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哲選課筆記
-
2 # 愛思考數學一楊雷
一:儘量將孩子的作業裝訂起來,這樣作業不容易丟失
二:錯題標註,同時對於錯題不斷複習。
三:建立表格,將孩子的高頻錯誤題目歸類,對應到知識點上。
-
3 # 易百分教育任老師
如何教育學生按時完成作業
“不做作業”是中小學生中較常見的一種不良行為。在辦公室裡,我們經常看見科任老師、班主任對不交作業的學生進行批評,尤其是週一或者假期後,經常看到老師們用談話、說教的方式去改變這種不良行為。仔細觀察,每班經常不交作業的就那麼幾個,他們都消耗了班主任和科任老師的大量精力,我想我們有必要團結起來,利用年級集體力量,對這個現象進行綜合研究,跟蹤調查。
(一)行為現象與觀察
扎西是一年級(1)班的一個男生,性情溫和,待人接物有禮貌,不似躁動型學生那樣毛毛糙糙、吵吵鬧鬧。這樣一位看似溫順的男孩,在學習上卻有著深固的不良行為,即不做作業。每當老師發現並追究其原因時,他總是低著頭,輕聲輕氣地說:“我忘了”。一幅幡然醒悟、深刻反省的模樣,使老師難以上火。然而,看起來真心檢討的熊汴,卻成為不做作業的“慣犯”,曾在一段時間內頻繁見不到他的作業,即使做了也是粗劃幾筆潦草了事,班主任平日裡也沒少跟他談心講道理,每次談心,扎西無不“情真意切”,大有痛改前非之意,容不得老師不信下次他一定會做作業。可是,每次近乎真實的“保證”都無法實現,班主任幾次通知家長都不來,即使家長來後也沒有多少改進。
(二)診斷與分析:
“不做作業”這種行為,在學生中並不少見,然而在扎西身上的表現卻明顯與眾不同。其一,這種行為一般發生在學習態度消極,缺乏自信心或性情頑皮的學生身上,像扎西那樣上課肯動腦筋,積極回答問題,而且自信
溫順的孩子也染上此習慣,比較少見;其二,與其他不做作業的學生相比,扎西在交談中非常明白老師的意圖,在認識上能充分理解此行為的不良性,然而“不做作業”或“作業馬虎了事”已成為扎西的習慣,而且根深蒂固,一般的說服、勸導甚至懲罰對他不起作用;其三,我們通常對不交作業者都採取學校、家長配合制,可是扎西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與學校配合程度之難卻超乎人的想象,無法達到校內校外共管的目的。
扎西身上所體現的這些特點,無疑大大增加了輔導的難度。對學生不良行為的矯治,從技術取向看,主要在於兩個方面:一是對於學生外部行為的強制性矯正,這是一種外科手術式的“療法”。二是把握學生行為的心理根源,即關注人性的發育,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促使人的自我完善。根據這個技術取向,我們應該一邊從外部不良行為的直接矯正,一邊干預內部心理、態度系統,即從內源上轉變行為機制。從這兩方面出發,循序漸進地改變熊汴這個不做作業的不良行為,可能是更為有效的。怎麼樣進行“內源性”矯正呢?在此我根據查閱的有關資料,整理出專家認為可行有效的幾種方式方法與扎西的個體因素結合談談:
(三)理論與對策
1.發現長處,引發自信,肯定個體
扎西同學平時上課肯動腦筋,發言有見地,教師要肯定他是一個聰明的學生,智力水平高,這是他的優點,同時,上課遵守紀律,對人有禮貌„„告訴他在老師印象裡他的定位應該是較高的層次,可是,他的作業表現沒有達到預想層次,這是一個落差。
2.針對個體心理特點,開展內化工作
既然是一個聰明的學生,為什麼作業能力這麼差,這就得從個體做作業的態度、目的找原因,從平時觀察不難看出,扎西對活動型的作業很感興趣,他是班上的小品高手,為了演好小品甚至可以犧牲個人的時間,他對做作業的態度是不明確的,認為上課聽講,多讀書就行了,做作業速度慢,太費時間。聽講,讀書和做作業,究竟用哪種方式更好?老師在實踐中不管用哪種實踐方式都應該讓他明確:聽講屬於聽覺記憶,讀書屬於視覺記憶,做作業屬於一種運動記憶,比如教師與他做一個小實驗,聽一節課,第二天,第三天讓他複述,讓他發現時間長了容易忘記,而他曾經學會騎腳踏車,即使不騎的時間很長,這種本領也不會遺忘,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眼過三遍不如手過一遍”。可見運動記憶是形成運動性熟練技巧的基礎,其優勢在於“一旦掌握,終身受益”。讓他自己從內心裡認同——做作業其實是一種高質量的“健腦”運動。要想在學習中能獲得最好的效果,就得認認真真地對待作業,高質高量的完成作業,以此來鍛鍊自己的思維能力,達到成績向優等方向轉化。
有專家認為:只有當個體以積極態度對待一件事情的時候,他的熱情便會提高,自覺性也會更高,持續效果也會更久更好,並且能夠經常保持並形成習慣,這也是我們教師所希望的。
3.創設成功的條件,使個體本人提起作業興趣
當個體做作業的態度、習慣稍有轉機時,哪怕是做得好的只有那麼一個閃光點,我們也要及時給予表揚,表揚之際也指出他的不足,使他樹立信心,正確對待自身的不足,同時針對個體,老師也可以為他設計一些既動手又動腦的作業。讓他體驗到做作業也是在解決問題中求發展、求進步的無窮
快樂,不斷增強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4.賦予他精神上的支援和鼓勵,讓他用意志克服自身的不足
