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何義575

    只不過是特朗普的極限施壓的又一出而已,因為離真的開戰美國軍隊所需要的兵力還差很多,在沒有能力完全摧毀伊朗全部軍事力量前,美國就算派多少驅逐艦到波斯灣都是做戲,因為他知道一旦開戰,美國艦隊是很難逃出波斯灣而不受損的,只有完全消滅了伊朗陸海空三軍才有可能,而當前這點兵力是做不到的。美軍真的要打伊朗他會將波斯灣的航母艦隊撤走,再派二至三支航母艦隊到阿拉伯海,並在中東附近部置三到五十萬陸戰隊和陸軍,那才有能力消滅伊朗軍隊。但如果是這樣特朗普就要得到美國議會的授權,在今日美國兩黨惡鬥的情況下,特朗普是不會將此事提上議會的,而他的實權就是隻能調動五萬美軍,六十天內結束戰事,而現在美軍部置在波斯灣和中東的軍隊已經接近極限。

  • 2 # 海的敬畏

    美海軍向阿曼灣派遣梅森號導彈驅逐艦是繼續對伊朗施加威懾,因為如果是為軍事打擊做準備,區區一艘伯克級驅逐艦是遠遠不夠的。

    眾所周知,前幾天阿曼灣的兩艘油輪被不明物襲擊爆炸,幕後黑手是誰至今沒有查明,美國和一種盟友一口咬死是伊朗乾的,甚至拿出了作案影片,而伊朗也是針鋒相對,堅決不承認是自己的責任。美國這時候排除梅森號驅逐艦表面上是去事故現場調查情況,實際上就是向伊朗施加壓力,似乎美國一直在尋找發動戰爭的藉口。

    伊朗是受壓迫的一方,正逢日本首相安倍訪問伊朗調解美伊矛盾,卻在這個時候發生了油輪爆炸案,明眼人都知道不可能是伊朗乾的,因為對他沒有一點好處。從美國的反應來看,極限施壓了這麼久,遲遲不動手也有他的顧慮,畢竟戰爭的代價非常大。

    因此事件的背後很可能是第三方的陰謀,以促使美國和伊朗開戰,至於誰是幕後主使,看看整件事對誰最有利就知道了。所以對於梅森號前往阿曼灣,屬於正常現象,沒必要大驚小怪。

  • 3 # 航空視界

    目前中東地區正處在劍拔弩張的狀況之下,伊朗和美國的關係特別緊張,從2018年開始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退出之前奧巴馬政府簽署的六國伊核協議,並且開始對伊朗實施制裁,到了2019年5月份,美國嚴格禁止伊朗進行石油和天然氣等能源的出口,這個對伊朗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損失。

    美軍在中東地區進行大量軍事力量的部署,包括兩個海上打擊群,24架F-15E戰鬥轟炸機,12架F-35A閃電II戰鬥機和4架B-52H戰略轟炸機,另外在伊朗周邊國家的軍事基地中有5萬多名美軍士兵的存在。就實力而言美國是佔據了絕對的優勢,伊朗在美國幾十年的封鎖之下,國防裝備建設嚴重落後,目前讓空軍裝備最先進的也就是從美國引進的F-14雄貓戰鬥機。

    2019年6月13日,位於阿曼灣的兩艘油輪先後發生了爆炸,並燃起了熊熊大火,事發後兩艘郵輪的船員發出了求救訊號,美國海軍第5艦隊派出了梅森號和班布里奇號兩艘宙斯盾導彈驅逐艦前往阿曼灣海域附近。班布里奇號宙斯盾導彈驅逐艦對國華勇氣號油輪上的船員進行了施救。

    是這次森號導彈驅逐艦和班布里奇號導彈驅逐艦前往阿曼灣,只是為了進行施救的工作,並不是為了針對伊朗進行了緊急部署。

  • 4 # 河東三叔

    美國對看不順眼的國家常規作法就是先施壓(透過聯合國以國際社會名義制裁,取得動手前的正當性)、時間機會合適再動手。對伊朗這樣的地區強國,還算是很有耐心,制裁了幾十年。關鍵是看不到經濟徹底崩潰,伊朗國內也是政治、經濟都很平穩,國際社會又抱著同情及支援的想法,美華人怎麼能不急?

