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8月2日援引國防部訊息人士的話報道稱,美國軍方為了在歐洲對抗俄羅斯,計劃測試新型的移動發射式巡航導彈。
6
回覆列表
  • 1 # 千騎營卍首席司號員

    在美國以俄羅斯違反條約為藉口暫停履行"中導條約"義務以後,俄羅斯也強硬表示暫停履約。參照美國近幾年的對外談判策略來看,俄羅斯的強硬很可能已經讓美國騎虎難下,但是,以更大力度施壓逼迫俄羅斯讓步似乎也還是美國的選項。

    近日,美國五角大樓發言人公開對外表示,美國"已經開始生產用於試驗陸基非核導彈原型的部件,這些導彈曾被《中導條約》禁止"。與此同時,日前美國也透過媒體對外放話稱,美軍將於今年8月試射射程達到1000公里的陸基巡航導彈。而由此可以看出,面對俄羅斯的強硬,美國似乎顯得太過於著急。

    而且,在釋出這些訊息的同時,美國發言人也著重強調,"美國目前沒有做出任何不可逆轉的舉措,美方隨時準備停止相關開發工作"。

    俄羅斯伊斯坎德爾M導彈的優異效能確實給美國帶來了不小的壓力,而且該導彈還只是其中之一,俄羅斯近幾年發展迅速的高超音速導彈系統很可能也是美國此次退約、希望重新談判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對於美國近幾年的新套路,俄羅斯似乎已經瞭然於胸,並不買賬。

    在近幾年,一種從施壓-再施壓-極限施壓-談判的路徑在美國的對外策略當中非常流行,其總體思路也就是先以極大的壓力震撼對手,在對手驚慌失措的情況下釋放談判意向,並藉此獲得對手在談判當中的最大讓步。而隨著美國的這套新策略一用再用,其震撼效果也在不斷的減弱,在面對一向強硬的俄羅斯之時,這套策略的效果就更是大大降低。

    也就是因此,美國在"中導條約"問題上表現的有些著急,而其不斷曝光的所謂新武器研發計劃,其實也是對俄進一步施壓的形式而已。

    在"中導條約"問題上,俄羅斯還是有很大底氣的,原因很簡單,美俄兩國幾十年下來形成的不同優勢已經讓美國很難改變。

    從冷戰開始,美軍的優勢就集中在海空領域,其對地打擊模式也早已經和海空優勢融合。而俄羅斯則不然,受二戰後蘇俄海空實力有限的問題影響,蘇俄更注重路基導彈的研發,其導彈技術實力也是最大的優勢所在。因此,儘管美國在導彈技術方面也擁有很大潛力,但是和俄羅斯相比還是要遜色一些,而重新發展陸基巡航導彈或者中程彈道導彈的思路必然也會浪費美軍的資源,得不償失。因此,和俄羅斯搞全面的中程導彈對抗絕不會是美國的選擇,其近期研發一些中程導彈的訊息很可能也是對俄施壓、逼迫俄羅斯談判讓步的策略而已。而美軍對地打擊體系更依賴於海空力量的現實,必然也是很難改變的。

    美國依靠強大的海空力量獲得優勢,而其他一些大國透過導彈技術獲得相對戰略優勢的做法,原本也是大國之間戰略平衡的一種現實形式。但是,美國追求絕對戰略安全的舉措卻打破了這種平衡,其在維持自身強大海空力量戰略優勢的同時,卻要求其他國家摧毀自身戰略優勢的做法,既蠻橫也非常危險。

  • 2 # 嶺南隨行記

    是的,美國毀約有計劃,當初簽約,今天毀約都是形勢所決定的。

    先科普下《中導條約》,該條約全稱叫《美國和蘇聯消除兩國中程和中短程導彈條約》,是在冷戰後期的1987年12月美國與前蘇聯簽署的一項重要雙邊軍控條約,條約規定美蘇雙方不再保有,生產,試驗射程500-5500公里的陸基巡航導彈,彈道導彈和其載彈平臺,根據條約美蘇雙方須銷燬2600餘枚中程導彈,其中美國800餘枚,前蘇聯為1800餘枚,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並繼續執行。

    雙方籤《中導條約》的背景是,冷戰期間,前蘇聯部署在面向歐洲的陸基中短程導彈有巨大數量優勢,美國對此劣勢深感不安,也希望透過條約來消除對方優勢,再加上當時前蘇聯的戈爾巴喬夫上臺,實行新的對美及對西方政策,在條約上也做了不少讓步,條約大幅降低的是前蘇聯的陸基中短導彈打擊力量,但美國佔優勢的海基和空射導彈卻並未涉及,所以條約對美國戰力並無實質影響。

    相反,近年來,俄羅斯在常規武裝力量大幅萎縮下,對美歐及北約東擴已完全劣勢,俄軍方不斷有聲音傳出要退約,因為美國在俄周邊部置了眾多海基,空基中短程巡航導彈,而俄羅斯在這方面處於下風,短期無論從資金,技術而言不可能趕上,只有研發部置陸基中短程導彈才是最快,最經濟的做法,俄也有這方技術能力,所以俄也有退出《中導條約》的內因。