陶宏開曾說過:每個孩子都有積極向上的願望,扎西同學要克服“腦高手低”的習慣,恐怕是一個長期艱難的過程,老師應該給他是一個可預見的目標,不斷地用愛心、耐心幫助他培養堅強的意識,克服困難,達到定期目標,還是那句老俗話——反覆抓,抓反覆,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認知-行為矯正 達致“按時完成作業”在認識-情感-行為這一心理過程的契合 2周 透過提問、啟發,使扎西對於做作業這一學習規範的思考趨於理性化,用做實驗、角色互換扮演,激起他對完成作業的成功感和快樂,以及不完成作業的焦慮和內疚,誘導扎西以自己的理性思考和積極情感主導行為,並給予刺激強化。
強化與懲罰矯正(鑑於倫理道德上的考慮,懲罰以不損害學生的人格尊嚴、不違反道德要求為底線) 利用趨利避害的心理傾向,以帶有評價意義的外部刺激,激勵扎西作出做作業的行為,減弱甚至消退其不做作業的行為。 3周 正性強化:凡按時做完作業,便於工作誇獎他自覺、懂事、有進步。
-
4 # 潵落啲煙花
1、從作業本身入手,加強對作業的研究和設計,增強作業存在的價值。
這是對教師提出的基本要求,需要教師加強自身學習,提高自身思想認識和業務水平,提高作業設計的水平,提高作業存在的價值。在家庭作業方面,努力使家庭作業呈現多樣化,使家庭教育增強趣味性、有效性和操作性,不要讓家庭作業成為孩子過重的負擔。
2、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真正做到課外減負。
近年來,課改浪潮不斷,教師培訓和能力提升也在不斷加強,都為構建高效課堂創造良好的條件。有些走在課改前沿的學校,倡導課外零作業,雖然我不很贊同這種做法,但減負缺失發展的趨勢。課堂教學效率高了,課外就沒有必要透過大量作業來彌補學習上的缺失。還可能存在一些現象,老師課堂上講的少,而鼓勵學生透過補課來彌補學習上的不足,目的是為了自己的經濟創收。課堂上40分鐘的缺失,或許在課外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來彌補,對學生本身就是加重了課業負擔。只有讓學生在課堂中真正學會了,學懂了,學生才能輕鬆地、快樂地學習,才能不會覺得學習就是一種負擔。
3、加強作業的管理,提高作業的功效。
第一,學校加強作業的管理,嚴格控制作業量。第二,教師加強作業管理,科學佈置,及時批閱,有效評價。第三,讓作業成為聯絡學校和家庭的橋樑,讓作業成為家長、老師與孩子交流的平臺,促進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有機結合。
以上所述內容,更多的還是指向了學校和老師對作業的管理。那麼,作為孩子的家長,有沒有必要參與或監護孩子完成作業的過程呢?從作業的功能來看,孩子的家長參與或監護孩子完成作業的過程,也是很有必要的。
家長參與或監護孩子完成作業的過程,是瞭解孩子的有效途徑。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完全可以透過孩子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體現出來。一是看孩子完成的速度和效率,快速的完成作業,說明孩子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較高,學習的效果良好;二是看孩子完成作業的正確程度,這更能反映孩子在校學習的具體情況;三是看孩子是否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透過孩子完成作業的過程,也是可以瞭解的;四是看孩子對學習的態度,對學習是否有濃厚的興趣或具有學習的動力。總之,家長參與或監護孩子完成作業的過程,是可以更多地瞭解自己的孩子。
家長參與或監護孩子完成作業的過程,是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完成作業,是孩子學習的一部分,也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孩子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需要父母的陪伴:孩子需要父母對自己的關注,孩子需要父母對自己的支援,孩子需要父母對自己的鼓勵,孩子需要父母對自己的幫助。在孩子學習的路上,有了父母的陪伴,孩子一定能夠走的更遠。
家長參與或監護孩子完成作業的過程,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過程。透過孩子完成作業,不但可以反應孩子的學習習慣,而且在出現一些需要糾正的不良學習習慣,父母也要及時的提示或幫助孩子。這樣有利於孩子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為孩子創設較好的學習環境,也要努力為孩子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比如:你拿著手機玩的不亦樂乎,卻要求孩子認真的寫作業,你考慮過孩子的感受嗎?
