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008746370139

    這首《隴頭水》刻劃了一幅淒厲悲涼的邊塞景象。全詩從出征行人的神態寫起,“徬徨”一詞寫出他們悽悽惶惶、四顧不知所之的神態。接下去用擬人化的手法,寫隴河流水潺潺,似人在嗚咽抽泣,給畫面塗上哀慼的氣氛,以襯托行人悽惶的心境。

    中間四句詩人調動多種藝術手法,直接描繪邊塞的情景。晚秋季節,日色淡薄,沙場籠罩在一片昏暗朦朧之中;天空中積聚朵朵烏雲,好象是人們的怨氣凝結起來的。寒沙莽莽,戰鬼如在其中發愁;白骨累累,風霜凜冽,如切肌膚。這裡,“寒沙”、“戰鬼”、“白骨”、“風霜”、“薄日”、“怨氣”、“陰雲”、“朦朧”等色彩黯淡、愁慘情調十分濃重的意象,組成了一幅幽冷、悲慘、淒厲的藝術畫面。而徵人們就在這樣的環境下戍守、征戰,生活之艱苦,心情之壓抑悲痛是不難想見的。

    如果於濆這首詩只寫到這裡,充其量就只是一幅情景交融的邊塞圖象而已。但這首詩高明之處在於,前面六句反覆點染,極盡刻畫情景之能事,為的是烘托出“殺成邊將名,名著生靈滅”這一深刻的主題。這一主題的出現,就使前面層層渲染的情景得到昇華,具有深刻的意蘊。多少士兵在艱苦的環境裡戰鬥,在戍邊戰爭中殺人或被殺,乃至沙場上白骨累累,戰死的鬼魂哀怨結成愁雲……這一切都為什麼呢?都是為了邊將的功名;將軍的功名,就是建立在無數生靈塗炭的基礎上的。於濆對邊塞這種現實的揭露抨擊是尖刻的。晚唐詩壇上比於濆稍後的詩人曹松“一將功成萬骨枯”,張蠙“可憐白骨攢孤冢,盡為將軍覓戰功。”同於濆所揭示的主題是相似的;但曹松、張蠙寫的是“內戰”——黃巢起義戰爭中的情景,於濆寫的是邊塞生活,背景更加開闊宏大,因此更具悲劇意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g即將到來,必須換5g手機才能使用5g網路嗎,能不能把5g基帶整合到sim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