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鄧海春

    東漢末期皇室衰敗,群雄並起,最終魏蜀吳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三家雖然風頭正盛,卻並非最後贏家,辛辛苦苦打下的天下最終歸於司馬氏。司馬懿以七十歲高齡,發動高平陵之變,率三千死士,在短短五天便推翻了曹魏政權。司馬懿能行事如此順利,其實還與曹丕相關,這又是何故呢?

    首先,司馬懿能為官便多虧曹丕鼎力相助。曹操為相後,選賢任能,由於司馬懿聲名遠揚,便被應召任職。司馬懿因曹操乃閹宦之後,不願屈居其下,便裝病推辭。曹操對臣下直言,若司馬懿不從命,便治他的罪,司馬懿無奈入朝為官。司馬懿入朝為官不久,曹操就覺得他謹慎多疑,又頗有志向,對他非常忌憚。曹操與曹丕說,司馬懿日後必會不甘為臣,曹丕卻不以為然,屢次維護司馬懿。曹丕的苦苦維護讓曹操打消疑慮,使司馬懿得以繼續為官,為日後曹魏政權的滅亡留下了禍患。

    曹丕對司馬懿極為信任,多次將他留守後方,以致司馬懿有機會暗中擴張自己勢力。曹丕兩次伐吳之時,都下詔讓司馬懿留守,對內則安撫百姓,對外負責給大軍準備糧草物資。司馬懿位高權重無人置喙,他既可以趁此時機收買人心,又可以將部分軍備收為己用。如此一來,算是一舉兩得。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司馬懿的三千死士在他年邁之時尚且忠心耿耿,可見不是一日之功,定是培養多年。

    曹丕信任重用司馬懿已為日後埋下禍患,他的臨終遺言更是錯上加錯。曹丕病重之時,將司馬懿任命為輔佐大臣,並囑託太子曹叡不要對他們亂加猜忌。曹丕死後,司馬懿就被任命為舞陽侯,權勢更加如日中天。曹氏家族兩代帝王皆短壽,曹叡三十餘歲便英年早逝,臨死前又將太子齊王託付給司馬懿。此時的司馬懿不僅是託孤重臣,更是三朝忠臣,眾人皆認為他對曹魏忠心耿耿,加之他年事已高,無人懷疑他有謀逆之心,皆對他無所防備,這就為他發動高平陵之變提供了便利。

    曹丕對宗室子弟任用不當,這也讓司馬懿的起事勢如破竹。首先,對曹爽任用不當,曹爽自幼多出入宮中,與曹叡交好。曹爽看似敦厚,卻並非良善之輩,曹丕並未發現此事,沒能及時制止,放任他與曹叡相處。曹叡死前,將他與司馬懿立為託孤大臣,他卻專權亂政,以致民間哀聲哉道。其次,曹丕與兄弟相爭,趕盡殺絕。曹植等人皆不得重用,以至於他們的後代也難成氣候。如此一來,司馬懿謀反之時,宗室中一時竟難以找出可用之才與其抗衡,以致司馬懿如此輕而易舉便起事成功。可以說,曹丕對宗室中人的不當任用相當於間接給司馬懿可乘之機。

    曹丕在文治武功等方面皆有建樹,不遜色於曹操,但在識人用人方面確實不及其父。他重用的司馬懿最終成為曹魏王室的掘墓人,讓曹家幾代心血毀於一旦。

  • 2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司馬懿在奪權行動中的操作,堪稱古代陰謀中的又一經典之作。

    明爭禁軍,利益交換,司馬懿被耍許多作品對這場政變的描寫十分戲劇化,彷彿司馬懿躺在床上裝病,突然就爬起來乾死曹爽。

    事實是:這段時間,老狐狸與曹爽進行了長期的博弈。

    曹爽排擠司馬懿,讓司馬懿任太傅,明升暗降,剝奪了司馬懿實權。

    可是,由於曹爽等人在軍隊威望不足,還不敢徹底不用司馬懿,因此,在升司馬懿為太傅的詔書中,明確提到“持節督軍如故”。也就是說,雖然司馬懿不再參與中樞決策,但依然在軍隊中擁有相當的權力。

    司馬懿利用剩下的權力,與曹爽進行了一系列的利益交換。

    其中,一項交換成果,對最終政變起到了關鍵作用——司馬師出任中護軍。

    中領軍、中護軍,都是當時禁軍中的主要領導。在曹爽執掌大局的情況下,怎麼會把如此緊要的職位安排給司馬懿的兒子呢?

    這很可能是利益交換的結果:當時,原中護軍夏侯玄前往關中都督雍涼。這個位置,正是司馬懿長期領軍之處。

    因此,交易內容很可能是:司馬家支援夏侯玄掌握關中軍隊,曹爽以司馬師擔任中護軍。

    後來曹爽發起駱谷之戰,曹爽顯然把控制關中軍隊作為重點:在並未遭遇嚴重失敗的情況下,三個月就退軍。可見,曹爽極可能是借用兵之機,重新整頓、拉攏關中軍隊人事。

    當然,曾經長期掌管禁軍的曹爽也不傻,他深知禁軍的重要性。

    曹爽來了個損招:毀中壘中堅營,將這些士兵調撥給了曹爽的弟弟曹羲掌握。儘管司馬懿反對,但畢竟曹爽掌握大權,就這麼幹了!

