝高層極度仇視漢人的情況,權臣伯顏曾想殺盡五姓漢人,以減輕人口眾多的漢人對元政權的威脅。所以在元朝這個中原大一統王朝時期,民族融合度不夠,許多人還是互不認同,相互認為對方是異族,自然當時就不願意多管對方的歷史。

    相比唐朝,皇室李家出自北魏鮮卑邊關六鎮中的武川鎮,血統中到底是漢多,還是鮮卑多真不好說。但在多年的融合中,鮮卑和漢早就不可能清楚的區分了,所以唐王朝統治時期從沒出現過人民認為皇帝是異族的事。

    說到這有人要問了,清朝的情況不是一樣嗎?為什麼清朝的歷史我們知道的很清楚,而元朝歷史少?

    首先,清的民族融合度比元要高許多;

    其次,清的年代離我們最近;

    然後,就要說另一個方面原因了——疆域的認同感。

    二、疆域的認同感

    清朝入主中原前居於東北,而從周朝的封分來看,東北從來就在中國版圖上,即使後來金朝南侵、清朝入關,都沒有超出華人固有的領土概念。當然那片領土的一部分在清末被沙俄通過幾個條約強佔了一百多萬平方公里,但在事實和華人的感情上,那部分都是我們丟了的領土,而非本來就是別人的。

    元朝不一樣,就整個蒙古大帝國而言,疆域幾乎包括了整個歐亞大陸,其中真正的中原正統王朝元朝的統治疆域大部分還是在中國固有領土認知內,在此之外的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欽察汗國、伊爾汗國等等,雖然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孫在統治,但主體文化已經不同了,相互之間還常鬧摩擦。例如伊爾汗國由西征統帥旭烈兀建立,處於伊朗、伊拉克地界,宗教上偏基督教,傳說旭烈兀去世,基督教方面是很傷心的,由此可見,雖是蒙古人,旭烈兀及其子孫已經基督教化了。

    不論是在華人心裡還是史學家的看法,元王朝之外的蒙古大帝國的土地不屬於中國。但這種想法也有比較偏激的延伸,有些人會認為連元王朝也不算中原正統王朝,算是外族入侵。既然有人抱這種想法,自然對蒙古的一切都排斥,包括歷史,所以相對而言,元朝的歷史就為人少知了。

    三、《元史》相對簡略

    《元史》由明初大學者宋濂主編,編撰期間因為缺乏順帝時代的資料,沒有一次性完成。朱元璋派人全國各地調集順帝一朝資料,之後重新開始編修,宋濂以下共15人繼續工作143天成書。兩次纂修,歷時總共僅331天。這幾乎是史書中編撰時間最短的了,難免有缺失,而且元末農民起義紛亂,短短調查時間也不可能得到非常詳實的資料。因此,元代的資料本來就少,人們知道的就也少了。元朝的史料主要的還有《元朝秘史》、《史集》,僅僅拖雷怎麼死的,這三本史料就各有各的說辭,真偽不好判斷,也就少被人拿來討論,自然人們知道的就更少了。

    四、當時蒙古對待文化的態度

    眾所周知,對西夏曆史的研究,我們是透過近些年的發掘和外國博物館館存進行的,其原因是成吉思汗死於最後一次徵西夏的軍中,蒙古人對西夏的仇恨程度驚人,不但殺已經開城投降的西夏末帝李睍,並且屠城,還刻意不修西夏史。鑑於當時蒙古人能這麼對待西夏,元王朝傳承中多有篡位、弒君,估計在史料上有隱匿的可能性比較大,史料不確實,也就很難進行研究,人們知道的也就相對少了。

    以上幾條是我對“唐宋元明清,為什麼元朝的歷史我們瞭解最少?很多人幾乎不瞭解?”這個問題的個人看法。

  • 4 # 一壺酒一張琴一溪雲

    一個朝代如果千百年後還能被人津津樂道,那麼必然是這個朝代在其存在的時間內對這個國家和民族做出過讓人們無法忘記的事情,比如盛世和明君,這些事情讓當時的人民對生活更有期望,讓民族更加自信自豪。

