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五味社

    戰國七雄中雖然南韓比上不足,國力最弱,但相比宋魯衛中山等二流國家,還是比下有餘,更何況南韓軍工業位列七國之首。

    三家分晉後,南韓正式成為諸侯,但南韓由於地理位置四面環敵,不得不處於夾縫中求生存的困境,這也決定了它在戰國各諸侯國中所扮演的角色只能是陪襯。南韓之所以能成為七雄,莫過於它攻滅了素有“小霸”之稱的鄭國,南韓滅鄭後,被稱為“勁韓”。然而韓滅鄭之戰也是持續了數十年時間,彼此雙方各有勝負,可見南韓實力和鄭國也不先上下。

    除了吞併鄭國,南韓在戰國各諸國中可圈可點的只有它的軍工業,位列七國之首,有“天下強弓勁弩皆出自韓”之美譽,南韓劍鋒利無比,被譽為“當敵則斬堅甲鐵幕”,另外,南韓士兵是三晉中最勇猛的。南韓軍工業發達得益於宜陽鐵山,這裡盛產優質鐵,南韓冶煉業十分發達,當秦國士兵還在使用青銅器時,南韓士兵已經使用鐵器,而且是精鐵。

    韓昭侯時期,申不害在南韓變法,雖然申不害是法家,但他講究術治,國家的強盛完全取決於君主是否英明,儘管申不害為南韓訓練了一批新軍,實力強勁,但最終被魏國消滅,而南韓也隨著韓昭侯的逝世,開始走下坡路。

    儘管南韓在武器上位列七國之首,但打戰最終比拼的是國力,而南韓國土狹小,這也決定了它在財力、人力上的有限,外加南韓位於戰略要地,又實力最弱,秦國拉開滅六國戰爭後,第一個開刀的物件便是南韓。

  • 2 # 生說

    戰國時代的南韓在戰國七雄中似乎最為弱小,顯得無足輕重。南韓源自三家分晉,與趙國,魏國合稱三晉。南韓處四戰之地,雖然地盤不大,但處中原之地,具備一定實力,雖然比不上其他大國,但比起其他小國,還是算上強國。

    南韓之所以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其原因之一應該歸功於他們的武器——弩! “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這一句話就基本奠定南韓在戰國時期的大國地位。南韓造的弩,在戰國時期就是一大殺器。擁有超過當時平均水平的武器系統,南韓在於魏國、趙國爭奪土地的時候佔盡了便宜。雖然地處四戰之地,卻始終能夠保護好自己的地盤。

    此外,南韓還進行了一場由法家名士申不害領導的變法運動,成為中原小霸。申不害在南韓期間,積極變法,強軍固本,將南韓的兵強劍利的特點發揮到了極致,與魏國的爭奪戰中,多次佔據上風,使得之後數年,南韓一直比較強勢。

    不過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槍打出頭鳥,當時的戰國霸主是南韓的鄰居魏國,魏武卒獨步天下。而南韓實力上升後就成為魏國殺雞儆猴的物件,魏國猛攻南韓,其他諸侯國也對實力上升的南韓頗為忌憚,等到南韓奄奄一息時,以齊國為首的聯軍才出手打擊魏國。而南韓經此曇花一現的強國夢,實力大為衰退,又與經過商鞅變法強大起來的虎狼之秦為鄰,連連敗戰,割讓城池,最終成為第一個被秦國滅掉的戰國七雄。

  • 3 # 有書共讀

    戰國時代的南韓國力怎樣呢,有書君認為:南韓是戰國七雄裡最弱的國家之一(另外一個是燕國),原因有四個:

    一、南韓身處四戰之地

    南韓始封之地在韓原(今天的陝西省韓城市),和魏國一樣,南韓處於四戰之地,而且比魏國還要可憐,東方、北方是魏國,西方是秦國,南方是楚國,都是戰國時期的一等強國(魏國在文侯、武侯時期是一等強國,經過桂陵之役、馬陵之役的打擊,武卒損失殆盡後淪為二流國家),四個方向上都難以發展。

    二、南韓的軍隊規模最小

    據《資治通鑑》,“戰國七雄”可以劃分為四等。

    一等強國是齊、秦、楚,人口規模相當,軍隊均達到100萬,秦“奮擊之士百萬,車千乘,騎萬匹,地數千裡”(秦惠王時期),楚“帶甲之士百萬,車千乘,騎萬匹,地五千裡”(楚威烈王時期),齊“帶甲百萬,車千乘,地一千七百里”(齊宣王時期)。

    其次是趙魏,軍力60萬。

    第三等是韓、燕,軍力20萬左右。蘇秦遊說韓宣惠王的時候說南韓“韓地方九百餘裡,帶甲數十萬”。

    考慮到蘇秦是在忽悠南韓合縱,多少要幫南韓吹點牛,讓宣惠王聽著心裡舒服,所以這個數字是有水分的。

    而張儀勸說南韓連橫的時候則說南韓“國無二歲之食,見卒不過二十萬”,應該反映了南韓的真實國力,即是說南韓的糧食儲備只夠當年消耗,兵力也不超過20萬。

    第四等是毫無存在感的魯、宋、鄭、中山等國,見卒五、六萬,地各五百里。

    三、南韓的軍事人物是最少的

    據高銳《中國上古軍事史》,戰國時期的著名將領總計130人,秦國38人,趙國37人,魏國18人,齊國13人,楚國13人,燕國8人,南韓只有3人,分別是韓武子、韓朋、暴鳶,相比其他六國來說,南韓這幾個老吃敗仗的“名將”真是有點勉強。