    就這樣,禁軍依然牢牢掌握在曹爽手中,中護軍司馬師,兵馬不多,多少有些名不副實了。

    暗鬥禁軍,司馬家佈局

    儘管被曹爽陰了一把,但司馬家畢竟在禁軍中打入了一顆棋子。

    這種剩下的棋子,在悲觀失望者看來,就是一步無用的殘棋,對胸懷大志者來說,就是一顆改天換日的種子!

    儘管此時司馬師的兵權被曹爽給“陰”走了,但司馬師的中護軍,掌禁軍武官選舉權。

    這就給了司馬師拉攏人心的機會!據說,司馬師“作選用之法,舉不越功,吏無私焉“。

    曹爽掌權時期,啟用的多是浮華派,他們選拔人才多崇尚浮華,甚至受賄選人。

    司馬師的相對公正、得當的選擇之法,使得他拉攏了軍中有能力的,實幹的將領,這在後來的政變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曹爽外出,弱點暴露

    儘管司馬家陰養了死士,並利用中護軍之職拉攏了許多禁軍將領,但大權依然把握在曹爽之手,曹爽兄弟所能掌握的軍隊,在洛陽城中依然佔據著絕對優勢!如果曹爽不出錯,這些司馬家的佈局都只是“潛在優勢”。

    249年,機遇來到。曹爽三兄弟一起和天子去高平陵祭拜魏明帝。

    正如曹爽弟弟曹羲所擔心的:兄弟都出去了,洛陽城中的曹爽勢力群龍無首!

    對方群龍無首,司馬家該動手了!司馬家的政變安排

    此時,司馬家所能直接使用的力量,十分有限。因此,政變的關鍵,是集中力量,迅速控制住洛陽城最緊要的地方!控制住形勢!然後,以太后之名,逐漸消化收拾群龍無首的曹爽集團各個勢力。

    因此,司馬家的政變路徑是:

    1、控制武庫。

    洛陽京畿之地,當然不能讓幾萬禁軍成天拿著刀到處晃盪。禁軍的武器甲冑,都在武庫中。有事時,他們去武庫取武器,執行任務。

    迅速控制武庫,可以卡住禁軍的命脈。即使不支援政變,干涉能力也將大大削弱。

    前往武庫,由司馬懿親自率領。但是,因司馬懿兵力實在太少,拿下武庫,依然要冒險。

    前往武庫,需經過曹爽府。曹爽妻十分驚恐,問手下守督怎麼辦?守督引弩注箭,準備作戰。孫謙在後面牽著說:“天下事未可知也”。如此說了三次,司馬懿才得以透過曹爽府!

    正是曹爽兄弟不在,群龍無首,眾多軍隊不知所措,才使司馬懿以少量力量就控制住武庫重地!

    2、控制司馬門。

    司馬門,是連結宮城與外部的通道。一旦控制這個門,內外訊息斷絕。曹爽得不到宮城內的訊息,曹爽的指令也無法傳達到宮城內。

    司馬門本來就是守衛宮城的防禦部隊,是帶了兵器的武裝,不大可能讓司馬家輕易佔據。

    因此,這裡應該發生了整個政變中唯一的一場“激戰”。三千死士和司馬師掌握的精銳,應該多放在這個方向。

    指揮攻打這裡的,是曾經長期擔任黃門侍郎等宮內官的司馬孚和長期籠絡禁軍武官人心的司馬師。他們在禁軍的基礎,使他們可以在武力攻取的同時,儘可能“政治解決”。

    這樣,曹爽集團勢力雖大,但卻難以統一指導。司馬家可以有時間慢慢消化曹爽集團在洛陽的其他勢力!

    控制司馬門和武庫,兩步是同時進行的。

    剩下的兩步,是依次展開的:

    3、控制兩宮。

    找出對曹爽不滿的郭太后(有的記載中,說郭太后很早就和司馬懿關係曖昧),使政變合法化。

    4、控制曹爽、曹羲掌管的軍隊。

    曹爽、曹羲本人不在,無人能直接指揮他們抗命。上有太后詔書下達,下有被司馬家拉攏過的武官!

    為了降低抵抗的風險,派去接受這些部隊的,不是司馬家的人,而是高柔、王觀。這兩位都是曹操時期留下的老臣,此時已被曹爽剝奪實權,但畢竟威望、人脈尚在。

    由於準備得當,收取曹爽集團的禁軍力量時,司馬懿集團沒有遭到強烈的抵抗。

    誘降曹爽曹爽得之政變訊息後,一時不知所措,只是讓軍隊伐木作鹿角,防備進攻。

    曹爽的“智囊”桓範逃了出去,建議曹爽帶天子到許昌,宣佈司馬懿政變,進行討伐!

