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郭哥聊科學

    按航天技術發展水平,可將世界航天國家分為三個梯隊,美、俄為第一方陣梯隊,歐洲、中、日、印為第二梯隊,加拿大、巴西、南韓等為第三梯隊。

    中國上載人航天飛行取得圓滿成功,成為繼俄羅斯、美國之後世界載人航天俱樂部的第三個成員。因此,中國目前雖然處於航天第二梯隊,但與第二梯隊其他成員相比又要領先一些。

    印度的一箭104星其實意義不大。因為火箭的總體載荷並不大,都是小衛星。衛星的功能\壽命都很有限。

    載人航天,需要更大推力的火箭。這點上,我們跟美俄比還有較大差距,但是也是印度遠遠比不上的。

  • 2 # 兔哥哨位

    兔哥回答。印度的航天工程是印度人眼中的驕傲,也是印度對外展示大國夢的視窗,印度在運載火箭技術方面還是有成績的,火箭技術發展相比其在軍工領域的發展還是比較露臉的。特別是和三十年磨一劍的阿瓊,光輝,還有那個泡在水裡的航母比。印度的運載火箭必竟是把衛星送上了天。而且還創造出了世界紀錄。一次就往太空發射了104星。目前,連美國都沒有這個本事。印度人作到了。那麼這104顆星星是怎麼送上去的,又是怎麼佈置的呢?印度自從發射了這些衛星,全國群情激昂,各種報紙,電臺更是大肆宣傳,彷彿從此印度就是世界級的航天大國。彷彿印度從此就具備了發射分導彈頭的能力,彷彿從此印度就力壓它心思那個念念不忘的東方大國。怎麼不令印度揚眉吐氣啊!下面我們就分享一下印度這104星的世界紀錄的情況。2017年2月15日印度發一次性用自產的運載火箭發射了104顆衛星,這麼多衛星該有多重啊,難怪印度人這麼高興,總重量達到了驚人的不到1.5噸,沒錯,是1.5噸不到。除了最大的一個有730公斤,還有兩個不到20公斤的,剩下的101顆每顆幾公斤的重量。如此的重量是世界上,運載能力是最低的,但印度卻高興的不得了。印度具備分導技術嗎?不具備。印度的這次衛星釋放並非是移動的上面級,也就是說並非是分導釋放,而是來了個叢集式的釋放,釋放101顆小星星總用時只有10來分鐘。而其它國家的分導釋放二三十顆衛星用時多在48小時以上。這是需要把每一顆衛星都送到規定的軌道,每一顆都需要多次點火調整。而印度的省事,一堆一堆釋放,因此。用西方媒體的說法“印度往太空撒了一堆土豆”。因此,印度並不具備衛星上面級的移動分導變軌技術。如果,這樣的方式用外佈設分導彈頭上面,就不是什麼分導彈頭技術了,而是釋放一堆“集束彈頭”,只能往一個地方掉。再則,印度的火箭工業其實並不先進,印度人好面子,喜歡吹虛,做一些不切實際的面子工程。這麼多的衛星只有1.5噸還不到的重量,確實少了點。印度沒有海上測控船隻。只有三個陸上測控站。怎麼可能具有分導測控能力?通常都是花錢僱傭美俄去幫它測控定軌。所以。在運載火箭技術領域,印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好高騖遠的性格也決定了印度不會走的很順利。 (個人觀點,歡迎指正,歡注兔哥。圖片來源網路,一併謝過!)

  • 3 # 空蕩—1979

    航天技術真要分檔次美國還是第一流,中俄歐日大算是一個檔次,在其他的地低一個檔次。延伸到軍用技術中美俄英法第一檔次的火箭技術(導彈技術),另外兩個有製造設計洲際導彈能力和技術是日本和大衛。像三哥,北棒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 4 # 知識就是力量啊

    如果但說一箭多星一張圖就能說明問題,就像飛機放干擾彈一樣,到達預定軌道,開始按照設定時間釋放就行了!

    衛星道理一樣:複雜一點的就是有不同的軌道高度,分批釋放,這些小衛星屬於低軌道微型衛星,功能有限,只是取得一些簡單引數而已。

    但是我們不能不懷疑它的多工性,比如分導式核彈頭,也是這種類似方式,具體印度人賣的什麼藥,他自己最清楚!