    而美國在當前盡佔勢的情況下,退出《中導條約》,能自由發展新一代陸基中短程導彈,補齊短板,增強打擊手段和更靈活部署運用,另外陸基相比海基,空基導彈也經濟實惠。

  • 3 # 淡然小司

    美國本身退出《中導條約》就是要發展中程彈道導彈,美國這是早有預謀,這已經是不用論證和猜忌的。美國最早在2018年初就已經宣稱要退出《中導條約》,這也是延續了特朗普退群的慣性。可以說是美國先主張退出條約,然後又開始尋找理由。這就是典型的有所預謀,符合美國多年來的做事習慣。

    美國早在2017年特朗普上臺以後就開始有意圖退出《中導條約》,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逐漸退群成癮,和追求美國絕對安全的傾向,讓美國開始逐步實施退出《中導條約》的計劃。美國的目的就是為了發展中程彈道導彈,增加自己的打擊手段,很好的利用在世界各地的戰略基地。更好地發揮出美國的優勢,進而確保美國長久的霸權。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早在2018年10月23日就已經開始訪問俄羅斯,而博爾頓的主要任務就是正式告知俄方美國要“退出中導條約”。因此,當時的普京在接待博爾頓時就聲稱,美國國徽的和平老鷹並沒有拿著橄欖枝而來,而是帶著13只箭而來。其言外之意就是美國帶來的是戰爭,而不是和平。

    而早在這之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9月4日就對外聲稱美國將要退出《中導條約》。隨後,美國方面開始尋找理由,指責俄羅斯發展的“伊斯坎德爾導彈”(9M729)是屬於違反中導條約的彈道導彈。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9月5日就直接駁斥了蓬佩奧的言論,“蓬佩奧先生顯然是把這種順序弄反了,美國應該先指責是俄羅斯違反了條約,然後才是宣佈自己要退出條約”。

    顯然普京的話一語道破美國的陰謀,只不過是俄羅斯的媒體並不具備世界的影響力,美國強大的輿論宣傳是不會報道普京話語。在美國內部和國際社會的英文網路媒體上,卻很難發表普京這樣的話語。顯然美國是在製造輿論氛圍,指責俄羅斯的9M729導彈違反了《中導條約》的規定。美國聲稱其射程超過了中導條約規定的500公里以上,而俄羅斯方面給予的證明,美國並不相信。顯然美國的行為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現在的普京也沒有必要解釋。

    而美國自己所發展的中程彈道導彈靶彈,只要更換一下彈頭,稍微修改一下就是典型的中程彈道導彈。再加上美國本身就曾經發展過“潘興-Ⅱ”中程彈道導彈,美國重新研製和生產中程彈道導彈根本不存在任何障礙。另外一個方面,美國海軍裝備的戰斧巡航導彈,其射程超過2500公里。只要美國將其發射系統轉移到陸地上,只需付出很小的成本,就可以讓其成為陸基發射巡航導彈。可以說美國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利用很小的成本,來發展超出《中導條約》規定範圍的各型導彈。

  • 4 # 強明在路上

    其實簽訂中導條約時,美國與蘇聯,是誰也不相信誰的。那為什麼還要簽訂呢?是礙於世界各華人民的壓力,是在世界各華人民面前做做秀,騙騙世界各華人民,以此顯示自己是多麼熱愛和平。中導條約簽訂後,美國是偷偷摸摸、小心翼翼地搞,蘇聯是明目張膽、膽大妄為地搞。撕不撕毀條約,已經關係不大了,因為條約只是剩下廢紙一張了。現在美國公開撕毀條約,是咽不下偷偷摸摸,像做賊一樣的這口氣,也要明目張膽,大搖大擺地搞。

  • 5 # 軍武最前哨

    在美國宣佈正式停止履行《中導條約》後,美國防長埃斯珀隨即表示:我們將繼續發展陸基常規導彈,同時也會在今年夏天的晚些時候試射新型陸基非核巡航導彈。

    從應對條約危機的一系列動作來看,美國應該早就做好了未雨綢繆的準備,或者說條約全面失效在華盛頓看來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這也讓人不得不懷疑:《中導條約》失效是美國蓄謀已久的理想結果?

