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侃聊歷史
-
2 # 輝大少39885331
答:周王朝自東周開始,國力由強轉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權旁落。諸侯國之間互相征伐,小諸侯國紛紛被吞併,區域性地區漸漸形成較大的諸侯國,即:齊、宋、晉、秦、楚、吳、越,七個主要諸侯國。
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公園前476),大約延續了近三百年的時間,春秋無義戰,其間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連年戰火紛飛。最終國力強盛的國家漸漸突顯,即:齊恆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
我們知道,孔子成長在這樣的時代,經歷了時代的痛苦與憂患,他在晚年系統地整理了中國文化的寶典,除刪詩書、訂禮樂外,又依據他本國魯國的歷史資料,著作了有名的《春秋》。在這個時代裡,吞併侵略的戰爭綿延了兩百多年,由西周初期所建立的封建文化基礎,開始逐漸地被破壞,社會的紊亂,經濟的凋敝,給予人們的痛苦實在太多了。而各個諸侯國之間,政治道德落沒,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彼此互不信任,行不義之事,得不義之果,人倫文化的道德基礎,幾乎被那些有霸權的上層領導分子破壞完了。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謀略甚興,爾虞我詐無所不用其及,因而也催生出了倡行仁義道德,人倫正義的有識之士如老子,孔子,孟子等聖賢,倡導人們走向正義乃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而影響後世幾千年,這是中華文明的根基,根基永在,文明永續,國之永存。
-
3 # 挺胸的炫熊貓
春秋時期指的是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這段歷史時期(也有說到《左傳》記載的公元前468年或三家分晉的公元前403年為止),魯國的史官把當時各國重大的事件按春、夏、秋、冬四季記錄,因為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春秋”時期因此得名。其中《左傳》和《史記》中評價的春秋四強國有晉國、楚國、秦國、齊國。
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大大小小有上百個之多,具體數量是多少目前還未有定論。在《史記·殷本紀》中記載:“周武王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殷會周者八百。”而在《呂氏春秋·觀世》中記載:“周之所封四百餘,服國八百餘。”當時諸侯國有八百之多,未免數量有些誇張,也可能是一種“虛數”的形容詞,以說明數量龐大。也可能是附加了各地的大小部落,統稱為諸侯。
實際上到了春秋時期,各地的諸侯國已經經歷了一輪“洗牌”。在史書中記載的諸侯國已經沒有“八百餘”,目前普遍知道的是100餘國。在春秋的兩百四十多年之中,有大小戰事四百八十多起,其中齊桓公並三十五國;晉獻公並十七國,降三十八國;楚莊王並四十五國;秦穆公滅二十國。這還只是這幾位春秋霸主在位期間的滅國數量。直到春秋結束戰國初期,中華大地上也只剩下20餘個諸侯國。
被左丘明的《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國語·鄭語》和司馬遷的《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共同評價的春秋四強國有:
1. 晉國。公元前1033年--前376年,侯爵,姬姓、晉氏。因早期晉文侯保護周平王東遷有功,得到了周天子賞賜,晉國在早期非常強大,面積遼闊,橫跨山西、河南、河北、陝西、內蒙、山東六省,土地肥沃,人口眾多。晉國與楚國為了爭霸打了一整個春秋,其中晉文公時期在城濮之戰中大敗楚國,成為春秋霸主。此後即使是在楚莊王稱霸時,也不敢對晉國有所鬆懈。楚莊王之後甚至出現晉楚共為盟主,平分周天下的現象。春秋後期,晉國內部四大家爭權激烈,韓、趙、魏三家共滅智氏,晉國的公家權利基本被三家瓜分。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冊封韓、趙、魏為諸侯,晉國徹底滅亡,史稱“三家分晉”。
