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陳杰
-
2 # 拾光的你
《倚天屠龍記》那麼多版本,最愛的是蘇有朋和賈靜雯這一版,臺詞各方面的也和原著比較接近。
張無忌的武功高強,但他卻不恃強凌弱,天生的宅心仁厚,這也和他從小的生長環境有關,在冰火島上,只有父母,義父和他四個人,沒見識過複雜的人心險惡的世界。
成年後對那些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沒有痛下殺手。也正是這種不計前嫌的性格,讓他能調停江湖各門派之間和明教的糾葛。
但是在感情上張無忌真是一個很被動的人,漢水與周芷若的初遇,照顧了他一段時間,令張無忌心心念唸了很多年,那方帕子也一直帶在身邊,直到成年後與周芷若相遇,看到了就說:這麼多年來,你一直留著。而張無忌則認為:對我好的人,我永遠感念在心。
光明頂周芷若的那一劍,沒殺了他的人,卻傷了他的心,這時候有個溫柔還無微不至照顧自己的小昭在身邊,對比起來以前的漢水之情,就顯得單薄了許多。
從靈蛇島回來後,張無忌對楊不悔說,周芷若讓他“又敬又怕”,可後面也對楊不悔說過“趙敏讓他又愛又恨”
最開始趙敏給張無忌的印象是刁蠻無理,心狠手辣,與逼死他父母的那些人是一丘之貉。
後來看到趙敏對他明幫暗助,處處維護他,為了他不惜拋棄榮華富貴,與家庭決裂,甚至為了在四大金剛面前保全他,連女子最重要的名節也可以不要,張無忌在那一刻就認定了趙敏。
金庸筆下的愛情,有成全也有互補。
就像郭靖和黃蓉,大智若愚要配上一點古靈精怪才會顯的更加生動。
而優柔寡斷的張無忌,則需要剛毅果敢的趙敏才會顯的更加周全。
-
3 # 喳喳輝
張無忌很聰明,聰明的孩子當然有工於心計的資本,但工於心計的小屁孩,之前的小楊過已經是了。金庸本是將小張無忌寫得像個小魔頭一樣,但恐怕是突然考慮到不想和楊過的角色設定太像,所以趁著張無忌長身體的時候,硬生生把這個小魔頭給掰彎了……不是那個意思!我是說,金庸又專門給成年的張無忌加了一些性格上的設定,那就是溫和,不記仇。這是最初連載的時候,後來金庸大改了一遍,出了三聯版,就把小張無忌也改成了人畜無害的性格了。之前答題的時候根據新修版(其實和三聯版區別也不大,只不過有些細節不同)寫了個關於張無忌這個角色的簡評,覺得張無忌這個角色帶有濃厚的哲學意義……不是那個意思!總之,這裡就不厚道地搬一下:
“射鵰三部曲”,曲曲各異。《射鵰英雄傳》中,金庸花了大量的筆墨來探討俠之於國家和民族的意義;《神鵰俠侶》中,金庸又將情節的主要線索都放在了情字上;而在《倚天屠龍記》中,武林正邪間的種種仇恨與兇殺尤為突出,這是與前兩部作品的不同之處。而作為小說的主角,張無忌起到的主要作用便是調和江湖矛盾,以自己的仁厚寬宏化解武林中的紛爭與憎恨,從而為光復河山的民族大計奠定基礎。這是作者賦予張無忌的使命。眾所周知,金庸很喜歡在武學中安排下一些“彩蛋”,用來給主角加以襯托或隱喻。不難發現,張無忌所學的武功有很明顯的共性:乾坤大挪移,囊括乾與坤,挪移變換;太極拳,包含陰與陽,且陰中有陽,陽中有陰;而九陽真經,實為斗酒僧為糾正九陰真經陰盛陽衰而作,名為九陽,本質卻是陰陽互濟。而當九陽和乾坤結合後,無論武功正與邪,剛與柔,均可取而用之。這自然是有著寓意在其中。