    那麼到了元朝怎麼就沒人樂道呢?我們從歷史和現代,兩個方面來說說:

    其一,歷史上。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存在兩個很大的問題。作為一個遊牧民族建立的朝代,其文明程度本質上還屬於奴隸制階段沒有上升到高一級的封建主義。建立的國家對治下的廣大漢族百姓,不但不加以安穩反而把漢人定為最差的四等人當成奴隸使用。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熱,誰還會記得你稱頌你?此為一。其次,元朝好戰,這是民族融入骨子裡的好戰基因。不斷的西征擴大地盤,常年的戰事不斷,把百姓壓迫的毫無生活的希望。漢人沒有供其生存的土地也沒有讓其獲得地位的上升渠道。可漢人確實人口數量最多的種族。這就好比,把大江堵住卻不留一絲洩水的溝渠,早晚沸騰的民意會如同滔滔江水,衝破堤壩毀滅一切。此為二。

    其二,用現代眼光看來。唐宋明清四朝,國祚都長於元朝,歷史上記載的文獻也較多,適合於影視劇編劇們的發揮創作。但元朝國祚百年不到,還是由現代所謂的少數民族建立的,並且這個少數民族對現在人口基數最多的漢人在古代還百般壓迫,你讓編劇們如何來勾畫你呢?主角如果以元朝人為視角,那麼故事必然要表現出對漢人的統治和壓迫,這也不符合漢民族為主導的普世價值觀。若以生活在元朝的漢人為視角,你一個四等人,不被統治階級弄死就算你運氣好了,還想逆襲翻天不成?不能脫離史實啊!再者說,元朝戰爭頻繁,如果要拍必然有很多戰爭場景,耗費巨大,還不如拍拍清宮,談談情愛,成本還少,場景也方便。一個不被現代編劇鍾愛的朝代,自然也就沒辦法讓人們那麼容易記住!

    強如金庸老爺子也只能寫寫宋還在時的元朝那些事,元朝入主中原後,混的真是慘淡!蒙古包裡喝奶茶哪有勾心鬥角的後宮有意思?

  • 5 # 暱稱就是暱稱吧

    元朝(1271年—1368年),有蒙古族建立,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歷時98年。

    中華民族歷時5000年,經歷了不少的浩劫,而在元朝統一中國就是中華民族的一場浩劫(準確的說是漢族的一場浩劫)。

    一、元朝太強大,導致漢人蒙羞。

    元朝是蒙古族統治的帝國,蒙古人,善騎射,好征戰。不僅把漢族打敗了,更是征戰到奧地利和匈牙利,血洗多瑙河。可見當時漢族能被打的多慘。所以現在想想,當時我們中華民族是不是被元朝蒙古人殖民了。所以歷史上的文人墨客對這段歷史記載相比大唐帝國、康乾盛世是不多的。另外在元朝統治時期分為四等人:第一等是蒙古族,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漢人,第四等是男人(南宋統治的漢族人)。所以被欺負成這樣,誰願意給他們記載歷史、文化,也更沒有人願意討論這段歷史。

    二、元朝時間段,歷史、文化記載相對較少。

    忽必烈與其兄阿里不哥掙汗位分裂,南下建立元朝,從蒙古的興起擴張到元朝的建立,蒙古族大部分時間都在征戰。元朝相對和平時期也就70年左右。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98年就像曇花一現,隨之消失。

    三、元朝的漢化程度低,語言不通,文字障礙。

    相當於被殖民的漢族,對於元朝統治者來說並沒有把漢族當回事兒。元朝統治者使用的還是蒙古族人來統治管理中國疆域。但是元朝統治者之前是從蒙古帝國一路征戰過來,再往前說他們還都是遊牧民族。他們的漢化程度很低,在元朝統治期間,官話的蒙古語,文字的蒙古文,種種這些都給想記載歷史的文人墨客平添了不少麻煩。光翻譯就是一道不小的坎兒。現在歷史角度,當時的中華已經不在了,對於原來宋朝人屬於亡國了。

