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相城歷史小學生
-
2 # 安定郡小書生
主父偃是多面複雜的,很難進行評價,總之如果用一句來概括的話。主父偃的一生就是一個屌絲的逆襲成功,然後膨脹滅亡的過程。
下面將主父偃分兩方面來進行評價,概括起來就是兩個詞:勵志、悲哀。
一是主父偃一生是勵志的。主父偃是齊國臨淄人。主父偃一生所學知識很雜,從縱橫學說到《周易》《春秋》、諸子百家。齊地是儒家學說的發源地,加之此時全國獨尊儒術,主父偃在齊地就受到儒生們的排擠。加之主父偃家中非常窮,靠借錢過日子都不能如願。主父偃開始周遊燕、趙、中山等地方,但是依然沒有人識貨,得不到重用。
最後,主父偃選擇投靠大將軍衛青,希望藉助衛青推薦,能夠平步青雲。事實上,衛青也很仗義,多次向漢武帝推薦主父偃,奈何漢武帝就是不買賬。在長安待了很長一段時間,始終得不到重用的主父偃,成為別的賓客嘲笑的物件,主父偃也開始變得窮困潦倒。
被逼無奈的主父偃就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自己直接給漢武帝上書。根據《史記》記載,主父偃這次上書共說了九件事,其中八件是關於法律改革方面的,一件是反對北伐的。據說這次上書很有效,主父偃早上上書,下午就得到了漢武帝召見。
經過面試後,漢武帝對主父偃確實很滿意,就將主父偃與同時也進行過上書的徐樂、嚴安任命為郎中。此後,主父偃多次受到漢武帝接見,也多次上疏陳說政事。漢武帝下令任命其為謁者,又升為中大夫,創下了一年得到四次提升職務的記錄。
二是主父偃一生是悲哀的。主父偃最大的成就就是幫助漢武帝提出了推恩令,為漢武帝削藩提供了措施。之後尊衛子夫當皇后,以及揭發燕王劉定國亂倫事件中,主父偃都是表現積極,更加得到漢武帝劉徹的信任。
由於主父偃深得漢武帝信任,口才伶俐,告狀一告一個準。權貴們都忌憚他這張嘴,都爭著賄賂他,主父偃也是照單全收。當初就有人勸主父偃收斂一下,估計是窮怕了,主父偃就放出豪言壯語:“大丈夫活著,如不能列五鼎而食,那麼死時就受五鼎烹煮的刑罰好了。我已到日暮途遠之時,所以要倒行逆施,橫暴行事。”
後來有人報告齊王劉次亂倫,漢武帝就任命主父偃為齊國相,前往調查。主父偃到任後,由於之前在齊地受過罪,加之對齊王影響不好,直接大力徹查。齊王驚懼之下,自殺身亡。
由於主父偃之前在京之時,眾大臣都忌憚主父偃口才,不敢彈劾。此時主父偃遠離京師,加之在齊國表現,弄得人人自危。首先屁股不乾淨的趙王率先發難,彈劾主父偃受賄、逼死燕王。
受賄之事本來就是事實,禁不住查,很快主父偃也就交代了自己受賄的事實。很快就被下獄了,起初漢武帝並不想處死主父偃,但是最後禁不住御史大夫公孫弘的神補刀。公孫弘認為,不殺主父偃,無法向天下人民交待。於是主父偃就被滅門了。
-
3 # 舒心暢亦
主父偃,漢武帝時大臣。臨淄(今山東臨淄)人。出身貧寒﹐早年學長短縱橫之術,後學《易》﹑《春秋》和百家之言。在齊受到儒生的排擠,於是北遊燕﹑趙﹑中山等諸侯王國,但都未受到禮遇。元光元年(前134)﹐主父偃抵長安。後直接上書漢武帝劉徹,當天就被召見,與徐樂﹑嚴安同時拜為郎中。不久又遷為謁者﹑中郎﹑中大夫,一年中升遷四次﹐得到武帝的破格任用。並向漢武帝提出了“大一統”的政治主張。
“生不五鼎食,死則五鼎烹”,這是主父偃的一句名言,主父偃利用自己的權勢,大肆受賄,而且毫不收斂。主父偃的邏輯是這樣的,我年輕的時候奮鬥過,受盡了屈辱,所以我現在有了權勢就應該肆意而為,我年紀也大了時日無多,我就是要抓緊時間滿足慾望,和道德常規對著幹!主父偃的生辰雖不詳,但按照他自己說的遊學四十餘年推算,他入仕已經60多歲了。
漢武帝為了加強皇帝的專制權力,在以丞相為首的外朝官僚機構之外,另在宮中設立內朝。主父偃在內朝備武帝顧問,對當時的政治頗有影響。幾次上書,都能切中時弊。他認為,漢初分封的諸侯國連城數十,還有相當的實力。漢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萬騎,和天子一樣威風。他還自造弓箭數十萬,府庫的“珠玉寶器,多於京師”。這種情況對加強中央政令的推行不利。為加強中央集權,他向武帝建議,允許諸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建立較小的侯國。從此諸侯國越分越小,加強了中央集權。
