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音悠韻1
-
2 # 胡笳胡談
沒有為什麼,因為吐蕃向南發展了,只是發展失敗了而已。
回答這個問題有兩個層面,吐蕃向南是哪裡?吐蕃有沒有向南發展?
吐蕃向南是哪裡?這張圖比較清楚簡單,吐蕃向南是天竺,基本是恆河流域。
吐蕃向天竺發展了嗎?
先要特別說一下,從吐蕃到天竺,交通沒想象的那麼困難,甚至比從內地到西藏還要方便。喜馬拉雅山有眾多埡口,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以翻越,尤其是自尼泊爾一路,而且從藏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響來看,比受內地的影響強大多了,二者的文化交流一直沒斷過。
那到底向南發展了嗎?發展了。
古代藏文史料《巴協》《白史》中確切記載了吐蕃在赤松德贊時期曾南征天竺,大舉入侵印度最強諸侯摩揭陀國,摩揭陀國舉國東逃,吐蕃立鐵柱於恆河的事蹟。
這發展結果如何?失敗了,吐蕃並沒有長期佔有印度,而是劫掠一番撤退了。
為什麼如此結果呢?原因如下:
第一,氣候環境問題
這個可想而知,天竺相對於吐蕃本土的垂直地帶差異太大了,兩地海拔差距大、氣溫差距大、空氣含氧量差距大,吐蕃人很難適應。相同的例子是,吐蕃曾經短暫佔領長安13天,最後撤退,主要也是因為不能適應環境。
第二,吐蕃內部有問題
吐蕃的中央集權很差,吐蕃的核心領土青海地區長期被權臣把持,短暫佔領的河西走廊、甘肅南部、雲南、西域都被各種軍閥、地頭蛇掌握,吐蕃強盛時還能聽命,一旦遇到變故就會擺脫吐蕃的控制。如南詔擺脫吐蕃臣屬地位、河西走廊漢人反吐蕃重新歸唐。所以吐蕃很難去長期佔領天竺,它需要不斷的經略本土。
第三,吐蕃外部也就是唐朝給了它便利條件
在吐蕃擴張時,佔據青海的吐谷渾是唐的藩屬國,唐朝扶持吐谷渾是為了穩定王畿關內道西邊---隴右道的安定。吐蕃為了拓展勢力,不可避免要和李唐發生軍事衝突。
再加上安史之亂中,李唐調集西部軍團東進勤王,西部地區成為真空地帶。吐蕃很快的利用時機佔領了河西、隴右近逼關內道。吐蕃佔據隴右道後,取得了戰略上的優勢,入侵關內可以說輕而易舉。再加上關內本是西魏以來的核心區域,這裡人口眾多,吸引了吐蕃來此地掠奪人力資源。
有好地兒搶當然搶好地兒了,對吧。
總的來講,吐蕃不是沒向南發展,只是發展失敗了。
-
3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吐蕃為何不向南發展,這個問題的要害在於:南北兩方哪一方的弱點更明顯?哪一方更有掠奪價值?我們來看吐蕃地圖,他的東南面是大理,東面是大唐的西川,東北面則是大唐的隴右、河西以及長安,西北面則是大唐的安西、北庭,南面便是天竺。
從地理而言,顯然向東南、東、東北、西北四個方向出兵攻打,都比向南來得便利(反過來講,正是因為這一點,吐蕃與大唐的關係更密切,而與天竺就差很多)。
再來看實力對比,當時亞洲的幾個大國,唐、回紇、大食、吐蕃算是第一檔次的,而天竺的戒日王聯盟,其實比較弱小,只能算是二流強國。(當時大唐和吐蕃正處於關係最好的時期)
