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夥計162720415
-
2 # 鄖陽府
鳳雛軍事能力強於臥龍,臥龍的施政能力強於鳳雛;臥龍適合做丞相,鳳雛適合做軍事;天妒英才,鳳雛英年早逝!
諸葛亮擅於營銷,曾自比管仲,樂毅...身邊朋友也多,人脈廣,和荊州士族聯姻,有很好的銷售渠道,當時劉備在新野,求賢若渴!後來徐庶走馬薦諸葛,隆中對制定給劉備制定方針,劉備對興復漢室有了信心,孔明出山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劉備希望越來越大..在後來促成孫劉聯盟,赤壁之戰大勝。而且孔明的施政能力非常強。很快荊州在的治理下,錢糧賦稅翻了幾翻,荊州兵員得到空前的補充...劉備遇到孔明,就像如魚得水!況且隆中對中的第一步已經實現。
龐統是一個做大事的人,水鏡先生對劉備說過:世有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後來徐元直走是也說了,鳳雛乃襄陽龐統;在劉備心中,龐統也是一個大人物,只是一直無緣相見,再說老朋友孔明已經投了劉備,以龐統的性格肯定也不會來的。龐龍到了江東,在周瑜賬下做了一個小官,懷才不遇。在赤壁之戰是時候去曹營獻連環計,讓曹操把所有的船連線起來,離開時候給徐元直指了退路...由此看出能力很強,不過魯肅很賞識龐統,曾像孫權推薦,可以沒有得到召見,諸葛亮在弔唁周瑜時遇到龐統,寫了一封推薦信給龐統,日後沒有地方去,可以到荊州投劉皇叔,後龐統在江東受到冷遇,於是乘船去荊州,剛好在考試真招人才,龐統於是化名龍廣考試,主考官就是劉備,結果龍廣文章最好,因為長的不好看,就讓龐統去做一個縣令,結果龐統去了,天天喝酒不理政事,下面的人反映到劉備哪裡去了,劉備派張飛和孫乾下來查政,龐統用半天時間,就把百日的公文處理完了,張飛意識到是人才。連夜報於劉備,劉備連夜趕來,要是虛寒,就是問暖。其實是龐統在考驗劉備,劉備的兵太少,這以後龐統正式投劉備了!後來再西川時候,曾獻計就地拿下劉璋,在後來龐龍獻了上,中,下三計,劉備採取了中,劉備講的是仁義,龐統死了,劉備可以名正言順的打西川了。可以這樣說,西川是龐統用自己的命換的,龐統的軍事能力很強,適合做軍師!孔明就在荊州,劉備可以放心的去西川...孔明在劉備無助的加入劉備集團,龐統在劉備集團有一定起色時加入,劉備入川帶上龐統,因為只有他適合,也只有他合適,孔明要坐鎮荊州!龐統大膽,孔明謹慎...
-
3 # 老吳新明
龐統為人不拘一格,給人以持才傲物的感覺,瞭解他的人知道他懷才不遇,不知道的人以為他是一個狂徒,而諸葛亮則不同,接受劉備三顧茅廬之情後,事無大小,凡事必恭親,這樣的人哪個不喜歡?!
-
4 # 蕭湘居士__
毛澤東早巳精闢定論:諸葛一世惟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上半句已很明確地歸納進去了。又有事無鉅細,親歷親為。方保持託孤大臣的相位,但於治國尚可,拓土軍功六徵無功,與水滸吳用無二。
-
5 # 一壺濁酒喜相逢
不管你是幹什麼職業的,你總會發現一種現象,在一個單位裡,你總會覺得某些同事比領導有才能,但是他就是混不上去,為什麼?原因有很多,會不會討得上級領導的歡心?長像俊與醜,?是不是持才自傲,目空一切?是不是沒有把領導的妻兒老小哄開心?是不是平常給領導送的禮少了?是不是領導的父母死了你把自已當成親兒子去哭喪?是不是經常替領導買單,替領導端杯,叫小姐?多種原因決定你是否被提拔,被重用,龐統和諸葛亮,一個臥龍,一個風雛,諸葛亮會把握時機,吊劉備的胃口,讓劉備三顧而不厭惡,而龐統長相醜了點,給劉備第一印象不佳,委任一縣令,為顯擺自己的才能,多日積案一日決斷,讓領導劉備看出自己的本事,其實已經埋下了禍根,如果不用你龐統,顯得我劉備小肚雞腸,用你心裡彆扭,最後找個機會,騎著我的大白馬,替領導劉備擋箭,落風坡上射得象個刺猥似的。所以說,有才但要更會事,才能在職場上混得風起雲湧,風光無限。
-
6 # 文人提筆安天下
水鏡先生曾說過,臥龍鳳雛,都是天下奇才,二人得一,便可安天下。那麼在仕途上,兩人為何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一、諸葛亮善於包裝自己,抬高身價。
諸葛亮廣交天下名士,而且自比管仲、樂毅,擴大自己的影響力、知名度。在南陽隱居,不自降身份去求職,而是等領導上門招聘,抬高身價,這樣才能得到領導的重用。
