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網際網路潛伏者
-
2 # 老Z學長
雖然目前市面上有很多關於運營的網課,內容非常全面,但其實對小白來說實用性並不高。邊做邊學是成長速度最快的,對於小白來說往往缺少實戰的環境,也就是看了那麼多,看著也挺爽但其實用不上。還有些小白,看到運營那麼龐大和複雜,直接就嚇著了,進而放棄了。
對於小白來說,開始的時候接觸的工作內容範圍有限,建議還是跟著老同事學習,這是速度最快的。當老同事的知識已經滿足不了你,自己也有一些經驗的時候,再去找一些資源學習,這是比較好的方式。
至於資源推薦的話,可以看下勾俊偉關於新媒體相關的書和課程,適合小白,易懂和全面,而且有實操性。
對於運營小白,為了學習運營知識,總是在網上搜羅運營的知識點,看了很多也記了很多,真正到了工作中還是無從下手,或者按照網上的知識點行動之後,總覺得偏差有點大,導致小白彷徨,深度懷疑自己不是做運營的料,一度想轉行。
其實,網上的碎片化的知識點對於做好運營工作幫助不小,而是建立在運營系統之下才會產生較好的效果,所以做好運營工作還是依靠系統化運營知識。
本篇文章將根據常見的運營招式和運營模型、運營思維結合起來,幫助運營小白快速成長。
先介紹常用的手段,把常用手段糅合到運營模型中,配合上一些常用的思維,逐步可以形成自己的運營框架,再學習成點的運營知識就可以加入到自己的運營框架,指導以後自己的工作。
所有的產品運營工作都會包含:渠道運營、活動運營,內容運營。可以套用運營模型,做其中一塊或者幾塊。這麼說有點繞,簡單的來講,產品運營工作的運營模型是指導思想,渠道運營、活動運營、內容運營是實現手段。
根據指導思想中的每一步,進行劃分實現手段,把握運營節奏,覆盤運營工作,最佳化流程,繼續迴圈工作。
一、運營手段
常見的運營手段有:渠道運營、活動運營、內容運營、使用者運營。
1. 渠道運營
渠道運營三要素:渠道、人群、素材。
1.1 渠道
渠道有很多種,從大類上來講,分為主動渠道和被動渠道。
1.2 人群
人群是決定是否投放渠道的主要因素,至少要做到產品-渠道的匹配。比如最近了解的一個專案,趣練舞,產品針對的是30-45歲想要塑性、減肥的一二線城市女性。有了這個使用者畫像,我們大致可以推斷,30-45歲的女性分兩種人:專職寶媽、職場女性。
這兩類人群分佈的主要平臺、活躍時間、使用者關心點、使用者痛點等使用者屬性分析。
根據人群活躍平臺,或者平臺的使用者畫像,選擇適合產品的渠道,也就做到了產品-渠道的匹配。
1.3 素材
比如:塑性的使用者可能關注腰部贅肉、瘦胳膊、瘦大腿等等區域性減肥;關心減肥的使用者可能更關注整體的減體重,產品獨特的賣點莫過於一對六線上私教了。
2. 活動運營
活動運營就是利用一切活動的手段提升使用者的目標指標,這個指標可以是拉新、留存、付費等。電商平臺的促銷活動比較多,比如:雙十一、雙十二、618……
其實,活動是一個費時、費力的大活,一般包含活動前、活動中、活動後,其中大多數的工作是在活動前完成,而效果在活動後才能看到。
2.1 活動前
使用者調研、方案撰寫、資源投入、節點把控。
使用者調研:根據目標使用者,設計活動主題、活動流程、獎品設定、傳播點埋入等;方案撰寫:背景、目的、時間、地點、物件、主題、流程等;資源投入:文案撰寫、頁面設計、功能開發、獎品、預算、投入渠道等;節點把控:對於整個活動前期準備時間節點要把控到位,避免因為某項工作不能夠完成導致活動的整體推遲。在活動投入之前,需要進行活動測試,看整個活動流程是否跑的通。
2.2 活動中
2.3 活動後
活動後及時總結資料做覆盤,即使活動之前思考了很多的方面,在活動中還是會暴露出來意想不到的問題,總結問題在下次活動中避免相同問題。
活動運營中沒有完美,比較好的活動運營都是踩坑走過來的。
3. 內容運營
內容運營在多數人眼裡就是寫文案的,其實這是一個片面的看法,網際網路所有可以看到、聽到的東西都屬於內容,包括文字、影片、音訊、圖片等。
因為大多數的運營接觸到的都是文字內容運營,這裡重點介紹內容運營,而pgc和ugc的內容大多數在社群內容運營中才會用到,把pgc和ugc列入內容運營,倒不如列入使用者運營。
平時我們接觸到的內容運營大多數依賴於自己的網站或者第三方平臺,主要包含軟文的內容寫作技巧,這裡主要介紹自媒體平臺的的寫作技巧。
3.1 標題
自媒體平臺給了推薦量,如何吸引使用者開啟便是重中之重,標題常見的有:
數字型:3種方法、4種建議;疑問型:如何取一個10w+的標題;負面型:常見的8個錯誤等。3.2 內容
內容的寫作技巧有很多,這裡我比較認同的六個字:實用、創意、易懂。
內容寫作常用的4種方式:
新聞型別:以媒體口吻、新聞的手法對某件事情報道,採用新聞的行文方式,讓人誤以為是新聞報道。技術分享:以傳播知識、技巧、技術等內容吸引使用者。經驗心得:以過來人的口吻描述自己的經歷,故事內容越貼合用戶,使用者會越容易相信。情感故事:透過自身的情感故事表達思想,引起讀者共鳴,在故事中不知不覺中引入品牌,適當突出品牌的優勢。做內容運營,寫出好的內容,注重平時素材的收集,在寫內容的時候才會有內容可寫。如果訂好了內容方向,在網上收集素材也可以來得及的。