2. 楚國。公元前1115年--前223年,子爵,羋姓、熊氏。其中楚莊王是春秋四強國中最後一個稱霸的諸侯。楚國最早是周成王分封的五十里小國,出身比較“貧寒”。經過楚國曆代君王的開疆擴土,楚國逐漸突破了周王室設在楚國北邊抵禦楚國向北擴張的“漢陽諸姬”,並持續擴張。春秋時期疆域大致為現在的湖北、湖南、江西以及安徽河南部分地區。《史記》中記載楚國:“今楚地方五千裡,持戟百萬,此霸王之資也。”當時能徵召百萬士卒的諸侯國,鳳毛麟角。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並國頻繁,其中楚國滅國最甚。楚莊王時,問鼎中原,邲之戰中大敗晉國而稱霸。此後一直保持與晉國的爭霸態勢,楚昭王時大敗於吳王闔閭的伍子胥、孫武,都城郢被攻克,楚幾乎滅國。此後在秦國的幫助下復國。春秋末期至戰國初期楚國吳起變法復興之前,楚國長期被吳國及晉國制約。
3. 秦國。公元前770年--前207年,伯爵,嬴姓。公元前821年,秦莊公因擊敗西戎有功,被周宣王封為西陲大夫。公元前771年,因西戎來犯,秦襄公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賞識。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並賜封岐山之地。秦穆公時先後滅掉西方戎族的十二國,開闢國土千餘里。此後持續擴張,雄踞關隴。周襄王任命他為西方諸侯之伯,稱霸西戎。此後秦國開始嘗試向東擴張,並參與到晉楚爭霸之中,但國力有限,一直未能有大的進展。秦厲共公死後發生內亂,導致秦國從此一蹶不振,秦國也從春秋強國徹底淪為偏安的二流小國。
4. 齊國。公元前1044年--前221年,侯爵,姜姓、呂氏(春秋時期)。因開國之君姜子牙輔佐周武王滅商,因而齊國在諸侯中地位崇高。因所處山東之地產鹽,農田肥沃,所以富甲一方,兵甲數萬。齊國也一直沒有停止向東擴張的步伐,到了齊桓公時期,已經是疆域背臨大海的大國。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逐漸強盛。此時的齊國打著周天子的旗號北擊山戎,南伐楚國,並受到天子的讚賞,成為中原霸主。但齊桓公晚年昏庸,管仲、鮑叔牙等名臣去逝後,齊國開始走下坡路。齊桓公病重後幾個兒子爭奪王位互相攻殺,沒有人照顧,最後居然餓死,甚至“身死不葬,蟲流出戶”。這次內亂後齊國國力衰落,只能成為晉國的跟班與楚國爭霸。
春秋時期,除了秦閃光一下,齊國稱霸半個世紀以外,基本上就是晉楚兩國的爭霸史。
-
4 # 吳老師談歷史
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前,中原大陸一直處於戰亂紛爭的狀態,就像春秋和戰國時期,從公元前770年,中原就進入了一種分裂的狀態,群雄四起,逐鹿中原,這一段時期就是春秋時期,很多朋友分不太清春秋和戰國時期,其實春秋時期要比戰國時期還要亂,在公元前770年,周朝從鎬京遷都到了洛邑,從這次遷都開始,周王室日漸衰微,一日不如一日,一開始各諸侯只是疏於政事,到後來直接不去朝拜周天子了,最後直接自立為王,建立了各自的政權,在春秋前期,各諸侯國之間打得不可開交,為了爭奪資源和土地,連年戰事,所以春秋時期不僅分裂,還相當混亂。
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加起來差不多有一百四十多個,可以設想下,中原土地一共才多大,竟然分裂出這麼多國家,可想而知有多混亂,就比如齊國、晉國、宋國、陳國、梁國、衛國、魯國、楚國、秦國、吳國、越國、燕國等等,這還算是當時比較大的諸侯國,就有這麼多,各諸侯國之間的關係是比較複雜的。所謂“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絕對是春秋時期的真實寫照,還有其他勢力比較小、地盤比較少的諸侯國,但也在春秋時期佔據了自己的一塊地盤,就比如任國、邢國、胡國、代國、彭國、魚國、許國、荀國、桐國、極國、共國、井國、祝國、息國、毛國、道國、盧國、義渠國、大庭國、孤竹國、山戎國等,還有一些面積相當小的國家,有的甚至只相當於現在的一個小縣城的大小,這麼小的國家在地圖上都找不到,也不標識,都是自給自足,實力都比較弱,不過這些國家的老大也挺厲害的佔了一塊地盤就敢自稱為國家。
在春秋時期,雖然有許多的國家,但主要有實力有影響的,也就是齊國,晉國,楚國,秦國,燕國等國家。我們接下來再來說說春秋時期,那些實力比較強大的國家第一個齊國,齊國姓姜,是姜子牙的分地屬於侯爵國地位,也是地位比較高的國家,位於如今的山東比較靠近大海的那一片地方,所以這個地方是一個海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齊國,依靠著豐富的大海,資源國力非常強盛,也是公認的春秋四大強國之一,春秋五霸之中便有齊國,所以也可以看出齊國的實力有多麼強大。