而龐統沒有擴大自己的影響力、知名度,到處上門求職,遭到碰壁。
二、諸葛亮情商比龐統高。
論智商、論謀略,諸葛亮與龐統應該都差不多,不相上下,但是說到情商,龐統比諸葛亮可是差遠了。
在領導跟前應聘時,總得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華吧,讓領導知道你會什麼。
諸葛亮就做的很好,一篇《隆中對》,說到領導心坎裡去了。
龐統在這方面就做的很差,去孫權那裡應聘時,口氣很大,說自己什麼都會,比周瑜還強百倍;去劉備那裡應聘時,也是恃才傲物,不把推薦信交給劉備。
三、諸葛亮長相比龐統好。
古今職場都一樣,有時候也是需要看長相的,如果相貌堂堂,便能給領導留個一個好的第一印象,相反,如果長得不好看,則不會給領導留一個好的第一印象。
諸葛亮羽扇綸巾,相貌堂堂,而龐統就像一個農村孩子,憨厚老實,相貌醜陋,縱然才華橫溢,也難給領導留一個好印象。
-
7 # 愛歷史的小少年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在這個英雄輩出,戰火紛飛的年代。湧現出了無數的英雄豪傑,能人異士。北魏曹操,西蜀劉備,東吳孫權,三足而鼎立。眾所周知,劉備劉皇叔一開始是這三大霸主裡最弱小的一個,但他卻有保國安邦之志,匡扶漢室之心。只可惜底下無賢才可用,所以他遍訪名師,以求賢能。這時候他遇見了大賢司馬徽,便想邀請他出山輔助自己。但水鏡先生畢竟年事已高,更喜歡過閒雲野鶴的生活。於是便跟向他推薦了:“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也”。 由此可見,龐統龐士元的能力絕不在諸葛孔明之下。之後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在赤壁之戰中,曹操攜百萬雄師下江南,妄圖剿滅孫權劉備,一統天下。這時候孫劉兩家為了共同的敵人而聯合起來。但因實力相差懸殊,難以抗衡。所以想要獲得勝利就必須要用火攻。後面發生的事情想必大家已經有所瞭解,黃蓋詐降曹操,蔣幹盜書讓多疑的曹操殺死善於水戰的蔡瑁張允,以及諸葛孔明借來的東南風燒的曹軍片甲不留。但其中有一關鍵點卻不能忽視,那就是曹軍的戰甲是分開的,就算起了大火也只是少許船受到損壞,並不影響戰局。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但是大家別忘了,曹操的軍隊都是北方將士不善水戰,站在甲板上吐下瀉,失去了戰鬥力。曹操也因此而頭疼不已。所以這時候龐統巧施連環計,讓曹操所有的大船或十隻,或二十隻的都繫結在一起,這樣使魏軍在甲板上也如履平地,此舉正中曹操下懷。所以曹操命人將所有戰船連線在一求,以抗風浪。但這樣的結果就是,孫劉後面燒起來的大火讓曹魏所有戰船都無法逃離。致使曹操損失慘重,以至敗走華容,再無力征討。
但為什麼諸葛亮的仕途要遠遠大於龐統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相貌因素,看來任何一個時代都是講究顏值的啊,哈哈。三國演義中對諸葛亮的相貌如是說:“玄德見孔明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這要是放在現代,就是一個一米八十多的奶油小生啊,誰見了不喜歡。再來看看三國演義中對咱們這位鳳雛先生相貌的描述:“其人濃眉掀鼻,黑麵短髯,形容古怪。”這用現在話來說,就是個又小又黑的醜八怪嘛。所以當初龐統第一次面試見劉備,孫權都沒有獲得好感。這正是顏值即正義啊,在同等能力,或者差距不大的情況下。好看的人才要比難看的人才要吃香。
第二:性格缺陷。龐統的官職要小於諸葛亮,這讓他怎能服氣?於是乎,龐統為了早點施展自己的才華,希望儘早向老闆劉備展示自己的才能並不弱於諸葛亮。所以主動請纓隨同劉備攻取西蜀劉璋,擔心諸葛亮搶了自己的功勞。但不知道是天意還是人為,劉備把自己坐下的的盧馬(就是妨主的那匹馬),讓給了龐統。結果敵軍誤以為騎白馬的是劉備。可憐一代天驕鳳雛在落鳳坡中被亂箭而死。
而諸葛亮的品質和情商想必就不用多說了,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輔助幼主劉阿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位期間,深得蜀漢老百姓的心,在他的治理下。人們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可惜最終病死與五丈原,結束了自己傳奇的一生。但因為他活的時間要比龐統長的多,所以更能為劉氏集團建功立業,展露才華。給後人留下的印象也就更加深刻。
