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考拉小姐姐88
-
2 # 小紅牛2017
幼兒階段不建議打孩子,說說我家孩子吧!一歲半左右寶寶理解能力不是很好,打了她之後她可能都不會明白,還會讓她害怕沒有安全感。一歲半到兩歲半可以小小的體罰,主要是以嚇唬為主,比如打下手心或是罰站或是牆角罰坐,讓她知道哪裡不對,反正儘量多點耐心吧!
-
3 # 楷媽談育兒
心理是不贊同的,但是孩子總有惹毛你的時候,該出手時你控制不住自己,經常會反悔,所以不存在贊同與否。
就說個很好笑的例子,我老公經常一發飆就打孩子,孩子哭啊,但是不到一分鐘,我老公自己後悔,還回去哄孩子。最主要的是我家孩子還吃這套,前面你怎麼好話說盡就是不鳥你,不聽你的,打完以後哄一下就全部按照我們說的做了,我對他也是很無語。
我自己很少打孩子,幾乎沒打過,我也是奇怪自己怎麼控制的住,可能我習慣生氣不理人。比如他吃飯不好好吃,邊吃邊玩,方法用盡,我最生氣的方式就是直接把他碗收了,愛吃不吃!我的態度是你愛吃不吃,反正不是我餓,家裡人都會覺得我心太硬,我反而覺得我的態度是對的。
個人認為,要擺正心態面對孩子的成長,父母會打孩子多數是對他表現不滿意,才會動手,所以父母首先要擺正自己的態度,做到以下幾點:
1、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總要學會長大、獨立,你沒必要啥事都親力親為!2、孩子的成長速度不同,沒必要跟其他人比3、在生氣邊緣爆發的時候,想想是不是換個方式溝通比較好!4、自己身上找原因,想想是不是自己導致孩子如此的!以上幾點原因都想通了,還是忍不住,該打就打吧,只是注意輕重,畢竟孩子還小!
-
4 # 個體教育
中國傳統理念是“不打不成器”……
但是按照西方兒童心理學來說“打了也是白打”
因為按照兒童心理思維模式來說,在你打孩子的那一刻,孩子的心理活動軌跡是在想:爸爸媽媽怎麼那麼兇 那麼可怕……像一個怪獸一樣!他並不會想到自己做錯了什麼而捱打。
直接來講:就是在幼兒成長時期,他們並沒有“錯誤”的概念。而這種“錯誤”的概念是需要成人和兒童之間長期的磨打兒童才會有“錯誤”意識。
就說我家孩子吧,記得在他5歲不到的時候發生過一件事:那天是週末,我們計劃是出去遊玩。當我們準備好一切出發時,他非要我手中的鑰匙來鎖門,(其實門本不需要鎖,因為他舅舅就在家)沒辦法拗不過他就由他來。鎖完後讓他把鑰匙給我放包裡,他也不幹,非要自己拿著,前面都依著他了所以這後面我也沒有理由說不依著他但我叮囑他把鑰匙放在自己揹包裡,不要弄丟了。
可就在等電梯時,他走到我身邊輕輕的告訴我說,媽媽,鑰匙掉了,不見了!
我問,掉哪了?
你跟我來看,他把我拉到電梯旁邊的窗戶邊,指著窗戶下平臺說看:鑰匙掉在那……
這一刻,我真的很無語,望著他,問怎麼辦?
去撿回來吧,他說。
可怎麼撿,那是一個二樓的平臺,我們怎麼才能爬到二樓平臺呢?其實這個時候我們兩母子心裡想的都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而我也沒有想到揍他。
爬上二樓平臺我認為男孩子會比較靈敏一些,但是孩子小我不敢讓他獨自爬,所以就想到讓孩子舅來幫忙一下,結果他舅知道後卻說怎麼一天到晚就幹壞事,你還不揍他,那麼溺寵他,掉那鬼地方怎麼撿,沒辦法撿,要撿你們自己撿……
我也是被他舅懟的很火無處發洩看到孩子在走朗裡還很開心的玩耍,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我火就更大;對著孩子就是一頓腳踹,邊踹邊罵,孩子嚇得嚎嚎大哭,整個走廊就是我們母子大戰的聲音……
當然後面也是我帶著孩子爬上去把鑰匙給撿了回來,事後我和孩子交流問他:今天發生了什麼事讓你難忘?
