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8
回覆列表
  • 1 # sunjin6278

    東周時期,周道衰微,孔子做魯國司寇,諸侯加害他,大夫排擠他,孔子知道自己的言論不被採納,學說行不通,不能治政,就治言,潛心將東周從公元前722年(魯隱公元年)到公元前418年(魯哀公14年),各諸侯國發生的事件按時間的先後順序記錄下來,共計242年的史事,18000字,微言大義,褒貶得失,以此作為天下諸侯行事的標準,藉以警醒諸侯克己復禮,按義禮行事。

    那麼孔子為什麼把所記載的這段歷史起名為《春秋》呢?其一據說是取孔子寫書的時間。據《公羊傳疏》記載“哀公十四年春,西狩獲麟,作春秋。九月書成,以其春作秋成,故曰春秋也。”也就是說孔子在魯哀公14年春天開始寫書,到當年的九月將書寫成,起於春季,成於秋季,故取書名《春秋》。其二是春秋兩季正合褒貶。古代農作物一般都是春生秋殺,春天萬物生髮,正合仁德,秋天萬物遭刑殺,正合義禮。行仁過,則落為懦弱,無原則;行義過,則成為殘忍,無情義,一春一秋,一生一殺,一是一非,一褒一貶,正在春秋二季。孔子作《春秋》的目的,就是對上闡明三王之道,對下分辨社會上處理事情的準則,辨析疑惑難明的事理,分清是非曲直,判定猶豫不決的疑難問題,稱讚善者,批評惡者,表彰賢者,貶斥不肖者,希望使滅亡的國家恢復起來,斷絕的血脈能再得到延續下去,彌補弊端,興辦廢棄之事,復興西周禮制。其三是春秋二季適合征戰。春秋兩季,不太炎熱也不太寒冷,晴暖天氣多,春天的青黃不接,秋天的五穀豐熟,正適合戰爭掠奪,古代作戰也都是以戰車為主,春天作物生髮,淺草剛能沒馬蹄,秋天莊稼收穫,田地一派曠野,也正適合撕殺,因此,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征伐戰大多在春秋兩季發生,以《春秋》作書名,也許有代指諸侯之間毀禮喪義征戰之意吧。

    孔子作《春秋》,共記述被殺國君36人,滅亡國家52個,諸侯四處奔走而不能保住他們的國家,不可勝數。之所以造成這樣的原因,都是因為他們不懂春秋大義。正因為他們不懂得春秋禮義,才最搞得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君不像君,就容易使臣子犯法;臣不像臣,就要被慘殺;父不像父,行事就不合義理;子不像子,就會落個不孝之名。因此對古代各朝各代來說,能熟悉《春秋》,按《春秋》禮義辦事,也還是很有其積極意義的。春秋是人們嚮往的季節,有春華秋實的美好,也有殘花掃葉的傷悲,孔子借春秋作書名,微言大義,也正在此嗎?

  • 2 # 寡慾知足

    孔子作了春秋,壞人就開始害怕了,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醜惡面目會被世人所識。

    不過,孔子也知道有教無類,不然也不會第一個開辦私塾,老師的祖師爺是孔子,自然也可以理解。

    雖說有教無類,可不是說能教好就能教好,孔子也有弟子不被他認可的,《論語》記載,有一個弟子,做了什麼事,孔子對別人說,以後這個弟子不是他的弟子了。因為這個弟子做的事和孔子的教言背道而馳。

    現如今,有人對儒家嗤之以鼻,可以理解,不一定是壞人,害怕儒家的學說。我本人也曾討厭儒家,現在想來,這些人完全有可能是認識不到儒家學說的本義。想吧,一個普通小學生怎麼會明白高數,我讀過《論語》,《中庸》,到現在也還在學習儒家經典。

  • 3 # 楊朱學派

    孔子做《春秋》的目的是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把權力關進牢籠。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孔子做《春秋》,是為宣揚憲政思想。

    一、忠於人民。

    孔子所提倡的“忠”本意為與人坦誠相待,工作盡職盡責。君臣之間,上下級之間,都可以互相盡忠。   

    在《左傳·莊公十年》中,有一則曹劌論戰的故事:   

    曹劌問魯莊公,你憑什麼和強大的齊國作戰?莊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曹劌所言,是指魯莊公是盡職盡責,忠於人民的合格君主。

    《左傳·桓公六年》有曰:“所謂道,忠於民而信於神。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辭,信也。”又曰:“民者,神之主。聖王先成與民而後致力於神。”   