-
8 # 雲淼100666656
謝謝邀請!雖然不願承認,但顏值確實是很重要的。諸葛亮和龐統才能應該不相上下,(龐統優於軍略,諸葛亮優於內政。)諸葛亮出山就是二把手,龐統卻處處碰壁,(在吳國不受孫權看重,嫌他醜,投劉備,開始也不被劉備看重,還是嫌他醜)說著都是一把辛酸淚:我不就長得醜點嗎?我長得醜咋了?我有才呀!可是這是個看臉的社會,顏值即正義。
-
9 # -暖風-
魏蜀吳三國爭霸的時代是個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的時代,更是最被大眾百姓所熟知的一段歷史。
歷數三國眾多謀略超群,智謀通天的人物,比如說魏國的郭嘉,司馬懿,程昱,賈詡,荀彧,荀攸等,吳國的周瑜,魯肅,陸遜,呂蒙,諸葛恪等,蜀國的則有諸葛亮,徐庶(半途離去),姜維,法正和龐統。三國之中蜀國相對的人才最少,最有名的就是“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的“臥龍”諸葛亮和“鳳雛”龐統了。
徐庶,諸葛亮和龐統都與水鏡先生司馬徽交往過甚,徐庶離開劉備時推薦了自己的同門諸葛亮和龐統。諸葛亮寫過兵書,創造過木牛流馬,搞過外交答辯,屬於上了戰場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廟堂之上能經邦濟世,治國安民,出將入相文武全才。劉備三顧茅廬才尋得廬山真面目,更提出了有名的三分天下的“隆中對”名聲大噪。也是體現了諸葛亮的性格的深思熟慮,低調等優點。
對比龐統來說,龐統的功勞在於隻身進入曹營獻上連環計使得曹操赤壁之戰大敗而歸,自己卻能安全返回不能不說龐統有膽有謀。最能體現價值的是任職副軍師後更是為劉備取下西蜀立下了大功,卻沒有給劉備提出過一個大的國家發展計劃來,這體現了他軍事才能才是最厲害的。但他致命的地方在於性格方面,他帶著推薦去見劉備,劉備見他長得醜說話也不太好聽就讓他去做小縣令。他也不給自己爭辯去做了那個縣令,結果半天就處理了百日的政務讓張飛和劉備刮目相看,說白了就是恃才傲物還是個倔脾氣也可以說是情商太低,這才是制約他發展的最大阻力。
我覺得才能方面法正和龐統對比下是更加合適的。
-
10 # 碧水青山0
龐統不如諸葛亮混得好,與他的性格有關,就是太想表現自己,不甘寂寞。(《三國演義》裡面是說他怕諸葛亮爭功。)龐統結交人靠“言過其實”吹捧他人!
起初,龐統搞評論人,總是誇大別人能力。搞得有人質疑他。投靠孫權時,因看不起周瑜,被孫權發誓不用。周瑜死後,龐統有點散仙孫悟空的味道,今天會這個,明天見那個。又啟動了他的評論別人“吹捧模式”。弄得離開東吳到荊州時,“眾多知名人士齊會昌門”。
後投靠劉備。嫌棄官小不好好幹,被免職。虧魯肅、諸葛亮說情,劉備才重新啟用。
211年,32歲的龐統終於有了建功立業的機會,跟隨劉備入川。龐統與張松、法正沒能說服劉備偷襲殺劉璋。
212年,十二月,在葭萌關屯駐一年,龐統又向劉備獻上三條密計。
上計:"挑選精兵,晝夜兼行直接偷襲成都,可以一舉而定;
中計:裝作要回荊州,引楊懷、高沛輕騎來見,可就此將其擒殺,而後進兵成都;
下計:退還白帝,連引荊州,慢慢進圖益州。
看了這三條密計,再結合劉備當時的情況,就會發現只有“中計”最難走。當時入川,劉備只帶了三萬人馬,還沒有後勤補給。也就是說,沒有資本一城一池打消耗戰。要麼用“上計”,擒賊擒王速戰速決,要麼用“下計”退回去再圖發展。
劉備之所以選中計,是攻劉璋猶豫不決,退回白帝又不甘心。而龐統則在入川之前就想好了一定要取代劉璋。他也清楚劉備的矛盾心理。可一年多的時間,他一直沒能做通劉備的思想工作,沒有說服劉備,使其下決心進攻劉璋。
因劉璋部下懷疑,劉備才決定動手。此時龐統就不該顯擺智慧,弄出什麼“三條密計”讓劉備選擇。應該只有“上計”,逼劉備同意。如果看形式不順利必須馬上向荊州求援。
龐統敗在他口才,說服不了劉備。敗在他喜歡顯擺的性格。
一次三條,供主公選擇。其他謀士,極少如此!
回覆列表
龐統死的早,雖龐統貌醜性格古怪,但才不小於孔明。在為人處事上還強於孔明,起碼不那麼傲氣,並與關羽魏延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