4. 使用者運營
使用者運營的基礎是活動運營和內容運營,以使用者為中心舉辦活動和創造內容。一般使用者運營會從拉新、促活、留存、轉化以及召回方面進行。
而使用者運營要從以下四點進行:繪製使用者畫像,搭建使用者體系,設定使用者玩法。
4.1 繪製使用者畫像
繪製使用者畫像一般從兩點開始入手:使用者屬性和使用者行為特徵。
使用者屬性一般是不能改變,比如使用者的年齡、性別、學歷等使用者本身的自由屬性。
4.2 搭建使用者體系
依據使用者活躍度進行使用者劃分,一般活躍度按照DAU/MAU來進行劃分,通常所講的日活、周活、月活。
又可以劃分成低頻使用者、低中頻使用者、中頻使用者、中高頻使用者、高頻使用者,至於劃分的指標,根據自家產品特性進行劃分。
4.3 設定使用者玩法
依據上面的使用者體系,針對不同的使用者進行使用者的運營策略,提升使用者活躍,降低使用者的流失。
使用者運營的本質給某一類使用者打標籤,針對某一類使用者運營活動、內容運營策略,提升使用者活躍,降低使用者流失。
介紹完了一招一式,把這些一招一式融合到大框架之後,也就形成了套路,有了運營的套路,小白再也不懂擔心做不會做運營了。
二、運營模型
把運營的手段套入到運營模型中,在自己負責的一塊中就可以選擇合適的招式就可以做了。這裡的運營模型中刨除了應該在產品方面的動刀,只說在運營層面可以用的套路。
常見的運營模型有:漏斗模型、AARRR模型。
1. 漏斗模型
AIDMA理論是漏斗模型的理論基礎,其概念包括Attention關注、Interest興趣、Desire渴望、Memory記憶、和Action行動。
1.1 Attention(關注)
關注利用的是渠道運營和內容運營,把自己的產品推向使用者,引起使用者的關注。
1.2 Interest(興趣)
運營中的啟用,喚起使用者對產品的興趣,主要依靠的是活動運營和內容運營,使用者從渠道中看到並且試用產品。
1.3 Desire(渴望)
運營中的活躍,喚起使用者對產品的渴望值,主要利用社群內容建設、活動運營和使用者運營。
1.4 Memory(記憶)
類似於運營中的活躍,因為產品運營的好,把獨特的特點展示給使用者,使用者對產品有了一定的認知,主要利用:社群內容建設、活動運營和使用者運營。
1.5 Action(行動)
類似於運營中的變現,這裡大多數情況下依靠活動運營,刺激使用者的購買、分享等。
2. AARRR模型
AARRR是Acquisition、Activation、Retention、Revenue、Refer,這個五個單詞的縮寫,分別對應這一款應用生命週期中的5個重要環節。
2.1 Acquisition(拉新)
產品運營的第一步拉新,拉新常用的手段為渠道運營,在有一定的使用者資料之後可以利用活動運營繼續拉新。
2.2 Activation(啟用)
使用者來了之後,把使用者啟用留下來,這裡排除產品本身的流程問題,可以利用活動和社群內容提升把使用者啟用。
2.3 Retention(留存)
留存也就是把使用者變成活躍使用者,產品本身的屬性最為重要,社群可以靠內容把使用者沉澱下來,電商一般都會依靠優惠券提升使用者的留存,說到本質還是依靠活動提升使用者的留存率。
2.4 Revenue(變現)
變現可以利用優惠活動刺激使用者,提升使用者付費的意願,內容可以做到輔助作用。
2.5 Refer(自傳播)
自傳播要讓使用者產生驚喜才會從心理上產生傳播的意願,依靠內容讓使用者開啟傳播略有難度,一般會利用互惠原則活動讓使用者進行傳播,比如程式設計軟體利用分享邀請碼,使用者填寫之後即可得VIP。其實每天我們都能在群裡看到,有人邀請我們砍價,這也是利用了互惠原則。
牢記運營模型,在運營工作中很有幫助,如果你認為沒有幫助,在未來的面試中也會有幫助的。
三、運營思維
招式歸招式,套路歸套路,還需要有強大思維才能把運營工作做好,在運營工作中常用的三種思維:目標思維、產品思維、資料思維。
1. 目標思維
在一般運營中,領導會給一個目標,或者按照季度選定了運營的目標,需要把目標進行拆解,按照運營的方式,從運營的方式中拆解渠道目標,始終牢記,所有運營的手段都是為了完成目標而做。
2. 產品思維
運營與產品打交道最多,要理解產品的基礎邏輯,看得懂產品的prd文件,瞭解產品的常見術語:mvp,pmf等。還要有一定的抽象能力,比如常用的一些手段提升的資料指標,有的時候可以產品化,提升運營整體的速度。
3. 資料思維
運營有相當一部分的工作是分析資料,從資料中分析現有的問題,解決現在的問題。如果沒有比較好的資料思維,資料只是冷冰冰的數字,分析資料背後的原因,找出目前存在的問題,找到解決方案。
總結
上述說完了常用的招式、套路和思維,從小白的時候把這些問題整理清楚,並且練好一招一式,該趟的坑還是少不了太多。這裡涉及到了一些方法和技巧,只是從思維上做了一些提升,在真正工作中可以有招式、有套路,只能幫助小白快速成長,少趟一些坑。
做運營,趟過的坑越多成長的速度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