    四、南韓對外戰爭敗多勝少

    在戰國漫長的250年曆史中,南韓單獨進行的對外戰爭,取勝總共只有4次,對鄭國2次,宋國1次,東周1次,都是刷的魚腩隊伍,對“戰國七雄”其他六國作戰,單獨取勝的沒有,能贏的基本上都是趁火打劫+搭順風車,比如趙魏韓合稱“三晉”,三個難兄難弟經常一起刷怪,多次找齊國的茬,比如趁楚國在丹陽、藍田之役大敗的時候聯合魏國伐楚,又比如濁澤之役,趁魏國內亂,與趙成侯一起出兵伐魏。

    而南韓在單獨對陣自己的隔壁鄰居秦國時,不僅勝率為0,而且純粹是送人頭,史書有詳細斬首數字的大戰6次,70年間送人頭達30多萬,具體如下。

    公元前317年脩魚之役,被嬴疾斬首8萬級。

    公元前307年宜陽之役,被甘茂斬首6萬級。

    公元前293年伊闕之役,和魏國一起被白起斬首24萬級。

    公元前275年救魏之役,被穰侯斬首4萬級。

    公元前264年白起伐韓,拔九城,斬首5萬。

    公元前256年秦將軍摎伐韓,取陽城、負黍,斬首4萬。

    正因為如此,南韓在戰國七雄中最先滅國,公元前230年,秦內史勝滅韓,韓王安被俘。

    既然南韓這麼差勁,為什麼還能名列戰國七雄呢?有書君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是申不害的改革,韓昭侯以申不害為相。內修政教,外應諸侯,十五年間,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強。

    二是南韓兵力不足,所以走的是技術兵種的路線,南韓的弩、劍、戟等兵器製作精良,在當時都是相當有名的。《資治通鑑》說“天下之強弓、勁弩、利劍皆從韓出。

    韓卒超足而射,百發不暇止。”南韓的弩射程達到600步(秦弩一般也就200步),這種強弩用臂力無法拉開,需要用腳蹬(腦補一下《英雄》裡面的秦弩,實際上來自於韓弩)。

    《戰國策·韓策》說:“韓卒之劍戟,皆出於冥山、棠溪、墨陽、合伯(均為地名);鄧師、宛馮、龍淵、太阿(均為劍名)皆陸斷馬牛,水擊鵠雁,當敵即斬堅,以韓卒之勇,帶利劍,一人當百,不足言也”。

    三是南韓雖然國力不行,但PK宋、鄭這些在戰國時期已經不入流的魚腩國家時還是有優勢的,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嘛。

  • 4 # 懷劍聽雨

    南韓在我們印象中一直都是一個很弱的存在。同其他傳統強國相比,南韓顯得無足輕重。其實不然,南韓雖弱,但能夠躋身戰國七雄,與其他強國相比也不會相差太遠。甚至在巔峰期其綜合國力可以說遠勝燕國,與趙國相差無幾。只不過因為地緣的劣勢加上沒有把握住崛起的機會,南韓在隨後的爭霸戰爭中越來越弱,直到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我們知道,南韓是從晉國分裂出來的新興國家。三家分晉之初,南韓人深知自己的地盤狹小,只有山西南部上黨地區的部分土地和河南北部的一點土地,地緣劣勢十分明顯。因此,南韓從一開始便積極的往外擴張,以便日後能在國際上立足。但四周強國林立,沒一個是南韓惹得起的,為了擴張,南韓把矛頭對準了鄭國。

    鄭國是中原老牌諸侯國,開發較早,商業十分發達。在春秋早期曾是中原地區的霸主,雖然在晉楚的夾擊下逐漸衰弱,但還尚存著一定的實力,南韓對陣鄭國並不具備明顯的優勢。而且鄭國地處交通樞紐,不管是楚國還是魏國,都對這塊肥肉垂涎欲滴。只是源於種種原因不敢貿然下手。

    南韓為了吞併鄭國可以說是謀劃已久。早在公元前423年,南韓還沒有被正式策立為諸侯,韓武子率領著軍隊攻入鄭國,殺死鄭幽公,逼的鄭國另立國君,堅持抗戰。此後,韓鄭兩國戰事不斷,各有勝敗。相比於南韓,鄭國的地緣劣勢更加明顯,不僅要防禦南韓的進攻,還要面臨楚國的蠶食。公元前398年,楚國進攻鄭國,鄭繻公為了討好楚國,殺死宰相駟子陽。但兩年後,駟子陽餘黨反戈一擊。發動政變,殺死鄭繻公,重奪大權。經此變局後,鄭國的實力大大衰弱。公元前380年,韓文候親率大軍進攻鄭國陽城,執政的鄭康公見南韓大舉進攻,連忙調精銳兵力在陽城集結,試圖擋住南韓。

