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原來這是歷史
-
2 # 阿宇的美食日記
《古文辭類纂》中收有北宋兵法學者蘇洵《權書·項籍》一文,此文評述項羽用兵百戰百勝,但其“慮之不長,量之不大”,不能把戰略重點放在咸陽以制天下,雖勝猶敗,最終導致垓下之亡;並由此談到三國時期諸葛亮在戰略上的重大失誤,“諸葛孔明棄荊州而就西蜀,吾知其無能為也。且彼未嘗見大險也,彼以為劍門者,可以不亡也。吾嘗觀蜀之險,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繼,兢兢而自安猶且不給,而何足以制中原哉?……今夫富人必居四通五達之都,使其財帛出於天下,然後可以收天下之利。有小丈夫者,得一金櫝而藏諸家,拒戶而守之,嗚呼!是求不失也,非求富也。大盜至,劫而取之,又焉知其果不失也?”認為諸葛亮把戰略重點放在益州(今四川及雲南、貴州部分地區)難以進取天下,是戰略上的失策。“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從評點中可以看出,蘇洵對諸葛亮戰略失誤的批評,而且認為造成蜀漢滅亡的原因就是諸葛亮的隆中對。隆中對是諸葛亮未出茅廬之時向劉備提出的謀取天下、復興漢室的戰略建議。諸葛亮指出,自董卓專斷朝政以來,豪強蜂起,爭雄天下。曹操戰勝袁紹,擁兵百萬,挾天子以令諸侯,暫不可與之爭鋒;孫權佔據江東,歷經三世,人心歸附,賢能之人盡心效力,可以聯合為援,不可以為敵。剩下可以圖謀的地方只有荊州、益州兩地,將軍可在此建立根據地,安撫夷戎,修明政治。一旦天下有變,可命一上將率荊州之軍向宛、洛進軍,將軍可親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如此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從隆中對中可以看出諸葛亮為劉備策劃的戰略目標是恢復漢室,統一天下。
具體步驟分兩步走,第一步是佔據荊州、益州,建立根據地;第二步是兵分兩路,進取中原。隆中對為劉備集團最初尋找立足點、建立根據地起到了積極作用,因而也對三國時期的戰略走勢產生重大影響。但是,由於隆中對在戰略策劃上存有內在的缺陷也束縛了劉備集團的發展,造成蜀漢政權短命。以中國兵法理論分析,隆中對的戰略失誤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戰略思想失略。“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中國兵法的思想境界。《孫子兵法》指出,“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摒棄戰爭、確保周全、雙贏共惠是最高的戰略準則,興兵作戰、攻城掠地、拼得你死我活是戰略上的下策。《尉繚子》還指出,“戰再勝,當一敗。”在戰場上取得了兩次勝利其損失相當於打了一次敗仗。因此強調百戰百勝不算高明,不戰而勝才算高明。隆中對的主導思想是“先戰而後求勝”,把劉備集團引導到豪強爭戰的漩渦之中,不得不進行無休止的爭戰,在爭戰中尋求勝利,這是隆中對在戰略思想上的失策。二是戰略選擇不利。中國兵法認為自然地理條件是戰略上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佔據有利的戰略地域,充分利用地形地利條件才能保全戰爭的勝利。《孫子兵法》指出,“料敵制勝,計險隘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強調戰略指導者要根據敵我強弱形勢,選擇有利的戰略地域,利用地形地利條件做出正確的決策,遠途作戰後續不接難以取勝,有的地域得而不利、得而難守就不要爭取。隆中對指導劉備集團謀取的戰略地域是荊州和益州。荊州是戰略上的必爭之地,也即是一個是非之地,劉備佔據荊州之後導致劉備集團在戰略上始終處於被動局面,最終得而又失,損兵折將;益州地處邊遠,地勢易進難出,不足以制天下。諸葛亮從益州興兵,六次出征六次皆失,自然地理條件是其失敗的客觀因素之一。三是戰略措施不力。戰爭是以綜合實力相競技的事情,綜合實力強的必定戰勝綜合實力弱的。“戰者,以形相勝者也”。
因此,中國兵法強調集中兵力,以兵力集中之勢,戰勝兵力分散之敵。為使弱勢變為相對的強勢,要掌握戰爭中的主動權,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調動,使敵人的兵力相對分散,我方兵力相對集中,以集中兵力各個殲滅分散之敵。隆中對指出,天下有變則一路出秦川,一路走宛、洛,分路合擊,並取天下。出秦川是走漢高祖劉邦打天下的老路,走宛城、洛陽是襲漢光武帝劉秀中興漢室的成算。歷史上劉備在佔據荊州之後又西取益州,荊州由關羽駐守;佔據成都之後,諸葛亮又進軍漢中。