    邾文公是春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在其晚年,邾國欲遷都於繹,文公為此占卜。得卦辭“利於民,而不利於君。”邾文公曰:“苟利於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樹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孤必利焉。”左右稱,不遷於繹,“君命可長也。”文公曰:“命在養民。死之短長,時也。民苟利,遷也。莫如吉也。”遂遷都於繹。不久,邾文公去世。   

    孔子盛讚其“知天命。” 荀子“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生君,是為民也”的思想,便源於此。   

    但韓非卻將儒家之忠“法家化”。把原本的“工作盡職盡責,與人坦誠相待”篡改為“君主的利益高於一切”和“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只限於下級對上級,臣民對君主盡忠。   

    二、人民沒有絲毫奴性   

    華元是春秋時期宋國六卿之一,著名政治家。歷事昭公、文公、共公、平公四君。長期任右師,執掌國政。   

    《左傳·宣公二年》記載:鄭國大舉伐宋,華元帥軍抵抗。在戰前,華元賞賜羊肉給將士,但遺忘了為其駕馭的車伕,車伕便在大棘之戰中,駕著戰車直奔鄭軍之中,導致主帥華元被俘,宋國大敗。之後宋國以兵車百乘將其贖回。   

    不久,宋國築城,華元任工程總監。築城的役夫見華元巡視工地,便作歌吟唱,以諷刺他兵敗被俘。由於華元隨從人少,寡不敵眾,只得離去。   

    華元身為宋國六卿之首,且身兼築城總指揮。卻被役夫嘲笑、譏諷,足見當時之人沒有絲毫奴性。   

    此外,前文所言之曹劌,作為一個士民謁見君主。國君對其畢恭畢敬,以禮相待。可見當時雖有君王、大夫、平明階層之分,但卻無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之別。人與人之間是非常平等的。   

    無論是君王,還是大夫,但凡壓榨人民,要麼被放逐,要麼被弒殺。因為君主的唯一使命,就是為人民盡忠。

    在趙本山和範偉主演的小品《拜年》中,趙本山去範鄉長家,當鄉長認出他後,他嚇的藏到老婆身後。又聽聞範鄉長已經去職後。終於挺起腰桿,“現在咱們平級了,我不用怕你了。剛才氣都不敢出。”然後趙本山和媳婦要求範偉給自己倒茶,上煙。後來還坐到炕上與範偉一起吃菜飲酒,無拘無束。之後趙本山接到電話,得知範偉已提升到縣長後,嚇得一下子從炕上摔了下來。   

    文藝作品是虛構的,但卻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之上,把華人的奴性展現的淋漓盡致。

    三、把權力關進牢籠。  

    《左傳·隱公五年》記載:魯隱公在棠地觀捕魚。孔子書之,非禮也。   

    《桓公十五年》記載:天王使家父來求車。孔子書之,非禮也。諸侯不貢車服,天子不求私財。   

    國君思念嫁與他國的女兒,與女兒見上一面,都要被貶斥——“公會杞伯姬於姚,非事也。天子非展義不巡守,諸侯非民事不舉。”   

    只有限制君主權力。把權力關進牢籠。才能保證人民的自由。   

    四、思想與言論。   

    在《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中,有子產不毀鄉校的故事:   

    鄉校是先秦時期,人民休息和議政之所。子產執政時,鄭人常聚集鄉校,謗子產之政。然明建議毀掉鄉校。子產卻認為,鄉校是人民休息,議論政治之所,“民所善者,吾則行知;民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何以毀之?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不如吾聞而藥治之。”   仲尼曰:“以是觀之,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   

    由此可知,無論是子產,還是孔子,都是反對專制獨裁,支援言論自由,支援人民批評和議論政治的。   

    孔子的政治思想有兩層:

    一是在東周亂世,君守君道,臣守臣道。恢復周朝的秩序。

    二是未來的政治理想,實現大同社會——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即民主法治社會的高階階段。今天,北歐、中歐等一些發達國家已經實現大同社會。孔子不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更為萬世開太平!

  • 4 # 蓋天宣夜說

    孔子不是寫《春秋》,而是在重撰重寫中國歷史的《春秋》!知道做過周朝守藏史書吏的老子,因為什麼事故在年齡古稀之時才著作僅有五千言《道德經》的圓故嗎?曾經做過管理上古歷史文獻竹簡書吏老子的《道德經》精髓,實際上都出自於老子曾經接觸並閱讀過的上古歷史文獻(玄覽)中!顯然,若是沒有孔丘殺害少正卯,燒掉上古文獻竹簡重撰《春秋》建立“天尊地卑、男尊女卑”儒家學說的這一把事情做絕了的“絕無師法”行為?垂暮之年“叱詈風徳之衰、且悲堂廟之殆”的道家老子,豈會再以“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祭祀不輟”與“載營魄抱一能無離?專心治柔(女)能嬰兒?滌除玄覽能無疵?……”思想來寫華下大中華龍的傳人歷史的《道路經》?徳——路也

  • 5 # 好玩的國學

    孔子“春秋筆法”寫《春秋》!