貞觀年間,唐朝國使王玄策一行曾來到天竺,訪問一個叫做瑪卡達(實際上這個瑪卡達,就是後文摩揭陀國,翻譯不同而已)的國度。自然他是官派人員,一路走來自然比之前的唐僧要快捷方便許多,但沒有想到的是,抵達瑪卡達國國都之後,發現該國國王已死,國中正處於混亂之中。篡奪王權者,居然還看上了王玄策的那些絲綢珍寶——也就是唐太宗送給瑪卡達的國禮。
於是,王玄策便陷入國禮被打劫、使節隊伍被囚大牢的苦難境地。好在此時時局混亂,老王很快找到機會脫身,隨後他便一轉身到了尼泊爾,此時尼泊爾和大唐估計也沒啥交往,但吐蕃的威望在這裡是極高的,老王就說你們吐蕃的老大是俺們大唐的女婿(這個確實,文成公主嘛),於是尼泊爾就借給老王七千騎兵(另一種說法,是老王到了吐蕃,直接找到松贊干布,小松立馬就派精兵1200人,加上尼泊爾的七千人,一共八千來人)要說這老王確實靠譜,就帶著這幾千騎兵,在甘地斯河畔一舉打垮了號稱三萬的天竺大軍,救出了自己使團的成員,又一路追殺,再次撞上篡權者的聯軍,老王使用中國兵法,把從來只知蠻斗的天竺人打得全軍覆沒。
貞觀二十二年,老王回到大唐,將那些天竺俘虜獻給唐太宗,唐太宗雖然高興,但其實沒把這些不知名的蠻方部落當回事,隨便給老王升了個官而已。
大唐不把天竺當回事,實際上吐蕃也是如此。後來吐蕃有個贊普叫赤松德贊,他聽說南面有個摩揭陀國,國中藏有如來佛祖的真身舍利。他就派出一支軍隊遠征天竺,天竺一聽說吐蕃人來了,個個嚇得屁滾尿流,紛紛投降做帶路人,吐蕃軍隊居然是兵不血刃,便佔領了恆河北岸地區,隨後渡過恆河攻入中天竺的摩揭陀國。摩揭陀人紛紛逃竄,蕃軍從佛塔中取出舍利,送往吐蕃供奉;同時又掠奪了大量佛像、佛經,俘虜了不少高僧。凱旋迴朝之前,還在恆河邊豎立下一根大鐵柱表明咱來過這裡。
當然,不論是早期的王玄策,還是後來的赤松德贊,都沒打算在這裡長住,原因只有一個:這裡太熱!
-
4 # 風吹雨01
吐蕃之南應該是現在的印度,唐稱之為天竺。唐王玄策單身向吐蕃借兵滅天竺,其實就是王玄策狐假虎威,全憑吐蕃的實力才打下天竺的,這足以證明吐蕃在藏南 尼泊爾(松贊干布也迎娶尼泊爾公主)天竺影響力很大。
-
5 # 攻於九天
人類喜歡用龐大的數量去佔領一個地方顯然吐蕃做不到,即使強盛時期可以佔住恆河流域,但因文化不同,而地理又極大的限制了軍事的延伸,所以都不長久。與唐朝的對峙也極大的牽制了吐蕃的力量。
-
6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古代中原農耕文明最大的威脅一般而言都是北方的遊牧民族,然而在唐代在帝國的西部卻崛起了一股強大的勢力,事實上這股勢力曾在號稱當時全世界最強的大唐帝國和阿拉伯帝國之間異軍突起,成為足以與兩大帝國分庭抗禮的強勁對手——這個對手就是青藏高原上的吐蕃王朝。
事實上吐蕃是青藏高原上第一個統一政權,其實也是唯一的一個。松贊干布統一西藏就向青海和湟地區的吐谷渾汗國擴張,為此還曾與唐朝爆發過沖突:松州之戰唐軍沉重打擊了吐蕃,松贊干布隨即與唐朝和親,接受唐朝冊封,吐蕃藉此從唐朝引入先進科技、工藝及曆法,實現了富國強兵的目標。與此同時吐蕃開始控制周邊的泥婆羅(今尼泊爾)等小國並曾聯合泥婆羅援助大唐使節王玄策攻破天竺。
松贊干布死後論東贊、論欽陵父子成為吐蕃的實際執政者並開始和唐朝直接對抗:公元670年論欽陵率軍攻滅附屬於唐朝的吐谷渾並在接下來的大非川之戰中擊敗了唐朝名將薛仁貴,從此吐蕃盡佔整個青藏高原。此後為了奪取河西走廊、隴右、西域,控制絲綢之路,吐蕃軍多次主動和唐軍交戰:青海湖之戰論欽陵大敗十八萬唐軍;素羅汗山之戰論欽陵又大敗武周軍十餘萬人,乘勝奪取涼州。西域的安西四鎮也曾一度被吐蕃奪取。
