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就是老三

    個人喜歡“古風”

    抒發情感較委婉。

    可以透過作者的語言體現當時的生活狀態和歷史背景等

  • 2 # 笨笨愛娃娃

    古風吧!

    相比於現代詩個人更加喜歡古風詩,不是說不喜歡現代詩,現代詩中也有很多喜歡的,最主要的是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但是古風很多詩詞很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還可以唱出來。

  • 3 # 笑笑小仙

    認證中……回答樓主,

    從意象上看,古詩詞是“畫”,現代詩是“話”。

    古詩詞文字簡潔、飽滿,重在以意象來表現詩歌的內涵,通篇寫景,情在景內。優美的古詩詞是一幅畫,文字猶如畫筆,為我們徐徐呈現濃墨重彩的山水畫、風情畫。而現代詩卻是“話”,由於少了結構和音韻上的限制,自由詩體現了真正的自由,無論怎麼寫都行,你的廢話情話官話自言自語喋喋不休的話皆可入詩。你還可以把好好的一句話拆成幾行來寫,斷斷續續,或前後倒置,狀如結巴,但在詩歌裡或許看上去很優美。

    從技巧上看,古詩詞講究“推敲”,現代詩只需要“敲”。

    “推敲”一詞的來源,我們很熟悉。唐代苦吟派詩人賈島騎驢時闖了官道,他正琢磨著一句詩:“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是“推”好還是“敲”好,他一路做著手勢,正難以定奪。恰好遇到的官員是韓愈,他建議用“敲”更為形象。“推敲”一詞就此而來。可見古人創作詩歌時在一字一句上斟酌得認真,惟有不斷推敲,才有一流的詩作。而現代詩創作的技巧就是“敲”。習慣了電腦寫作的現代人,只要善於分行,猛敲回車鍵,一篇篇長短句就新鮮出爐了。這就是現代詩作者如此之多,產量如此之豐厚,而質量卻長期低下的原因。雖有一些奪人眼球、激發口水的當下名作,卻難保長遠流傳。

    從音韻上看,古詩詞可入曲,現代詩可入劇。

    古詩詞言簡意賅,講究韻律,讀來朗朗上口,就如一段流暢的音樂,可以翩翩起舞。如果給其譜上古樂,用琴、箏等古樂器演奏,點上一盤檀香,泡上一杯清茶,手中置一閒書,悠悠地讀,悠悠地聽,真可謂意境高遠、古樸風雅。且古詩詞雖有艱澀之字,但通篇卻能一看就懂,多讀幾次,似有所悟。現代詩語言淺白,是我們所熟悉的白話文,也不怎麼講究韻律和結構。正因為限制少了,一些詩人惟恐別人說其淺薄,就在文字、結構上大辟蹊徑,故意折騰得彎曲冗長,朦朧婉轉,晦澀難懂。少有現代詩可以入曲的,但可以將一大堆文字編成劇本。現代詩的朗誦也很有意思,朗誦者需要不斷地搖頭晃腦,在個別字句上加重、拖長或飄忽,來體現詩歌的意境。這種依賴朗誦者的技巧來營造的詩味,猶如一部有趣的話劇,早已將詩歌娛樂化。

    現代詩:寫法自由,更適合抒發現代人的情感. 

    古 詩:語言凝練,內涵豐富. 

    古詩詞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一枝奇葩,是祖國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產.古 

    詩詞中蘊藏著大量的物理知識,在物理概念教學中有機的插入古詩詞有時會 

    起到畫龍點睛、錦上添花的作用. 

    “現代詩”名稱,開始使用於1953年—紀弦創立“現代詩社”時確立.現代詩的含義: 

    1.形式是自由的 

    2.內涵是開放的 

    3.意象經營重於修辭. 

    “古典詩”與“現代詩”的比較:“詩”者皆為感於物而作,是心靈的映現.“古典詩”以“思無邪”的詩觀,表達溫柔敦厚、哀而不怨,強調在“可解與不可解之間”.“現代詩”強調自由開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陳述,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溝通. 

    古詩包括古體詩、近體詩和宋詞元曲,現代詩則主要指五四運動以後產生的新詩.古詩和現代詩的時間劃分以五四運動為界.

    現代詩和古詩的區別,首先表現在語言上.古詩是用文言文寫成的,而現代詩則是用白話文寫成的.