推恩令”客觀上得罪了很多國王,加上主父偃對齊王,燕王等等毫不留情,其他國王坐不住了。趁著主父偃去齊國當國相的機會,趙王就把主父偃給告了,罪狀兩條,我們前面剛好都提過,一是受賄,二是謀害齊王。
主父偃的功績都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從漢朝統治者的角度,主父偃無疑是大功臣。說到底,主父偃的“日暮逆施”邏輯肯定是不可取的,他倒行暴施,自取其禍的結局也值得深思的。
-
4 # 煙雲過眼
主父偃絕對是漢武帝劉徹時期的大咖級人物,對西漢王朝最大的貢獻就是“推恩令”,推恩令說起來也簡單,就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而設定的。
主父偃的功績都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從漢朝統治者的角度,主父偃無疑是大功臣。“推恩令”客觀上得罪了很多國王,加上主父偃對齊王,燕王等等毫不留情,其他國王坐不住了。趁著主父偃去齊國當國相的機會,趙王就把主父偃給告了,罪狀兩條,我們前面剛好都提過,一是受賄,二是謀害齊王。
說到底,主父偃的“日暮逆施”邏輯肯定是不可取的,他倒行暴施,自取其禍的結局也值得深思的。
回覆列表
引言:
西漢武帝時期,今天正趕上傍晚,可京城裡有一戶大宅子此刻仍然是門庭若市,大門口外面排著長隊,每一個排隊的人都帶著個大箱子,不知道要幹嘛。“老爺,大門外頭都已經排成這樣了,這也太招搖了,您這樣什麼禮都收,萬一皇帝怪罪下來如何是好啊?”書房裡,一個侍從正苦著臉向這宅子的主人問道。“怕什麼?你以為他們是給我送禮呢?他們送的是我這張嘴,只要我動動嘴皮子,這幫人都得完!”中年男子驕傲的說道,似乎根本不把這一切放在眼裡。“可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啊!這萬一?”侍從仍然不放心,想勸勸主人。“沒事,我這一輩子四十多年都被人看不起,既然生不能五鼎食,那麼死我也要五鼎烹!”男子很灑脫的說著,根本不在意後果。
最終,他為自己的話付出了代價,生前未能五鼎食的他,死時被五鼎烹殺,他就是西漢武帝時的名臣——主父偃!
主父偃劇照
對於主父偃,人們總是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性格直爽,頗有才幹的君子;有人說他是睚眥必報,貪錢斂財的小人。那麼,主父偃的一生,到底是君子還是小人呢?
主父偃是君子——才高八斗建奇功一.推恩令千古流傳由於漢高祖劉邦的“非劉姓而不王”的政策,導致西漢王朝在最初的幾十年裡深受藩王割據的困擾,文帝時期便想要削藩卻怕惹眾怒,景帝聽從晁錯建議進行削藩結果釀成了七國之亂,差點亡國。到了漢武帝時期,諸侯王勢力依然非常強大,成為西漢王朝的痼疾,漢武帝一時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
“推恩令”示意圖
關鍵時刻,主父偃成為漢武帝的救星,他向漢武帝提出著名的“推恩令”,要求諸侯王在去世後把諸侯國除了由嫡長子繼承外,其他子嗣也有權力繼承。這樣一來,削藩的阻力大大減小,諸侯國的實力開始慢慢削弱,到後期,漢武帝直接以“酎金不實”的理由一下子削去上百位諸侯的爵位。
偃說上曰:“古者諸侯不過百里,強弱之形易制。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以逆京師。今以法割削之,則逆節萌起,前日晁錯是也。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餘雖骨肉,無尺寸地封,則仁孝之道不宣。願陛下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於是上從其計。
——《漢書.主父偃傳》
由於主父偃的建議,困擾西漢王朝半個世紀的藩鎮割據問題得到徹底解決,中央集權大大加強!
二.修建朔方保邊疆漢武帝一生大半時間都在對匈奴作戰來消除邊患。在衛青的帶領下,西漢收復了戰略要地河套平原。使西漢的首都長安得到了一塊屏障,也讓匈奴失去了進攻中原腹地的跳板。
但彼時的河套平原還是一馬平川的草原,匈奴的騎兵在這裡具有天然的優勢,為了使這塊土地長治久安,主父偃向漢武帝建議在這裡修建城市,作為開闢邊疆和保衛國家的排頭兵。漢武帝採納了主父偃的建議,在河套平原修建了朔方郡。
朔方郡示意圖
朔方的修建,使中原王朝得到了一個堅實的屏障,為之後幾千年內中原王朝免受少數民族入侵發揮了重要作用!