    客觀而言,不否定《中導條約》在冷戰時期對美蘇兩國在中程彈道導彈領域劍拔弩張局勢的遏制作用。但同時也需要清晰:催生這一雙邊軍控條約誕生的國際背景是兩極對立,而如今的國際格局卻是“一超多強”。

    如果站在美國的利益角度來看,蘇聯解體後的《中導條約》不僅無益於美國全球戰略的長遠發展,甚至還在一定程度了對美國的戰略規劃起到了束手束腳的負面作用。所以不只是特朗普,一躍成為唯一超級大國後的美國的歷任總統,都曾或多或少的表達過對《中導條約》的不滿。

    毫無疑問,擁有大量核彈頭、且正在推進更大對外戰略擴張的俄羅斯仍是美國及西歐防範的重點物件,但已不再是唯一;而且綜合來看,俄羅斯除固有的戰略核威懾力量之外,在其他領域的可持續性發展相對乏力,前景並不十分明朗。

    雖然俄羅斯對美國形成的戰略壓力相比蘇聯已經削弱了許多,但今天的美國在對俄羅斯保持謹慎的同時,還不得不格外關注正在深刻影響著亞洲乃至世界格局的中國:如果美國想要鞏固自己在國際秩序中所處的主導地位,就必須儘早遏制“潛在的威脅”。

    很顯然,美國允許《中導條約》全面失效實際上就是在為劍指亞太提前佈局,同時也可以進一步擴大華盛頓對莫斯科的優勢,防止後者大力發展的高超音速導彈後來居上;坦白講,這一戰略思維的形成並非一蹴而就,它緊密的聯絡著多變的局勢發展,最早或許可以追溯到小布什時期。

  • 6 # 梅絲露

    研發、佈置中程導彈,是美國重返亞洲戰略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萬事俱備,只欠拿俄羅斯做藉口,撕毀《中導條約》。

    從小布什時期開始,美國朝野早已經達成共識,確認美國本世紀最大的威脅來自於亞洲,而不再是俄羅斯。因此,不同於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頓時代,美國不再需要俄羅斯這個假想敵,美國要全力以赴“重返亞洲”,壓垮“真正的對手”。而中程導彈,是美國亞洲戰略的不可或缺的必要組成部分。

    誣陷俄羅斯違反《中導條約》,正是美國自己毀約的藉口。

    中程導彈雖然沒有洲際導彈聽起來這麼高大上,但是實際威脅是戰略武器中最大的。由於中程導彈射程短,如果從前蘇聯的拉脫維亞發射核彈到巴黎僅僅飛行1800公里,大約10分鐘就可以把一個繁華都市從地球上抹去,防禦方根本來不及做出防禦或者報復性反抗。因此,美歐和蘇聯都擔心對方首先使用中程導彈發射核武器,那麼晚上睡下去,明天就沒有醒過來的機會了。正因此,在冷戰高峰時期,美歐和蘇聯隨時都有可能按下核彈按鈕,“先發制人”,發動核戰。

    不同於美蘇的中程導彈是進攻型戰略武器,而美蘇之外的亞洲諸國開發的中程導彈大多是為了打擊美國的航空母艦,作為防禦性武器部署的。

    為了保證美國的戰略優勢,美國必須要把亞洲大國拖下水,禁止任何國家在亞洲戰略重地部署中程導彈。

    美國的真正目的就是透過部署威脅性強大的中程導彈,來迫使亞洲國家加入新的《中導條約》,從而為美國的航母開啟大門。其用心相當險惡!

  • 7 # 迷彩眼觀世界

    在美國剛剛正式退出已經存在32年之久的《中導條約》後美方就宣佈測試在接下來的幾周之內將會對地面發射的巡航導彈進行測試,除此之外美國還計劃在今年的11月份測試另一款中程彈道導彈。

    另外除了撕毀條約後就馬上測試中程彈道導彈之外,在美國退群后的第一天也即是3號美國國防部長的一項回答中更是可以看見美國退群后在中程彈道導彈上面的快速反應。

    當時美國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正在澳洲進行訪問,而當其被問到是否美國是否會考慮馬上在亞太地區部署中程彈道導彈時馬克·埃斯珀立馬迴應道:“是的,我願意。”而當其被問到會在何時將中程彈道導彈部署到亞洲地區的時候馬克·埃斯珀回答道“我傾向於在未來的幾個月內完成對中程彈道導彈的部署,但是你也知道這東西部署往往要比預期多出一些時間。”

    ▲ 美國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

    因此,從美國退群后馬上公開採取的迫切行動上來看這是一種有預謀的行為,因為這種反應速度太快了,先前有著條約的約束其只能在背後偷偷的發展,當發展到了可以露面的時候馬上就正式撕毀條約宣告天下其下一步將會採取的動作,這一點“很美國。”

    而事實上不從美國在退約後馬上採取的迫切行動上面來看從特朗普上任後採取的一系列措施來看可以知道退出《中導條約》是一項存在可能的事,因為特朗普奉行的是美國優先的政策,在他上臺之後退出一系列在他看來對美國有約束性的條約,以不斷加大自己的戰略優勢。而對於《中導條約》其在正式退出之前就經常找俄羅斯藉口,將髒水不斷往俄羅斯身上潑,以及佔據“道德制高點”,現在又往中國身上扯,將自己打造成迫不得已才放棄條約的人。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位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做準備,而從目前來看《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也將會保不住了,而屆時美國在中程彈道導彈到洲際導彈上面都放開幹了,這一點不得不警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九尾入侵木葉的時候,三忍在幹嘛?打醬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