  • 5 # 金戈鐵馬

    彈道導彈可以充分說明該國火箭技術水平。

    從印度現役只有射程5000公里的中程彈道導彈,可以看出印度火箭技術水平屬於二流梯隊。

    一箭104星可以看出,印度已經掌握導彈分導技術。

    印度的火箭技術比北韓伊朗之類國家稍微高一點。

  • 6 # 伍紅吉

    印度的所謂“一箭多星”,表明看米國、俄羅斯、中國都做不到。但是沉靜分析一下就明白了,其實沒有什麼驚人之處。

    第一,衛星重量輕。整體重量才1.5噸,104顆衛星,最重的不過幾百公斤;

    第二,衛星釋放時間短。基本上是竹筒倒豌豆,一咕嚕的就完事了,有點陽痿的味道;

    第三,衛星釋放不是分導技術。印度這次衛星釋放並非是分導釋放,而是叢集式的釋放,釋放101顆小星星總用時只有10來分鐘。而牛逼國家的分導釋放二三十顆衛星用時可以多達50個小時以上,如此技術需要把每一顆衛星都送到規定的軌道,每一顆都需要多次點火調整。而印度發射衛星比較簡單,一堆一堆的釋放,正因為因此,西方媒體說“印度往太空撒了一堆土豆”。這倒讓人想起印度閱兵表演騎摩托節目一樣

  • 7 # 國際資訊早知道

    1. 從火箭發射技術難度角度

    這次使用的是目前印度的主力火箭之一,PSLV-XL(Polar Satellite Launch Vehicle,極地軌道發射火箭)。

    然而即便衛星數量達到了104顆(並非103),但它們大都在一個軌道上,總共的有效載荷重量也就在1.5噸。雖然創造了世界單次衛星發射數量紀錄,但這些衛星的入軌並沒有什麼難度,一發火箭上去足以。

    PSLV火箭的極限近地軌道載荷3.5噸左右,低於長征四號接近(4噸左右),但跟中國的長征三號(不同型號6-11噸)差一大截,跟長征二號(~9噸)和七號(14噸)沒法比,跟長征五號(25噸)比就是開玩笑了。

    印度火箭起名比較有意思,除了PSLV還有GSLV(地球靜止軌道發射火箭),但後者目前也就在努力趕超長征三號的水平。PSLV成功率還挺高,超過90%,算作一個不錯的火箭。但GSLV成功率是5射3敗,不及格。

    因此,這次PSLV發射的軌道並不複雜、火箭水平一般。對於這100多個載荷,最有吸引力的就是價格的低廉。而對於這枚火箭,只是把它們送到軌道撒出去而已,跟大家想象中的每個衛星分別送入不同軌道完全不同。後者入軌技術複雜很多,美歐中俄掌握的一箭兩星、一箭三星技術要比這顆火箭入軌複雜很多。

    但也必須肯定,這100多顆衛星分別按照順序布撒出去,至少意味著印度火箭能拿到如此多訂單,最上級擁有容納各國微小衛星的對介面,且有能力做穩定的軌道釋放控制,也是非常厲害了。

    然而也是時候提醒大家要關注背後的很多現象了。

    2. 印度航天比大家想象中的強很多

    我們常年說,發達國家對我們的瞭解要比我們對他們的瞭解差很多,而咱們之於印度豈不是一樣的節奏?

    在知乎,黑印度貌似是一種政治正確,張口閉口都是火車掛人、奇葩摩托車閱兵和沒救的種姓制度,但不管大家如何冷嘲熱諷,印度在成長是個大家完全無法忽視的現象,航天領域更是如此。

    上一次在航天領域刺激大家神經是印度2013年11月發射火星探測器並後來成功入軌,成為世界第三、亞洲首個探測火星的國家。成本極低(7000萬美元),雖然大量依賴美國的深空探測網才能實現,但不能否認這次成功對印度航天的經驗積累和對發展過程的提振作用。

    而這次進行的航天發射最主要是為了完成印度新一代對地觀測衛星Cartosat-2D的發射任務,它的重量只有700多千克,因此火箭有空間給其他眾多衛星搭便車。

    這顆衛星是印度在計劃的6顆太陽同步軌道對地觀測衛星編隊中第5顆了,可以實現0.6米的對地解析度。雖然印度這個對地觀測專案比起中國高分系列要差一些,但真心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了!

    要知道,在全世界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印度擁有區域導航系統,僅次於美俄中歐)、全星座對地觀測衛星系統、各類軌道發射火箭、深空探測能力(印度實現火星探測,中國尚在計劃中)的國家可沒幾個。排除美國、俄羅斯、歐洲、中國、日本(沒有獨立的導航系統),後面能跟上的只有印度了,印度又甩了金磚另外兩國好幾條街,更別提其他國家。

    印度航天的軟實力同樣值得我們關注。舉個小例子,本人在歐洲規模最大的航天學院讀博,2016年全院入學的碩士生中將近四分之一(超過60人)來自印度,而來自中國的僅僅是個位數(這裡不存在簽證限制問題)。博士裡,印度博士和職員數量也是僅次於荷蘭人(本人座標荷蘭),其他歐洲人都做不到這個地步。我做助教的課程,改的作業和後來監考滿眼看到的都是印度人。