張無忌父親為正派俠士,母親為邪教妖女,自己既是武當弟子,又是魔教教主,武功中有正宗至高武學九陽真經,又有邪教鎮教之寶乾坤大挪移,而且促成了正派邪教的聯手抗敵,這就是金庸給張無忌的定位:善良、寬厚、不忌恨、不執著於正邪、不走極端,所以能化解正邪之間的多年積怨,還能充當雙方溝通的橋樑,讓雙方增進了解,共謀盛舉。
張無忌醫術高超,能妙手回春,其實對於江湖而言,他自己又何嘗不是一劑調和陰陽的靈藥?一些人認為張無忌既然名叫無忌,本應無所顧忌,結果他卻顧忌重重,既沒能為父母復仇,也沒能破壞朱元璋的陰謀,著實可惜又可氣,金庸為主角取名無忌,是在諷刺他的處處顧忌。其實不然。張無忌曾對朱九真報過自己的名字,朱九真說道:“無忌,無忌!嗯,這名字高雅得很啊,小兄弟想來是位世家弟子了,喏,你坐在這裡。”若取名無忌是要讓孩兒無所顧忌,人擋殺人,佛擋殺佛,反倒是濃濃的草莽味了,怎麼也高雅不起來吧?《說文》有云:忌,憎惡也。古人為孩子取名為無忌,是希望孩兒一生心無憎惡,待人寬厚仁善,的確高雅得很。無所顧忌云云,反而是曲解了。
所以說張無忌其實是人如其名的,因為他對誰都不會真正記恨在心,包括仇人。當逼死他父母的幾大門派人士和害得他幾乎喪命的何太沖、班淑嫻、朱長齡等人有難時,他都選擇了以德報怨,而對曾將他折磨得死去活來的玄冥二老,他也沒有下狠手,只是以九陽功廢去了他們的玄冥神掌,放二人走了。有些人覺得張無忌太容易受騙了,比較窩囊,哪像很多武俠小說裡那些智勇雙全的大俠?因此認為金庸想寫的其實是個身負絕世武功普通人。個人認為這種想法是不全對的。金庸筆下的主角也都帶有普通人的一些毛病,比如郭靖有些古板苛刻,楊過有些輕浮乖僻,至於張無忌麼,大概是容易上當了。然而容易受人欺騙只是張無忌的一面,而且只是一個表面而已,不能以此簡單地推斷出金庸的創作意圖。不妨進一步想想,張無忌為什麼容易上當?他並不蠢,反而十分聰穎,學什麼都快,而且只要起了提防之心,敵人的詭計也不是那麼容易奏效的。張無忌之所以屢屢受騙,是因為他在書中出場的二十年中,有十五年是脫離社會生活的(十年冰火島,五年崑崙山),這讓他少了江湖閱歷,缺乏防人之心,此外自然還有他天性上的原因,那便是他的“無忌”了,他傾向於把人性想得很好,容易相信別人,且不記仇。
從後者來看,張無忌可一點也不像普通人了,反而有幾分聖人的特質,因為很少有人會像他這樣寬厚仁善,胸襟寬廣,不計前嫌。也正是這樣的性格,讓張無忌能夠平息正派與邪派間的恩怨紛爭,舉江湖之力,創下光復河山的偉業。然而金庸也很清楚這種性格會帶來的負面影響,那便是“君子可欺之以方”。所以張無忌沒能復仇,也沒能坐上皇位。總的來說,張無忌確實不如其他金庸小說的主角那麼鮮明。他不會像郭靖那樣執著於復仇,也沒有像郭靖那樣為了復仇而牽扯了太多無辜性命;他不會像楊過那樣無所顧忌敢愛敢恨,也沒有像楊過那樣常為一時痛快而結下了樑子;他厭惡所謂的正邪之爭,卻不像令狐沖那樣厭惡到生了歸隱之心;他性格與世無爭,卻不像段譽那樣無爭得對武學都有了牴觸,因為他明白毒藥是救人還是害人,不在於藥,而在於人。這是因為張無忌是中庸的,他沒有極端的立場、性格或舉動,他為人就像名字一樣,不記仇恨,寬厚待人,因此他的故事裡少了幾分傳統武俠小說裡多得有點氾濫的復仇快感;他也像他的武功一樣,什麼正派邪派,什麼少林武當,皆可取為己用,因此他在他的故事裡包容了正與邪,乾與坤,陰與陽,終於干戈化解,群雄歸心,河山光復,實現了郭靖與黃蓉的遺志,給射鵰三部曲畫上了一個精彩的句號。
相關內容
- 《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對他身邊的女孩,都是什麼感情,都是愛情嗎?