    而兩者的最主要區別,在於字數的齊整和平仄押韻.從楚辭到唐詩、宋詞、元曲,古詩有著較為固定的語言形式和比較嚴格的韻律要求.這讓各種形式的古詩讀起來琅琅上口,鏗鏘有致.從總體上來說,各種形式的古體詩體現了較強的節奏感和韻律感.這種節奏感和韻律感與人的思想感情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種特定的語言氛圍. 

    至於現代詩,它的妙處主要體現在意象的新奇上,並且更符合大部分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更容易創造一種氣氛.另外,中國的現代詩起源於“五四”時期的白話文前後,跟隨白話文一同成長起來.現代詩打破格律限制之後的自由形式始終是它創作的基礎.

    古體詩是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近體詩形成前,除楚辭外的各種詩歌體裁.也稱古詩、古風.古體詩格律自由,不拘對仗、平仄,押韻較寬,篇幅長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和雜言體.五言和七言古體詩作較多,簡稱五古、七古.雜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為三、四、五、七言相雜,而以七言為主,故習慣上歸入七古一類.漢魏以來樂府詩配合音樂,有歌、行、曲、辭等.唐人樂府詩多不合樂.此外,古絕句在唐時也有作者;都屬古體詩範圍.古體詩在發展過程中與近體詩有互動關係,南北朝後期出現了講求聲律、對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介乎古體、近體之間的新體詩.唐代一部分古詩有律化傾向,乃至古體作品中常融入近體句式.但也有些古詩作者有意識與近體相區別,多用拗句,間或散文化來避律.

  • 4 # 業餘非不專業

    區別一:定義不同

    現代詩也叫“白話詩”,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詩歌的一種,與古典詩歌相比而言,雖都為感於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韻律。

    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指的是產生於唐代以前並和唐代新出現的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相對的一種詩歌體裁。其特點是格律限制不太嚴格。

    區別二:形式不同

    現代詩形式自由,意涵豐富,意象經營重於修辭運用,與古詩相比,雖都為感於物而作,都是心靈的映現,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詩“溫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點,更加強調自由開放和直率陳述與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溝通。

    古詩(古體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相對於近體詩,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漢魏以後的古詩一般以五七言為基調,押韻、轉韻有一定法式。

    區別三:寫法、思想表達不同

    現代詩寫法自由,更適合抒發現代人的情感。強調自由開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陳述,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溝通。現代詩的主流是自由體新詩。自由體新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產物,形式上採用白話,打破了舊體詩的格律束縛,內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現新思想。

    古詩語言凝練,內涵豐富。“詩”者皆為感於物而作,是心靈的映現。“古詩”以“思無邪”的詩觀,表達溫柔敦厚、哀而不怨,強調在“可解與不可解之間”。

    正確立意,古今結合,進行創新,勢必更完美!

  • 5 # 林歌作品

    各有千秋吧。

    古詩詞詩歌和現代古風歌詞最主要的區別就是格律和用典,這是由於不同的社會環境造成的,並不影響作品的優秀性,大家自然接受就好。

    中國詩歌的發展起於詩經,我們現在看到的詩經是經過大幅度修改的,孔夫子將其中過分直白的情愛表述都給刪掉了,後來歷朝歷代都根據自己的統治需求做過修改和闡發,中國先民的浪漫性和開放性並不輸於西方社會國家。詩經中中國古代出現詩歌體系的格律要求,每句字數追求統一,結尾押韻,不過並不嚴格,先秦兩漢時期的詩歌大多如此,到了唐朝時期,中國詩歌的畫風有了極大的轉變,規範為律師、絕句的文章體系,對於押韻的要求更加嚴格。宋朝詞曲雖然看起來是長短句相間,但是也受到唐詩格律的影響,填詞的要求很高。元曲在內容上更加放寬,字數不再成為內容的限制,及至明清時期,就是小說的天下了,詩詞的影響力依舊強大,但是優秀的作品產出較之唐宋是差了不止一星半點。

    古詩詞詩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用典,這是中國文化體系傳承的結果,文人喜歡將複雜的事情用一個大家熟知的簡短詞語來代替,歷史故事和成語就成為最好的選擇,典故也成為文人文化水平的代表,如“芳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其中就是用典,從“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句化來,移情入境,增加詩作含蓄的文化內涵。

    現代詩歌與中國古代詩歌有一個文化斷代,經歷清末民國的戰亂和西方文化的入侵,打亂了中國傳承數千年的詩歌體系,隨著社會的穩定,中國古文化又被重視起來,越來越多人開始傳唱古風歌曲,但是大多都是附庸風雅,在格律和用典上毫無建樹。