正當論欽陵在和唐朝的戰爭中一再取勝之時吐蕃內部爆發了一場權力鬥爭:論東贊、論欽陵父子長期把控吐蕃國政,這令吐蕃王族及親王族的大臣十分不滿。698年吐蕃贊普杜松芒波傑與大臣論巖合謀託以狩獵之名前往論欽陵的駐地阿秦地區(吐蕃人對吐谷渾故地的稱呼),捕殺其黨羽兩千餘人。論欽陵欲發兵抗命,但部將卻忠於贊普,因此兵潰自殺身亡。此後吐蕃王族從權臣手中收回了權力。
704年杜松芒波傑在征討六詔期間病死於軍中,其子尺帶珠丹繼位。由於年幼,政權由祖母沒廬氏赤馬類執掌。尺帶珠丹即位之初吐蕃沒有強有力的統治者,且內無謀臣,外無良將,因此政局動盪不安。屬國起兵反抗,居心叵測的大臣們也紛紛叛亂。從705年開始,大臣岱仁巴農囊扎、開桂多囊叛亂於那拉山,西南的屬國尼婆羅、悉立也發生了叛亂。攝政的沒廬氏先後發兵征討叛亂,於709年平定了悉立。又先後處罰了一些大臣,基本鞏固了政權。
尺帶珠丹繼松贊干布之後再度迎娶大唐公主:707年唐朝以雍王李守禮女金城公主,雙方在大昭寺會盟。同時吐蕃透過用大量錢財賄賂唐朝官員楊矩,得到了青海東南部的九曲之地。714年吐蕃遣使赴長安,請求唐朝派使臣前來會盟,並要求以河源一帶為邊界。唐玄宗派遣左散騎常侍解琬前去會盟。但吐蕃對會盟的結果十分不滿,派大論乞力徐、大將坌達延率兵十萬,進攻唐朝,唐將王晙選勇士七百,衣胡服夜襲之,吐蕃軍驚懼混亂,自相殺傷,死者萬計,薛訥率唐軍夾擊,斬首一萬七千,獲馬羊超過二十萬,追擊吐蕃軍,戰於長城堡,又敗之,吐蕃軍相枕藉而死,洮水為之不流。唐軍前後殺獲數萬人,拆毀吐蕃建立的城堡和橋樑。之後吐蕃向唐請和,並要求用與唐朝平等的禮節,玄宗不許。
此戰後唐蕃關係惡化。吐蕃遣使通好於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突厥、突騎施等國,多次騷擾唐朝的西部邊境,皆被唐朝擊敗。715年吐蕃聯合黑衣大食攻打西域的費爾幹納盆地地區,介入拔汗那國的王位繼承鬥爭,但為唐朝所敗。同年吐蕃與阿拉伯共立阿了達為王,發兵攻拔汗那,拔汗那王兵敗,奔安西求救。孝嵩率軍出龜茲西數千裡,下數百城,長驅而進。是月,攻阿了達於連城。孝嵩自擐甲督士卒急攻,自巳至酉,屠其三城,俘斬千餘級,阿了達與數騎逃入山谷。孝嵩傳檄諸國,威振西域。716年吐蕃進攻松州。松州都督孫仁獻襲擊吐蕃於城下,大破之。吐蕃再次請和。717年隴右節度使郭知運大破吐蕃於九曲。此後同年又於與突騎施、黑衣大食入侵安西四鎮,戰於塔里木盆地西北,但戰敗。718年戊辰吐蕃奉表請和,乞舅甥親署誓文;彼此宰相皆著名於其上。719年唐蕃雙方會盟,停止了戰爭。
在對外擴張的同時尺帶珠丹在位期間加強中央集權,建立了紅冊木牘制,將各地的戶籍、稅收、兵籍等的管理收歸朝廷管理,並設立紅冊木牘典籍備案(744年起改用黃色藏紙記載)。同時對沒用的官吏大幅度裁員,削減支出;打擊強權大臣並多次巡視各地。他還下詔對貧困地區的稅收進行減免,以緩和階級矛盾。他消弭多次內亂,健全各項管理制度,使吐蕃社會井然有序,充滿勃勃生機。尺帶珠丹在位時期奠定了日後吐蕃強盛的根基。
安史之亂後吐蕃獲得了新的擴張良機:趁唐朝西域、隴右軍團東調平叛之機吐蕃陸續佔領隴右、河西。代宗廣德元年(763年)吐蕃政權趁唐衰弱之際盡取隴右道。是年冬吐蕃攻佔了唐朝的京城長安,半個月後才撤離。此後十餘年吐蕃又奪去河西之涼、甘等州。
