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染品史
-
2 # 66852607117
瞭解的不多,元朝的特點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 1206年,成吉思汗鐵木真統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國後開始對外擴張,先後攻滅西遼、西夏、花剌子模、東夏、金等國。蒙哥汗去世後,引發了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的汗位之爭,促使大蒙古國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統”。 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次年遷都燕京,稱大都。1279年,元軍在崖山海戰消滅南宋,結束了長期的戰亂局面。之後元朝持續對外擴張,但在出海征伐日本和東南亞諸國時屢遭失利,如元日戰爭、元越戰爭、元緬戰爭、元爪戰爭等。 元中期政變頻繁,政治始終未上正軌。後期政治腐敗,權臣干政,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日益加劇,導致元末農民起義。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隨後北伐驅逐元廷攻佔北京。此後元廷退居漠北,史稱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奪政權建立韃靼,北元滅亡。 擴充套件資料: 元世祖忽必烈在統一中國之後,並沒有停止對外的軍事行動。此後,元朝曾兩徵日本、兩徵安南(今越南北部)、兩徵緬甸,先後使高麗、緬甸、臺城、安南等地成為元的屬國。 在國內,為了統治漢族人民,元朝統治者將國民分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北方漢人、南方漢人。在這種制度下,漢人的地位極底。成為了蒙古人與色目人驅使的物件。故而,在元朝統治初年,曾發生過多次漢族與南方各少數民族反抗蒙古暴政的起義,但都未能成功。 因為蒙古族以前的生活方式大多以遊牧為主,生產力較低。為了改變這種狀況,自忽必烈以來,歷代元朝統治者都以農業生產代替了畜牧生產,所以元朝的農業有了極大的發展。由於元朝的疆域擴充套件到了西亞地區,使得歐洲與中國的交往更加頻繁,技術交流更加迅速。 經濟的起步帶動了手工業與商業的發展,在元朝年間,中國南方的棉花種植已非常普遍,所以紡織業也隨之發展起來,出現了以黃道婆為首的一批手工業者,使當時的棉紡織技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此外,因漕運、海運的暢通及紙幣的流行,商業在元朝也極度繁榮起來,使其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富庶的國家之一。元世祖年間,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曾到過中國,在它撰寫的《馬可·波羅遊記》中詳細的記載了當時元朝大都的繁榮景象。
-
3 # 千夜看世界
元朝是短命王朝,對中國影響巨大。這種影響,或許是負面的。華夏子民遭受最不公正對待的時候,就是在元朝。有一句話叫:“崖山之後,已無中華”。毋庸置疑,陸秀夫負幼主蹈海而亡,南宋政權覆滅,蒙元入主中原,意味著中華文明的浩劫,華夏民族精神被打斷脊樑。
首先,蒙古征服者的暴力行為,使人口銳減。蒙古人在征途中,經常有個令人髮指的行為——屠城。雖然蒙古人在東亞進行的屠城遠遠少於中亞和歐洲,但是中國史書上的記錄比比皆是。除了匠人之外,有些城市男女老幼皆遭屠戮:
1213年攻密州,屠之。1216年攻廣寧,除工匠優伶外,悉坑之。1219年,屠絳州。“肅州城破,有旨盡屠之。唐兀人昔裡鈐部請入城救人家族,於是倖免者僅一百零六戶。”蒙古第二代大汗窩闊臺繼位之後,蒙古人的屠城記錄開始減少,但是據說伯顏攻宋的時候,依舊屠城二百。隨著蒙古鐵蹄的南下,人口一直在銳減:
蒙古滅金之後,金國境內人口比戰爭前減少了百分之九十,要知道長江以北的金國,在北宋以前皆漢土,其中的漢人不少;四川在宋代曾繁盛一時,人口近兩千萬。蒙古大兵過後,僅剩八十萬。
其次,蒙古人的粗暴統治,對華夏民族精神的打擊,對華夏文化的折損。華人本是世界上最驕傲的民族,自古就有“居天下之中”的優越感,華夏文明教化“四夷”,即便國土淪落於外族之手,這些入侵中原的外族,多半會被強大的中華文明所同化。“五胡亂中華”時期,北魏孝文帝棄鮮卑舊俗遷都洛陽,兩宋時契丹人建立的大遼政權、女真人建立的金政權,都在逐步走向漢化。唯有蒙古人建立的元,是個例外。
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四個兒子中最仰慕中華文明的,可是他建立的大元,依舊把人分成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漢人,四等南人。所謂漢人,是生活在中國北方的漢人;所謂南人,是指生活在南方的漢人,也就是南宋遺民。
蒙古人、色目人可以輕易入朝為官,而漢人、南人的機會就少得多了。四等人的待遇有高低,漢人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蒙古人殺死漢人,只需打五十七下,徵燒埋銀;而”漢兒毆死蒙古人“,則要處死,並“斷付犯人家產,餘人並徵燒埋銀。”
漢人還不能騎馬、不能學習拳擊武術,不能乘馬、不能用馬拉車,甚至不用能馬耕地。蒙古王公貴族可以輕易把漢人從自己的田地中趕跑,農民在其他朝代還可以做個自由農,為國家繳稅就可以了,可是農民在元朝往往淪為農民。社會底層漢民處處受鉗制,沒有尊嚴也沒有自由。那麼上層精英分子呢?