媽媽打了我,孩子回答。
那媽媽為什麼要打你,孩子說不知道,媽媽發神經變成魔鬼了……
在這一刻我才明白你打孩子和孩子犯錯這兩件事對孩子來說:你打他更嚴重,那麼在孩子心中會留下更深的痕跡,長久以往的話會導致孩子懷疑你對他的愛的質量,影響親子關係。
所以我並不是太贊同當孩子犯錯時我們用武力來解決,那孩子犯錯了我們該怎麼做最好呢?後期我會根據自己的經歷整理成文章告訴大家《孩子犯錯後,不打孩子的話,我們該怎麼處理》。
-
5 # 唐棣花開js
感覺到四周歲之後,小孩子的認知和思辨能力達到一定水平,通俗講,智慧和力量足夠搞出點事情讓你冒火了,這時就得教點規矩,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跟他說,說了不行就打。
打主要是讓他疼了長記性,可以陣仗大些,最好搞點儀式感出來。比如在固定的地方,放著竹板子,拎到固定的地方打一板子、兩板子,還是三板子。。。視他/她熊的程度而定。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用足心理的威勢,告訴他/她,這就是“竹筍炒肉絲”!打一次可以記好久。萬一忘了,只要提一句“竹筍炒肉絲”,就可以起作用。若無所謂,回去照原樣再強化
切不可,趁著自己的火勢,在自己情緒失控的狀態下打,那樣容易造成虐打,易失分寸,有如酒駕,對孩子身體和心理的傷害難以估量,萬萬不行!
在此之前,孩子是因為懵懂無知犯錯,個人認為就不應該打,應該陪他/她一起認知這個世界。從出生開始,小小的人兒就在盡力認識這個世界,他/她不懂,你打他/她,如何忍心。這時候,給足愛心和耐心,有利於小孩子接納這個世界,形成足夠的安全感。這對他/她以後的人生會有深遠影響。也為接下來的管教提供深厚的情感基礎。不然,憑什麼聽你的?還讓你打,打了還不怨你?就憑你在他/他生命之初提供了一個精子或者卵子?
等到三四歲之後(具體歲數因人而異,需要大人用心觀察),周圍環境認識得差不多了,小人兒開始試探底線,我們得教他/她!該出手時就出手!
-
6 # 幸運媽媽何小貓
孩子教育要分年齡段,不同階段的方法要不同,絕不能顛倒,總的來說,就是小時候鬥勇,大了就要鬥智。
鬥勇:就是樹立威信,在懲戒中讓孩子有敬畏之心。
記得我小時候,鄰居家的哥哥非常調皮,不是弄壞別人的莊稼,就是趕跑人家的雞鴨。只要有人給他父母告狀,他爸那根小手指粗的藤條就一定會打得他滿院子跑。後來,只要他爸拿出小藤條,他立馬下跪,表示再也不敢了。
這就是威信:讓孩子知道怕,他才會收斂,這其實更是一種及時的保護,避免日後闖出連父母都收拾不了的大禍。現在有很多孩子對父母長輩都不夠尊敬,撒潑打滾、辱罵父母......究其原因,就是父母在孩子年幼時沒有樹立威信,讓孩子缺少了敬畏之心。
孩子都不怕你,又怎麼會尊敬你。而這個怕,就是幼時必要的懲戒。
現在有些家庭太過溺愛,在家裡不捨得對孩子說重話,生怕嚇著孩子。在學校,孩子犯錯被老師批評了、罰站了,家長還急匆匆地跑去學校“要說法”。學校可能會因為息事寧人給你一個說法,但你縱容下長大的“小霸王”,卻會在成年後,被社會狠狠地教育。
所以孩子小時候犯錯,我主張是該打就得打,不能一味放縱,但是要有方式方法,而不是亂打,變成家長沒有目的的發洩。
首先,父母得讓讓孩子清楚,做事的邊界在哪裡,一旦越過邊界就得受罰。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孩子就會自己掂量輕重了。
打的目的是讓孩子知道怕,而絕不是為打而打。動手時,還得避開孩子的重要部位,比如頭面部、腹部等,注意下手的輕重。
所以,不管是用武力讓孩子有敬畏之心,還是給孩子立規矩,都要越早越好。
此時孩子小,適應快,也不會記仇。管教孩子要從小循序漸進,懲戒和規則都不能動搖,孩子習慣這種教育方式後,遇事就不容易出現偏激行為。
如果反過來,小時候對孩子溺愛,等到孩子大了,父母看到其他孩子的乖巧懂事後,突然變得嚴苛起來,孩子就會很難適應,容易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
-
7 # 笨點點
教育孩子到底能不能打孩子?
隨著80後90後父母大軍的加入,如何科學教育孩子,成了大家日益關注的焦點,父母開始學習育兒知識、啃讀育兒書籍,慢慢的學到一些技巧,如要相信孩子,愛孩子、尊重孩子、聆聽孩子、理解孩子、認同孩子的感受、給孩子自由······等諸多理論與知識。
可是年輕有為的父母面對的孩子是動態的,具有不穩定性而且是有思想的高階“對手”,自己引以為傲的育兒技巧早已被孩子看透,家長們異口同聲“忍無可忍、無需再忍,開打”。打完以後家長們又自責、內疚、悔恨,心裡面在想完了,會不會孩子恨我?會不會留下心理陰影?糾結個沒完沒了,到底孩子能不能打?