赤松德贊在位時期聽說摩揭陀國有如來佛祖的真身舍利,遂派大軍遠征天竺,欲奉舍利回吐蕃供奉。恆河北岸的各個小國得知蕃軍強盛,紛紛投降,成為屬國。蕃軍兵不血刃便佔領了恆河北岸地區,隨後渡過恆河攻入中天竺的摩揭陀國。摩揭陀人紛紛逃竄,蕃軍從佛塔中取出舍利,送往吐蕃供奉;同時又掠奪了大量佛像、佛經,俘虜了不少高僧。凱旋迴朝之前在恆河邊豎立大鐵柱以標明地界,並遣士兵看守。
從781年開始吐蕃趁機大舉進攻唐朝轄下的西域。唐朝為了牽制吐蕃,用離間計策反吐蕃屬國南詔,久懷不滿的南詔王異牟尋趁機投靠唐朝,攻擊吐蕃。同時用和親政策拉攏回鶻(即之前的回紇),並通好於大食(阿拉伯帝國),形成對吐蕃的包圍網。但吐蕃利用自己在西域的各個屬國抗擊阿拉伯帝國,並於790年策反回鶻屬下的葛邏祿各部,又派遣恩蘭·達扎路恭大破支援西域唐軍的回鶻主力,回鶻走向衰落。在792年吐蕃完全佔領了西域地區,將唐朝與回鶻的勢力徹底驅逐。同時吐蕃還將勢力擴張到雲南地區的南詔國境內,這一時期吐蕃同時對抗東面的大唐帝國和西面的阿拉伯帝國,成功佔據了整個西域。
然而吐蕃的擴張過程中其實就已潛伏下了日後衰敗的種子:唐德宗時代的名臣李泌制定了聯合回鶻、南詔、天竺、大食等國共同削弱吐蕃的計策。另一方面吐蕃內部的權力鬥爭愈演愈烈,終於爆發大規模的奴隸起義,最終統一的吐蕃王朝崩潰,青藏高原重新回到了各部群雄逐鹿的狀態。
從吐蕃整個擴張歷史程序來看:吐蕃在其歷史最強勢的時期其實是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具有發展:向南臣服了生活在西藏南部的門巴、珞巴等族,迎娶尼婆邏尺尊公主以擴張自己在南亞的勢力存在,配合王玄策攻滅中天竺,赤松德贊時期再次遠征天竺恆河地區,吐蕃還曾一度在位於今天雲南地區的南詔國和大唐王朝之間的對立中坐收漁利......這些都實實在在地說明吐蕃其實是曾向南擴張過的。之所以吐蕃不將南方作為自己擴張的主攻方向主要是基於兩方面原因:一則是因為對南方溼熱氣候的不適應;二則是因為東方是作為主要戰略競爭對手的大唐王朝的腹地——巴蜀,北方是大唐屬地西域,正是因為大唐這個主要戰略競爭對手在回鶻、南詔、天竺、大食等國之間牽線搭橋才形成了遏制吐蕃對外擴張的聯盟體系,吐蕃方面集中精力同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交鋒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
7 # 桃花石雜談
(中印邊境的喜馬拉雅山脈始終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
當然這裡說的只是很難透過,但並不是完全不可能透過。比如在稍微近一點的歷史中,尼泊爾人和英華人都還是曾經兩次透過西藏聶拉木縣和亞東縣入侵西藏,因為這些地區相對來說在喜馬拉雅山脈周邊海拔比較低,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允許一定數量的軍隊透過。比如聶拉木縣最低處海拔只有1400多米,亞東縣海拔最低處也只有2000米左右,所以還是可以比較順暢的通行的。