    伊朗首先是產油大國,其次霍爾木茲海峽是海灣地區石油輸往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每年都有大量的石油從這裡運出,該海海峽被譽為西方的“海上生命線”、“世界油閥”、“石油海峽”。在這麼多讚譽之下,大家應該可以理解為什麼國際社會對於打壓伊朗並不上心,石油才是根本。

    2015年,奧巴馬任期內美伊實現關係緩和、簽訂了伊核協議。這才沒過幾年,關係反轉,美華人開始玩起了大變臉。其實在某種程度上,特朗普的對伊政策完全被自己班組成員中的極右翼給綁架了。大家可以注意到,從美國大張旗鼓又是輿論造勢,又是派遣大兵壓境。但關鍵的動武卻遲遲沒有實施,這就是特朗普尷尬的一面,他即要找臺階下,又要面對將他往懸崖上推的人。

    當前對伊政策的強硬推手以博爾頓和蓬佩奧為代表,不是直接消滅就是保持高壓政策,直到伊朗屈服。而美華人最初的目的是以壓促變(談),最大程度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讓伊朗的石油收入降到底,國內經濟崩潰,透過內亂的方式把政府逼下臺。

    正是這兩種政策及支持者的角力,才使得目前伊朗局勢一直不明朗,關鍵是再這麼拖下去美華人面子都要丟光了。因此,油輪襲擊、派譴梅森號導彈驅逐艦到阿曼灣等行為,正是美方進一步加強對伊朗施壓的節奏,總體而言還是在找臺階,希望伊朗能軟一點大家都有面子。
  • 5 # 風箏很瘋

    鑑於最近海灣地區有郵輪被襲擊,無論是誰在背後搞鬼。美國都會做出反應,以彰顯在該地區的存在感。美國此時加派導彈驅逐艦主要作用還是施壓和加強戒備只用,畢竟美軍在該地區有軍事基地和航母戰鬥群在此,如果面對突如其來的襲擊,原本的力量可能有所不夠,所以此時派導彈驅逐艦加強地區防衛力量,增加對敵對勢力的威懾!確保不會因為給敵對勢力機會而引發更大規模的對抗!

  • 6 # 國平軍史

    DDG-87梅森號伯克級導彈驅逐艦正在前往事發地點提供支援的途中,此型艦裝備有無源電子掃描陣列雷達,結合MK-41艦載垂直髮射系統,滿載排水量平均達到了9000餘噸,是艦隊大型防空驅逐艦,同時具備強大的對陸巡航導彈攻擊能力,是美海軍由海向陸打擊的急先鋒,伯克級是經過實戰檢驗具備強大作戰能力的宙斯盾驅逐艦,戰鬥力在全球水面艦艇中都是出類拔萃的。

    阿曼灣,位於霍爾木茲海峽的入口處,而霍爾木茲海峽則是一條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海運通道,全球有20%以上的原油以及石化產品經其從中東產油國外銷許多國家和地區。

    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正在訪德黑蘭時,阿曼灣發生兩起爆炸事故,兩艘油輪遭到襲擊,現已確認其中一艘日本油輪因爆炸而沉沒。

    隨即,就有4名美國匿名官員告訴CNN,美國有影片和圖片證據可以證明,日本油輪在阿曼灣遇襲前,伊朗船隻從其船體上往下搬運尚未爆炸的水雷。

    油輪不會憑空爆炸,爆炸一定是有原因的,肯定是人為策劃的事件,對油輪的攻擊非常明顯是為了造成巨大的政治影響,矛頭似乎直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對伊朗的突破性訪問,破壞日本為穩定伊朗周邊局勢的努力。