三分兵力使本已弱勢的蜀漢政權兵力不得集中,國勢分散,戰而無功,最終滅亡。^{分頁}劉備得孔明,促使其避實擊虛佔據天下一隅,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這裡有隆中對的積極因素,但更重要的因素是當時的歷史大勢使然。可以看出,隆中對缺少中國文化的底蘊和兵法思想的淵源,不是一個很好的戰略策劃,諸葛亮也不是一個高明的戰略家。誠可謂隆中對有對無策,諸葛亮有孔無明。它較同時代郭嘉進言曹操的十勝論相差甚遠。對於諸葛亮戰略上的失誤,當時的人就已經有所認識。諸葛亮的對手司馬懿曾說,“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陳壽在《三國志》中評價說,諸葛亮“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北宋時期的兵法博士何去非也指出,“孔明有立功之志,而無成功之量;有合眾之仁,而無用眾之智。”這些都是非常中肯的評價。把劉備集團失敗的原因歸結到隆中對身上,一語中的,道前人所未道,獨步古今。我們批評諸葛亮在戰略上的失誤,並不是否定他在歷史上的貢獻,而是以此探討治亂興亡中的道理。諸葛亮戰略上的失誤與他的人生境遇有直接關係。諸葛亮讀書不求甚解,未出茅廬即受到劉備的禮遇和器重,少年得志,獨上高樓,沒有經歷過大的人生磨難,沒有對中國兵法不同層面的思想融會貫通,把握精髓。他告訴劉備走上劉邦、劉秀的老路就能復興漢室、取得天下,真乃千古笑談。中國兵法思想層面多、意境深,不同層面的思想在某些方面的表述是矛盾的,但整體是一致的。只有在人生曲折磨難的礪進中日積月累,才能領悟到中國兵法思想的意境和精髓。
參考資料: 毛澤東評點中國兵法十論
-
3 # 藍色的小男孩
《隆中對》,為什麼造就了蜀漢也加速了蜀漢的滅亡的原因。一、“隆中對”的過早制定,讓敵人有針對性地防範。 “隆中對”是諸葛亮和劉邦在一間密室裡的談話。這個談話,最早是沒人知道的。從劉備和諸葛亮談話後,關羽、張飛不以為然,而劉備卻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來看,劉備並沒有告訴關羽、張飛這次談話的內容。 不過,當劉備最終按照“隆中對”取得成功以後,這個話肯定就已經傳出去了。而且從關羽北上打襄樊就可以看出,他之所以敢這麼做,就是因為有“隆中對”這樣的劇本,他按照劇本在演。 當年劉邦從漢中出發,挺進中原能成功,劉備、諸葛亮、姜維都不成功,就是因為曹魏已經進行了針對性的防範。從這裡可以看出,“隆中對”策略確實是提早洩露了。 (諸葛亮劇照) 二、“隆中對”策略的實施,讓東吳有恃無恐奪荊州。 “隆中對”裡面有個重要的策略,就是“聯吳抗曹”。蜀漢想取得成功,實現打敗曹操,統一天下的目的,必須和吳國聯合起來,不能和吳國翻臉。 而這一點,也讓吳國變得有恃無恐。我們看看吳國在偷襲荊州時候所使用的策略就明白了。吳國一開始趁關羽北伐之機,偷襲奪下荊州。奪下以後,東吳立刻就去和蜀漢講和。闡明兩國聯合的重要性,表示千萬不能撕破臉皮。 而這一點,也在蜀漢國內產生了極大的分歧。諸葛亮、趙雲等人堅持和吳國聯合,不能挑戰。劉備、張飛等人則認為必須要打回來。所以,一開始蜀漢就軍心不穩。 等到劉備在夷陵大戰中打敗以後,最早提出來講和的,還是東吳。因為東吳明白,蜀漢是不敢拼命和他們打的,最終還是要和他們講和,才符合“隆中對”的策略。 (關羽劇照) 三、“隆中對”讓蜀國後期的國策,變得教條僵化。 蜀漢依靠“隆中對”的策略建國。但是建國以後,這個策略就被奉為經典,被蜀漢人持續不斷地執行著。然而,正是這種策略持續不斷的執行,從某種意義上說,害了蜀國。 首先是關羽的北伐。關羽的北伐,可以說完全按照“隆中對”擬定的規劃在進行,“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在關羽看來,他就是那個“上將”,這個使命就該他來完成。而且,由於“隆中對”中講明的“聯吳抗曹”的策略,因此關羽並沒有提防東吳,沒有想過東吳會在身後給他一刀。 關羽的這次行動,造成了蜀漢丟荊州的重大挫折。 不過,蜀漢並沒有認為這是“隆中對”的問題,根本就是關羽的冒進。畢竟“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的前提是“天下有變”。