同樣是沒有出路。在元以前的朝代,中國有士人治國的傳統。社會尊重讀書人,讀書人也能夠透過參加科舉考試,在朝廷中找到一席之地。元朝的統治階層大多數是文盲,他們重視匠人和醫生,但是不怎麼尊重傳統的知識分子,就是儒生。
元朝有個奇葩的排名:“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獵八民九儒十丐”。漢族知識份子的地位,在歷史上首次從“四民之首”跌落到“十丐九儒”。很明顯,蒙古人不能理解自春秋以降,讀書人在中國傳統社會中發揮的作用。在他們眼裡,能看病的醫生、能製作器具的工匠、能獲取獵物的獵人、能生產糧食的農民,都比讀書人有用。因此,元朝不怎麼重視開科取士,元朝109年,實際科舉考試不到二十次,總共錄取的人數還不如宋朝某位皇帝一朝錄取的人數多。
這樣數量少、規模不大的科舉考試,還是偏向於蒙古人和色目人。這兩類人參加,就降低難度考核,若是漢人和南人,則是按照高標準考核。饒是如此,能透過科舉進入官場的僅有百分之一。
“中國自秦漢以來傳統的文治政權意識,始終未能接受。”元代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上層文化遭到徹底破壞的時代,從前即使武人治國,將軍們都是敬畏文字的。更別說如漢唐的將軍,都是出將入相文武兼備之才。蒙古人根本不瞭解漢文化的價值,切斷漢族士大夫的入仕渠道,還規定各級政府的達魯花赤(主官),必須由蒙古人充任。
元朝社會打破了原來傳統社會的綱紀、倫常、道德標準都被打破,官場腐敗、豪強欺壓,百姓的道德水平迅速滑落,社會風氣持續惡化。向來講究氣節的漢人,也開始墮落:有些漢人假冒蒙古人、色目人,爭取混進元朝官場。他們起蒙古、色目名字,效仿蒙古、色目人生活習慣。
在元雜劇中,潑皮無賴、貪官酷吏、地痞流氓成了主要角色,手足相殘、妯娌成仇、殺夫奪產、嫁禍親人、嫌貧悔親成了主要情節,這也是當時道德體系崩潰、社會魚龍混雜的寫照。
自元朝之後,民間流氓習氣漸重,原本華夏民族崇尚的氣節、忠信、仁義逐漸被淡化。元朝雖然短命,但是它留給整個中國社會的傷害,需要後世幾百年來修復。養成高尚的品格不容易,破壞社會的高尚格調很簡單。或許元朝留下的消極影響,直到現在還在修復。
-
4 # 魚兄讀歷史
元朝作為中國的一個短命王朝,其短命特質尤其必然性,元朝統治主要有以下特點:
軍事強國,騎兵無敵從成吉思汗創立蒙古政權以來,蒙古人一直在對外征戰,蒙古人得益於從小的可以訓練,其戰術精湛,射藝高超,得益於騎兵的超高機動性,蒙古軍隊遠非其他其他軍隊所能比擬。蒙古軍常年征戰,打遍天下無敵手,最遠打到歐洲多瑙河領域。
能打江山,不會守江山蒙古人對外征戰採用極其殘忍的戰術,如果有人反抗或者據不投降,就會屠城,城中活人一個不留。即使投降,蒙古人的統治也很殘忍,統治者和被統治者有明確的階級劃分,被統治者像奴隸一樣被剝削,更不用提什麼惠民政策,與民休養生息了。蒙古統治者眼裡只有黃金、女人和殺戮,就連稅收都懶得自己收,外包給收稅人,收稅人更不會管普通百姓死活,弄的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皇位傳承崇尚暴力,政局動盪蒙古人的皇位繼承不像漢人那樣優先傳給嫡長子,而是讓幾位皇子進行爭奪,他們認為只有真正的強者才能留存,才配統治國家。在這種文化下,只要皇帝病危或者去世,國內就會動盪一陣子。元朝統治者忽必烈攻打南宋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為了爭奪皇位,穩固政權花去了幾十年的時間。
-
5 # 犄角旮旯裡的歷史片段
蒙古人統治全中國八十九年,統治中國北部則超過一百年,但因文化低落,對華人的生活沒有遺留重大影響。蒙古人極少與漢人通婚,所以也沒有被漢人同化。據李思純在《元史學》中說,蒙古語對漢語的影響,可考者只有一個歹字,歹是不好的意思,歹人、歹事、好歹的歹,是從蒙古學來的。
————金庸《射鵰英雄傳》後記
回覆列表
蒙古帝國最大的看店就是他的疆域極大。
1
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是在13世紀由蒙古乞顏部鐵木真建立的的政權。包括中國元朝、金帳汗國、伊利汗國、察合臺汗國等,廣義的蒙古帝國還包括之後的北元和其他蒙古政權。
鐵木真於1206年在斡難河河源建立,尊汗號為成吉思汗國號大蒙古國。大蒙古國建立後屢次對外侵略擴張,成吉思汗在位時開始征伐西夏、西遼、金國、花剌子模等國,其繼承人又經過兩次大規模的西征,至1259年蒙哥汗去世時,蒙古帝國已佔據包括漠北、華北、東北、西藏、西域、中亞、西亞、東歐等在內的遼闊地域。