    此時,天子已經十七歲了,這個年齡的天子,其話語力量是要大於太后的。同時,不但有夏侯玄等宗族將領,以及文欽等拉攏的將領,都有可能爭取過來。

    而桓範建議撤到的許昌,原本就是當年曹操經營的根據地。天子到許昌,依然可以號令國家。

    曹爽如果這個時候抬槓,也搞不過司馬懿(就身邊那些人物,實在靠不住)。但若曹爽選擇挾天子對抗,對司馬懿依然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此時,司馬懿採取了陰謀家慣用的誘降之計,還指洛水為誓,絕不加害曹爽!

    曹爽,和他身邊的人物,都是因著關係(而不是個人奮鬥)得以上位的人物。這樣的人,往往得意時目空一切,失意時,沒有抗爭到底的精神。

    在得到司馬懿的“誓言”後,曹爽等人放下武器,投降了。

    政變,結束了。

    儘管曹爽倒行逆施,不得人心,而司馬懿根基深厚,但是,在政變之前,曹爽的力量依然遠遠大於司馬懿(至少在洛陽城如此)。

    司馬懿擁有的是:陰養的三千死士、已經不在位置的失意老臣的支援、司馬師籠絡的禁軍武官的信賴、太后的同情(也可能是曖昧)。

    這些都只是司馬懿的潛在力量,如果不能找到突破口,這些潛在力量都發揮不出來,就撼動不了曹爽集團。

    司馬懿把握住時機,集中力量控制武庫和司馬門, 常年沉澱、積累的力量瞬間迸發,最終,演繹出了一場了以少量力量就改天換日的奇蹟。

    願君也能早日成功找到破局點,以小博大,創造奇蹟!

  • 3 # 歷史雲頂

    東漢末年,有能力的人實在是太多,但是史書上記載下來的只有那麼幾個人,這也恰恰證明了這些人的優秀。司馬懿,司馬家族的領軍人物,可以說是他的成就帶起了整個司馬家族,而且他的一生可以用跌宕起伏形容。很多人疑問司馬懿智謀遠慮,成功奪權後,3000死士去哪裡了?

    曹操一代梟雄,心懷天下夢,像這樣站在高處的人,最是忌憚身邊的人背叛自己,他看的出來司馬懿不是個簡單的人物,將來的成就不可估量,怕他會妨礙自己的天下夢,所以並不是很想用他,在曹丕的力薦和司馬懿的努力下,曹操接受了司馬懿,並逐漸的重用他。後來曹丕稱帝之後,因為兩人的關係好,司馬懿更是忠心耿耿的輔佐曹丕,曹丕也很信任和倚重他,司馬懿的地位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曹丕去世後,囑咐司馬懿好生輔佐曹叡。

    可惜曹叡福氣不夠,沒在位幾年就去世了,皇位最終由年僅8歲的曹芳繼承,司馬懿和大將軍曹爽奉命一起輔佐幼帝,皇帝年齡小,尚無能力處理政事,曹爽想要自己一人獨大,將朝堂全部掌控在自己的手裡,司馬懿在他眼裡就是個擋路石。因此曹爽一方面開始各種針對司馬懿,另一方面大肆的擴張自己的勢力,朝堂上下幾乎成了他的天下。

    後期的曹爽變本加厲,好多事情都不再過問司馬懿,直接自己就決定了一件事的去向,司馬懿的位置形同虛設,看到這種情況,司馬懿乾脆就裝病不去上朝,不過問一切政事。不過曹爽可不是這麼好糊弄的人,他為了試探司馬懿是裝病,斷斷續續的派了好幾撥人去打探虛實,得到的答案都是司馬懿病重,已經到了生活無法自理的地步,曹爽懸著的心徹底放下了,繼續自己的專政之路。

    成功的騙過曹爽之後,司馬懿開始了自己的計劃,先是暗中培養了3000名精英戰士,這些人也被後人稱為死士,然後私下裡偷偷在各個崗位上安插自己的眼線,將曹爽的人一點一點的替換掉,這些準備工作都做足了之後,司馬懿就在等,等一個機會。機會終於來了,祭祀先祖的日子到了,曹爽陪同皇帝曹芳一同前往皇陵祭奠曹叡,等到隊伍出了城門,司馬懿立刻下令3000死士一同出動,將曹爽留在城內的勢力清除乾淨,並且在曹爽回來的路上,活捉了曹爽以及手下之人,將他們以謀逆之名定罪,判處死刑。

    有人說這場政變成功了之後,司馬懿為防止有他意欲篡位的流言傳出,悄悄的將3000死士藏了起來,對外是誓死不提這事。私下裡對他們進行了論功行賞,依舊養在暗處,留待日後有他用。不管真假,司馬懿是一個很聰明的人,而且極富忍耐力,他的成功是必然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時間嫁接芒果樹最合適?嫁接前需要注意什麼能夠增加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