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宿屋

    失眠、興奮、不舒服?為什麼都可能是抑鬱

    ——抑鬱症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睡不好?——核心是抑鬱!

    心理科門診中很多最後確診為抑鬱症的患者,一開始是因為“失眠”而來就診的。睡眠障礙在很多疾病中都會出現,但在抑鬱症的患者中最為常見。

    失眠根據臨床表現不同,常分為入睡困難、眠淺多夢、早醒、睡眠感知障礙這四種。不同於焦慮症、單純性失眠症患者的病人,“早醒”是抑鬱症患者的一個特徵性睡眠障礙。很多抑鬱症患者表示,經常在凌晨、甚至深夜就會自發的醒過來,而且一旦醒來以後就再也難以重新安睡下去了。每天因此缺覺少眠,精神疲憊痛苦不堪。

    按照精神分析理論的經典學說,人熟睡之後,意識的防禦作用減弱,潛意識中隱藏在內心深層次的資訊會浮出水面。而精神心理障礙患者的內心,大多長久壓抑著種種衝突、矛盾、恐懼,在夜深人靜、呼呼酣睡的時候,透過夢境的形式,被重新激發出來。包括生活中承受著巨大壓力的人群,經常會在入睡之後不停做夢,而且夢境中多數是令人煩惱不安、擔心恐慌的內容。

    有一部分患者聲稱自己很少做夢,但早上起來卻覺得疲憊不堪,好像總是“睡不飽”。臨床睡眠分析的研究發現,這部分患者入睡後快速動眼期(REM期)的發生頻率顯著增高,而快速動眼期通常是人們在做夢的特徵性階段。這部分患者並不是不做夢,只是醒來後不記得自己做過夢而已。由於REM期時人的血壓升高、心跳呼吸加速、肌肉緊繃甚至震顫,相當於人體身心都在進行著劇烈的運動,也難怪這部分患者經過一夜睡眠,不光沒有得到休息,反而精疲力竭了。

    夢境既是對潛意識內容的呈現,同時也在進行著加工和處理,透過夢的象徵性形式,對我們的意識做出警示、提醒、安撫、疏洩等必要的干預,相當於我們“自己給自己做的心理治療”。但如果潛意識中蘊藏的內心矛盾、衝突過於強烈,或者長期被壓抑住的資訊,其實是既往重大、深刻的創傷,會對我們造成嚴重的傷害,引起我們心理巨大的擾動甚至崩裂,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我們會自動限制潛意識的浮現,以減少這個過程對內心造成的嚴重不良影響。

    按照睡眠分析技術的統計,人類的REM期集中出現在睡眠的後半段,也就是凌晨前後。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抑鬱症的病人為什麼會容易在這段時間突然醒來,這其實是因為潛意識中隱藏著的秘密太過危險,為了避免我們內心無法承受,而自動發生的保護機制。

    太興奮?——無法直面的憂傷

    有一種名為“躁狂症”的臨床疾病,主要表現為持久的情緒高漲、思維奔逸、行為亢奮的“情緒異常三高症狀”,與抑鬱症的情緒低落、思維遲緩、行為抑制的“三低症狀”正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但經過深入研究和臨床觀察後卻發現,躁狂症的病理心理機制,並非如表面上所呈現出的那樣,是源於病人“自我感覺太過良好”。恰恰相反,心理學家在躁狂症患者的核心人格中,發現的卻是極度的自卑、羞怯和悲觀消極;一些具有心理反應性誘因的躁狂症患者,發作前常可見到令人哀慟的經歷。

    因此,現在精神心理學的普遍觀點,躁狂症患者的核心本質其實是悲傷。出於對內心劇烈衝突和抑鬱情緒的抵抗或防禦,形成一種叫做“反向形成”的防禦機制,透過對自我虛幻性的美好想象,產生躁狂症的一系列症狀。概括地說:躁狂是對抑鬱的逃脫。

    甚至,越顯著的躁狂發作,越可以推想患者內心底的悲傷是多麼的強烈,以至於他需要更遠、更遠的躲避開。但是,這樣的心理防禦常常會有難以為繼、土崩瓦解的一天,因此患者在躁狂發作之後,便會經歷情緒無力支撐,重新跌倒谷底的狀態之中。美國精神障礙診斷手冊(DSM-5)甚至已經刪去了躁狂症這個診斷名詞,把它歸入到“雙向情感障礙”這一類別之中。精神病學家越來越確定,沒有單純的躁狂發作,——躁狂的後續,必然是抑鬱。

    類似的在生活中,很多喜劇演員或以詼諧幽默著稱的名人,卻被發現其實是抑鬱症患者,譬如卓別林、金凱瑞、憨豆先生、崔永元、羅賓·威廉姆斯……,更加驗證了“歡欣的核心其實是悲情”這一規律。

    不舒服?——難以表達的內心感受

    有這樣一群病人,輾轉於各家醫院的各個專家之間,總是感覺自己身體有著這裡那裡的不適感,但各項檢查卻沒有發現特別顯著的異常,服用種種藥物、嘗試各類治療,依然效果不佳。直至有一個醫生終於鼓足勇氣對病人說:“要不,你去看一下心理科?”