- 《倚天屠龍記》中,與張無忌青梅竹馬的周芷若為什麼最後輸給了趙敏?
- 在新版《倚天屠龍記》裡,周芷若向張無忌坦白“靈蛇島”實情時,為什麼她卻說後悔了?
- 新版《倚天屠龍記》的少林比武大會上,張無忌是能打敗周芷若的,為什麼就突然收手了呢?
- 新版《倚天屠龍記》裡周芷若比武贏了張無忌,為什麼還要跟他聯手去破“金剛伏魔圈”呢?
- 《倚天屠龍記》楊不悔與張無忌為什麼沒有產生愛情?
- 《倚天屠龍記》結局的時候,張無忌是否超越了張三丰?
- 《倚天屠龍記》中的周芷若和趙敏對張無忌分別有幾分真心?
- 《倚天屠龍記》結尾時張無忌為什麼沒有把屠龍刀留給武當而是給了少林?
- 《倚天屠龍記》中,朱元璋本是張無忌手下,為何能夠成為大明皇帝?
十年金庸粉來回答這個問題!倚天屠龍記是射鵰三部曲最後一部,主角張無忌是一個武功高強、俠骨柔情又優柔寡斷的人。
先來說說他的武功,張無忌是金庸先生唯一親口承認其筆下武功最高的角色,雖然說有些誇張,但是也充分說明了張無忌的實力。張無忌主要武功是九陽真經和乾坤大挪移,其中九陽真經首次出現於神鵰俠侶後期,少林覺遠大師無意間背誦了九陽神功,擁有了強大的內力而不自知,瀟湘子和尹克西從覺遠大師徒弟張君寶手中搶到九陽神功,覺遠大師在追回經書的過程中偶遇楊過、小龍女及郭襄等人,楊過評價覺遠武功不輸當世任何一人,而覺遠僅僅只是熟背了九陽神功且完全不懂得運用就得到了當時的神鵰俠如此高的評價,可見九陽真經是不輸於九陰真經的絕學。覺遠大師圓寂之時,將九陽神功傳授於少林無色大師,郭襄女俠以及徒弟張君寶,三人各得三分之一,後來分別演變成少林九陽功,峨眉九陽功和武當九陽功,郭襄和張君寶更是以三分之一的九陽功為基石得以開宗立派,成為一代宗師,創立了6大派之一的峨眉和武當,可見張無忌得到全本的九陽神功是有多麼強大,後期多場戰鬥證明了九陽神功就是bug,擁有源源不斷的內力,超強的傷後治癒能力,最bug的是擁有九陽功後學其他的武功都會事半功倍。張無忌的另外一項絕學就是乾坤大挪移,明教前任教主憑藉4層乾坤大挪移就能威震天下,重創少林三渡之一,打遍天下無敵手,歷代明教教主僅有第八代教主能夠將乾坤大挪移學到5層,而張無忌在九陽神功的加層下短期內學會了全部7層乾坤大挪移,戰鬥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此時的張無忌可以說張真人之下再無敵手,6大派圍攻光明頂時,張無忌更是憑藉九陽神功和乾坤大挪移,以一人之力單挑6大派,從而一戰成名,名揚天下,拯救明教於水火之中,後期的張無忌更是得到張真人的指點領悟了太極拳劍,在靈蛇島又學會了西域聖火令的武功,此時張無忌的武功已經登峰造極,但是要說張無忌的武功是金庸筆下第一人,個人覺得還是略顯誇張,可能只是金庸先生一時之言,畢竟張無忌武功再厲害也是武俠的範疇,而倚天裡面的張真人就已經可以列入修仙的行列了,畢竟凡人也沒辦法活到100多歲還依然精神抖擻。
張無忌從小也是一個非常具有俠義心腸的人,兒童時的張無忌就可以為了義父金毛獅王的安危而不顧自己生死,在爹孃雙雙被逼死後仍不肯說出金毛獅王的下落。張無忌從小受盡苦難,成名之後仍能做到以德報怨,6大派圍攻光明頂時,張無忌雖然擁有絕世武功,仍然能夠做到以大局為重,及時出手化解明教和6大派的矛盾,粉碎了朝廷的陰謀,拯救了明教,同時也拯救了逼死其爹孃的名門正派,成為明教教主後毅然帶領亦正亦邪的明教迴歸正道,率領明教眾人救出了被朝廷俘獲的6大派核心人員,解除了6大派對明教的誤會,張無忌其人本無大志,但是為了天下蒼生,揭竿而起,率領明教與朝廷為敵,團結6大派突破朝廷的重重包圍,徹底拉開了全武林團結一致抵抗外族的序幕,為元朝的滅亡奠定了基礎。