而且後續還有配套“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就是說劉備必須從漢中出發配合。但是天下並沒有變,劉備也並沒有出兵,所以關羽是“冒進”。這似乎反而證明了“隆中對”是正確的。 接著,劉備攻打東吳,最終失敗。而劉備攻打東吳失敗,也從反面證明,凡是違反“隆中對”的,都是要失敗的。 再加上之後諸葛亮獨掌蜀漢政權,這樣一來,“隆中對”就成了決不能反對的經典。然後,就是諸葛亮的五次北伐。諸葛亮去世後,又是蔣琬、費禕、姜維的北伐。這種不顧一切的北伐方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對蜀漢政權是一種極大的消耗,是蜀漢政權最終走到滅亡的最重要的原因。 如此看來,蜀漢在最後階段僵化地執行“隆中對”,的確是錯誤的。
-
4 # 尋找不答應
隆中策造就蜀漢說明它有一定的正確性,但是最後蜀漢的失敗也證明了隆重策實質上是一條過於理想化,不切實際的戰略規劃。
根據隆中策的內容可以知道,諸葛和劉備的預期是霸業可成,漢室可興,而非天下一統。而劉備要成就霸業必須做到三個條件:有一塊地盤,做好外交,然後等天下有變。然而隆中策的錯誤就是在這三個條件上,都是脫離實際的。
一、有一塊地盤——荊州和益州。
諸葛的設想裡荊州和益州都是蜀漢的。,沒考慮過萬一丟失了怎麼辦。選荊州是因為荊州地區經濟發達,人口眾多,可以提供充足的兵馬糧餉。但是荊州處四戰之地,除了城高牆厚,無險可守,還威脅到孫權的統治。而選益州除了經濟發達外更看中的是益州易守難攻,劉備得益州最差也能夠偏安一隅。但是兵馬從益州出來也難,也就是說益州的門戶荊州一失,劉備就別想出來了,只能繞道漢中。所以,隆中策的第一個錯誤就是把荊州和益州當作是自己的,也不會丟失,別人也搶不了,蜀國能關起門來搞建設——跨有 荊、益,保其巖阻。
二、做好外交——外結好孫權
在諸葛的構想裡外交是很重要的一環。按最初的構想,諸戎 、夷越是不會給蜀漢搗亂的,孫權也是盟友——西和諸戎 ,南撫夷越 ,外結好孫權。但實際上孫權不會是一直的盟友,在孫權覺得需要的時候,他就會在背後捅一刀。像劉備初得益州時,孫權就趁機奪了荊州三個郡,迫使劉備訂下湘水之盟;關羽圍攻襄樊,孫權就偷襲荊州切斷關羽後路。所以說,隆中策的第一個錯誤就是認為孫權是一直的盟友,不會背叛。
三、天下有變
諸葛亮跟劉備說天下有變時兵馬可以出秦川,出宛、洛,至於怎樣的天下有變沒說。根據出兵的方向——長安,可以判斷,劉備是要去搶地盤的,而不是去平定天下。從地圖看,能造成長安一帶兵力空虛,蜀國能趁機出兵的天下大變,只有江東和曹魏在合肥一帶大戰不止。也就是說劉備要拿下長安,孫權就得在合肥和曹操死磕!可孫權憑什麼替蜀國作嫁妝?他沒那麼傻。所以說,隆中策的第三個錯誤是假想的天下大變基本不可能發生,孫權不可能替蜀國打工。
總的來說,隆中策就是一條過度理想化又漏洞百出、脫離實際的戰略規劃,蜀漢不可能因為它而發展壯大。
回覆列表
題主糾結的可能是"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瞭解的人可能都知道隆中對中,諸葛亮主張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也就是分兵,近千年之後,一代偉人毛澤東也討論過隆中對是否正確,他認為隆中對的錯誤在於分兵,分兵有3大缺點
1。分散了有限力量,要知道當時劉曹實力懸殊,而劉備分兵將有限的兵力分散到了2地。
2。增加了潛在的敵人,荊州是劉曹孫3家的中心,在荊州駐重兵,孫權必定會加兵防守,代關羽北伐,孫權也必定會在後方產生困擾。
3。不利於軍事協作,要知道當時是古代,沒有手機,沒有電話沒有電報,荊州益州這麼遠,怎麼軍事協作啊,基本就是各打各的。
我認為隆中對的失敗,不是隆中對本身的失誤,而是蜀漢沒有把它貫徹到底,首先佔領荊州益州的結果必定會分兵,除非你捨棄一州,也就是說蜀國不可能不分兵。其次劉備東征葬送了蜀國的有限力量,導致北伐後勁不足,然後隆中對條件是
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命門就是外結孫權,天下有變。因為孫權所以沒了荊州,不結交孫權,蜀國只能防守,不可能北伐。
說了這麼多其實最大的問題就是機械化處理劉孫關係和國力的差距,送上知乎大神做的一張圖,可以看到不北伐,等魏國處理完內亂,蜀國必定打不過,所以只能被迫北伐,不惜耗損人力勞力,趁他病要他命。只不過最後失敗了。隆中對可以說是古往今來戰略規劃的一大手筆,肯定有點問題,但是蜀國的失敗,是沒有貫徹隆中對,而不是隆中對導致了蜀國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