    四、文化基礎薄弱,考古發展困難。

    元朝僅僅存在了98年就滅亡了。元朝之前他們也就是遊牧民族,人民固定的生活城池較少,不像中原大地,城池牢固為人民生活的主要地方,而蒙古族人主要以騎馬狩獵為主。文化基礎薄弱。後代留下的相關文字記載也較少。

    蒙古族帝王墓葬不像中原這邊帝王大修陵墓,舉行驚天動地的安葬儀式。而蒙古族下葬時候就用馬把墓地踏平,後人很難找到他們的墓地,對於那個時期的考古發現也是增加了困難。

    歷史已經是歷史,不管是榮耀還是屈辱,現在的我們都應該欣然接受,總結教訓,啟迪後人。期待有更多新發現的元朝歷史記載。

  • 6 # 子由拍案驚奇

    元軍攻破南宋都城臨安,宋謝太后偕年僅八歲的宋端宗趙顯出降。

    “亂點連聲殺六更,熒熒庭燎待天明;侍臣已寫歸降表,臣妾簽名謝道清”

    這一年,為1276年,也是南宋德祐二年三月。 這一年,史上就稱為南宋滅亡。

    雖然此後兩年,文天祥,陸秀夫等抗元英雄竭力苦鬥,欲圖恢復,但均不能濟大事,崖山一戰,幼主忠臣,命歸海宇。

    於是,元朝對中原的統治就從1279正式開始了。

    回到問題本身;

    “唐宋元明清,為什麼元朝的歷史我們瞭解最少?很多人幾乎不瞭解?”

    一,1279年的元朝,到元朝滅亡的1368年,也只不過89年,在我們所說的唐宋元明清的王朝更迭歷史長河中,就連史書上,也沒有鴻篇鉅製,如曇花一現,它顯得那樣的短暫,

    二,逐水草而棲息的遊牧民族,於馬上得了天下,對漢民族防範,戒備心理一直存在,雖然不能把漢民族蒙古化,但是,對漢族文化還是牴觸,壓制,所以,這一階段文化上基本沒有發展和彰顯。

    三,元朝在中國統治了不到百年,但漢人的地位非常之低下,以至於連影視作品都忽略這一段屈辱的歷史。

    四,由於文字不同和不通,這一段歷史僅僅在歷史研究者中間交流,沒有共同性,隨著時間推移,越加淡出人們視線。

    五,華夏文明與文化歷經幾千年,難以磨滅,語言,文字,藝術,音樂等等如星漢燦爛,而其它地域文化,草原文化只能被吸引,被吸收融合,斷不會本末倒置。

  • 7 # 如史如畫

    1.元朝的時間相對較短,為98年。

    2.蒙古和漢族文字不同,許多元朝文學史的官方資料很難在民間流傳,許多都是未經證實的傳說。他們也沒有滿族包容開放的思想,可以和漢族人在一起。

    3.自宋代以來,各個朝代都沒有歷史事件的通史,如《史記》和《資治通鑑》的管理。

    4.嚴格地說,元朝不屬於我們華夏文明,也就是說,不應該屬於中國正史的範疇,還有滿族也不屬於。當時,大多數漢族人被視為奴隸,不接受蒙古人的統治,總是反抗並且想推翻他們。所以世人沒有太多的人去關注他們的文化,自然要由後人來總結和整理。這就像抗日時期的偽滿洲國一樣,至今沒有人會把他們記錄為正統,只是現在的官方教科書還在記錄著唐宋元明清這一說法。

    5.遊牧民族自身的歷史文藝和文化較少,並且他們的生活方式與中原地區的華人不合群,所以他們的記載和流傳更少。

    6.元朝初期蒙古人到處掠殺屠城,對於當時的社會來說,那時誰有時間和空間去進行元文化的研究,躲避都來不及。

    7.元朝中後期統冶者們忙著爭權奪利,搜刮上來的金銀珠寶大部地被運到了蒙古草原上,而且他們根本就不會重用漢人知識分子。

    綜合以上幾點原因,所以在唐宋元明清中,我們對元朝的歷史瞭解得最少,很多人都不瞭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龍珠》里布歐沒有再生能力的話,那麼用什麼樣的技能就能殺死布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