張無忌雖然能力出眾,但是感覺人氣不如金庸筆下的喬峰楊過等主角,可能與其優柔寡斷的性格有關。張無忌的性格導致其很容易被騙,並不像一個充滿豪氣的大俠,張無忌從明教神醫胡青牛那裡逃走後,遇到了其初戀朱九真,大理段氏家臣的後人,朱九真本有心愛之人,但是為了覬覦屠龍刀,探的金毛獅王的下落,假意與張無忌交往,被張無忌發現後更是對張無忌起了殺心,應驗了張無忌的娘殷素素臨死前的一句話,越是漂亮的女人越會騙人,也為初入江湖的張無忌上了極其生動的一課,好在張無忌最終因禍得福,落入山谷中習得九陽神功,神功大成的張無忌再次見到朱九真時,面對要再次想傷害他的朱九真,仍然選擇原諒她,反而是憤憤不平的路人甲珠兒在看不下去的情況下選擇殺死朱九真。珠兒始終對當年咬他一口的張無忌戀戀不忘,張無忌面對自己的表妹珠兒也許是一種同情憐憫,也許是有好感,始終都有一種剪不斷的關係,直到珠兒發現自己愛的始終是小時候咬她的張無忌,並不是現在的曾阿牛,二者的關係才理清楚。張無忌在明教密室遇見了對其無微不至的小昭,甚至一度讓張無忌在生活中無法離開小昭,對小昭產生一種依賴性,雖然小昭對張無忌始終有情有義,但是小昭內心也有自己的秘密,希望得到乾坤大挪移換取家人的平安,張無忌對小昭也是疼愛又加,始終帶在身邊,直到小昭為了拯救眾人回到波斯的那一刻,那一刻只有不捨,那一刻不是愛情,勝似愛情,一切盡在不言中,其實張無忌是有愧於小昭的。張無忌在光明頂之戰中遇到了周芷若,一眼就認出是當年漢水初遇的芷若,兩人也是互生情愫,可是芷若師傅的迂腐註定了這段感情的悲劇,在師傅的逼迫下芷若發下毒誓,不得與張無忌成婚,並且要得到屠龍刀光大峨眉,與此同時張無忌又遇到了一生之敵敢愛敢恨的趙敏,他對趙敏是又愛又恨,趙敏本是蒙古郡主,與明教勢不兩立,趙敏也多次運用其智慧對付明教,多次讓張無忌中計吃虧,但是偏偏又愛上了張無忌。張無忌在愛著芷若的同時也愛上了趙敏,對小昭和珠兒也有好感,自己都分不清楚自己愛的是誰,還曾夢見自己同時將四個女的全娶回家了,最終四女聚在一起的結局是小昭遠走波斯,芷若下毒毒暈眾人奪取倚天劍屠龍刀並且殘害珠兒嫁禍趙敏,芷若是愛張無忌的,與其說是對師傅的誓言讓芷若走出了這一步,還不如說是張無忌的優柔寡斷讓芷若因愛生恨,張無忌最終才知道自己最愛的是為自己受盡委屈且願意為自己放棄一切的趙敏,然後即使到倚天結局時決定與趙敏遠走天涯的張無忌仍然沒有徹底擺脫與芷若的關係,可以說張無忌是很容易傷害到身邊的人的。
張無忌是一個嚮往自由的人,喜歡無憂無慮的生活,並無稱雄之心,可上天卻給了他稱雄的能力,強迫他走上了稱雄之路,但其性格並不適合作為一群雄獅的首領,因此最終為別人做了嫁衣,將江山拱手讓人,但是自己也得到了嚮往的自由生活,也算是人生贏家,其感情經歷也是豐富曲折,對幾個紅顏知己都投入了感情,但是由於無法理清自己感情線,從而也造成了一些悲劇,對她們都造成了一定的傷害,這些都是其優柔寡斷的性格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