家長參與或監護孩子完成作業的過程,也是和老師取得聯絡和契機,更容易形成家校教育合力。關注孩子才可能發現孩子的問題和優點,才會有和老師交流的契機。當家長在參與或監護孩子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或者有自己對教育的獨特見解時,就可以和老師取得聯絡,相互交流教育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最終有利孩子的成長。
對於作業,我們不能片面表達自己的觀點,把責任完全交給老師,或者把責任完全交給家長,都是不合適的。只有透過學校的管理,老師對作業的研究與改革,所有家長的共同參與和監護,才能使作業發揮更好的功效,才能有效促進孩子的學習與成長。
-
5 # 秋天的石頭
關於學生作業這個問題,我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佈置作業要適量,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第二,作業習題要精選要有代表性,試題難度要有層次性,循序漸進,由易到難。老師對作業習題難度要嚴格把控。既要體現基礎知識,又要有少量拔高拓展性習題。
第三,讓學生認真去完成作業,對不認真完成作業的同學做好督促,督促其養成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
第四,認真批改學生作業,透過學生作業知道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二次備課,針對作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有的放矢地進行講解。
第五,及時表揚完成作業好的同學,鼓勵同學們向優秀學生看齊,爭當學習標兵。及時展覽優秀學生作業,使學生們看看優秀學生的作業和自已的作業比較下,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回覆列表
作業作為學生學習的一部分,是不容忽視的!如果您是教師給您以下幾點建議:
《學記》中說:“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這“正業”就是正式的課程,課內學習;而“居學”則是休息時的課外作業,即課內學習和課外作業相結合,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在班級教學後,課外作業便成為教學工作的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在教學活動總量中佔有一定的時間比例。
佈置作業是各學科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教學環節。作業成為達到教學目標、培養學生心智及技能的重要方式。
要抓好作業管理,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教師要有作業計劃;思考、練與學的結合,練習計劃等,備課也要備作業,教學設計也要納入作業問題。作業設計包括選題、編題,選題好會使其課堂效果更有效。
其次,課堂練習,老師應多巡視、督促、瞭解練習中的情況,做到多鼓勵,多溝通,少一些(或沒有)指責性語氣,充分信任學生,為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一切可能途徑。
第三,建立作業收交與批改檔案,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輔導,不放過他們的點滴進步,及時勉勵。
心理學認為,每個人都有渴求被肯定、被讚揚、被稱頌的慾望,更何況是成長中的學生呢?哪有不喜歡老師對其關心和鼓勵的呢?對於差生則給他們樹立榜樣,多淡心,多做思想工作,有時摸摸他們的頭,拍拍他們的肩膀,以示鼓勵,結果這個班的學習勁頭足,作業完成得很好,成績提高快,師生關係融洽。
第四,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善於引導,發散開去。學生的問題是多種多樣的,為學生解答疑難問題不能只滿足問題本身,而應該引導他們學會歸納總結,學會回過頭來思考,把問題發散開去,教他們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並從中引導他們學會做人,學會處事,同時加強思想、情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教育,讓他們問有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