    這幾年中國在航天熱,印度的航天熱同樣恐怖。要知道,除了美俄兩國,其他所有國家目前都屬於追趕這二者腳步的節奏。相比中國依然在遭受各種技術封鎖,印度與美國、俄羅斯和歐洲的關係都非常不錯,如果有需要各種航天技術轉讓的獲取難度要比我們低很多(比如美國給他們用深空探測網)。對於目前的印度而言就主要是政府投資的問題了,如果印度政府肯像中國政府一樣下狠心,進步速度不會慢的。目前,印度確實對航天也開始花力氣了。

    慶幸的是,我們現在航天領域保有對印度10-15年領先優勢妥妥的,這要感謝祖國航天人一代一代篳路藍縷的辛勤工作。

    3. 商業航天的新動向

    事實上,自從2011年美國沃爾夫法案全面禁止了中國商業火箭發射的國際合作(任何有美國零件的衛星都不得由中國發射,但幾乎所有的衛星都有美國零件),中國在世界航天發射市場的空間瞬間被擠幹。長征的廉價優勢毫無用處,這才有了烏克蘭/俄羅斯第聶伯、印度火箭這類完全不入主流火箭入場分食的機會,更是讓Space-X後發制人的獵鷹火箭幾乎壟斷了主流發射市場。

    本次火箭發射,是世界各國一大堆微小衛星的集合(美國最多),印度火箭價效比最高,自然分到了這杯羹。

    104顆衛星中,除了主載荷的Cartosat-2D衛星和兩顆印度技術驗證小衛星,還帶有101顆衛星:

    美國 私人航天公司Planet Labs的88顆微小衛星

    美國私人航天公司Spire Global的8顆微小衛星

    以色列內蓋夫本古裡安大學的1顆微小衛星

    以色列/瑞士私人航天公司SpacePharma/中國私人航天公司天儀研究院/中科院研製的1顆微小衛星

    以色列/荷蘭/德國/比利時合作的1顆微小衛星

    哈薩克國立大學的1顆微小衛星

    阿聯酋一所大學的1顆微小衛星

    這101顆衛星基本上都是私人航天公司或者高校做出的衛星,這足以說明世界商業航天的火爆程度了。

    曾經透過國際空間站布撒過衛星的Planet Labs這次直接弄了大手筆,一次性88顆微小衛星,這已經是他們第四次大規模發射衛星了。他們的目標是建立一個覆蓋全球的網路,實現對地球近乎實時(1小時甚至更多解析度)的全球畫面監控。2015年我們組曾經組織過一個衛星編隊的國際會議,他們老闆做演講時還展示了半小時前剛拍下來美國一個水壩的衛星圖片,而在他們的TED演講中也曾用過類似的方法展示演講之前衛星剛剛下載的畫面。

    這些更新率極高的圖片就是透過這些微小衛星實現的。

    美國另外一傢俬人航天公司Spire Global發射的8顆微小衛星也在做類似的事情,在這個領域已經出現多家公司競爭的態勢了。

    下面我要重點介紹一個公司,叫ISIS(Innovative Solutions In Space),非常不幸與著名恐怖組織重名了,但這個公司早在2006年就已成立。這是一家主要從事微小衛星零件開發和總裝的荷蘭私人航天公司,創始人就是來自我們組的幾位碩士生,公司離我們僅有幾分鐘距離。

    如今他們規模有多大?

    前段時間我們有次活動需要我跟這個公司的創始人保持聯絡並接待,中間聊起來此次一箭104星發射,他跟我是這樣說的:

    “這次發射的104顆衛星裡,我們給101顆提供了各類部件,美國那兩家公司的96顆衛星,基本相當於我們給造出來的。”

    他們目前給世界超過一半的微小衛星提供零部件,自己也總裝了總數的近四分之一。今年年中,中國要發射的嫦娥五號,也會攜帶一個ISIS的儀器。

    總結

    世界航天發展,可不僅有美俄歐中日競爭,印度也在時刻追趕。

    且商業公司的力量已經越來越大。但他們不僅僅是Space-X、藍色起源、畢格羅宇航、軌道科學公司這些玩大衛星、大火箭、大航天器甚至是空間站的公司。

    還有一大堆像Planet labs、Spire global、ISIS、SpacePharma這種做微小衛星的公司。

    相比而言,中國的商業航天還剛剛起步,一切都要加油哇!

    可喜的是,據我所知,中國這群商業航天人進步速度非常快!

    (本文來自知乎:@太空精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京劇程派藝術研究會要求張雲雷道歉並與程派藝術保持安全距離,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