第二個晉國, 這算是周王室自己的封地,晉國姓姬,和齊國一樣是侯爵國也算是地位比較高的,大概位於如今的山西和陝西的部分地區,這也是春秋四大強國之一,晉文公便是繼齊桓公之後,第二位中原霸主,所以晉國在春秋時期,也算得上是雄居一方的霸主。第三個魯國。魯國也姓姬,和晉國一樣是周朝封地,同樣也屬於侯爵國,魯國也算是所有諸侯國裡邊和周王室關係比較好的一個,也是儲存周禮最為完善的一個國家,所以在魯國出了許許多多的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和大教育家,就比如我們熟知的孔子孟子魯班的人都出生於魯國。其實魯國在剛剛成家立業的時候,國土面積是非常小的。後來在綜合實力得到一定發展以後,如果開始擴充面積,佔領了周邊的一些小國,最終成為了春秋時期的一個大國。在魯國最為強盛的時期,是可以和齊國齊頭並進的國家,並且這種實力一直延續到了戰國,所以魯國也算是春秋時期的一大霸主,最起碼在春秋,後期算是地位非常高的。
第四個秦國,秦國是受益周王室最多的一個國家,秦國早先是為周朝鎮守西戎的將領,後來立下了赫赫戰功,升級成為了諸侯。之後他們家世代為周王室養戰馬,都是實打實的體力活呀。後來又在周平王遷都的時候因為在遷都路上護主有功又得到了晉升,一直到秦牧公時期,秦國得到了大力發展,吞定了十二個西部國家,所以秦國的實力得到了極大的擴充與發展,國土面積也大大增多,所以成為了春秋四大國之一。第四個楚國,楚國算是春秋時期最能征善戰的一個國家,也是春秋時期吞併其他小國最多的一個國家,在周文王時期楚國就已經開始逐步崛起,但是比起其他幾個國家諸侯國,顯然有點晚,在起跑線上了到周成王時期楚國還只是一個自覺沒有其他幾個國家地位高,而楚國建立之初的經濟基礎和土地面積都非常少。最終在好幾代楚人的英勇戰鬥楚國才有了後來的成就。最終不斷地向南方擴張疆域,成為了春秋時期的大國,尤其是楚莊王熊旅也是春秋五霸之一,所以楚國在後期的時候也是一個實力,非常強大的國家,這才叫真正的後來者居上啊。
第六個鄭國,鄭國位於如今的河南地區,也姓姬,屬於伯爵國家這個國家非常重視法律,不僅僅經濟發達,法律制度也相當完善,屬於法家思想的發源地,尤其是鄭莊公執政的時候,以法治國,國力得到了大規模的發展。第七個燕國,看過秦時明月的朋友應該對燕國不陌生,燕國是紂王弟弟的封地,剛開始的燕國疆域也是比較小的,直到後面吞併了薊國,國土面積才得到了擴容,後來又往東北方向擴充套件了一點,所以燕國也算是當時一個比較有話語權的國家,這幾個國家都算是春秋時期,比較強大的國家。
回覆列表
春秋時期指的是從公元前770年至476年這一段時間。屬於周王朝時期,但是周王朝已經搖搖欲墜,統治力非常羸弱,諸侯國紛紛獨立,不再聽命周皇室,互相攻打,搶奪地盤。
春秋時期,群雄並起,但凡有塊地盤,就宣佈建國,以至於諸侯國多數繁星,最多的時候達到了140多個國家。大的國家像齊國、晉國,面積有幾十萬平方公里;小的國家像州國,只有幾十平方公里。
春秋時期大的國家主要就十幾個,分別是:齊國、晉國、楚國、秦國、燕國、魯國、鄭國、宋國、陳國、吳國、越國。
齊國
現位於山東省,是姜子牙的屬地,沿海地區,海資源豐富,國力強大。歷史上著名的齊桓公便出自齊國,在齊桓公治理下,齊國國富民強,成為北方第一強國,齊桓公也被稱為春秋五霸之一。
楚國
楚國位於今天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西、重慶等江漢流域。面積在春秋時期面積最大。春秋初年,楚國日益強大,周恆王十六年,楚王熊通自號為武王,佔地千里,透過吞併周圍幾十個小國家,發展成春秋時期南方主要的強國之一。
宋國
宋國位於現在的河南境內,國都是商丘,宋國最有名的君王是宋襄公,稱為春秋五霸之一。在宋襄公的統治下,宋國國力強盛,但也因為晉國和楚國爭霸,宋國夾在中間,長年戰亂不斷。最後好不容易在兩國消耗巨大停戰的時候,宋國積極聯絡,最終簽下“弭兵之盟”,這才穩定下來。
晉國
面積包含今天山西省的大部和陝西部分地區,山西簡稱晉,就由此而來。東周初年,晉獻公繼位,開始了晉國的霸業,先後消滅了一些小國家,統一了汾河流域,等到重耳繼位後,晉國愈發壯大,重耳先後兩次聯合秦、宋、齊三國,組建聯軍,進攻楚國,佔領了大片南方土地,將中原文化推進到了長江流域,成為了春秋霸主之一,然而到了春秋末年,晉國國力日漸衰退,最終分裂為三個國家,史稱“三家分晉”
秦國
秦國位於今天陝西關中平原地區,春秋時期,秦國並不強大,但秦國民風彪悍,並且位於西北邊陲,也沒有幾個國家對其感興趣,直到戰國秦穆公時期,秦國才逐漸強大,參與中原爭霸。成為晉、楚、齊之後的二等強國。
此外,重要的國家還有:曹國、吳國、越國等,就不在一一介紹了。
春秋時代,群雄並起,導致民不聊生,社會長期處於動盪。但是春秋時期也是百家爭鳴的時代,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等紛紛出世,形成了一場文化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