    現代古文歌詞也有不少優秀的作品,如盛唐夜唱,其中涉及到的歷史典故多達數十個,而且韻腳也不錯,但是他選擇的典故大多比較淺顯,因為受眾群體的文火積累對於典故的數值並不多,知道拿破崙的很多,但是知道裴明將軍的卻很少,所以現代古風歌詞會選擇一些大家熟知的歷史人物來進行創作,資訊面小了很多。

    韻律上現代古文歌詞還是比較追去韻律的,因為這種感覺最直觀,比較容易被聽眾所接受,要求上沒有古典詩詞那麼嚴格。

    對於現代詩歌還是古典詩歌我們的態度應該是一視同仁,社會是發展進步的,適應社會的才能夠留存,我們沒必要追捧古代而貶低現代,只要是能夠陶冶情操表單觀念的作品就是好的作品。

  • 6 # 茶文物與茶文化

    我更為喜歡古詩詞,感覺意境更加悠長。

    很多古詩詞中的名句都很朗朗上口,比如: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出自《詩經·小雅·采薇》,當初離家從軍去,楊柳依依輕搖曳。如今返鄉解甲歸,雨雪飄飄飛滿野。三千年前這樣的一位久戍之卒,在歸途中的追憶唱嘆之作。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出自《詩經·黍離》。

    後來,《畫皮2》中,周迅扮演的狐妖小唯,在劇中唱的《采薇》,就是將前面詩經中的兩句融合成了一首歌的歌詞: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靡靡。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辭短情長,有木有……

    一入侯門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出自崔郊《贈婢詩》。

    根據唐末《云溪友議》的記載:秀才崔郊與其姑母的一個婢女互相愛慕。但是後來婢女卻被賣給了顯貴於某,崔郊悲傷悵惘不已。一年寒食節,偶爾外出的婢女,邂逅了崔郊,崔郊百感交集,寫下這首《贈婢詩》。

    不過這個故事總算是有個happy ending,後來於某讀到此詩,為崔郊的痴情所感動,便讓崔郊把婢女領去,一時傳為美談。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以(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這首網路上廣為流傳的詩歌,其實最初的發現,並不是記載在簡牘或紙本中,而是鐫刻在一件唐代長沙窯的瓷壺上。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出自蘇軾的《江城子》,這是一首悼亡詞,蘇軾宦海浮沉,悒鬱不得志,夜中夢見亡妻,於是寫下這篇著名的悼亡詞。

    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痴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

    出自張岱《陶庵夢憶》,這句話很長時間都是我的qq簽名檔,一個沒有任何癖好、沒有任何缺點的人,很難說是個真性情的人。

    現代詩的話,我最喜歡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而其中的一句:

    “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我個人認為是全詩最精彩之處。

  • 7 # 王燁讀書會

    古代的每一個字都有非常深的深意,有很高的寓意,而現在的一句話聽起來既囉嗦,有沒有太多的聲音?當然了,也不能否認現代的一些詩詞作家,一些很精妙的一些作品。

    這些問題的看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古人寫詩用的是心,現代寫詩用的是眼,兩者完全不同,古代人是發自內心的,起心動念之後轉化成精神食糧。現代人寫寫的是完全是流於表象。個人觀點純屬虛構。@王燁藝述匯

  • 8 # 行山涉水一路向北

    兩者相比,我更鐘愛古風詩。

    一、古詩詞意境美、語言美。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古詩顯明的特點。無論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雄渾蒼涼,還是“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樓畫簷”的唯美江南。也無論是“大江東去浪淘盡”的奔放豪邁之情,還是“楊柳岸曉風殘月”的纏綿婉約之意,都是用寥寥幾個字,引人入畫,同詩人共同感受他的愛恨情仇。

    二、古詩詞蘊含豐富、詩中有“事”。

    為了表達的需要,詩人常會在詩中相插一些相關的典故,使全詩更生動、貼切,如“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銷二喬”等。這些故事或悽美悲壯、或發人深思,加深了讀者對詩句的理解,使表達更加形象具體。

    三、“文為時著”,讀詩可以知史。

    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人生目標的古代文人,當“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時,恨不能“一日看盡長安花”,當名落孫山、仿徨失落時只能“江楓漁火對愁眠”。他們或躊躇滿志、意氣風發,或懷才不遇、寄情山水。從詩中便可得知詩人所處的社會狀況,或興旺強盛、或衰弱沒落,治國者或賢達聖明、或昏庸無道,所以說讀詩可以知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投資,你是願意立馬就見到回報還是希望細水長流,慢慢積累財富?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