    帶著強烈的疑惑、甚至惱怒,這個病人不情不願的來到心理專科,經過系統的篩查、檢測及臨床評估,最終被診斷為抑鬱症。病人大惑不解,抗議道:“我心情沒有什麼不好的,我是一個很樂觀的人!”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經過抗抑鬱治療,這個病人的症狀果然得到明顯的緩解,軀體不適感大大減少,甚至完全消失了。

    這樣的故事不斷上演,以至於綜合性醫院的心內科、消化科、神經內科等諸多非精神類專科的醫生,都開始越來越重視軀體背後的心理問題。曾有一名著名的心臟病學專家,不無得意的告訴我,他近幾年在門診上用心理量表來篩查、用SSRI類抗抑鬱劑來試治遷延不愈的疑難病例,常常能獲得奇效,那些久受病害之苦的患者好轉之後,對他不禁感激不盡大呼“神醫”。

    明明是心理障礙,為什麼會表現為軀體不適?——我也總是懷揣著這樣的疑惑,直到一次講授兒童情緒訓練課程時的發現,突然讓我意識到了根源所在。

    我們選了一部國外的幼兒繪本為家長和孩子授課,每一課通常有一個關於情緒的小故事,然後是相關的練習。第一個練習是“覺察情緒”,會設定一些情境,如“別的小朋友借你的小汽車玩,結果弄壞了”、“你和紅紅一起打掃了教室,老師卻只表揚了紅紅,沒有表揚你”……然後詢問孩子:“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是很難過,還是有一點難過,還是不難過?”並用紅黃綠燈表明情緒的狀況,貼在相應的情境上。

    但當孩子表明自己會在某些情境下感到很難過時,有不少家長卻會忙不迭的勸孩子“想開些”,家長說道:“這有什麼關係呢?他也不是故意要把你的玩具弄壞的。”“打掃衛生是應該做的,可不能老想著要得到表揚哦!”

    第二個練習是“分辨情緒”,書本上會列出不同的小朋友在某種情緒下,體驗到的不同感受。譬如紅紅在難過的時候,就會“想要一個人躲起來,誰都不理睬”;東東則會“做什麼都提不起興趣,感覺悶悶的”……這一練習步驟,也經常被家長忽略、一帶而過;不少家長還會就此開始評論,教育孩子“你可不能像紅紅那樣,你要把你的困難主動告訴爸爸媽媽啊!”“心情不好也不能影響學習啊!”……

    直到第三個練習——如何處理和解決自己的負面情緒,才是家長們特別重視,會花出大力氣去教孩子、和孩子練習的步驟。

    這也和我們在臨床上觀察到的現象一致。很多兒童在成長過程中,不斷被家長教育、灌輸“憤怒、恐懼、悲哀、嫉妒”等情緒是不好的,是必須極力避免的,甚至只要發現這些情緒有露頭的跡象,就要將其扼殺在襁褓之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很多家長在訓斥、懲罰孩子的同時,還嚴厲的命令孩子:“不許哭!”

    長此以往,我們便習得了不去覺察、分辨自己內心的負面情緒,要“樂觀”、要“勇敢”、要“堅強”,而不能讓“悲傷”、“羞怯”、“恐懼”在內心佔據一席之地。當這些負面情緒顯露影蹤時,我們裝作看不到它們,用盡全力去打壓、驅趕走它們。

    可問題是,如果我們都無法面對它們,允許它們走到我們身邊,清清楚楚的觀察到它們的來龍去脈,我們又如何真的能夠讓它們心甘情願的離開我們?很多時候,這些負面情緒並沒有真的消失,只是被我們暫時壓制在心底而已。它們不斷緩緩醞釀,並伴隨著不被看到、不被理解的失望,從內部一點點向外滲透。這個時候,心中的抑鬱情緒,就外化成了身體上的“不舒服”。由於我們無法從內心承認、接受這些情緒的存在,就只能從外部的種種不適、軀體的痛楚中領略它們帶給我們的懲罰。

    解決之道——從與悲哀相伴開始

    她的母親反覆要求我以專家的身份,教育女兒“不要多想”、“要樂觀一點”,幫助她告誡女兒,擔心的那些事“其實都是無關緊要的”,都是“她自己瞎想出來的”。在發現我不可能按照她期望的那種方式來進行“疏導”後,這個母親立即悻悻的把女兒拖走了。

    我相信,這個母親在家中,一定曾很多次用這種方式與女兒“溝通”,幫助女兒壓制住內心那些負面的感受。直到最近女孩心中的負面情緒已經再也撐不住了,就像蓄滿了水的大壩難以承受經久累月的重壓,終於裂開一條條縫隙,水流從這些縫隙中飆洩而出。而這個母親,則希望我在她為女兒壘砌起來的大壩外面,繼續加固一層,則又可以天下太平了。