(中印邊境許多地區都是這種地貌,大規模行軍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無論怎麼說,喜馬拉雅山脈還是一個很大的阻隔,所以英華人在18世紀就佔領了印度全境之後,才並沒有馬上去入侵中國西藏地區,而是在100多年後,當其實力已經明顯凌駕於清朝和西藏地方政府之上時,才開始打起了入侵西藏的主意。而這時其實已經進入近代,英國軍隊的後勤能力和醫療水平都已經和吐蕃王朝所處的公元8、9世紀有了質的變化了。所以當時的吐蕃王國在南方邊介面臨的局面其實是更難逾越的,公元8、9世紀的科技水平決定了在當時想有軍隊成規模地跨越喜馬拉雅山雖然不是完全不可能,但難度過大,成本過高,其實是得不償失的。
氣候因素的制約不過喜馬拉雅山脈雖然要跨越難度極大,但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尼泊爾和英國軍隊都還是曾經從南向北跨越成功過的。而且其實在歷史上,吐蕃王朝時期也確實有過一次南征印度的經歷。在吐蕃王朝赤松德贊時期,也就是公元755年到797年期間,赤松德贊曾經派遣大軍南征印度。
據西藏史書記載,當時已經信仰佛教的赤松德贊因為聽說當時印度恆河流域的摩揭陀國藏有如來佛祖的真身舍利,所以派大軍前往討伐,希望將舍利迎回吐蕃供奉。結果當時強捍的吐蕃軍隊一路勢如破竹,順利渡過恆河攻入摩揭陀國,並將舍利成功迎回。不過這段記載有很濃的宗教味,所以似乎沒能解釋為什麼吐蕃南征只是迎回舍利,卻沒有佔領領土。
(曾經發兵印度恆河流域的吐蕃贊普赤松德贊)
但其實如果從當時以及前後歷史的情況分析一下,似乎也可以見出一些端倪。吐蕃其實大家都知道,它是位於青藏高原的一個王朝。而青藏高原雖然和印度地區只是隔了一個喜馬拉雅山脈,但整個氣候卻完全是兩個體系,青藏高原是溫帶大陸性氣候,而一過喜馬拉雅山脈,印度地區的氣候就變成了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了。這在現代看起來不是特別嚴重的問題,普通人到了那裡最多適應一段,拉拉肚子。但在醫療水平非常原始的古代,這種跨越氣候型別的征服就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在很多時候都會造成軍隊的嚴重減員。
(恆河和印度河流域都已經完全到了熱帶,來自青藏高原和蒙古地區的軍隊都很難適應)
比如在幾百年後,曾經在歐亞大陸縱橫無敵的蒙古大軍,在追擊花刺子模王子扎蘭丁到了印度河流域之後,也停止前進,放了扎蘭丁一條生路。其實這也是因為來自寒帶的蒙古軍隊同樣無法適應印度的熱帶氣候,在熱帶因為各種熱帶疾病,也就是古籍裡說的瘴癘,導致軍隊減員嚴重,再繼續前進成本太大所致。後來元朝幾次想征服越南的時候也都遇到了類似問題,所以最後也都只能作罷。
而從吐蕃軍隊輕鬆攻佔摩揭陀國之後也匆匆撤軍的過程來看,基本上也可以肯定是軍隊出現了水土不服的情況,所以無法長期駐守,只能在達到迎回佛骨舍利的目標之後撤軍。而在當時,吐蕃軍隊與北方的唐朝作戰時則不會遇到如此之大的氣候變化,可以在軍事上取得勝利之後將領土也長期佔據,所以給後人造成了它只向北方擴充套件領土,沒有向南方擴張的印象。 -
8 # 米南德王問道
吐蕃人不是沒有向南擴張,相反他們一度控制了比較富庶的恆河三角洲地區。但是由於地理因素、世界經濟-政治格局問題,他們主要的重心不可能是南方。