    南韓國土雖然狹小,但好在其境內鐵山廣佈,鐵礦資源十分豐富。南韓藉著這一優勢大力發展鐵器。使的戰國時期流傳了這樣一句話:強弓勁弩盡出於韓。南韓軍事力量大大提升。

    此時的陽城,集結了大量鄭國的精兵。但韓文候沒有退縮。南韓兵團拿著戰國時代射程最遠的弓弩,威力最大的武器輕而易舉的拿下了陽城。拿下陽城之後,韓文候並沒有得寸進尺吞併鄭國,因為他知道清楚現在這個戰國形勢吞併鄭國必將引起其他諸侯國的忌恨。但現在士氣正旺,韓文候不甘心就這樣領著大軍返回。索性心一橫,調轉馬頭直撲宋國,想從宋國這撈點好處。南韓大軍在宋國境內如入無人之境,一路東進,很快便殺到了彭城。韓軍攻破彭城生擒宋悼公,考慮到宋國與南韓相隔太遠,在宋國燒殺搶掠一番就返回了南韓。此役南韓可謂是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雖然捏的都是鄭國宋國這樣的軟柿子,也顯出了南韓軍事力量的不俗。

    到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抓住機會給了鄭國致命一擊,最終實現吞併鄭國的夢想。隨後,又將國都從陽翟遷到新鄭。南韓人再也不用畏首畏尾。滅鄭是南韓歷史重大事件之一,此後南韓的綜合國力突飛猛進。為後來並列戰國七雄創造了條件。

    南韓人的努力沒有白費,很快,南韓迎來了國力的巔峰。公元前355年,韓昭侯任用申不害為相,開始主持變法。變法的效果是明顯的,南韓國內政局得到穩定,貴族特權受到限制,百姓漸趨富裕。一時“諸侯無侵韓者”。

    但好景不長,變法帶來的成效讓韓昭候忘乎所以,以為自己足夠強大了便不把老大哥魏國放在眼裡,連魏惠王稱王的盟會都不參加。這魏惠王豈能容忍。命大將龐涓率軍十萬直撲南韓都城新鄭,打算一舉吞併了南韓。韓昭侯這才反應過來,連忙集結兵力全力抵抗魏國。

    魏國不愧是老牌霸主,軍事力量依然強大,南韓兵團五戰五敗,很快新鄭便被圍了個水洩不通。但南韓兵團也並非一無是處,在魏國的猛攻之下,南韓在新鄭城頭上堅持了整整一年,才盼來了齊國的援軍。要知道當年趙國的邯鄲面對魏國的進攻也不過堅持了半年便淪陷了。正是魏國的這次進攻,南韓精銳盡失,國力大大受損,失去了唯一一次崛起的機會。

    此後,南韓便淪為雞肋,對外戰爭連連失敗,國力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能在各大國的夾縫中生存。唯一一次硬氣點的時候是在秦攻宜陽的時候,南韓為了守住宜陽投放了大量精銳誓要擋住秦國,雖然最後宜陽失守,但秦國也因此損失慘重。此後,南韓再也沒有出現可以稱頌的地方。直到公元前230年被秦國所滅。

    縱觀整個戰國時代,南韓在戰國前期表現可以說是可圈可點。每代國君都在積極擴張,艱苦奮鬥。到了戰國中期和後期,隨著秦國的強勢崛起,南韓面對這個虎狼餓秦著實無計可施。只能全權依靠外交手段艱難的存活下去。

  • 5 # 西堤讀文史

    南韓在戰國七雄裡是特別弱的一個國家,又夾在秦、趙、魏三個強國之間,整天被揍,尤其被秦國揍的哇哇叫。

    南韓能在戰國初期立住腳跟,沒被兼併,多虧了申不害的變法,在申不害變法期間,各國都不去招惹南韓,南韓趁機也兼併了宋國,鄭國一些土地,但是申不害的變法,是用黃老之術加強統治階級的統治力,把陰謀之術用在了治國上,而沒有貫徹到底層的老百姓,所以非常不徹底,只讓南韓強大了那麼幾年。

    南韓的命運在戰國時代基本上分兩個階段,以伊闕之戰和長平之戰為分界點。

    伊闕之戰之前:

    南韓:我被秦國揍了,氣死我了,

    我又被秦國揍了,氣死我了,我找別人幫忙去。

    南韓曾經加入過東方六國的合縱,雖然被秦國欺負,但是還有機會回敬一下,然後南韓參與的伊闕之戰,被秦國的魏冉白起弄死了二十四萬聯軍,徹底歇菜了。

    長平之戰到邯鄲之戰以後:

    南韓,我被秦國揍了,被秦國霸佔了不少土地,氣死我了。

    我又被秦國揍了,又霸佔了我不少土地,哥幾個快來助我啊。

    我又被秦國揍了,快來救我,再不來就亡國了。

    沒人來救,南韓亡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央行降息,我們應該怎樣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