    但多年的臨床心理治療經驗讓我深知,即使我真的可以透過各種心理學技巧,動用巧舌如簧來說服這個孩子再次壓抑住心底湧起的悲傷,這也只是極其短暫的表面平和。這個孩子的內心就像是一個定時炸彈,負性的能量繼續積聚不斷脹大,在下一次爆炸的時候,卻有可能是我們都無法承受的結果。

    我和我同事經手的,那些治療成功的抑鬱症或惡劣心境(一種更輕性的抑鬱障礙)患者,沒有一例是靠說服來讓他們徹底放棄原來那些消極的念頭的。我們都一致認為,有效的陪伴是抑鬱症心理治療中最有價值的部分。

    心理治療師耐心的傾聽患者各種負面感受、悲傷情緒的浮現,生活中的不如意、人生的挫敗、消極的念頭不斷在診療室中來來回回。我們不加評判,更不把自己的生活經驗、觀念強加到來訪者身上。治療師努力去做的,只有不斷接近患者內心最真實的狀況,並和患者一起去回溯、瞭解這些內心感受的來龍去脈。

    抑鬱症患者就像躲進了深洞裡的人,我們衝他大喊:“洞裡面多黑暗陰冷啊!洞裡面多麼危險啊!快出來吧,外面又暖和又明亮!”我們又急又氣,甚至想要把他從裡面硬拽出來。可結果,常常只會使他們更害怕,反而朝更深的地方鑽進去。

    心理治療師不這麼做,他們反而走進洞內,一邊表示著善意,一邊一點一點的靠近洞中的患者。有的時候走得快了,患者警覺的動身逃離,甚至驚叫起來,治療師便停下來,等一會兒,或者觀察對方的需要,然後給對方遞過去一杯水、一點食物,讓患者放鬆一點,再繼續走近。

    當治療師終於走到患者身邊,和他一起席地而坐時,心理治療便進入到了第二個階段。他們饒有興趣的打量著患者,探詢著他發現山洞、進入山洞的經歷,以及在山洞中生活的感受。患者開始向治療師袒露他過去在洞外被太陽灼傷的面板、被野獸啃咬的牙印、被人刺傷的疤痕……那些傷口到現在還隱隱作痛,那些噩夢般的回憶仍不時侵擾著他。治療師開始更深刻的理解換患者內心的哀慟和缺失,以及山洞對於他的意義。

    但患者有時也會抱怨山洞的陰暗潮溼,缺水少食;心理治療也隨之進入了第三階段。治療師繼續在洞中耐心陪伴患者的同時,也不時會帶進來一些洞外之物——一朵玫瑰、一顆紅棗、一粒鵝卵石,並鼓勵患者嗅探玫瑰的撲鼻芬芳,品嚐紅棗的甜美多汁,搓揉鵝卵石的冰涼潤滑……在患者興趣漸起時,還會順口告訴對方自己是如何獲得這些東西的。

    患者終於被打動,開始嘗試著走出洞口,也去探尋、獲取這些美好的事物。但由於久居洞中,他剛出洞口就被外面明晃晃的光線照得一陣發暈,他蒼白纖薄的面板被烈日灼得火辣辣般疼痛,他一不留神在高高低低的山路上摔了一個狗啃泥,他在摘取花朵時被莖葉上的尖刺扎得滿手是血……他有些畏懼了,後悔了,他開始埋怨治療師,指責治療師對自己一點用都沒有,甚至以各種方式或明或暗的猛烈攻擊起治療師。

    這就是第四階段,也是最考驗心理治療師功力的時期。治療師需要更敏銳的察覺在受到患者攻擊、推開時,自己內心的變化。透過對患者長期陪伴、接觸的經歷,更及時、深刻的感受到患者此時的恐懼、迷惘和失望,而不是被治療師自己心裡自然產生的不滿、挫敗、委屈所吞沒。

    治療師還需繼續陪伴著回到洞中的患者,在他稍稍平復之後,和他一起回看出洞後到底發生了些什麼。並發現:雖然一陣發暈,但患者最終依然站直了身體張開了雙眼,並看到了五彩斑斕的春景;烈日灼身,但他肩上本來一直未愈的創口,卻在太陽的暴曬下結起了痂;不慎摔倒,匍匐在地上的時候,他卻發現了石板下幾朵可愛的小雛菊,以及伸向他身邊,雖然他還不敢握住的一雙善意的援手……

    我們繼續不時帶來一些洞外的事物以及訊息,被撓得心癢癢的患者,於是開始了第二次、第三次、越來越頻繁的出洞,並越走越遠。心理治療的工作,也逐漸走向尾聲。

    抑鬱症患者這一切的改變,均來自於治療師走進山洞的那一刻開始。曾有一位患者這樣對我說:心理治療中的很多事我都記不太清了,我也不知道我到底是怎麼好起來的。不過,身處無邊無際的黑暗之中的我,終於有一天意識到你真的是在我身邊的,並和我一起面對那種黑暗。我的心裡,突然就沒有那麼絕望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做智慧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