首先,吐蕃人的祖先是源自羌人的分支。在不少羌人集團,逐步在甘肅和青海的高山習慣了高原氣候,才開始進入青藏高原腹地。在此之前,這些原始的羌人已經同小月氏和部分印歐斯基泰人混居。他們也透過河西走廊與青海到雲貴的一條天然走道,維持著中亞與東亞兩地的交通線。
所以,在藏族正式成型之前,他們的先民就已經對國際經濟和政治走勢,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這個走勢即透過絲綢之路-雲貴邊區-草原北線,運轉起來的東西方交流大動脈,超過了其他任何地方的附屬交通線路。例如可能會光顧印度的多條海上通道。
這樣,你就不難理解,吐蕃人日後的擴張方向,主要就是向北方的。他們從高原衝下來,對整個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都保有巨大的優勢。前者本身就是一個東西方交通要道,擁有大量的商業與技術資源。後者則是傳統的農業產區,也是最早大面積培植茶葉的地方。可以為吐蕃人提供農業戰利品。
至於南方呢?其實靠近吐蕃人實際控制區最近的就是恆河流域了。如果早上400年,恆河流域可能因為參與到印度河流域的國際貿易,而非常繁華。但在吐蕃人崛起的時候,波斯-阿拉伯商人,已經會繼續選擇走海路來避開內陸航線。所以,恆河的意義就只剩下個別口岸和農業產出了。
但喜馬拉雅山脈的存在,客觀上阻礙了吐蕃人向南征服的步伐。他們的軍隊和輜重,走當地的幾個山口,還要抵抗尼布林等地部落山民的襲擾,才能觸及恆河三角洲。從成本上來說,的確是耗費太大了。
因而,歷史上的吐蕃帝國,對恆河地區的控制力的最弱的。反之,對北方原先唐朝建立的安西四鎮則穩固的多。畢竟,從高原下到平原上去,比翻過更高的山走落差極大的地形,真的是便捷太多了。恆河能給予的經濟優勢有限,而北方的條件更適合軍事行動。這就怪不得吐蕃人的戰略是北重南輕了。
回覆列表
吐蕃文明向東而不是向南或向西發展,主要是為其自身的高原特點和它所面臨的周邊地嚴環境所限制。我們知道,西藏從西北向東南傾斜並依次形成三級階梯的地形構造,與整個中國的地形構造非常近似,而西藏又恰好處於中國由西向東傾斜的三大地形階梯中做最高一級階梯——青藏高原的中心地帶,因此,西藏這種地處東亞地形板塊的最西端、面向內地並向內地傾斜的地形構造,使它在地理單元上天然地與中國成為一個整體,也就是說,二者屬於同一個地理單元。毫無疑問,西藏這種由西向東傾斜並與中國處在同一個地理單元的地形構造,對於吐蕃文明的東向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因為這種自西向東傾斜的總體地形構造,導致了吐蕃西部、南部和北部地形環境的相對封閉。吐蕃的南部和西部邊境都橫臥著世界上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山脈全長2400公里,寬200~300公里,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喜馬拉雅山脈在吐蕃南部和西部與之接壤的天竺、泥婆羅等鄰國之間構成了一道巨大的、難以逾越的地形屏障,從而使吐蕃勢力向南、向西的發展受到嚴重扼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