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荊門海之聲
-
2 # 岐黃一一草木屋
非常簡單,人身體自然衰退,無非是“溫度”二字,人體正常運轉,氣血暢通”溫度”適中溫差幾乎不相上下。人體“溫度”以什麼為參照物呢!嬰兒從出生,手心腳心溫度熱乎乎的,陽剛之氣非常充足。隨者年齡增加人手心腳心溫度隨之減弱,各種疾病緊隨而來,手心腳心“溫度“”越低甚至冰涼,毛病越嚴重直至死亡,乃徹底冰涼。要想健康長壽無病無災,保持平常心態,生活起居飲食習慣,要符合人體運轉的自然規律,時時保護陽氣不受損,保持體溫無變化。偶爾有變化,(禁亂用西藥亂開刀,開刀破壞機體陽氣最甚),運用純中醫理論補足陽氣,陽氣足氣血才能正常升發。人不健康一一不想都難,人不長壽乃天地不容也!
1.氣的概念:氣是執行在人體內的一種精微物質。具有極強的能量的活動力,激發和推動機體器官的功能活動,因此也代表五臟之氣和經脈之氣。氣的作用主要是溫養機體和抵禦外邪的入侵,同時參與臟腑功能的新陳代謝。氣虛:即臟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差。氣虛則畏寒肢冷、自汗、頭暈耳鳴、精神萎靡、疲倦無力、心悸氣短、發育遲緩。2.血的概念:血即流動於經脈中的紅色液體。血的功能有兩方面。其一,即調養臟腑形體經絡和骨竅。血盛則形健,面紅潤、面板光滑、毛髮潤澤、關節靈活。其二,血液是精神活動的物質基礎。血盛則神清氣爽、思維敏捷。血不足則精神恍惚、心悸不安。氣與血來源有兩個方面。其一,稟受於先天之精氣。即父母的先天之精(生殖之精)。其二,即後天之精氣,只通過脾胃運化的水谷之精氣和自然之精氣。氣可以推動血液執行,學可以運載氣,氣血相互滋生,氣虛則血少、血少則氣虛,故在中醫臨床上一般是氣血雙補。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素問.調經論》說:“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人體內氣血執行狀況,決定了人體生理、病理特徵,形成千變萬化的症狀,是中醫診斷和治療的重要根據。氣血執行乃是經絡系統最主要的功能,以此實現人體整體的物質能量交換。根據生物學基本原理,任何生命的基本活動都是物質交換。例如:人的呼吸系統及功能,實現了“人”與“天”之間的物質交換;消化系統及功能,實現了“人”與“地”之間的物質交換,這些都是人與自然界的物質交換。細胞層次的物質交換,是透過細胞膜與細胞外液進行的。現代醫學生理學已知心血管系統的主要功能是擔當體內的物質運輸重任。而擔當物質交換的毛細血管(直徑~8微米)與組織細胞之間的平均距離是20~50微米,它們中間充滿了細胞外液,血液與細胞之間並不能直接進行交換。我們透過實驗得出“血”是與“細胞外液”直接進行物質能量交換的,“細胞外液”與中國經典著作中描述的“氣”,也就是中醫經典著作中所說的“以行榮衛”和“營氣”、“衛氣”。“氣”和“血”是相互作用的兩個方面,所謂“氣”,其主要形態之一就是血管外在肌肉間隙緩慢流動的細胞外液。所謂“氣血執行”,是指血管內外物質的交換,即血管內的血和血管外的細胞外液--“氣”的相互作用,實現整個人體的物質能量傳遞,所以氣血執行反映人的整體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