1260年,蒙古帝國由於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位而走向分裂,蒙古帝國隨之解體。1264年忽必烈奪得汗位後,原屬蒙古帝國的朮赤后王封地、察合臺后王封地、窩闊臺后王封地和忽必烈之弟旭烈兀的封地取得了事實上的獨立地位。分別成立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後蒙古人建立的政權被西方統稱為“蒙古帝國”。
1271年,忽必烈依據漢法,建國號“大元”,自此蒙古帝國改稱為“大元大蒙古國”。四大汗國直至1304年元成宗時期方才一同承認元朝的宗主地位。元廷又在1310年元武宗時期與察合臺汗國瓜分了窩闊臺汗國,取得漠西領地。後元順帝被明朝於1368年逐出漢地,元廷逃往漠北,史稱“北元”。北元亡於1402年,其後中國的明朝長期和漠北的韃靼、瓦刺、吐魯番等汗國並存,直到17世紀蒙古帝國漠南蒙古被清朝囊括。
大英帝國(英語:British Empire),由其領土、自治領、殖民地、託管地及其他由英國管理統治的地區組成,被國際社會及歷史學界視為世界歷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國,其統治面積達到約3400萬平方公里。
一般認為,1688年光榮革命推翻了封建統治,並在1689年頒佈的《權利法案》中以法律形式對王權進行明確制約,確立了資產階級執政的君主立憲制,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為英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產力,使其經濟、軍力、科技、文化迅猛發展,標誌著英國的崛起。1763年七年戰爭結束後從法國手裡奪取整個加拿大,標誌著英國成為無可爭議的海洋霸主,1815年擊敗拿破崙領導的法蘭西第一帝國後,英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主導國際事務達一個世紀之久,這一時期,被人們稱為“不列顛治世”。
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大英帝國與新興的德意志帝國的矛盾無法調和,1914年英國參與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一戰結束後的1922年,根據巴黎和會奪取德國殖民地而達到領土面積最大時期,覆蓋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土地和四分之一的人口,成為了世界歷史上跨度最廣的國家。由於帝國的領土、屬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內的七大洲、四大洋,有“英國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的說法,所以被形容為繼西班牙帝國之後的第二個“日不落帝國”。
阿拉伯帝國(阿拉伯語:الامبراطورية العربية,632年-1258年),是中古時期時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蘭帝國。唐代以來的中國史書均稱之為“大食”,而西歐則習慣將其稱作薩拉森帝國。阿拉伯帝國曆經626年,主要有四大哈里發時期(632年-661年)和倭馬亞王朝(661年-750年)、阿拔斯王朝(750年-1258年)兩個世襲王朝。
阿拉伯極盛疆域東起印度河及蔥嶺,西抵大西洋沿岸,北達高加索山脈、裡海以及法國南部,南至阿拉伯海與撒哈拉沙漠,國土面積達134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古代歷史上東西方跨度最長的帝國之一,亦是繼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之後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
阿拉伯帝國為與當時世界大國唐帝國進行領土爭奪,集中全國發展軍事水平。710年,軍事實力大體趕上吐蕃。由於重視軍事而忽視經濟發展,導致農業發展落後,內部農民起義不斷。怛羅斯之戰後,阿拉伯帝國無力東進。1258年,阿拔斯首都巴格達被大蒙古國的西征統帥旭烈兀攻陷,阿拉伯帝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