    孔子年紀大了,精力不濟,為什麼要費神費力地寫歷史呢?義大利著名歷史學家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歷史與現實息息相關,因為“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未來的歷史”。歷史學家們寫歷史,不是為了好玩,也不是為了出名,而是要借鑑歷史經驗,為現實服務。司馬遷著《史記》目的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司馬光編《資治通鑑》是“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都是透過寫歷史的興衰,總結經驗教訓,為現實服務。

    孔子晚年寫《春秋》,也是為他的政治理想服務。恰如孟子所說,“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大意是說,“當時的情況很亂啊,各種奸邪的學說和殘暴的行為時有出現,大臣殺了君主,兒子殺了父親,孔子很擔心害怕,這樣的世道怎麼得了,於是寫了《春秋》”。

    孔子將政治思想融入書中,他採用的是“微言大義”的敘述方式,後世又稱為“春秋筆法”。通俗地說,孔子不直接表達觀點,而將思想和立場隱晦地暗藏在文字之中。比如,魯僖公二十八年,晉文公在城濮打敗了楚國的軍隊,他召集各國諸侯,在“踐土”開國際會議,正式宣告成為春秋霸主。這樣不過癮,還專門“邀請”了周襄王,過來參加會議。按照禮制,周襄王是所有諸侯的總領導,晉文公開會不經過周襄王的批准,反而要求國君趕來開會,這顯然是大逆不道。但周襄王沒有辦法,只好乖乖地來參加會議。對這一段歷史,要是直說的話,應該是這樣:晉文公違反禮制,壞了規矩,公然要挾周襄王必須到“踐土”開會。周襄王無奈參會,正式承認晉文公的霸主地位。但這樣寫顯然有問題,讓周襄王很沒有面子。一貫主張國家統一、“忠君尊王”的孔子肯定不能這麼幹。所以孔子用“春秋筆法”寫到:“天王狩於河陽”。意思是,周天子“雄赳赳氣昂昂”,車馬浩蕩巡視河陽,順便搞了一場規模宏大的狩獵活動。

    孔子的《春秋》,就像標槍和匕首,對那些違反禮制、犯上作亂的人很有震懾作用。所以有“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的說法。而孔子也說,“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意思是,“我寫了《春秋》這本書,後世會有人因此而理解讚美我,也會有人因此詆譭我,隨便別人怎麼看,寫史的事情我還是要幹”。

    因為孔子老用隱晦的筆法,搞得《春秋》很難懂,所以後來出現了專門註解《春秋》的書,分別是《左傳》、《公羊傳》和《穀梁傳》,史稱“春秋三傳”。

  • 6 # 史海觀瀾

    首先,《春秋》為孔子編撰,而不是著寫。

    孔子根據 魯國的史官記載將魯隱元年到魯哀公十四年的歷史修成了一部史書,這部編年史書就被叫作《春秋》。共242年史事,大約有1.5萬字。《春秋》記事非常簡練,近乎 大事年表。

    這是《春秋》內容。

    其次,古人推崇三不朽,而立言是三不朽之一。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孔子說:“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孔子畢生都在追求某種“身後之名”、“不朽之名”。而對身後不朽之名的追求,正是古聖先賢超越個體生命而追求永生不朽、超越物質欲求而追求精神滿足的獨特形式。”

    無疑,著書立說傳世是言之不朽的!

    再者,透過編寫《春秋》可以宣揚孔子的政治抱負和思想觀念!

    《春秋》微言大義,透過“筆”“削”的春秋筆法,“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左丘明發微探幽,最先對這種筆法作了精當的概括:“《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汙,懲惡而勸善,非賢人誰能修之?

    史家講求秉筆直書,但孔子卻利用不太明顯的字眼等隱諱的寫法,暗暗將自己的主觀看法加入其中,對歷史人物進行評價。

    由此孔子構建了完整的仁、禮道德思想體系和崇古的仁、義政治理念。

    最後,《春秋》的編訂,有總結歷史經驗、為執政者提供借鑑的目的。它強調天下一統、社會穩定、定名分和周天子的正統地位,反對諸侯僭禮越位與兼併戰爭。而且做為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對後世史官和文學創作影響深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人在社會上賺了很多錢,可以不捐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