自古以來,流傳著“慈母多敗兒”、“棍棒底下出孝子”,和當下的教育理念顯得格格不入。存在即合理!放眼望去,有幾個孩子不是被家長愛著長大的?含在嘴裡怕化了,難道打孩子就罪孽深重嗎?當然不是,我不可否認,無論是打罵管教孩子或者溫和的管教孩子,我們的初衷是一致的:都是愛孩子,讓孩子更好的成長,更好地發展!
那麼到底能不能打孩子呢?當然能,為什麼不能?但是打孩子是有技巧的,如何透過打孩子讓孩子反而更愛你呢?這就是智慧!
首先,我們要弄明白我們的初衷是愛孩子,一切為了孩子的成長。所以,打不是目的,教才是目的。
其次,如何讓孩子明白我們的初衷?讓孩子明白父母打他不是因為不愛他,而是孩子他自己的行為違反了規則,所以適當的時候,是可以打孩子。讓孩子明白,直接告訴孩子:打你是因為我生氣,我生氣的原因是你的行為引起的,才能讓孩子服氣。
再次,如何與孩子共同制定規則。愛是有邊界的,愛是有原則的,有邊界有原則的愛才是真愛,才是真實的,這也就解決了家長們的擔心,覺得對孩子好,尊重孩子反而讓孩子更得意了更任性了這樣的疑惑。
無規矩不成方圓,一定要制定規則即家風家訓。
分享一個適合學齡前兒童用得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家裡或者身邊有適齡兒童的話可以去下載一個試試哦,這裡面有豐富的童話故事,還有有趣的冒險任務,孩子可以和喜歡的童話人物一起學習漢字,不知不覺中對漢字產生興趣。
-
8 # 飯飯媽媽育兒
對於大部分的老人來說“棍棒教育”非常適用,一旦孩子出現任何的問題必然會出現“一天不打上房揭瓦”的話語,這時候孩子也迎來了混合雙打。
只是現在這種行為被很多的年輕父母摒棄,他們認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講究“君子動口不動手”。
就像你上面所說到的幼兒階段,到底是否應該打孩子?對於我個人來說還是不太贊成。
首先我們應該瞭解到幼兒階段孩子本身的身體以及各個方面的發育並不像我們所想的這樣成熟。
而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必然是非常衝動的,這時候所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們就不能控制。要是一失手傷到孩子,到底應該怎麼辦呢?所以避免出現這樣的情形,最好還是不要打孩子。
可是這時候大家就開始考慮孩子平時十分調皮自己不打孩子,到底應該如何去教育呢?實際上從我自身來說,每次孩子犯了錯誤恨不得扇他幾巴掌,但是想象的對於他的傷害還是會忍住。
一般情況下會先去自己冷靜10分鐘左右,之後給孩子講道理讓他明白自己到底應該怎麼做?自然而然孩子的身體和心裡都沒有受到傷害,之後也會慢慢的改正自己的行為。
我們也希望大家可以像上面所說的,在孩子幼兒階段考慮到他們身體的柔弱性以及心理的脆弱性,千萬不要進行棍棒教育。
當然有一部分孩子確實比較難管教,那麼等到他們6歲之後有了自我意識,這時候父母就應該告訴他們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如果孩子真的出現了過分的行為,必須加以管教,這時候所謂的棍棒教育其實就會起到作用。只是不管怎麼說,教育孩子之後確實傷害到了他們,聰明的爸媽可能會在他們冷靜下來之後抱抱他們,讓他們感受到父母對於他們的愛,而不全是對於他們的打罵。
迴歸到你問題本身,就從上面的一些事例來說,面對你這個問題我建議在幼兒階段儘量不要打孩子。等到他們慢慢長大之後出現了問題,棍棒教育不得不可利用就可以考慮。
回覆列表
不存在暫不贊同,作為父母,有的時候惹毛了,一巴掌就上去了。
作為全職媽媽,一個人帶孩子,就算你內心知道不能打孩子,當孩子耍賴的時候,你百般的哄她,你在內心告訴自己:忍住,忍住,親生的,打了對她產生心理陰影怎麼辦……
哄她的時候,不僅不聽,反而變本加厲,內心的掙扎,在孩子鬧的過程中頃刻瓦解崩潰,對著屁股就是一通打,打了後自己舒服多了,孩子哭著要媽媽,說不打,她抱著你,緊緊的抱著你不放手,那一刻,你後悔打了,但是孩子卻立馬不哭不鬧了。
那一巴掌讓孩子立馬消停了,讓你的心也靜下來了,所以,贊同打孩子嗎?和贊同沒半毛錢關係,當父母的誰都不願意打孩子,誰都希望和孩子父慈子孝的,在孩子鬧的時候,可能一巴掌比你哄十句還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