    在美國封殺伊朗石油出口的背景下,導致整個石油市場供應受到了嚴重影響,日本長期以來都是伊朗石油的主要進口國,包括能源對話,對伊朗的訪問,都是日本外交的方向,日本首相安倍在德黑蘭期間,突然發生油輪爆炸事件,似乎都是預先策劃好的挑釁行為。

    而美海軍負責中東地區的中央司令部,在第一時間向阿曼灣派遣DDG-87梅森號伯克級導彈驅逐艦,既有前往油輪爆炸發生地點提供支援,同時也在本地區顯示美海軍存在的考量,對伊朗或多或少都存在有軍事壓力,畢竟伯克級驅逐艦本身就有強大的防空效能,在海上具備對陸上目標2000公里縱深打擊能力。

    特朗普自退出伊核協議,對伊朗實施政治、經濟和金融等領域的嚴厲制裁,包括兩支航母作戰群和一支支援航母群作戰的兩棲攻擊群部署在海灣地區,就是對伊朗採取的軍事高壓態勢,目的就是談判解決伊朗核問題,至於軍事打擊伊朗目前來看似乎可能性並不大。

    軍事衝突都不符合美伊兩國的利益,嚴厲制裁伊朗,讓本屆伊朗政府屈服,從而談判解決兩國之間懸而未決的重大分歧,才是白宮的真實目的;對此,伊朗心知肚明,既不和美國談判,同時也非常謹慎,不與美軍擦槍走火,避免與美國開戰。

    目前,美伊圍繞伊朗石油出口的爭鬥不斷加劇,但事態依然在雙方可控範圍之內,但在日本首相安倍訪問伊朗的時間節點,突然阿曼灣發生了油輪爆炸事件,局勢就顯得非常詭異了。

    歷史總是有著驚人的相似,與上次阿聯酋海域沙特油輪遇襲時美沙陣營矛頭直指伊朗相比,本次油輪遭襲爆炸事件將更加撲朔迷離,即使沒有確鑿的證據,美國及其盟友也會將矛頭指向伊朗。

    本次阿曼灣油輪爆炸事件,肯定是有預謀的行為,事件也正在有預謀地升級,非常容易演變惡性迴圈,事態發展將如何演繹,值得愛看國際時事的讀者持續關注。

  • 7 # 心有主宰33

    美海軍向阿曼灣派譴梅森號導彈驅逐艦,是美國利用油輪遭襲擊事件,向伊朗進一步施壓和威懾,逼迫伊朗與美國進行談判。

    抓住契機進一步施壓。前段時間,美國總統特朗普被架在臺上下不來,因為他想對伊朗動武,卻又受到國內、國際社會的全面反對,想撤出卻又怕丟美國的面子,自己備受煎熬。

    怎麼辦?特朗普只能自拉自唱,近十次向伊朗領導人喊話,甚至不設前提條件雙方就可以坐下來談;但伊朗不為所動,就是不接美國的茬;

    其實伊朗不可能談判,因為當初美國退出伊核協議時,就是想重新簽訂協議(這也是美國製裁伊朗的目標);如果伊朗同意與美國談判,不就是承認美國退出協議是正確的了嗎?況且現在世界上俄羅斯、東方大國和歐盟都支援伊朗。

    終點再次回到起點,談判要求不接受,美國只好回到原來的套路。這不,前往新加坡的日本“國華勇氣”號(Kokuka Courageous,掛巴拿馬旗)及前往臺灣地區的“前線牽牛星”號(Front Altair,掛馬紹爾群島旗)油輪13日上午在阿曼灣遭襲。

    這是一個好藉口,美國直接指認這是伊朗人乾的,甚至提供伊朗人拆除魚雷的影片。其實明眼人一看,這絕對栽髒伊朗。在安倍訪問伊朗的時間節點上,伊朗人再笨也不會做這種愚蠢的事。

    除了指責伊朗外,派遣梅森號導彈驅逐艦前往事發地點提供支援,進入阿曼灣(霍爾木茲海峽的入口處),從而對伊朗進一步施壓,逼迫伊朗回到談判桌上來。

    至於軍事打擊,不可能,否則特朗普還會費這麼多功夫拉伊朗談判?