偃盛言朔方地肥饒,外阻河,蒙恬城之以逐匈奴,內省轉輸戍漕,廣中國,滅胡之本也。上覽其說,下公卿議,皆言不便。公孫弘曰:“秦時常發三十萬眾筑北河,終不可就,已而棄之。”主父偃盛言其便,上竟用主父計,立朔方郡。
——《漢書.主父偃傳》
僅靠一個“推恩令”,主父偃就可以在歷史上留下他濃墨重彩的一筆。他才高八斗,辦事能力極強。從才幹上來說,他是一個才士,也是一個君子。
主父偃是小人——貪財樹敵終得報一.一朝崛起狂斂財憑藉“推恩令”,主父偃成為漢武帝的內臣,默默無聞大半生的他如今成了當紅辣子雞,主父偃開始有些飄飄然。上至朝廷勳貴,下至地主豪強,都來巴結主父偃,不停的給他送禮。按理說,大臣們對這種事應該是比較忌諱的,即使愛財也是偷偷摸摸的,但是主父偃不,他大張旗鼓,明目張膽的斂財,從不遮遮掩掩。
主父偃劇照
因此,他手下的門客也建議他低調一點,別那麼張揚,結果主父偃並不在意,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他就是要這樣做,來一次人生中最後的瘋狂!也就是我們文章開頭看到的那一幕。
人或說偃曰:“太橫矣。”主父曰:“臣結髮遊學四十餘年,身不得遂,親不以為子,昆弟不收,賓客棄我,我阸日久矣。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遠,故倒行暴施之。”
——《漢書.主父偃傳》
二.小人得志廣樹敵上文曾經說過,主父偃非常有才幹,而且他的文筆和口才非常好,因此漢武帝很信任他。得到重視的主父偃開始他瘋狂的報復,他經常向漢武帝報告一些諸侯王和大臣們的私事,很多人因此而得到處罰,齊王,燕王,趙王等諸侯王都非常討厭他。
後來他去了齊國做丞相,原本就是齊華人的主父偃榮歸故里,他的很多親人和故交都來拍他馬屁,結果主父偃把這幫人聚集在一起,拿出了五百兩金子,說道:“你們這些小人,當年我落魄時你們都看不起我,如今我發達了又來拍我馬屁,但你們畢竟和我有關係,這是五百兩金子,你們分了他,從此以後我們再不往來!”說罷,把金子隨手扔在了地上,拂袖而去。
西漢時期諸侯國分佈圖
主父偃的一系列行為讓他眾叛親離,樹敵眾多。一朝得志的他不在意親情,也不在意朋友,面對曾經的朋友他絕交,面對曾經欺負他的人他往死裡整。在道德上,主父偃雖然灑脫直爽,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小人!
主父偃的悲情——時代造就了他病態的心理一.親人朋友的人情冷暖主父偃還是平民的時候,他的親人和朋友都看不起他,整整四十多年他都是在人們的嘲笑和白眼中生活的!人的一生有幾個四十年啊!可以說,主父偃的一生就不知道什麼是溫暖?什麼是親情?
正是由於他長時間沒有得到關懷,才讓主父偃的內心產生了扭曲,也釀成了他被冤殺的悲劇!
二.政治險惡諸侯王排擠一卷“推恩令”讓主父偃青史留名,也讓他被西漢的諸侯王們恨到了骨頭裡。做了寵臣的主父偃不停的向漢武帝揭發諸侯王所做的違法亂紀的事情。最終主父偃被趙王劉彭祖告發貪汙,蹲了監獄,丟了性命。
三.漢武帝的政治手腕諸侯王並不是傻子,這種軟政策的削藩諸侯王是明白的,因此,很多諸侯國在當時都蠢蠢欲動,一度爆發了淮南王和衡山王謀反的事情。
漢武帝劉徹劇照
在這種情況下。漢武帝需要平息諸侯王的怒火,他最好的辦法就是拿主父偃的人頭去撫慰諸侯的怒火。兩百多年前,秦惠文王車裂商鞅卻不廢其法,兩百年後,漢武帝做了第二個秦惠文王,而主父偃,就是那時的商鞅!
結語:對於一個人,你很難簡單的去回答他到底是小人還是君子。主父偃也是一樣,他有才幹,提出很多有用的建議,性格直爽從不藏著掖著。但他做事又太狠太絕,以至於最終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正像主父偃自己所說的那樣,他的一生就為了五鼎食或五鼎烹而存在。這樣的人生也算精彩!