    伊朗與美國的較量還會繼續!我們拭目以待!

  • 8 # 圓點53

    梅森號導彈驅逐艦雖然對陸攻擊火力強大,但是僅僅靠一艘阿里伯克級驅逐艦,是無法擊敗伊朗的。美國此舉很可能是對前幾天日本油輪在阿曼灣被攻擊做出的迴應,美國認為,油輪遇襲事件的幕後黑手就是伊朗。因此,美國緊急派遣梅森號導彈驅逐艦去阿曼灣,意在向伊朗施加壓力。如果美國真的要下決心對伊朗動武,那麼,美國接下來將繼續增兵。

    不管怎麼說,油輪遭襲事件目前並沒有證據證明是伊朗所為,美國此舉將使得本來就緊張的地區局勢更加複雜,對於緩和波斯灣地區的緊張局勢將產生消極影響。

  • 9 # 東義義

    目前,美國沒有軍事打擊伊朗的意思,也沒有為軍事打擊伊朗做準備!依據目前美軍在伊朗周邊的軍事部署,只能是對伊朗威懾,而絕不是真正動武的態勢。我們來分析一下;

    1、美軍打擊伊拉克的軍事準備:2003年3月,美軍為軍事打擊伊拉克做實質性準備,美軍在沙特、科威特、巴林和約旦等國部署了超過29萬大軍,而英國也派出了4.2萬名士兵,兵力總數超過了30萬人,在波斯灣和地中海則派出了6艘航母打擊群,它們分別是;“林肯號”、“星座號”、“小鷹號”、“羅斯福號”、“杜魯門號”和“尼米茲號”6艘航母戰鬥群,將伊拉克在南北兩個方向形成了對陸攻擊態勢,另外,美軍還在伊拉克周邊的盟國和軍事基地部署了近300架作戰飛機,同時英國也派出了近100架主力戰機和17艘戰艦,為打擊伊拉克做準備。我們在看看現在伊朗周邊美軍部署;在地中海,美軍的一艘“斯坦尼斯號”航母打擊群,在南面,美軍也只有一艘“林肯號”航母打擊群和一個兩棲攻擊艦在波斯灣外海遊弋,在卡達和阿聯酋部署了數量不多的F35和b52戰機,在巴林增派了1500名海軍陸戰隊士兵。從以上部署看,目前美軍在伊朗周邊的軍事準備,遠遠不能滿足軍事打擊伊朗的需要,近幾天美軍增派一艘驅逐艦到達波斯灣地區,也只能是增加一下對伊朗的武力威懾,美軍沒有做好軍事打擊伊朗的準備,軍事打擊伊朗,美軍的部署絕不能低於伊拉克戰爭!

    2、美國軍事施壓伊朗:目前,從美軍在伊朗周邊的部署看,美國根本就沒有軍事打擊伊朗的想法,只是一種施壓方式,美國的真正目的是;軍事施壓伊朗、配合經濟制裁伊朗而看伊朗的效果。給伊朗“斷油”制裁已經近一個月,伊朗政府承受的壓力確實很大,經濟制裁使伊朗國內局勢已經處於臨界點,社會動盪、政局不穩隨時可能發生,外部,由於美國的極限施壓,伊朗的形勢也是非常的不力。假如,美國透過經濟制裁伊朗,使伊朗政局不穩、甚至政權更迭,這是美國最想達到的效果,“不戰而屈人之兵”,美華人也知道這個道理。

    軍事打擊伊朗,美國風險和代價大,這是美國遲遲沒有對伊朗動武的根本原因,如果經濟制裁,可以使伊朗屈服,美華人絕不會使用武力解決伊朗,現在的美軍部署,只是在配合對伊朗的經濟制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3選物化生的學生比例13%、選物化史的3%,賦分後有何區別和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